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趣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在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主导下,提问往往成了教师的特权,有的教师认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少,思维能力差,不可能发现什么问题,也不可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觉得教低年级学生提出问题有些为时过早。可是,实践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从低年级起就应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问题,指导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乐于提问,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问题
  要让学生会提问,我认为应当首先让学生明白“问题”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说到提问题,很多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每当课堂上老师问“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孩子们基本上是面面相觑,或答非所问,其实我认为这样的情形很正常,因为他们并不明白什么叫提问题。
  曾经我对一年级学生认识“什么是数学问题”这一概念做了问卷调查,学生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种情况。
  A.数学问题就是说出答案或得数。
  B.数学问题就是根据题目列出算式。
  C.数学问题就是让你问问题。
  D.数学问题就是列出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E.数学问题就是让我们根据题目告知的信息,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
  从以上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心目中的数学问题不是针对题目去如何提问题,而是针对题目去如何解答问题。可见,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于是我在教学时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举一些生活中提问题的例子,如“你今年几岁” “我们班一共有多少女生”等问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提问题。经过我的细心解说和举例分析,学生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数学问题。
  二、创建轻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敢问
  “敢问”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行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有限,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总想问个“为什么” “是什么”,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信任、相互尊重的情感信息,使他们感到老师是最值得信赖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哪怕是一个低级幼稚的问题,也要表扬他们提出问题的勇气,从中找出闪光点,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问题提得很特别”“你真了不起”“你的问题很有创造性”等,让学生真正树立起“敢问”的信心。
  三、 教给提问的方法, 让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提问也是如此,学生只有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使学生知道“问什么” “怎么问”,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
  1.模仿提问
  刚入学的儿童对提问题是比较陌生的,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经常向周围的人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多数是没有明确目标的。具体到学科课程中来,在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中也多次出现“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由此可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教学中,先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仿照着提一提、说一说。如在教学“看图列算式”时,刚开始学生不知道怎么提问题,于是我出示左边2个右边4个的桃子图,先引导说出左边有2个桃子,右边有4个桃子,再出示大括号和问号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稍加训练后,就已经能像模像样地仿照提出问题了,再出示类似的图画时,学生就能自己说出问题了:如①爸爸给我买了3支铅笔,2支水彩笔,爸爸一共给我买了几支笔?②树上原来有5只鸟,飞走了2只,还剩几只?
  2.发散性提问
  经过一段时间的问题意识的训练后,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这时候,就可以用发散性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在期末复习时,有这样一道题:
  △●△●△□△●□●△□
  让学生看到这些图形,想提什么问题都可以,还有的同学发挥自己的想象,学生们展开了较激烈的竞赛提问。
  ①□和△一共有多少个?
  ②如果□是花,△是叶子,花比叶子少几个?
  ③●比△少几个?
  ……
  听到孩子们这么有创意的问题,我由衷的开心。由此可见,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模仿提问,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同时也说明学生已逐步把静止的、单调的平面图形融入了生活中,把数学与生活相联系,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特征。
  四、适时激励,创设情境,让学生乐问
  “敢问”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前提,敢问并不代表乐问。问题的提出并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它需要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为了引导孩子乐于经历这样一个思考过程,调动提问的积极性,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评价激励学生乐问。首先争取家长的支持,强化问题意识,学生放学回家,建议家长问一问,今天你在学校提问了吗?提了几个问题?让家长对孩子提问题的情况进行口头评价。其次,在每班设立“提问题大王”的奖项,一年级学生重在提问题的多少,二年级以上重在提出的问题的价值。每学期定期举行一次提问题能力的竞赛,根据成绩评选出“数学提问题大王”,进行奖励。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问题意识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以及对事理的探究,所以在备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去发现问题,乐于提出问题。
  俗话说“没有问题是大问题”,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才是优质教育。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决定了他们的好问天性,如果一个孩子知道什么是数学问题,并且掌握了一定方法,再加上敢于质疑的信心和乐于提问的兴趣,就能达到知行合趣的境界,我相信问题意识的这颗种子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其他文献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活动离不开趣味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趣味性活动”这一有效的教学资源,让数学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很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请看以下几个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阿凡提的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他很善于动脑筋,经常利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惩恶扬善,帮助穷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摸球游戏”中隐藏的秘密。  【简评】在这里,因为有了阿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作为古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言文作品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大浪淘沙之后,成为留给后人的佳作。它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语言形式、写作技巧、思想情感,让我们深深折服,也在潜移默化的耳闻目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感染、陶冶。但从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言文逐渐淡出,被现代白话文所取代,离我们现代生活的语言越来越遥远了。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
2014年4月,我县举行了“创新杯”教学优质课竞赛,我听了王伟连老师执教的《圆柱的认识》,其中有两个片段让我记忆犹新。  片段一: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利用学具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圆柱的面、高、侧面展开图等有什么特征?”井然有序地开展活动),10分钟后教室里突然静下来。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想展示,老师叫一个小组上台汇报。(学生边讲解边比划)  生1:圆柱有上下两个大小相等的圆。  
教学中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讲起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有的老师讲起来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同样是学生犯了错误,有的老师批评了,他们心悦诚服,知错肯改;有的老师批评了,他们却愤愤不平,百般抵赖。有的老师一出现,学生就围上来问这问那;有的老师一出现,学生就躲得远远的。凡此种种,原因何在?我认为这就是教师个人魅力的不同造成的。  教师的仪表、风度等外在美固然令人赏心悦
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这片生命的林子里,行走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认为:“教师发展,不是简单的名优教师数量的增长,而是要引领教师,离自己的优秀近一些,离教育的本真更近一些。”教育的核心动能是教师,教师的成功,才能带来学生的成功。教育现代化关键是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教师思想的现代化。只有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最好的“这一个”,学校发展才能做到“水涨船高”“根深叶茂”。学校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和特色培育,成
中华汉字源远流长,其形神兼备,引人无限遐想。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一个孩子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其阅读水平和习作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识字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让他们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识字时首先入目入心
打开小学语文新教材一看,发现其中的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犹如江河小溪中的清清之水,在通过济济之文的渗透中流露出一股人文气息的余香,并无声地孕育着万物。新课程注重人文的建构无疑是人文之“水”为人所蓄,以此来滋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一、教材中的诗词文章处处蕴涵着人文气息  如果说西方文化是理性研究事理的逻辑,那
在参加一次协作区教研活动时,一位年轻教师执教了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植树问题”(不封闭),引发了笔者对“数学广角”教学的一些思考。  这位教师先组织学生观察主题图,呈现相关材料;然后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观察分析“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三个公式;再让学生利用公式解决问题。课堂上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熟记公式、应用公式,思路清晰、教学流畅。但笔者发现该教师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在市级青年教师展示课上,我曾听一位老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别》。这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文包诗,讲述名人李白在名楼(黄鹤楼)送名士(孟浩然)赴名城(扬州)时的情景,即李白创作《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的背景。全文体现了朋友间的深厚友谊与分别时依依惜别之情。距下课还有几分钟,学生已在教者的组织和引导下,理解了全文,并能当堂背诵古诗了。从教学任务完成效果的达成来看,这堂课乃至这篇课文的学习到此可以顺利而完满地结束
在老师座谈时,很多老师都会提到一个相同的问题:复习阅读时该复习什么?怎样复习才有效?他们都觉得,在学期(学年)期末考试前,虽然做了许多阅读练习题,可一拿到试卷,很多学生还是无从下手、错误百出。其实这就是阅读复习方向的问题。就阅读来讲,复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几道题目,而是要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系统地提升。笔者结合以往小学期末测试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对小学第三学段期末阅读复习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