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巷子,是藏在岁月深处的一道褶子,偶尔抖出来捋一捋,那些童年的记忆就如初夏的溪水,奔涌而来。
老巷子有多老,巷口那根刺槐或许记得,从树梢及腰就在巷子的四季更迭中长高、长粗,“明”月照、“清”风吹,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喜庆的鞭炮声穿巷而过,直到我爷爷的爷爷作古,我的爷爷被邻居们抬出巷口,直到我晃荡着的小辫子编了发髻,脚下的青石板也被路人的脚步磨得如古镜。
老巷子的每一天,是从卖菜豆腐悠长的叫声中醒来的:“菜——豆腐”!“菜”字从低音拖到高音,起的时候在巷头,落时便到了巷尾。接着便有门轴转动声、吱呀的开门声、杂乱的脚步声响起,大大小小的洋瓷汤钵便围住了冒着热气的担子。张老虾不急不缓地掀起盖桶的粗白布,露出白花花的豆腐。担子很沉吧,几十年的豆花挑下来,肩驼了,背弯了,整个身子就像一只弓着背的虾了,只那双细长的眼睛倒还机灵,握木瓢的手臂在半空中扬起,眼神却盯住了买豆花的人,哪家的新媳妇肚子大了,扎花围腰的婶婶没来……豆花的香味腾起,担子周围的人早在舔嘴嗒舌,老刘夸张地说:“快往我嘴巴里倒一瓢。”张老虾朝他比了比木瓢,说:“慌幺子,等下给你半瓢残水!”众人就笑成了一团花。舀豆花有讲究,木瓢得顺木桶边缘下去,手要轻,不然舀的豆花会散。你一瓢,我一瓢,后来的人就望着剩一面清水的桶底说,“张老虾,明早多磨一桶撒。”张老虾嘴里答应得快:“要得要得。”可第二天,不多不少,还是一挑。起来晚些的人,仍然只有馋的份了。十分市场八分卖,张老虾精灵着,什么东西多了哪个稀罕呢。加糖也有讲究,瓷汤匙舀半勺子,倒在钵子的正中间。小孩子们喜欢的就是那一小块,巴心巴肝的甜。豆花清火润肺,入口又爽滑,老巷子的人没有不喜欢的。等太阳从灰瓦的屋脊洒下来,各家各户都开了当街的门,巷子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
我家小院在老巷子西边,因为妈妈的缘故,成了大家羡慕的花园。她在门前辟了一块土,种了许多花草,靠墙栽了果木树。春天,桃花灼灼,风一吹,粉色花瓣撒落一地。楼顶垂下的那一蓬蔷薇花,开了一面花墙,老巷子的女孩们常常就当了照相的背景。当然包括爱嘚瑟的我,穿着姐姐做的玫红色上衣和靛蓝色百褶裙,在蔷薇下摆姿势,当自己就是万人瞩目的明星,一张脸笑成了一朵硕大的蔷薇花。人花相映红,姐姐就对我竖起大拇指:“小妹,真漂亮,二天出嫁把这面花墙当陪嫁!”取笑我呢,我就追着姐姐挠痒痒,两姊妹的嬉笑声在巷子里乱窜。夏初,几场雨下来,栀子花仿佛一夜熟了,枝丫间缀满了玉白的花蕾,鼓胀着,要把花苞撑破似的。这时,我便成了花使,妈妈小心的一朵朵剪下来扎把,让我给邻居们送。等我从巷头送到巷尾,再回来时,老巷子已是醉人的香。有的把一束花插进玻璃瓶,摆在当窗的桌上,有的把花别在蚊帐上,女子们就随意的别一朵在鬓边、在领口,惹得蜜蜂追着她们跑。芬芳未息,巷子的秋天就来赶闹热了,从两边屋檐望上去,天空蓝得要滴水,瓦片上的炊烟不再袅袅娜娜,而像一根絮絮的穗,有些憨直的向上攀爬着。各色的秋菊在盆里、缸里、钵里、檐前一窄溜空地上斗着颜色,嫩黄的万寿菊、深紫的车前菊、夸张的蟹爪、矜持的小红菊,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我家院墙根悄然绽放的数株野菊花,它们的植株瘦小、稀疏的叶片上布满灰尘,却丝毫不影响它们迎秋怒放,把一面墙脚开得花团锦簇。也因了它们是野菊的缘故,绝少人采摘,往往从含苞到盛开,一丛还是一丛,一簇还是一簇。巷子里多数菊花谢了,它们却还在蓬勃着,不知疲倦,没有懈怠;秋雨淅沥,寒霜点点,它们仍挤在墙脚,陪伴着巷子秋深的寂寥。记得巷子里有个终身未嫁的哑女,最爱在檐口下独坐,老是用一把木梳梳着乌黑的发辫,那乌黑的发辫从破烂的衣服披下,及腰、及膝、及地,她漫不经心的梳理着,从春到冬,年复一年,那发辫是疯长着的藤蔓,长啊长啊,谁也不曾在意,谁也不曾惊讶,她的发辫一日日的长着,巷子的男男女女一代代老去,只有她长长的发辫,像悠长的巷子,默默的沐浴着日月星辉,沐浴着风雨霜雪。陪她一起的有我家院墙脚的那簇野菊花,无需打理,无需刻意的眷顾,却迸发出生命的芳华。
老巷子的冬照例是温暖的。老奶奶们在纳鞋底,妈妈们在织毛衣,而倚门靠户是定格的画面,一巷子飞针走线,承接着一場场轻脚细步而来的飞雪。绵长的冬夜老巷子格外的静谧,格外的好睡。到清晨推开窗,才惊觉屋上屋下已是白茫茫一片。这时候,爸爸就端出了一盆旺旺的炭火,一家人围坐,说天气,说雪,说巷口的梅花,说新年要来了。到了夜间,妈妈总是最后睡下的人,她要把炭火蒙上火灰,留着余烬做火种,清早给我们装在烘笼里带学校去暖手。寒假的长夜里,我们仨姐妹围着一盆炭火一坐就是半夜,记得有一次,在妈妈的催促下,我跟姐姐极不情愿的爬上床,意犹未尽地躺下聊天。我点燃一支蜡烛说:“我们也来‘秉烛夜谈’吧。”聊着聊着便睡着了。等第二天早上醒来,看到姐姐满脸的烟灰色,吓了一跳,姐姐也醒了,看到我的脸,也惊奇地问:“你怎么了?”我跳下床照镜子,乖乖,两个人的脸上全是一层灰,突然想起,不会是蜡烛惹的祸吧?朝衣柜角望去,果然有燃烧后留下的黑烬。我们相视而笑,心里却叹道,好险好险,幸好没惹祸。
每到暑假,老巷子就是我们的乐园。夏日午后,蝉声嚣叫,我们不午睡,精力充沛,偷偷溜下床,跑到池塘边玩耍嬉戏,捉蜻蜓,追蝴蝶,直到暮色四垂,月亮升起,空气逐渐清凉,浑身黏满湿热的汗水,依然乐在其中。回到家中,头发上沾着碎花瓣,手臂上带着被硬草或带刺的茎叶边缘划伤的细小血痕,手心里的汗水混着泥土将掌纹涂成一幅铅笔地图,乌黢麻黑的脸象是从煤窑里钻出来的,只有用指甲花涂的手指甲还是红艳艳的。在妈妈的责骂下,我们赶紧洗头洗澡,换上干净衣服。为了讨好妈妈,我和妹妹争着将晒台上的衣服收回房间,堆放在床上,然后爬上床一件件地叠好,叠到爷爷的一条格子西裤时,我跟妹妹看到偌大的一个腰身和宽大的裤管时,突发奇想,我们俩将西裤提起来,各自伸到一条裤管里去,正捧腹大笑之时,乐极生悲,妹妹往左边我往右边同时倒下去,一条好好的裤子就破成两半,我的鼻翼还被床头的木方给磕破了,正伤心地哭,妹妹指着那条破裤子,我又破涕为笑。第二天晚上,我妈发现了这条破裤子,直嘀咕:“怪了,好好的裤子怎么会破了?”我跟妹妹关上房门,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对小孩子来说,其实还有个好去处,就是老巷子东头钱二毛家背后的那口水井。水井不大,青岩板砌成的小池,池子里的水清亮亮的,趴在井口旁边,屏住呼吸,就可看到水里有小虾和小鱼在游动,我们傻傻地用双手去池子里捧,簌地收回双手,松开拇指看时,哪里有鱼虾,一捧清凉的水而已。起身望望四周,除了树和草,再没别的,于是有伙伴提议,去找宽大一点的叶子,胆大的“三莽子”麻溜地爬上树撸一串下来,一人分一片,再把树叶拧成水瓢状,小心翼翼地回到水井边,撮了半天,一条鱼也没撮到,只好撮了井水倒进嘴巴里,咂咂嘴,手背往嘴上一抹,扔掉树叶,又跑到别处寻乐子去了。
当然,去水井的时间一定要是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这个时候大人们都在家里不会出来,若是不巧遇到有大人来水井边挑水或是洗衣服什么的,看到我们在水井边玩,一准挨骂,说不定回家还要挨打。所以我们每次去的时候,都一定要叫上三莽子,他嘴巴会说,胆子又大。这种偷偷摸摸又略带刺激的时刻,我们是又怕又盼,巴不得看到一场“好戏”,尤其是看到被气得发抖的婶子姨娘们,抡起扁担一路追打却被三莽子甩了半条街还不时转过头做鬼脸的样子,我们边模仿边大笑,然后四散开去,各自回家。
巷子人家住在两排老房子里。日晒夜露,烟熏火燎,木柱、木板成了暗褐色,屋脊的瓦缝,也长出了几茎荒草。只有在入夜,一扇扇木窗里透出的昏黄灯光,给人一种笃定的温暖踏实。晚饭后,爷爷照例是戴上老花眼镜翻看历书,好像能看出老巷子的前世今生。爸爸忙着将算盘拿出来记账,光滑闪亮的木珠单调的碰撞声是老巷子独有的节拍,短促而悠长,似乎在告诫我们,不宽裕的日子得精打细算。妈妈洗完全家人的衣裳,还要纳鞋底,糊纸盒,我们仨姐妹就坐在方桌前复习功课。有时候作业完成得早,我们也会帮妈妈糊纸盒。空罐头瓶里盛着灰面熬的浆糊,用一支竹筷子沾上浆糊,点在纸盒子的边沿,再把折好的另一边的沿口粘上,用力按紧。浆糊多了,糊得纸盒和手到处都是,少了,又粘不拢,我们糊一个的时间,我妈糊好的纸盒已经摆一排了。就觉得我妈特手巧,不仅饭做得好,衣服洗得漂色,做的布鞋耐穿又好看,连糊个纸盒,都格外精致,于是忍不住拿起我妈糊好的纸盒仔细比较,妈妈笑着说:“这个是熟能生巧的事,就跟你们读书是一个道理。你下一分力,就有一份成绩。你们要努力读书,以后有了工作,我就不用糊纸盒给你们挣零花钱了。”妈妈低着头,眯着好看的大眼睛在灯下专注做事的样子,像一幅祥和的画卷,一直一直都刻在我心底,人生路上走的每一步,都在那祥和慈爱的眼神呵护下,踏实而温煦。
记得表姐念初中时借宿在我们家,每天早上起来背书,帮我妈做家务,深得我爸妈的喜欢,而且很乖,每次洗漱完就早早上楼睡了,而我们每天晚上边洗脚边磨蹭不愿早睡,与表姐的听话截然不同,就常常被妈妈责骂,以至于对表姐心有不满。表姐睡的房间外面有个阳台,刚好可以看到对面王伯伯家的电视,只是看不清。于是我计上心头,过生日的时候,央求姑父给我买个望远镜,在部队当兵的姑父应允,不久便托人带了回来。表姐在我的怂恿下,第一次用望远镜看到那么远的东西,兴奋极了,看过几次之后便上了瘾,表姐让我把望远镜借给她,我答应了,条件是跟我们一路睡。同盟达成,着实让我暗自得意了很久。那个假期,我们用望远镜在阳台上看完了一整部《西游记》。很多集都是我一只眼她一只眼凑在一起看下来的,一个夏天看下来,两个人的脖子都拉长了一节。想想现在追剧的粉丝们的狂热,未必能比当年老巷子里的追剧人呢!
悠长的老巷子里的岁月,不止花香浮动,那些各样小吃的香味,今天还在我的舌尖晃荡。巷东头崔婆婆做的米糕、炸的油粑粑、苕片、洋芋絲哪样不好吃呢,一毛钱可以买一串酸菜味的油粑粑,热乎乎的,又香又脆又绵长,吃得满嘴冒油,再咬一块米糕,糯软松香的滋味瞬间将油腻盖住,还顺便把沾满油的手指吸吮得干干净净,打个嗝都能闻到香的气味。还有西边老李家炸的油条,炒的肥肠臊子、杂酱臊子、排骨臊子,用小瓷盆盛着,煮一碗面,往面上浇一勺臊子,吃面的人还喊:“再给点臊子油,哎,汤宽一点,再撒点葱花,来点胡椒,油泼辣椒,啧啧啧,小心别把自个儿的舌头给吞进去了。”又或者,吃完面感觉意犹未尽,叫来老板,再来碗豆浆,切两根油条,把油条小段小段浸泡在豆浆里,半酥半软的时候,用筷子夹起来,火候刚刚好,泡得久了,软塌塌的就毫无风味可言。而那个挑着担子卖爆米花的老头儿的到来,是我和巷子里小伙伴最快活的时光。只要他一出现,我们便迅速地围了上去。只见黑色椭圆形状的铁筒,在红红的火焰舔噬下,愈发像黑亮的子弹头,老头儿不紧不慢地转动着摇把,慈爱地望着我们。而我盯着那个连着编织袋的出口,屏住呼吸。一颗提在嗓子眼的心,只等那巨大的一声“砰”响,白花花的大米便成了爆米花,瞬间撑满整个编织袋,也撑爆了老巷子童年的幸福时光。
浸润在老巷子里平静而又温馨的童年时光呀,一根老冰棍,一碗臊子面,一件新衣裳,于我,都是绵长的幸福。后来,老巷子改建了,修了高楼,一幢一幢地立在云端。我好几次回去,想寻找老巷子的身影。还真让我找到了,在高楼的院墙下,我找到了一簇野菊花,瘦弱的植株顽强地从泥土和水泥的间隙中长了出来,叶片上沾满了尘土,几朵菊蕾含苞欲放,更多的花苞星星点点坠在枝头,再过几天,寒霜下来,野菊花该怒放了。
责任编辑 田冯太
(本文选自:滇池 2020年03期)
老巷子有多老,巷口那根刺槐或许记得,从树梢及腰就在巷子的四季更迭中长高、长粗,“明”月照、“清”风吹,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喜庆的鞭炮声穿巷而过,直到我爷爷的爷爷作古,我的爷爷被邻居们抬出巷口,直到我晃荡着的小辫子编了发髻,脚下的青石板也被路人的脚步磨得如古镜。
老巷子的每一天,是从卖菜豆腐悠长的叫声中醒来的:“菜——豆腐”!“菜”字从低音拖到高音,起的时候在巷头,落时便到了巷尾。接着便有门轴转动声、吱呀的开门声、杂乱的脚步声响起,大大小小的洋瓷汤钵便围住了冒着热气的担子。张老虾不急不缓地掀起盖桶的粗白布,露出白花花的豆腐。担子很沉吧,几十年的豆花挑下来,肩驼了,背弯了,整个身子就像一只弓着背的虾了,只那双细长的眼睛倒还机灵,握木瓢的手臂在半空中扬起,眼神却盯住了买豆花的人,哪家的新媳妇肚子大了,扎花围腰的婶婶没来……豆花的香味腾起,担子周围的人早在舔嘴嗒舌,老刘夸张地说:“快往我嘴巴里倒一瓢。”张老虾朝他比了比木瓢,说:“慌幺子,等下给你半瓢残水!”众人就笑成了一团花。舀豆花有讲究,木瓢得顺木桶边缘下去,手要轻,不然舀的豆花会散。你一瓢,我一瓢,后来的人就望着剩一面清水的桶底说,“张老虾,明早多磨一桶撒。”张老虾嘴里答应得快:“要得要得。”可第二天,不多不少,还是一挑。起来晚些的人,仍然只有馋的份了。十分市场八分卖,张老虾精灵着,什么东西多了哪个稀罕呢。加糖也有讲究,瓷汤匙舀半勺子,倒在钵子的正中间。小孩子们喜欢的就是那一小块,巴心巴肝的甜。豆花清火润肺,入口又爽滑,老巷子的人没有不喜欢的。等太阳从灰瓦的屋脊洒下来,各家各户都开了当街的门,巷子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
我家小院在老巷子西边,因为妈妈的缘故,成了大家羡慕的花园。她在门前辟了一块土,种了许多花草,靠墙栽了果木树。春天,桃花灼灼,风一吹,粉色花瓣撒落一地。楼顶垂下的那一蓬蔷薇花,开了一面花墙,老巷子的女孩们常常就当了照相的背景。当然包括爱嘚瑟的我,穿着姐姐做的玫红色上衣和靛蓝色百褶裙,在蔷薇下摆姿势,当自己就是万人瞩目的明星,一张脸笑成了一朵硕大的蔷薇花。人花相映红,姐姐就对我竖起大拇指:“小妹,真漂亮,二天出嫁把这面花墙当陪嫁!”取笑我呢,我就追着姐姐挠痒痒,两姊妹的嬉笑声在巷子里乱窜。夏初,几场雨下来,栀子花仿佛一夜熟了,枝丫间缀满了玉白的花蕾,鼓胀着,要把花苞撑破似的。这时,我便成了花使,妈妈小心的一朵朵剪下来扎把,让我给邻居们送。等我从巷头送到巷尾,再回来时,老巷子已是醉人的香。有的把一束花插进玻璃瓶,摆在当窗的桌上,有的把花别在蚊帐上,女子们就随意的别一朵在鬓边、在领口,惹得蜜蜂追着她们跑。芬芳未息,巷子的秋天就来赶闹热了,从两边屋檐望上去,天空蓝得要滴水,瓦片上的炊烟不再袅袅娜娜,而像一根絮絮的穗,有些憨直的向上攀爬着。各色的秋菊在盆里、缸里、钵里、檐前一窄溜空地上斗着颜色,嫩黄的万寿菊、深紫的车前菊、夸张的蟹爪、矜持的小红菊,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我家院墙根悄然绽放的数株野菊花,它们的植株瘦小、稀疏的叶片上布满灰尘,却丝毫不影响它们迎秋怒放,把一面墙脚开得花团锦簇。也因了它们是野菊的缘故,绝少人采摘,往往从含苞到盛开,一丛还是一丛,一簇还是一簇。巷子里多数菊花谢了,它们却还在蓬勃着,不知疲倦,没有懈怠;秋雨淅沥,寒霜点点,它们仍挤在墙脚,陪伴着巷子秋深的寂寥。记得巷子里有个终身未嫁的哑女,最爱在檐口下独坐,老是用一把木梳梳着乌黑的发辫,那乌黑的发辫从破烂的衣服披下,及腰、及膝、及地,她漫不经心的梳理着,从春到冬,年复一年,那发辫是疯长着的藤蔓,长啊长啊,谁也不曾在意,谁也不曾惊讶,她的发辫一日日的长着,巷子的男男女女一代代老去,只有她长长的发辫,像悠长的巷子,默默的沐浴着日月星辉,沐浴着风雨霜雪。陪她一起的有我家院墙脚的那簇野菊花,无需打理,无需刻意的眷顾,却迸发出生命的芳华。
老巷子的冬照例是温暖的。老奶奶们在纳鞋底,妈妈们在织毛衣,而倚门靠户是定格的画面,一巷子飞针走线,承接着一場场轻脚细步而来的飞雪。绵长的冬夜老巷子格外的静谧,格外的好睡。到清晨推开窗,才惊觉屋上屋下已是白茫茫一片。这时候,爸爸就端出了一盆旺旺的炭火,一家人围坐,说天气,说雪,说巷口的梅花,说新年要来了。到了夜间,妈妈总是最后睡下的人,她要把炭火蒙上火灰,留着余烬做火种,清早给我们装在烘笼里带学校去暖手。寒假的长夜里,我们仨姐妹围着一盆炭火一坐就是半夜,记得有一次,在妈妈的催促下,我跟姐姐极不情愿的爬上床,意犹未尽地躺下聊天。我点燃一支蜡烛说:“我们也来‘秉烛夜谈’吧。”聊着聊着便睡着了。等第二天早上醒来,看到姐姐满脸的烟灰色,吓了一跳,姐姐也醒了,看到我的脸,也惊奇地问:“你怎么了?”我跳下床照镜子,乖乖,两个人的脸上全是一层灰,突然想起,不会是蜡烛惹的祸吧?朝衣柜角望去,果然有燃烧后留下的黑烬。我们相视而笑,心里却叹道,好险好险,幸好没惹祸。
每到暑假,老巷子就是我们的乐园。夏日午后,蝉声嚣叫,我们不午睡,精力充沛,偷偷溜下床,跑到池塘边玩耍嬉戏,捉蜻蜓,追蝴蝶,直到暮色四垂,月亮升起,空气逐渐清凉,浑身黏满湿热的汗水,依然乐在其中。回到家中,头发上沾着碎花瓣,手臂上带着被硬草或带刺的茎叶边缘划伤的细小血痕,手心里的汗水混着泥土将掌纹涂成一幅铅笔地图,乌黢麻黑的脸象是从煤窑里钻出来的,只有用指甲花涂的手指甲还是红艳艳的。在妈妈的责骂下,我们赶紧洗头洗澡,换上干净衣服。为了讨好妈妈,我和妹妹争着将晒台上的衣服收回房间,堆放在床上,然后爬上床一件件地叠好,叠到爷爷的一条格子西裤时,我跟妹妹看到偌大的一个腰身和宽大的裤管时,突发奇想,我们俩将西裤提起来,各自伸到一条裤管里去,正捧腹大笑之时,乐极生悲,妹妹往左边我往右边同时倒下去,一条好好的裤子就破成两半,我的鼻翼还被床头的木方给磕破了,正伤心地哭,妹妹指着那条破裤子,我又破涕为笑。第二天晚上,我妈发现了这条破裤子,直嘀咕:“怪了,好好的裤子怎么会破了?”我跟妹妹关上房门,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对小孩子来说,其实还有个好去处,就是老巷子东头钱二毛家背后的那口水井。水井不大,青岩板砌成的小池,池子里的水清亮亮的,趴在井口旁边,屏住呼吸,就可看到水里有小虾和小鱼在游动,我们傻傻地用双手去池子里捧,簌地收回双手,松开拇指看时,哪里有鱼虾,一捧清凉的水而已。起身望望四周,除了树和草,再没别的,于是有伙伴提议,去找宽大一点的叶子,胆大的“三莽子”麻溜地爬上树撸一串下来,一人分一片,再把树叶拧成水瓢状,小心翼翼地回到水井边,撮了半天,一条鱼也没撮到,只好撮了井水倒进嘴巴里,咂咂嘴,手背往嘴上一抹,扔掉树叶,又跑到别处寻乐子去了。
当然,去水井的时间一定要是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这个时候大人们都在家里不会出来,若是不巧遇到有大人来水井边挑水或是洗衣服什么的,看到我们在水井边玩,一准挨骂,说不定回家还要挨打。所以我们每次去的时候,都一定要叫上三莽子,他嘴巴会说,胆子又大。这种偷偷摸摸又略带刺激的时刻,我们是又怕又盼,巴不得看到一场“好戏”,尤其是看到被气得发抖的婶子姨娘们,抡起扁担一路追打却被三莽子甩了半条街还不时转过头做鬼脸的样子,我们边模仿边大笑,然后四散开去,各自回家。
巷子人家住在两排老房子里。日晒夜露,烟熏火燎,木柱、木板成了暗褐色,屋脊的瓦缝,也长出了几茎荒草。只有在入夜,一扇扇木窗里透出的昏黄灯光,给人一种笃定的温暖踏实。晚饭后,爷爷照例是戴上老花眼镜翻看历书,好像能看出老巷子的前世今生。爸爸忙着将算盘拿出来记账,光滑闪亮的木珠单调的碰撞声是老巷子独有的节拍,短促而悠长,似乎在告诫我们,不宽裕的日子得精打细算。妈妈洗完全家人的衣裳,还要纳鞋底,糊纸盒,我们仨姐妹就坐在方桌前复习功课。有时候作业完成得早,我们也会帮妈妈糊纸盒。空罐头瓶里盛着灰面熬的浆糊,用一支竹筷子沾上浆糊,点在纸盒子的边沿,再把折好的另一边的沿口粘上,用力按紧。浆糊多了,糊得纸盒和手到处都是,少了,又粘不拢,我们糊一个的时间,我妈糊好的纸盒已经摆一排了。就觉得我妈特手巧,不仅饭做得好,衣服洗得漂色,做的布鞋耐穿又好看,连糊个纸盒,都格外精致,于是忍不住拿起我妈糊好的纸盒仔细比较,妈妈笑着说:“这个是熟能生巧的事,就跟你们读书是一个道理。你下一分力,就有一份成绩。你们要努力读书,以后有了工作,我就不用糊纸盒给你们挣零花钱了。”妈妈低着头,眯着好看的大眼睛在灯下专注做事的样子,像一幅祥和的画卷,一直一直都刻在我心底,人生路上走的每一步,都在那祥和慈爱的眼神呵护下,踏实而温煦。
记得表姐念初中时借宿在我们家,每天早上起来背书,帮我妈做家务,深得我爸妈的喜欢,而且很乖,每次洗漱完就早早上楼睡了,而我们每天晚上边洗脚边磨蹭不愿早睡,与表姐的听话截然不同,就常常被妈妈责骂,以至于对表姐心有不满。表姐睡的房间外面有个阳台,刚好可以看到对面王伯伯家的电视,只是看不清。于是我计上心头,过生日的时候,央求姑父给我买个望远镜,在部队当兵的姑父应允,不久便托人带了回来。表姐在我的怂恿下,第一次用望远镜看到那么远的东西,兴奋极了,看过几次之后便上了瘾,表姐让我把望远镜借给她,我答应了,条件是跟我们一路睡。同盟达成,着实让我暗自得意了很久。那个假期,我们用望远镜在阳台上看完了一整部《西游记》。很多集都是我一只眼她一只眼凑在一起看下来的,一个夏天看下来,两个人的脖子都拉长了一节。想想现在追剧的粉丝们的狂热,未必能比当年老巷子里的追剧人呢!
悠长的老巷子里的岁月,不止花香浮动,那些各样小吃的香味,今天还在我的舌尖晃荡。巷东头崔婆婆做的米糕、炸的油粑粑、苕片、洋芋絲哪样不好吃呢,一毛钱可以买一串酸菜味的油粑粑,热乎乎的,又香又脆又绵长,吃得满嘴冒油,再咬一块米糕,糯软松香的滋味瞬间将油腻盖住,还顺便把沾满油的手指吸吮得干干净净,打个嗝都能闻到香的气味。还有西边老李家炸的油条,炒的肥肠臊子、杂酱臊子、排骨臊子,用小瓷盆盛着,煮一碗面,往面上浇一勺臊子,吃面的人还喊:“再给点臊子油,哎,汤宽一点,再撒点葱花,来点胡椒,油泼辣椒,啧啧啧,小心别把自个儿的舌头给吞进去了。”又或者,吃完面感觉意犹未尽,叫来老板,再来碗豆浆,切两根油条,把油条小段小段浸泡在豆浆里,半酥半软的时候,用筷子夹起来,火候刚刚好,泡得久了,软塌塌的就毫无风味可言。而那个挑着担子卖爆米花的老头儿的到来,是我和巷子里小伙伴最快活的时光。只要他一出现,我们便迅速地围了上去。只见黑色椭圆形状的铁筒,在红红的火焰舔噬下,愈发像黑亮的子弹头,老头儿不紧不慢地转动着摇把,慈爱地望着我们。而我盯着那个连着编织袋的出口,屏住呼吸。一颗提在嗓子眼的心,只等那巨大的一声“砰”响,白花花的大米便成了爆米花,瞬间撑满整个编织袋,也撑爆了老巷子童年的幸福时光。
浸润在老巷子里平静而又温馨的童年时光呀,一根老冰棍,一碗臊子面,一件新衣裳,于我,都是绵长的幸福。后来,老巷子改建了,修了高楼,一幢一幢地立在云端。我好几次回去,想寻找老巷子的身影。还真让我找到了,在高楼的院墙下,我找到了一簇野菊花,瘦弱的植株顽强地从泥土和水泥的间隙中长了出来,叶片上沾满了尘土,几朵菊蕾含苞欲放,更多的花苞星星点点坠在枝头,再过几天,寒霜下来,野菊花该怒放了。
责任编辑 田冯太
(本文选自:滇池 202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