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拓展音乐视野、激发音乐感受力和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但由于音乐作品缺乏吸引力、教学设备落后,教师上课形式单一,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停滞、学生感觉乏味等一系列因素,音乐欣赏课在真正的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遁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如何使音乐欣赏课走进学生的心田呢?笔者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一、活动预设贴近学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预设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传统的教学“以教定学”模式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雪,于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往往 “只见教材不见学生”,造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张皮。如何克服这种倾向,要求教师在教学预设环节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了解他们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兴趣、已有知识的储备和他们关心的话题,收集他们对学习内容比较关心的、感兴趣问题的一些相关资料,参与到教学中去,让教学的预设贴近学生的实际。
在某些教材中,有的作品学生不太乐于接受,但民族文化的传承要求又必须让学生了解,不能轻易放弃。这时候,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教材中的山西民歌《打酸枣》,叙述了山村妇女相约上山打枣的愉快心情。但这首民歌仅仅显示了音域较宽的山区民歌的特色,内地孩子感觉旋律并不美,不能唤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在预设教学环节时应该以民歌为切入点,适度介绍民歌分为号子、小调、山歌等类别,并用多媒体课件分别播放几种代表性的歌曲,让学生根据歌曲各自的特点选择哪些歌曲是山歌、小调、号子等,进行有奖竟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把枯燥乏味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的教学难点突破了。再如,在欣赏《在钟表店里》一课时,教师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寻找各种各样的钟表图片资料或实物。在课堂上展示各人的资料,并向大家讲解形状、特点和生产国家等。这不仅调动学生参与欣赏课学习的热情,扩大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整合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组织实施走进学生
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欣赏教育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围绕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身体的动作和表演等方法,开心地参与到音乐中去。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我们的音乐欣赏课要围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精心实施,要引导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急缓、抑扬顿挫进行全身心的互动,随音乐击拍、踏脚、拍手、做各种即兴动作,真正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田,让学生醉于音乐,使音乐与学生融合在一起。。
当然,要真正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生刚刚接触音乐,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还比较弱,还不能对音乐作品作出中肯的品悟和评论,必须要求学生养成“静心”倾听音乐的习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播放音乐时,教师与学生都必须全身心地进入倾听音乐的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欣赏的环节中来,培养学生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倾听前教师可以用谈话激趣的方式导入新课,揭示课题。然后借助图片、视屏等媒体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从视觉到听觉引领学生思考“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作品是什么风格?什么情绪?”等等问题,在互动交流中让学生大胆表达对作品的总体感受。
音乐欣赏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故它影响人的方式也是不同的。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它诉之于人的听觉,是通过声音对人的心灵产生直接的影响。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这就充分肯定了音乐对人的直接影响力。当一个人在欣赏一段音乐的时候,除了拥有较好的音响效果外,还必须“静”。所以欣赏音乐的过程相对来说是“静心”倾听、思索、联想的过程,它不是纯粹被动地听,还必须让欣赏者作出思考、反应,化被动为主动。教学论提出S-O-R法则,即刺激--个体因素--反应。其中个体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让他们更好地表达音乐,这就需要随音乐而“动”,但不是“乱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有动有静、动静结合,这是音乐学习的特点所决定的,也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例:欣赏管弦乐曲《龟兔赛跑》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音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欣赏完曲子后,可以让同学们随音乐一起作现场表演,最大限度地把学生融进音乐作品中。
三、放飞激情彰显个性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社会生活中处处有音乐,欣赏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以及《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书中十分强调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他认为,“对于一个精神生活丰富和贫乏的人来说,他们对世界生活的意义、人生满意度、心理发展健康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音乐欣赏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倾听不同情感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张扬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舒伯特的《鳟鱼》中懂得同情;在贝多芬的《命运》中懂得拼搏;在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中懂得珍惜;在肖邦的《革命》中懂得爱国。
音乐的美被称为是“最直接,最彻底,最动人”的美。“品头论足”是身心愉快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学生在欣赏之后怎么会无动于衷呢?关键是教师是否给学生创造表达初衷的宽松环境。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对音乐“品头论足”,引导学生走出音乐话感受,同时又要避免看似自由、却是放任,看似热闹、却又虚假得现象。
在课堂上放飞学生对音乐的激情,要像放风筝一样,把它们送上蓝天,自由飞翔;在起风时又能及时收线,落地扎根。引领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感悟,用形象的语言描述音乐的意境,把音乐还原成意象,这就必须借助音乐联想和想象相结合的方法。联想和想象不是空想,是建立在一定知识基础上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如在欣赏《苗岭的早晨》后,有的说乐曲使人感到诗情画意,有一种神秘感,有的跟着音乐自编自演了一段舞蹈,还有的画了一幅画。这些联想和想象实际上都是情感体验的表现。由此看来,教师在学生听赏完音乐之后,激励学生先“说起来” “动起来”尤为关键,教师不随意打断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不轻易用“正误”点评学生的感受。营造起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有胆识畅所欲言,不会因为某种精神压力而不敢对音乐“品头论足”。而现今作为“生本化”的课堂中,教师的言语介入应更具有提纲作用或点睛作用。避免教师介入的过多,讲的过多,导致学生束手束脚。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让我们引领学生真正用“心 ”去品味音乐的真谛,精心预设教学环节,细心引导学生沉醉于音乐的意境中,开心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凸显音乐欣赏课的张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活动预设贴近学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预设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传统的教学“以教定学”模式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雪,于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往往 “只见教材不见学生”,造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张皮。如何克服这种倾向,要求教师在教学预设环节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了解他们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兴趣、已有知识的储备和他们关心的话题,收集他们对学习内容比较关心的、感兴趣问题的一些相关资料,参与到教学中去,让教学的预设贴近学生的实际。
在某些教材中,有的作品学生不太乐于接受,但民族文化的传承要求又必须让学生了解,不能轻易放弃。这时候,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教材中的山西民歌《打酸枣》,叙述了山村妇女相约上山打枣的愉快心情。但这首民歌仅仅显示了音域较宽的山区民歌的特色,内地孩子感觉旋律并不美,不能唤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在预设教学环节时应该以民歌为切入点,适度介绍民歌分为号子、小调、山歌等类别,并用多媒体课件分别播放几种代表性的歌曲,让学生根据歌曲各自的特点选择哪些歌曲是山歌、小调、号子等,进行有奖竟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把枯燥乏味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的教学难点突破了。再如,在欣赏《在钟表店里》一课时,教师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寻找各种各样的钟表图片资料或实物。在课堂上展示各人的资料,并向大家讲解形状、特点和生产国家等。这不仅调动学生参与欣赏课学习的热情,扩大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整合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组织实施走进学生
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欣赏教育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围绕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身体的动作和表演等方法,开心地参与到音乐中去。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我们的音乐欣赏课要围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精心实施,要引导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急缓、抑扬顿挫进行全身心的互动,随音乐击拍、踏脚、拍手、做各种即兴动作,真正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田,让学生醉于音乐,使音乐与学生融合在一起。。
当然,要真正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生刚刚接触音乐,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还比较弱,还不能对音乐作品作出中肯的品悟和评论,必须要求学生养成“静心”倾听音乐的习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播放音乐时,教师与学生都必须全身心地进入倾听音乐的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欣赏的环节中来,培养学生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倾听前教师可以用谈话激趣的方式导入新课,揭示课题。然后借助图片、视屏等媒体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从视觉到听觉引领学生思考“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作品是什么风格?什么情绪?”等等问题,在互动交流中让学生大胆表达对作品的总体感受。
音乐欣赏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故它影响人的方式也是不同的。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它诉之于人的听觉,是通过声音对人的心灵产生直接的影响。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这就充分肯定了音乐对人的直接影响力。当一个人在欣赏一段音乐的时候,除了拥有较好的音响效果外,还必须“静”。所以欣赏音乐的过程相对来说是“静心”倾听、思索、联想的过程,它不是纯粹被动地听,还必须让欣赏者作出思考、反应,化被动为主动。教学论提出S-O-R法则,即刺激--个体因素--反应。其中个体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让他们更好地表达音乐,这就需要随音乐而“动”,但不是“乱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有动有静、动静结合,这是音乐学习的特点所决定的,也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例:欣赏管弦乐曲《龟兔赛跑》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音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欣赏完曲子后,可以让同学们随音乐一起作现场表演,最大限度地把学生融进音乐作品中。
三、放飞激情彰显个性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社会生活中处处有音乐,欣赏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以及《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书中十分强调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他认为,“对于一个精神生活丰富和贫乏的人来说,他们对世界生活的意义、人生满意度、心理发展健康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音乐欣赏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倾听不同情感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张扬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舒伯特的《鳟鱼》中懂得同情;在贝多芬的《命运》中懂得拼搏;在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中懂得珍惜;在肖邦的《革命》中懂得爱国。
音乐的美被称为是“最直接,最彻底,最动人”的美。“品头论足”是身心愉快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学生在欣赏之后怎么会无动于衷呢?关键是教师是否给学生创造表达初衷的宽松环境。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对音乐“品头论足”,引导学生走出音乐话感受,同时又要避免看似自由、却是放任,看似热闹、却又虚假得现象。
在课堂上放飞学生对音乐的激情,要像放风筝一样,把它们送上蓝天,自由飞翔;在起风时又能及时收线,落地扎根。引领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感悟,用形象的语言描述音乐的意境,把音乐还原成意象,这就必须借助音乐联想和想象相结合的方法。联想和想象不是空想,是建立在一定知识基础上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如在欣赏《苗岭的早晨》后,有的说乐曲使人感到诗情画意,有一种神秘感,有的跟着音乐自编自演了一段舞蹈,还有的画了一幅画。这些联想和想象实际上都是情感体验的表现。由此看来,教师在学生听赏完音乐之后,激励学生先“说起来” “动起来”尤为关键,教师不随意打断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不轻易用“正误”点评学生的感受。营造起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有胆识畅所欲言,不会因为某种精神压力而不敢对音乐“品头论足”。而现今作为“生本化”的课堂中,教师的言语介入应更具有提纲作用或点睛作用。避免教师介入的过多,讲的过多,导致学生束手束脚。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让我们引领学生真正用“心 ”去品味音乐的真谛,精心预设教学环节,细心引导学生沉醉于音乐的意境中,开心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凸显音乐欣赏课的张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