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感恩教育初探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x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人的认知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体地建构,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由知恩到报恩更需要学生自己感悟后转化为行动。
  关键词:历史 情感 课堂
  
  感恩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伦理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学生知道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感恩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识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情感教育,初中历史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感恩教育的内容,初中历史教学新课标中要求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实现,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大好资源,初中历史课堂又是进行感恩教育的大好平台。那么,初中历史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恩教育呢?
  第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不能唱独角戏,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教学中的这种“情感”处理至关重要,“情感”处理得当,会犹如给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注入了“催化剂”,有了它,师生课堂关系和谐,学生会在教师的点拨下更好更快地进入学习的佳境。在教学中,我利用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如借助于多媒体展现静态或动态的相关情景,画面虽然切换频繁,但学生丝毫没有受影响,他们感受到的是历史情境的再现与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如学习和台湾有关问题时,我借助于多媒体展现动态的台湾风情,在这个影音文件中,画面切换频繁、旁白又是英文,但学生不仅丝毫没有受影响,反而加深了学生对于两岸同根同源的认识,有了两岸源自于共同的祖先这种亲切共鸣。再如学习抗日战争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再现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等暴行,学生情绪激昂,对日军痛恨愤怒之情表露无遗。我相信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用情感驱动知识的学习会是一个积极有效的前提,有了感情就有了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基础。
  第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老师不能是“单田芳”,要进行感恩教育,更不能只凭老师一人的说教,学生更不能只充当可怜的倾听者,师生要对话交流,进行情感沟通,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激活学生思维,在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畅所欲言,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贴近自身,贴近生活,以感化学生,触动学生的内心。
  例如图文对话,历史教课书中有不少插图,学生通过看图,师生对话,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师生进一步情感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灵。在学习西藏问题时,我引用了一幅漫画来辅助教学,学生通过对漫画“少了这一块就不是中国”的解读,不仅论从史出的证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而且从战略地位、自然资源、民族等多个角度对“西藏对中国的重要性”加以论证,我再联系现在西藏的打砸抢事件,和学生对话交流,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后的情感升华,我们必须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要和破坏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一切行为做斗争,使学生认识到这也是青少年应尽的义务,更要担负起振兴民族的历史使命,这不仅落实了我们的知识和过程方法及情感目标,而且在此可以对学生进行感恩祖国报恩祖国的教育。实际的教学验证,这样的对话交流方法远比枯燥的给孩子说教如何反分裂、反藏独更有效。
  第三,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人的认知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体地建构,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由知恩到报恩更需要学生自己感悟后转化为行动。在传授历史史实后,组织学生利用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收集相关资料,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感悟历史中反思,进行情感积累和自我感悟,丰富和发展学生内心的道德感悟力。例如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时,组织学生利用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让学生1.“设计一条呼唤台湾回家的宣传语”;2.“结合连战和吴伯雄大陆之行,尝试拟订一个新闻报道的标题。”学生经过自己的感悟很好地完成了作业,学生设计的宣传语有“同根同源,两岸情深”,“归来吧,亲人”,“同流炎黄先祖血,共涌华夏儿女情”;学生设计的新闻报道标题有“两岸和解,相见未晚”、 “打破坚冰之旅”、“两岸是一家,情牵你我他”、“两岸和解,造福华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努力尝试”、“跨越海峡的握手”……这样,学生不仅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评说,学生的情感流露真挚自然,学生的表现才华横溢。有了这样的心理活动和感情经历,实现了情感积累,产生了自我感悟,丰富和发展了学生内心世界的道德感悟力,感恩教育的进行也就成功了一半。
  第四,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课堂”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感恩教育的进行要以教学活动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渗透感恩教育为主,,也要日常活动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利用日常活动中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以情动情,以情感人的教育,引导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例如,1. 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有利时机,让学生算一笔感恩账、写一封感恩信、做一次感恩饭、说一句感恩话;2.突出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特点,进行“贺卡传递爱心”、“亲爱的老师我想对你说”、 “革命歌曲演唱比赛”等系列活动;3.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爱心瞬间”摄影比赛、“爱心?互助”、“ 爱心?慰问” 等活动。这样感恩教育从理论知识学习——内心感悟——实践行动,感恩教育落到实处,我们的感恩教育就充满了实效性。
  感恩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感恩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感恩是一种情怀。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他们会快快乐乐的感受学习,体验生活;他们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他们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感情、老师对自己的恩情、朋友对自己的友情。学生只有在懂得爱的同时也懂得表达爱,心存感恩,心存感激,心存感谢,心存感动,让学生的生命在感恩中度过,在感恩中成长,学生将会塑造成为有品位、有美德、有修养的高质量的生命个体。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从本课开始,教材把关注的焦点由宇宙空间转移到了地球,研究其作为行星的基本特征之一——地球的基本运动形式及其关系。因此,本节课是地球运动的开篇内容。只有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才能了解其运动的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意义。由此可见,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特别是启下的作用。  2.主要教学内容  本节课首先从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和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等几个
期刊
当前,上网已经成为中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网络媒体既可方便地漫游世界、获取新知,也可以自由地发表见解、展现自我。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异质性和虚拟性,传播各种知识信息和思想观点,给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冲击。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如何积极应对、因势利导,已成为当面前急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机遇与挑战  网络文化为德育
期刊
摘要:社区内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挖掘利用这些资源会对小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学校课程向社区延伸,开发和利用社区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我校主要从开发社区历史文化资源、社区生活文化资源、社区教育基地资源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社区 德育 课程资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优秀的品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品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品格的发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成长中的孩子道德品质还没定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由此可见,对小学生开展良好的品格教育
期刊
车站(中间站)是铁路运输生产直接参与的最基层生产单位,因此,搞好车站安全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如何强化中间站安全管理,创造和谐的运输环境?带着这一问题,我从“基础管理、技术管理、‘两违’控制、职工素质”四个方面入手,对我原来所在单位一些车站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基础管理方面  ⑴存在轻基础重实际的问题。在调研中,有2个车站反映:现在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中学考试始终是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教育体系中,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仍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本文拟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索,从英语学科的角度比较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就英语语言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加以分析,并对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整合各方面的素质教育进行论述。   关键词:英语课改、素质培养、英语教学、双边活动    随着《英语课程标准
期刊
近年来,体育教学大多按照体育教师自身习惯行事,每位教师都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体育教学顺利进行,但也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校教育中几十年不变,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学校教育正朝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学校体育教育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在实践工作中找到突破口,使中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期刊
提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画艺术的笔法、墨法和意境的分析,阐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即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艺术本质。它是在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的交织并存中产生的,它的美是与人性相通的。高中审美教学的重要目标旨在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发展个性、修炼品德、美化人性,为学生以后创造美的人生奠定思想基础。鉴赏品味中国画的艺术性,是最有益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中国画笔法墨法意境高中审美教学    2003年
期刊
摘要:社会转型期是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各种各样的价值观杂糅渗透,对中学生的影响是广泛的深刻的,开放的社会、多样的价值观,需要中学生气慎重的把握和选择。对于城市单亲家庭的中学生而言,这将是个不小的挑战。加强与单亲家庭中学生情感交流,通过真诚、平等与信任等方式,强化单亲家庭中学生的道德人格,提升其综合素养。  关键词:人格;单亲家庭;道德人格    2009年我又一次实现了人生的转折,走出
期刊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WTO的加入,英語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成为越来越多的行业的职业语言。加大英语的教学力度,关注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是当前教育形势给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小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师首先必须明确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认知。《英语课程标准》的制订,为我们进一步全面认识、正确理解和深入研究小学英语教师角色作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指明“英语教学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