剪纸贴花器考略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87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吉州窑“碎纹素地加青花者”
  
  《景德镇陶录》(卷六)载:“碎器窑——南宋时所烧造者,本吉安之庐邑永和镇另一种窑。土粗坚,体厚质重,亦具米色,粉青样。用滑石配釉,走纹如块碎,以低墨土赭搽熏既成之器,然后揩净,遂隐含红黑纹痕,冰碎可观。亦有碎纹素地加青花者。”
  
  笔者浅见以为,这里的细碎纹地“加”青花者,很可能是指宋代吉州窑生产的青花瓷器,只不过这里的“加”字,是指以如剪纸贴花等方式在碎纹素地上“加”青花,而不是绘画。至于青料的问题,蒋玄怡偷著《吉州窑·剪纸纹样贴印的瓷器》(文物出版社1958年5月出版)已分析得很清楚,现摘录其文,以供读者参考。
  1937年英国仆蓝柯司东在吉州窑拣得青花碎片,中国青瓷史稿中亦曾叙及。关于青花原料,据朱琰说:“黑赭石磨水画坯上,初无色,烧之成天蓝,呼为画烧青”。他描写使用土青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但这种黑赭石产于何地?据另一条引正字通“黑赭石出庐陵新建,一日无名子。用以绘画瓷器。”庐陵即古代的吉安(在清代新建属豫章道,故庐陵新建是指两个地名)。蓝浦在《陶录》卷十“论青料”节中:“新建从未闻产料,是产青料地在庐陵。”(黑赭石是铁质的黑色釉原料,而和青料的小石块表面上很难分,而且当地人的混称名目很多,而烧出效果,一为黑色,一为青色,名称是无法计较的。施愚山《矩斋杂记》:“宋时江西窑器,出庐陵之永和市……”是庐陵即吉安古称。幕庭在《明青与康青》一文中谓:“瓷绘青色,自宋有之,最初得青,在赣之吉安”,近人所说谅亦有所本。日本尾崎洵盛对中国青料产地之研究:乐平、瑞州、永丰、玉山及吉安锡瓦山均出青料,是把产地也举明了。又渡边素舟所著《染付的发端》一文中也认为宋代吉州窑曾试制青花器。
  
  四、吉州窑的青花瓷器
  
  明代吉州窑青花瓷器较突出的是一种白地青花敞口瓶。这种风格的青花瓶,存世数量远较同时期的景德镇其他窑口青花瓷器少(注)。大多为浆胎,釉子肥润,有玉质感,带粉红色及无色开片纹,器内器底满釉,口沿施酱色釉。由于要突出青花色泽的效果,往往在青花部位加一层白色,然后再上透明釉,烧成后,在青花部分可以明显地看出并摸到这层白色鼓起的釉层。上海博物馆藏有永和窑碎纹地青花加赭折枝花兽耳瓶,较特殊的是其枝叶部分绘青花、花朵部分则绘赭色(图6)。这种风格的青花瓷器,大多生产于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其器型较少,仅有香炉、小茶杯和瓶等,而且小件居多,部分为素地。明末吉州窑生产的这种浆胎开片青花瓷器,其典型的地方窑风格是明显的,特别是纹饰内容和绘画风格,与同时代的景德镇窑大异其趣。一般绘画者往往追求画中有诗的境界,明末景德镇窑青花瓷器的装饰花纹内容很多,减少了官窑器纯粹表达皇帝意志的规范图案,出现了活泼的草虫图如蟋蟀、飞蝶,各类动物纹如牛、羊、鱼、鸳鸯等,还有人物戏曲故事、山水景物等。这些画面多配以题画诗,绘画内容、意境和笔法与当时的文人水墨画风格一致,都着意表现士大夫阶层在政治上失意、寄情山水田园的隐逸思想。由于广泛采取分水和晕染技法,多有大写意的情趣,画面开阔,笔意潇洒酣畅(图7)。而上述吉州窑这类图案式的产品极可能受到其自身工艺的限制,即宋元以来剪纸贴花的工艺影响,只生产仿佛印上去的、简单的、图案化的青花纹饰器物。
  至于年代更早的资料则有二例,其一为蒋玄怡先生在吉州窑蒐集的补充资料中发现的一件(图8)。该照片为黑白照,但也能清楚地看到其鸾凤、折枝花纹以及中心带“永和”二字的六角形图案的特殊风格,即剪纸贴印、剪刻并用,采取平视表现手法,寓意双凤呈祥,采用涩圈烧法(碟中心一圈露胎),与此青花盘装饰风格如出一辙的见之于南宋吉州窑碗(图9)。其二为1975年夏天唐昌模先生在调查吉州窑遗址时发现的怀疑为宋元吉州窑的青花瓷三件(图10)(见唐昌樸《江西吉州窑发现宋元青花瓷》,载《文物》1980年第4期)。
  宋代吉州窑是否生产青花瓷器,应和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瓷器有一定关联。著名的“戴维特”瓶出现,离宋代仅73年。据说,日本有一鸾凤纹样的青花砚,青花带黑色,或有认为近饶州吉安产,系土青烧造的宋青花(见火志卓真《中国明初陶瓷图鉴》13页)。笔者十多年前曾在香港某私人处鉴赏一元代青花大罐,可贵之处是在器肩之如意海水云纹处(釉下)发现有一块残破之纸(布帛)状物粘附,上绘有与其下相同之纹饰。故此推断某些“至正型”元青花,在构图绘制极其繁缛的纹饰时,是否也借用了吉州窑的剪纸(刻花)技术。倘若仔细比较,不难发现“至正型”元青花中,确实有那么一类近乎剪纸印花风格的器物(图11)。姑且不说元代是否有吉州窑的工匠到景德镇从事陶瓷生产,事实上元青花某些典型纹饰如海水波浪纹、蔓草纹等,与吉州窑如出一辙。那么,既然古代景德镇的画工可以取百家之长,剪纸贴花的技术曾经被用在绘制青花也是可能的,比如在绘制时剪纸贴花、模印、绘花、剔花等互为辅助等等。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可能出现在那些纹饰相对规矩、相对图案化的密不透风的器物上。只是典型元青花一般人上手的机会微乎其微,而带有剪纸残余物的极少数元青花(设若此可能存在的话),也将因其“瑕疵”而予销毁、打碎。因此,再发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近乎渺茫,这就有待同仁们的努力了。
  遗憾的是,宋元以后,吉州窑瓷器的剪纸漏花装饰犹如昙花一现,在以后的几百年中并未得到发展。只是到了清代晚期,广东虎门炮台所用的陶制黑釉火药缸曾出现文字,系在长条纸上用阴线剪出,有些笔墨是不相连接的,烧出后字为黑色,纸面部分留有原陶的白胎。笔者以为,吉州窑剪纸贴花(漏花)陶瓷艺术在元代衰落,主要原因是剪纸贴花工艺的艺术表现范围始终不及釉下彩绘。除此以外或许还有战争等原因,从而使得一代名窑的传统绝技没落,而影响后来吉州窑青花瓷器在纹饰图案上的单调、剪纸图案化、时烧时停等现象。
  注:这种青花瓶国内博物馆亦多有收藏,如上海博物馆藏吉州窑“钦曙”铭青花花蝶纹瓶(详见汪庆正主编《青花釉里红》图版178,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祉,1986年)。同类型器物亦见于江西明益王墓出土青花瓷,但有人认为是景德镇窑产(详见彭适凡/尹青兰《江西明益王墓青花瓷》,载《文物天地》2007年第2期61页)。笔者个人倾向于前说。
  
  (责编:雨 岚)
其他文献
五、鎏金镜    鎏金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亦称“涂金”、“镀金”、“流金”,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的技术。从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早期楚墓出土的鎏金铜带钩等器物分析,春秋末期或战国早期已出现鎏金工艺,而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楚大官·糟钟”来看,它的鎏金技术已相当的成熟。陕西茂陵一号随葬坑出土的鎏金竹节熏炉与炉盖说明汉代的鎏金技术已
期刊
桂林的谢天成,是我近年来结识的诸多青年画家中颇具自己面貌的一个。1982年,我正在广州休假作画,在湖南宾馆大厅看到了他所绘的《奇峰醉墨》《漓江云意》,笔力浑厚而自成天趣,画风泼辣而别有韵致,我当即喝彩。见了面才知道,他原来竟是三十有二的青年。  当年夏秋,我九上黄山,天成紧随左右。我们老小同游于奇峰叠峦之间。我看了他画的《黄山松雾图》,知其画业日进,已然从前贤的圈子里跳了出来,立定精神,自张一军。
期刊
黄小玲,1968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协会副理事、湖南省陶瓷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人大代表、株洲市工商联执委、醴陵市工商联副会长、醴陵市文联副主席、醴泉窑艺总设计师。2006、2007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2007年被评为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2008年被评为湖南三八红旗手、湖南省十佳创业成功女性。
期刊
融汇古今,妙手精琢,器成天下    2009年11月120,美国精英杂志《时代周刊》刊登文章发出“向中国学习”的声音。西方国家从进口中国工业产品,到如今越来越多的进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而处在高速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也重新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养料。传统艺术品作为中华文明的最佳载体,它的拍卖转手,屡屡成为国际性的文化事件。传统的,才是经典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中国传统艺术正迎来伟大复兴的春天。  国
期刊
二十年的生命,异常灿烂又异常短暂,犹如昙花一现,更犹如划破黑夜的一颗耀眼流星,令人赞美又令人痛惜。翻检中国瓷器烧造历史,如此生命短暂而又成就不凡的,大概只有北宋汝官瓷器与之相似。但两者相比,文化背景及文化价值意义大相径庭。我觉得,近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价值意义与历史地位更重要一些。  ——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王莉英  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与江西接壤。此地交通便利,水陆相连,制
期刊
釉下五彩,是清末湖南醴陵窑创烧的一种瓷器装饰技法,它以五彩缤纷的色调,优美清新的艺术风格,精致巧妙的工艺技法,丰富多样的花色品种,在中国瓷坛独树一帜。1915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拿回了金质奖章,被国外舆论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但由于烧造历史短,传世作品稀少,半个多世纪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翻遍解放后出版的种种中国陶瓷史著作,也很难见到她的踪影。人们不禁要问:她当时究竟达到了
期刊
2009年12月16日,河北省曲阳定窑“六合同春”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收藏仪式在“国博”贵宾厅隆重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先生,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蔺占献先生,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焕女士,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先生、馆长办公室主任李向平女士、藏品保管部主任朱珠女士,中共曲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银蜂女士,曲阳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金明先生,中国《收藏界》杂志社社长高玉涛先生等,出席了收藏
期刊
编者按:2009年12月19日风云聚会,由“全国工商联古玩商会鉴定中心”、中国《收藏界》杂志社、《收藏快报》及河南洛阳居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联合发起“全国文物鉴定专家洛阳高峰论坛”在洛阳八方阁鉴宝中心隆重举行。席间众多国内顶尖专家、学者、收藏家高屋建瓴、各抒己见,围绕着“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鉴定家”主题展开讨论,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弘扬正气、解析时弊、立论鲜明、振聋发聩。本次会议由活动的倡导者、
期刊
汪寅仙女士与我同庚,生于1943年,论月份稍小于我,都属羊。几去宜兴,虽未谋面,因同是66岁,心里便亲近了许多。此文刊发时,恰是汪女士的生月,喜上加喜也!  66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双六与双八都算得上大寿年。俗话常说: “六六大顺”,她的事业、她的生活、她的家庭,在吉祥六六的陪伴下,一定会一片和谐、一片美满、一片兴旺。  在紫砂行业里,汪寅仙声名在外,许多年前即已是蟾宫折桂,大名鼎鼎了。  紫砂产
期刊
粥罐,作为一种盛放米饭器皿名称的出现,始于二百多年前的清朝康熙之时。康熙一朝是我国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当时以景德镇为主的制瓷业迅速发展,创造出许多新的形制,粥罐即是其中一种新的器型。由于粥罐的造型优美,画工精细,使用方便,不仅作为实用器,还作为观赏器登堂入室,进入百姓之家。康熙时期所创制的粥罐器型一直沿用到清朝中晚期,至嘉庆时稍有变化。嘉庆时粥罐的器型至民国初年才渐行消失。现今传世的粥罐,康熙朝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