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艺术家让·贝纳尔·梅泰(Jean-Bernard Metais)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公共艺术大师,1954年出生于法国勒芒市,1970至1977年先后就读于勒芒和巴黎艺术学院、卢浮宫艺术学校艺术史专业,1978至1981年在法国萨尔特省古德芒市和勃艮第省奥兹奈市创建了艺术作坊。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专注于公共艺术创作,作品遍及世界各地,大部分作品由公共机构委托或为国际比赛而创作。
让·贝纳尔·梅泰擅长在自然或城市环境中创作大尺寸公共艺术作品,大部分作品在完成后成为了当地文化象征,如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时间的配给与侵蚀》(Allotted Time-Eclipse,2000)、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想象中的人类城市构造》(An Anthrop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Imaginary,2005)、卢森堡公园的《穿城》(WaIkingThrough Walls,2006)、法国瓦伦撤城中心广场的《瓦伦撒》(Valenciennes,2007)、英国卡迪夫市圣大卫港的《联盟》(Alliance,2009)等等。
在这个视觉时代,让·贝纳尔·梅泰的作品注重形式语言与构成美学,不论是高耸入云的尖塔还是贴附于水面的装置;不论是灯光闪烁的艺术品,亦或是蕴涵静谧的地景艺术,都透射出一种从容、优雅的效果,各个构件及元素都被精心推算,相互依存又相互映照,仿佛可以让人体会到不掺任何水分的纯净。让·贝纳尔·梅泰不仅要满足当代人对形式感追求的“图像欲望”,其作品还从思想方法、创作手法、表达媒介等方面对传统雕塑艺术进行意义上的升华,通过各种互动关联,让人们沉浸在艺术氛围中,改变了当代艺术价值观和服务对象。他的作品既不一味求新,亦不故作怀旧;既不想陷入重复使用象征符号产生的疲劳中,又避免在艺术创作中完全倒向学院主义,他遵从场地、事件及对未来的期许,忠实于创作本身,通过哲理性、在地性和科技性等多方面汲取艺术智慧灵感,完成作品与场所交流、与时空对话、与人的情感共鸣。
一、哲理性
尽管东西方艺术家艺术思维方式来自于不同的哲学体系,但中国哲学的直觉思维在当今吸引了很多西方艺术家的目光。让·贝纳尔·梅泰的作品注重哲理性的不同表达,他对于《易经》深入研究长达30多年,深谙古老《易经》中关于世界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探讨,在设计中,他将哲理性的文字抽取出来,形成神秘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反映人和世界的关系,作品深刻的内涵和表达力往往颠覆我们的感知,其作品也因而获得一个完整的新生命。
位于北京法国驻华大使馆新馆内的《在世界里诞生,又孕育出世界》(Create Yourself in The World,Recreate the World)是让·贝纳尔·梅泰于2010年在中国的首秀,并且是他首次在公共艺术装置中使用灯光技术完成的作品,其创作灵感即来自于《易经》。作品汲取中国皮影的神韵,不规则布置的发光二极管如同闪烁星空一般,从充满现代感的椭圆蛋壳内部反复透射出不同的法文字母组合,红、自、蓝三色光分别取自法国国旗,象征着土地、天空、智慧等。装置上所有文字代表着64张占卜牌,不断地修改其出现顺序,文字所携带的信息内容便随之发生变化。这些简短而具有代表性和表现力的常用词汇,令作品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由此提醒参观者对于世界复杂性、随机性以及提出质疑的重要性。
《时间的配给与侵蚀》是由沙子、玻璃、金属和镜子组成的巨型沙漏作品,源于让·贝纳尔·梅泰多年对沙漏艺术装置的研究与开发。这个吸引了数以百万计参观者的实验性沙容器,允许不同份量和类型的沙子随时间而慢慢流入。40吨沙子自3米高從不同大小的孔眼中落下,在盒子底部不断形成新的图景。其构成看似随机,却蕴含着艺术家精妙的排布。沙漏装置创造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形式,表达了艺术家童年时代对于宇宙周期性的痴迷及力图寻找关于时间、神话、宇宙起源的答案。沙子的流逝,恰如时间的消逝、事物的变迁,处于一种随机、永续的更新状态,展现出形式遵循的某种内在有机逻辑;同时也体现出一种时间秩序,这种秩序有运动,有生命气息,揭示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永恒定律。
《想象中的人类城市构造》在2005年诞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克勒贝尔广场,由300个3.6×3.6米的“细胞”单元格构成。该作品是“稳定与随机”主题的再现,始于让·贝纳尔·梅泰在20世纪90年代对流沙和颗粒物质的研究。作品中,我们仿佛看到细胞核在裂变,意味着主调也在不断变换,繁殖出的各种形式在亲和力的作用下被召集一起又排布开去。广场上限定的“细胞”由各种物质组成,包含了灯光、大理石、平静或动荡的水域、整齐或杂乱的植被、可食或芳香的植物以及临时设施。随着季节变化,人们在广场空间的体验也会随之改变,艺术家创造的正是一种在人与环境之间产生共呜与知觉的联系。这些“细胞”是反映稳定性的真实物体,但只有当人参与到其中,与场地随机互动,“细胞”才能被确切感知,这样,艺术不仅给人们的感觉披上形式的外衣,而且也唤醒人们感觉力中的形式本身,并与形式合为一体,成为新的存在。
二、在地性
让·贝纳尔·梅泰的作品基于对当地特定环境进行的实践,其设计元素并非试图解释什么道理,而是在了解了当地建筑形态和场所结构后,生发出对此地整体环境的理解,以当代诗意的眼光重塑空间,由此设计出公共艺术的外部形态,通过地域历史和未来相互碰撞,产生火花,激活场地。
作品《穿城》是2006年建在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卢森堡的一个永久艺术装置,由两个高4米、宽7米的黄铜半球组成,通体有8000个模拟昆虫复眼的孔洞。当人们进入这个铜质装置,立即被成千只“眼睛”所包围。在装置中的人们,可以通过动物的视野观察周围景观,通过极端简化的形式,艺术家最大限度地在自然界变化中将多层次的复杂景象展现出来,使这件作品在形式的纯净中包合着极大的丰富体验,营造不同的层次感和光影效果。当人的眼睛一旦适应了环境,一场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对话随之而来,风景在看着我们,同时我们也在感受着风景。这个感官装置成为了当地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在卢森堡另一个案例中,兰博古堡公园的公共艺术作品《波浪》(The Wave)是在一座古堡废墟上进行设计的。当让·贝纳尔·梅泰第一次见到古堡废墟时,他觉得那些古堡就像是刚从城市地下被挖掘出来一样,他所需做的便是去寻找某些未完成的东西。2007年,让·贝纳尔·梅泰以一种大地艺术形式将古堡置身于作品《波浪》之中,把古堡带来的空间限定作为创作源泉,其形式与古堡在地面上轻巧和谐地共存共享。随着音律和弯曲的线条荡漾开去,作品仿佛在向古堡致敬。人们穿越巷道、广场来到这里,从空中俯瞰,体悟到作品所隐喻的这一古老要塞的愿景。这一作品的创作揭示出形式能动性出人意料的一面,通过对环境的重新解读而获得自身形式的必然性,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含蓄地加强了整个基地的脉理,古典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
《瓦伦撒》坐落在法国瓦伦撒城中心广场,基地原址是一座建于14世纪的古老钟楼,毁于1840年,让·贝纳尔·梅泰花费两年时间,从2000多名居民和游客那里收集了上百條表达意愿和祈望的祷文,平实而真切,这些祷文被镂空雕刻在45米高的箭状柱体上,透过夜晚灯光吸引着人们驻足观赏、品读心语,广场重新成为市民集会中心。《瓦伦撒》似乎能够见证那些被时间忘却又再次浮现的事物,链接这一地区的过去、今天和未来。既非仿古又非复古,新中有古的做法使得艺术品本身具有了强烈的场所感和多义性,传承了当地文脉,增添了艺术趣味性。
三、科技性
让·贝纳尔·梅泰不仅使用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从不锈钢、青铜、铝、玻璃和木材,到自然中的沙、火、水、风、光和植被,更注重科技带给公共艺术的奇迹,在不同项目中展示声、光、电的不同魅力。艺术家用具有内涵的科技力量展现艺术的某种”行为”,承载着生命痕迹,带来瞬间冲击力,几近感官慰藉;有时又擅长把科技力量隐藏于材料之中,服从着材料支配,努力获得某些独特的革新效果。
《圆环》(The Ring)是2008年让·贝纳尔·梅泰在伦敦港区结合太桥与火车创作的由动力驱动的灯光互动装置。他认为这座大桥标新立异的感觉以及上世纪70年代的外观与现代建筑的钢筋水泥截然不同,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圆环》的照明由两个光源驱动,每当列车穿过城市,直径约20米的光纤树脂环便会亮起,给这里带来特定的节奏与脉搏。路人看到“圆环”就会联想到一种在桥与火车之间诗意的舞蹈。《圆环》体现了时间、世界和旅行的主题,充满活力的火车反复通过大桥,就像人们不可逆转地穿越于时间之中。
《光晕》(The Halo)是位于法国香榭丽舍大街的艺术装置,源自自然现象和宇宙力量所触动的嘈杂环境,以一个悬浮高地上的圆圈概念为核心,通过透射光与雾的技术呈现公共艺术景观。这里展现的是一种几乎非物质化的装置,予以场地自由的感觉。《光晕》从早晨到夜晚再到日出不断变化,随着光环缓缓转动,圆圈压低至水平线,然后再次缓缓升起,形成无限自我更新,寓意关注时刻变化的世界与生活。
《联盟》伫立于英国卡迪夫市圣大卫港,由一个与大地几乎垂直的发光圆环和一个斜指天空的箭状装置构成,如同一个巨大的日晷。整体结构轻巧而透明,圆环内彩色的液体与海潮相通,潮涨潮落伴随着色彩变幻,犹如一个有机时钟,迎合大自然的韵律和诗意。作品形式与大自然形式相互适应而统一,给予我们最稳定、最恢宏的视界,超越历史的潮涨潮落,艺术的个体生命和自然界的历史生命便有机会找到共同的结合点。
小结
让·贝纳尔·梅泰的公共艺术作品从形式到意义,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动人心弦的世界。每次面对大师作品,每次都会有新的东西被发现被感知,让我们惊叹其哲理性的高深莫测。难以预言。艺术家所有的公共艺术作品概念均来自于社会、文化生活和地域历史,每一次创作都会使他拉近与这个国家的“距离”。他对词语、对地域、对生物、对情境感同身受,使用不同的方式来享受不同的时空,并利用各种材料和科技手段以一个微妙的存在,平衡地域及其周边环境,形成作品与场所的共鸣,链接人与环境之间的感性纽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地标。
让·贝纳尔·梅泰擅长在自然或城市环境中创作大尺寸公共艺术作品,大部分作品在完成后成为了当地文化象征,如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时间的配给与侵蚀》(Allotted Time-Eclipse,2000)、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想象中的人类城市构造》(An Anthrop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Imaginary,2005)、卢森堡公园的《穿城》(WaIkingThrough Walls,2006)、法国瓦伦撤城中心广场的《瓦伦撒》(Valenciennes,2007)、英国卡迪夫市圣大卫港的《联盟》(Alliance,2009)等等。
在这个视觉时代,让·贝纳尔·梅泰的作品注重形式语言与构成美学,不论是高耸入云的尖塔还是贴附于水面的装置;不论是灯光闪烁的艺术品,亦或是蕴涵静谧的地景艺术,都透射出一种从容、优雅的效果,各个构件及元素都被精心推算,相互依存又相互映照,仿佛可以让人体会到不掺任何水分的纯净。让·贝纳尔·梅泰不仅要满足当代人对形式感追求的“图像欲望”,其作品还从思想方法、创作手法、表达媒介等方面对传统雕塑艺术进行意义上的升华,通过各种互动关联,让人们沉浸在艺术氛围中,改变了当代艺术价值观和服务对象。他的作品既不一味求新,亦不故作怀旧;既不想陷入重复使用象征符号产生的疲劳中,又避免在艺术创作中完全倒向学院主义,他遵从场地、事件及对未来的期许,忠实于创作本身,通过哲理性、在地性和科技性等多方面汲取艺术智慧灵感,完成作品与场所交流、与时空对话、与人的情感共鸣。
一、哲理性
尽管东西方艺术家艺术思维方式来自于不同的哲学体系,但中国哲学的直觉思维在当今吸引了很多西方艺术家的目光。让·贝纳尔·梅泰的作品注重哲理性的不同表达,他对于《易经》深入研究长达30多年,深谙古老《易经》中关于世界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探讨,在设计中,他将哲理性的文字抽取出来,形成神秘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反映人和世界的关系,作品深刻的内涵和表达力往往颠覆我们的感知,其作品也因而获得一个完整的新生命。
位于北京法国驻华大使馆新馆内的《在世界里诞生,又孕育出世界》(Create Yourself in The World,Recreate the World)是让·贝纳尔·梅泰于2010年在中国的首秀,并且是他首次在公共艺术装置中使用灯光技术完成的作品,其创作灵感即来自于《易经》。作品汲取中国皮影的神韵,不规则布置的发光二极管如同闪烁星空一般,从充满现代感的椭圆蛋壳内部反复透射出不同的法文字母组合,红、自、蓝三色光分别取自法国国旗,象征着土地、天空、智慧等。装置上所有文字代表着64张占卜牌,不断地修改其出现顺序,文字所携带的信息内容便随之发生变化。这些简短而具有代表性和表现力的常用词汇,令作品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由此提醒参观者对于世界复杂性、随机性以及提出质疑的重要性。
《时间的配给与侵蚀》是由沙子、玻璃、金属和镜子组成的巨型沙漏作品,源于让·贝纳尔·梅泰多年对沙漏艺术装置的研究与开发。这个吸引了数以百万计参观者的实验性沙容器,允许不同份量和类型的沙子随时间而慢慢流入。40吨沙子自3米高從不同大小的孔眼中落下,在盒子底部不断形成新的图景。其构成看似随机,却蕴含着艺术家精妙的排布。沙漏装置创造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形式,表达了艺术家童年时代对于宇宙周期性的痴迷及力图寻找关于时间、神话、宇宙起源的答案。沙子的流逝,恰如时间的消逝、事物的变迁,处于一种随机、永续的更新状态,展现出形式遵循的某种内在有机逻辑;同时也体现出一种时间秩序,这种秩序有运动,有生命气息,揭示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永恒定律。
《想象中的人类城市构造》在2005年诞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克勒贝尔广场,由300个3.6×3.6米的“细胞”单元格构成。该作品是“稳定与随机”主题的再现,始于让·贝纳尔·梅泰在20世纪90年代对流沙和颗粒物质的研究。作品中,我们仿佛看到细胞核在裂变,意味着主调也在不断变换,繁殖出的各种形式在亲和力的作用下被召集一起又排布开去。广场上限定的“细胞”由各种物质组成,包含了灯光、大理石、平静或动荡的水域、整齐或杂乱的植被、可食或芳香的植物以及临时设施。随着季节变化,人们在广场空间的体验也会随之改变,艺术家创造的正是一种在人与环境之间产生共呜与知觉的联系。这些“细胞”是反映稳定性的真实物体,但只有当人参与到其中,与场地随机互动,“细胞”才能被确切感知,这样,艺术不仅给人们的感觉披上形式的外衣,而且也唤醒人们感觉力中的形式本身,并与形式合为一体,成为新的存在。
二、在地性
让·贝纳尔·梅泰的作品基于对当地特定环境进行的实践,其设计元素并非试图解释什么道理,而是在了解了当地建筑形态和场所结构后,生发出对此地整体环境的理解,以当代诗意的眼光重塑空间,由此设计出公共艺术的外部形态,通过地域历史和未来相互碰撞,产生火花,激活场地。
作品《穿城》是2006年建在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卢森堡的一个永久艺术装置,由两个高4米、宽7米的黄铜半球组成,通体有8000个模拟昆虫复眼的孔洞。当人们进入这个铜质装置,立即被成千只“眼睛”所包围。在装置中的人们,可以通过动物的视野观察周围景观,通过极端简化的形式,艺术家最大限度地在自然界变化中将多层次的复杂景象展现出来,使这件作品在形式的纯净中包合着极大的丰富体验,营造不同的层次感和光影效果。当人的眼睛一旦适应了环境,一场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对话随之而来,风景在看着我们,同时我们也在感受着风景。这个感官装置成为了当地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在卢森堡另一个案例中,兰博古堡公园的公共艺术作品《波浪》(The Wave)是在一座古堡废墟上进行设计的。当让·贝纳尔·梅泰第一次见到古堡废墟时,他觉得那些古堡就像是刚从城市地下被挖掘出来一样,他所需做的便是去寻找某些未完成的东西。2007年,让·贝纳尔·梅泰以一种大地艺术形式将古堡置身于作品《波浪》之中,把古堡带来的空间限定作为创作源泉,其形式与古堡在地面上轻巧和谐地共存共享。随着音律和弯曲的线条荡漾开去,作品仿佛在向古堡致敬。人们穿越巷道、广场来到这里,从空中俯瞰,体悟到作品所隐喻的这一古老要塞的愿景。这一作品的创作揭示出形式能动性出人意料的一面,通过对环境的重新解读而获得自身形式的必然性,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含蓄地加强了整个基地的脉理,古典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
《瓦伦撒》坐落在法国瓦伦撒城中心广场,基地原址是一座建于14世纪的古老钟楼,毁于1840年,让·贝纳尔·梅泰花费两年时间,从2000多名居民和游客那里收集了上百條表达意愿和祈望的祷文,平实而真切,这些祷文被镂空雕刻在45米高的箭状柱体上,透过夜晚灯光吸引着人们驻足观赏、品读心语,广场重新成为市民集会中心。《瓦伦撒》似乎能够见证那些被时间忘却又再次浮现的事物,链接这一地区的过去、今天和未来。既非仿古又非复古,新中有古的做法使得艺术品本身具有了强烈的场所感和多义性,传承了当地文脉,增添了艺术趣味性。
三、科技性
让·贝纳尔·梅泰不仅使用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从不锈钢、青铜、铝、玻璃和木材,到自然中的沙、火、水、风、光和植被,更注重科技带给公共艺术的奇迹,在不同项目中展示声、光、电的不同魅力。艺术家用具有内涵的科技力量展现艺术的某种”行为”,承载着生命痕迹,带来瞬间冲击力,几近感官慰藉;有时又擅长把科技力量隐藏于材料之中,服从着材料支配,努力获得某些独特的革新效果。
《圆环》(The Ring)是2008年让·贝纳尔·梅泰在伦敦港区结合太桥与火车创作的由动力驱动的灯光互动装置。他认为这座大桥标新立异的感觉以及上世纪70年代的外观与现代建筑的钢筋水泥截然不同,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圆环》的照明由两个光源驱动,每当列车穿过城市,直径约20米的光纤树脂环便会亮起,给这里带来特定的节奏与脉搏。路人看到“圆环”就会联想到一种在桥与火车之间诗意的舞蹈。《圆环》体现了时间、世界和旅行的主题,充满活力的火车反复通过大桥,就像人们不可逆转地穿越于时间之中。
《光晕》(The Halo)是位于法国香榭丽舍大街的艺术装置,源自自然现象和宇宙力量所触动的嘈杂环境,以一个悬浮高地上的圆圈概念为核心,通过透射光与雾的技术呈现公共艺术景观。这里展现的是一种几乎非物质化的装置,予以场地自由的感觉。《光晕》从早晨到夜晚再到日出不断变化,随着光环缓缓转动,圆圈压低至水平线,然后再次缓缓升起,形成无限自我更新,寓意关注时刻变化的世界与生活。
《联盟》伫立于英国卡迪夫市圣大卫港,由一个与大地几乎垂直的发光圆环和一个斜指天空的箭状装置构成,如同一个巨大的日晷。整体结构轻巧而透明,圆环内彩色的液体与海潮相通,潮涨潮落伴随着色彩变幻,犹如一个有机时钟,迎合大自然的韵律和诗意。作品形式与大自然形式相互适应而统一,给予我们最稳定、最恢宏的视界,超越历史的潮涨潮落,艺术的个体生命和自然界的历史生命便有机会找到共同的结合点。
小结
让·贝纳尔·梅泰的公共艺术作品从形式到意义,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动人心弦的世界。每次面对大师作品,每次都会有新的东西被发现被感知,让我们惊叹其哲理性的高深莫测。难以预言。艺术家所有的公共艺术作品概念均来自于社会、文化生活和地域历史,每一次创作都会使他拉近与这个国家的“距离”。他对词语、对地域、对生物、对情境感同身受,使用不同的方式来享受不同的时空,并利用各种材料和科技手段以一个微妙的存在,平衡地域及其周边环境,形成作品与场所的共鸣,链接人与环境之间的感性纽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