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高校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都在建立全课程育人体系,但是要想能够真正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还需要加大专业教学的力度。尤其是在高校翻译教学中,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不仅能够有效深化课程专业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课程思政意识,使教学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本次研究中,文章就具体探讨了课程思政与高校翻译教学在教学理念之间的融合策略以及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策略,并针对课程思政与高校翻译教学融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高校翻译教学;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措施探析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意义曾经做出过明确指示,即学校在实际落实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要能够在加大专业教学力度的基础之上,加强对于人才意识形态的建设。高校在实际落实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课堂是最主要的阵地。而新时期,社会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走出课堂,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范围,在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文章就具体探讨了课程思政与高校翻译教学之间的融合策略,下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具体阐述。
1 教学理念之间的融合
未来的大学生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他们所需要承担的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中学西传,换句话说,就是要求大学生能够将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先进的技术、上下五千年的人文底蕴传播到全世界。而从高校翻译教学的角度来讲,要想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真正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不仅要能够重视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同时还需要端正教学中的德育观,始终坚持育人育才的基本原则。使专业教学能够真正帮助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能够对母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待人处事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体现母国优秀的传统,在实际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以母国的哲学思想为指导,使学生在具备扎实专业素养的基础之上,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努力向前。
2 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
2.1 课程思政与应用文体翻译之间的融合
教师在为学生选择翻译素材的过程中,应该能够充分体现本土特色,一方面要做好针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针对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工作,在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学科能力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文化自豪感,在实际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真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真正做到求真务实。
例如,教师在实际带领学生进行应用文体翻译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的法律条文不仅具有严密性以及严肃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严谨性的特点,且不同国家在法律规定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实际组织翻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凸显学校优势学科对于教学的推动作用。教师在实际带领学生进行矿业权法翻译的过程中,我国的矿业权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采矿权,第二个部分是探矿权,第三个部分是矿业权,教师在正式开展翻译教学之前,可以先要求学生课前进行相关应用方法的搜索,分析不同版本翻译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1]。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对法律文本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对翻译过程中的词汇制度有准确的把握,要求学生在实际进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严谨的态度。另外,教师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尝试带领学生参考西方法律的相关翻译方法,对每一个法律术语的内涵进行考量,进而确定最后译本,使翻译结果能够经得起推敲。
2.2 课程思政与科技文体翻译之间的融合
教师在实际落实翻译课程的过程中,科技文体翻译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针对科技文体进行翻译的时候,要能够使翻译的结果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性以及学科通识性。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针对某一科技成果的报告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就应该重视为学生讲解相应的翻译策略,挖掘相应科技成果的内涵,使学生能够对翻译科技文体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更加深入的把握[2]。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大量进行人文信息的积累,也能使学生的科技文体翻译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在实际开展翻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专业知识背后的内涵有深入的挖掘,要充分考虑翻译受众的文化习惯以及语言范式,保证翻译策略选择的合理性,使译文的质量能够切实得到保证。学生在针对科技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进行探寻的过程中,往往也能对我国优秀的文化更加深入的把握,并且帮助学生树立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一方面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当代大学生拥有文化传播的自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3 课程思政与新闻文体翻译之间的融合
教师在实际引领学生进行新闻文体翻译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引领学生对新闻文章的意识形态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尤其是学生在针对国外的一些相对偏激的涉华报道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能够带领学生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些报道,避免受到相关翻译文章的误导[3]。鼓励学生采取有效的措施捍卫祖国的荣誉和尊严。尤其是在最近几年,我国无论是在经济力量方面还是在政治力量方面都有了更大幅度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在持续提升。而由于其他国家出于利益因素的考虑或是国民意识形态的差异,往往会对我国产生一些误解,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误解,实际的翻译在学中也应该合理选择新闻素材,多为学生搜集一些针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文章,引导学生在深入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剖析其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使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够以批判的目光来看待问题,透过现象去追寻本质,避免学生机械翻译的情况出现,进而真正将课程思政融入到翻译教學中,使学生能够在翻译的过程中始终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为指导,保证翻译质量。
3 课程思政与高校翻译教学融合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想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到翻译教学中,一方面要能够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翻译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要能够客观地从现阶段社会的发展现状以及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保证教学内容设计的合理性,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启发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分析翻译素材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使学生能在翻译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使翻译结果更具有温度。
其次,翻译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要能够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问题的探讨中,就能够使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渗透变得更加自然,进而实现学生接受度的提升。要改变传统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脱离的情况,使课程思政在学生专业学习中的思想指导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课程思政与高校翻译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外来不良思想给学生发展带来的影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中翻译人才的培养问题[J].科教文汇,2020,14(09):182-183.
[2]禹琳琳.高校翻译课程教学中语料库应用的改革性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6(03):37-39+49.
[3]李志英.高校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情感学习理论视角[J].外语电化教学,2020,42(04):22-26+4.
关键词:高校翻译教学;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措施探析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意义曾经做出过明确指示,即学校在实际落实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要能够在加大专业教学力度的基础之上,加强对于人才意识形态的建设。高校在实际落实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课堂是最主要的阵地。而新时期,社会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走出课堂,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范围,在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文章就具体探讨了课程思政与高校翻译教学之间的融合策略,下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具体阐述。
1 教学理念之间的融合
未来的大学生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他们所需要承担的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中学西传,换句话说,就是要求大学生能够将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先进的技术、上下五千年的人文底蕴传播到全世界。而从高校翻译教学的角度来讲,要想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真正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不仅要能够重视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同时还需要端正教学中的德育观,始终坚持育人育才的基本原则。使专业教学能够真正帮助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能够对母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待人处事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体现母国优秀的传统,在实际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以母国的哲学思想为指导,使学生在具备扎实专业素养的基础之上,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努力向前。
2 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
2.1 课程思政与应用文体翻译之间的融合
教师在为学生选择翻译素材的过程中,应该能够充分体现本土特色,一方面要做好针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针对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工作,在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学科能力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文化自豪感,在实际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真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真正做到求真务实。
例如,教师在实际带领学生进行应用文体翻译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的法律条文不仅具有严密性以及严肃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严谨性的特点,且不同国家在法律规定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实际组织翻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凸显学校优势学科对于教学的推动作用。教师在实际带领学生进行矿业权法翻译的过程中,我国的矿业权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采矿权,第二个部分是探矿权,第三个部分是矿业权,教师在正式开展翻译教学之前,可以先要求学生课前进行相关应用方法的搜索,分析不同版本翻译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1]。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对法律文本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对翻译过程中的词汇制度有准确的把握,要求学生在实际进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严谨的态度。另外,教师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尝试带领学生参考西方法律的相关翻译方法,对每一个法律术语的内涵进行考量,进而确定最后译本,使翻译结果能够经得起推敲。
2.2 课程思政与科技文体翻译之间的融合
教师在实际落实翻译课程的过程中,科技文体翻译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针对科技文体进行翻译的时候,要能够使翻译的结果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性以及学科通识性。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针对某一科技成果的报告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就应该重视为学生讲解相应的翻译策略,挖掘相应科技成果的内涵,使学生能够对翻译科技文体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更加深入的把握[2]。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大量进行人文信息的积累,也能使学生的科技文体翻译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在实际开展翻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专业知识背后的内涵有深入的挖掘,要充分考虑翻译受众的文化习惯以及语言范式,保证翻译策略选择的合理性,使译文的质量能够切实得到保证。学生在针对科技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进行探寻的过程中,往往也能对我国优秀的文化更加深入的把握,并且帮助学生树立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一方面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当代大学生拥有文化传播的自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3 课程思政与新闻文体翻译之间的融合
教师在实际引领学生进行新闻文体翻译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引领学生对新闻文章的意识形态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尤其是学生在针对国外的一些相对偏激的涉华报道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能够带领学生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些报道,避免受到相关翻译文章的误导[3]。鼓励学生采取有效的措施捍卫祖国的荣誉和尊严。尤其是在最近几年,我国无论是在经济力量方面还是在政治力量方面都有了更大幅度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在持续提升。而由于其他国家出于利益因素的考虑或是国民意识形态的差异,往往会对我国产生一些误解,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误解,实际的翻译在学中也应该合理选择新闻素材,多为学生搜集一些针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文章,引导学生在深入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剖析其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使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够以批判的目光来看待问题,透过现象去追寻本质,避免学生机械翻译的情况出现,进而真正将课程思政融入到翻译教學中,使学生能够在翻译的过程中始终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为指导,保证翻译质量。
3 课程思政与高校翻译教学融合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想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到翻译教学中,一方面要能够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翻译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要能够客观地从现阶段社会的发展现状以及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保证教学内容设计的合理性,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启发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分析翻译素材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使学生能在翻译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使翻译结果更具有温度。
其次,翻译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要能够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问题的探讨中,就能够使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渗透变得更加自然,进而实现学生接受度的提升。要改变传统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脱离的情况,使课程思政在学生专业学习中的思想指导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课程思政与高校翻译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外来不良思想给学生发展带来的影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中翻译人才的培养问题[J].科教文汇,2020,14(09):182-183.
[2]禹琳琳.高校翻译课程教学中语料库应用的改革性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6(03):37-39+49.
[3]李志英.高校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情感学习理论视角[J].外语电化教学,2020,42(04):2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