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画艺术的笔法、墨法和意境的分析,阐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即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艺术本质。它是在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的交织并存中产生的,它的美是与人性相通的。高中审美教学的重要目标旨在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发展个性、修炼品德、美化人性,为学生以后创造美的人生奠定思想基础。鉴赏品味中国画的艺术性,是最有益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中国画笔法墨法意境高中审美教学
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目标中重要的一点是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在思想道德修养中,审美修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人生而言,审美的人生才是理想的人生,理想的人生只有通过美的形式才能实现。虽然每一个人都具有天赐灵性的光辉,但人类仍需通过后天的审美学习,才能把握与领略民族文化的美感,并与时俱进,创造体现时代风貌的审美文化。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智慧结晶,是一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中国绘画是世界上思想含量、文化含量、艺术含量最大的画种,潘天寿先生称它为“文中之文”。它的高度不单是艺术技巧的高度,更是修养的高度,人格的高度、民族精神的高度,是“技道合一”的艺术表现达到神化的高度。然而,当今的许多中学生在如此灿烂的艺术面前却产生出强烈的陌生感,他们找不到这种艺术的内涵与自身现实生活、人生观、价值观的契合点。在多年的高中美术教学尤其是关于中国画内容的鉴赏中,我始终引导学生不仅了解什么是皴法、描法,不仅懂得感受工细富丽的工笔重彩、酣畅淋漓的写意画风,更要去探究每一幅经典名作所蕴含的美学思想,于传统绘画的欣赏过程中体悟哲学道理,改造人生观点。
从半坡到秦汉到明清直到当代,中国画审美风格千种风情,万般旖旎。以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文化主体,使中国文化形成了内核为“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东方艺术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将各个时期的绘画艺术串成一条璀璨的珍珠,绵延流传,生生不息。
绘画离不开造型,中国画的造型观念强调的是所塑造对象的本质特征,所表现的手段是线和墨,这“线”、“墨”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笔墨”,即毛笔表现的形色内容。而使用毛笔是要讲究笔法的,讲究用具有审美个性和审美共性的线条、墨色来表现对象,同时,又把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审美追求注入到笔墨里面去。因此,我们在欣赏中国画的点线之美时要联想到它的内涵是主客观的全面展现,是具有中国文化哲理观的深层凸现。这便是中国画艺术性之运笔用墨之“道”。纵观中国画史,技法的发展先是笔法的成熟,正如六法论中所提到的“骨法用笔”,到唐宋逐渐重视墨的运用。画要好,须有灵变。灵气之有无,一半是天生的,即使只看他一笔,也能看出灵气之有无,无灵气的人,一定用笔无变化。自古大家,没有一个是无灵气的,既有灵气,也就达到气韵生动,符合六法的要旨。如可染先生用笔,积点成线,为骨架,为脊梁,凝重而迟缓,全画之神,因线而彰,全画之韵,因墨而足,于是山河淋漓,浩瀚而苍茫。黄宾虹用笔,精干短促,活跃多变,苍郁润泽,一派自然生机。可谓一笔下去,直抒胸臆。杜甫诗句:“元气淋漓章犹湿”和梁楷“泼墨仙人图”的出现说明了宋朝已对墨法重要性的发现和重视,元朝宣纸的出现更加速了对笔墨的探索。运墨之法,当首推气象品格。气有清浊、象有形质。墨之铺陈是其表,展示精神是其里。贤良、愚钝、豪壮、纤秀皆可显露于墨之气象间。如石涛运墨,酣畅沉郁称于世;黄胄运墨,以泼辣取胜;石鲁用墨,以雄豪见长。观名家之墨法,乃各家之眼界各家之心声也。心声各异,笔下演绎自然各入化境,法象自然而别开生面了,墨色之中,大有天地。于此可见,在墨法之间表人生哲理乃中国画艺术性之一大特色。
因此,就中国画笔墨而言,是“技”也是“道”。如用笔之快慢、刚柔、虚实、疏密、起伏,墨色之浓淡、干湿、润枯等,这一切的对立关系,都是互生互动的,是朴素辨证法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的观念。中国画在用笔墨造型的同时,加入了作者的情意,加入了文化内涵。通过笔墨的表现,达到抒发作者的性情、表达作者的心意,并进入到得意忘形、物我两忘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便是中国画艺术之美的本质。基于这样的哲学思想,古代画家画山水并非仅表现自然现象,而是趋于“写山水画,得意中之象”,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创作观。
笔法与墨法中的虚实互生法则,亦为意境的一种体现。古人有日:“虚实相生乃得画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便是中国画艺术性中另一大特色:对意境空间的追求,来源于中国画家特有的审美意识,来源于道家的美学理论。集中表现在对“阴”与“阳”的认识,以及“心与物”认识的两个方面。如以中国的哲学观来认识,虚与实是辨证的。虚即实,实即虚,把握虚实,自然画出神与韵俱胜的意境,以“虚”引导人们超越狭隘世界,去领悟宇宙和人生之道的真谛。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画并感悟其艺术真谛,就必须谈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谈到中国画特有的表现手法。它的美是与人性相通的,动之人情,感之人心,震之魂魄,使人思之回味无穷。我希望借助艺术欣赏的手段,使学生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回味之间逐步完善个人审美观、人生观,提升人文素养。
古代画家又有“人品即画品,画品即人品”之论,它提倡的是人的思想与灵魂之美,是人文精神在绘画艺术中的体现。如:王冕之梅、板桥之竹都是人的精神灵魂的赞歌。每当我们评价一幅佳作,不仅是一次美的沐浴,更是一次心灵的涤荡,修养的积淀。中国历代绘画佳作中的“美”涵盖了世间最有宽度、深度的美。面对高科技的信息社会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人们的心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艺术的调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艺术形象在空间上或许离我们是遥远的,然而就其蕴含的美的本质而言,它是每一次时代促进的动力,每个青年人成长过程中一餐丰盛的精神食粮。它架起了语言与非语言之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的桥梁。它能使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更完美,并运用艺术的表达形式传递情感与交流思想,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我们的美术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去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通过审美感受、形象思维、创造表现等能力的培养发展个性、修炼品德、启迪智慧,美化人性,提升人生价值水准。对中国画的艺术性的感悟、品味难道不正是一条坦荡的途径么?
参考文献
南齐 谢赫《古画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8月版
何德坤何克峰《中国山水画教育随想》,《美术向导》2003年第5期。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国美术教育》2003年第4期。
关键词:中国画笔法墨法意境高中审美教学
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目标中重要的一点是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在思想道德修养中,审美修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人生而言,审美的人生才是理想的人生,理想的人生只有通过美的形式才能实现。虽然每一个人都具有天赐灵性的光辉,但人类仍需通过后天的审美学习,才能把握与领略民族文化的美感,并与时俱进,创造体现时代风貌的审美文化。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智慧结晶,是一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中国绘画是世界上思想含量、文化含量、艺术含量最大的画种,潘天寿先生称它为“文中之文”。它的高度不单是艺术技巧的高度,更是修养的高度,人格的高度、民族精神的高度,是“技道合一”的艺术表现达到神化的高度。然而,当今的许多中学生在如此灿烂的艺术面前却产生出强烈的陌生感,他们找不到这种艺术的内涵与自身现实生活、人生观、价值观的契合点。在多年的高中美术教学尤其是关于中国画内容的鉴赏中,我始终引导学生不仅了解什么是皴法、描法,不仅懂得感受工细富丽的工笔重彩、酣畅淋漓的写意画风,更要去探究每一幅经典名作所蕴含的美学思想,于传统绘画的欣赏过程中体悟哲学道理,改造人生观点。
从半坡到秦汉到明清直到当代,中国画审美风格千种风情,万般旖旎。以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文化主体,使中国文化形成了内核为“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东方艺术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将各个时期的绘画艺术串成一条璀璨的珍珠,绵延流传,生生不息。
绘画离不开造型,中国画的造型观念强调的是所塑造对象的本质特征,所表现的手段是线和墨,这“线”、“墨”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笔墨”,即毛笔表现的形色内容。而使用毛笔是要讲究笔法的,讲究用具有审美个性和审美共性的线条、墨色来表现对象,同时,又把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审美追求注入到笔墨里面去。因此,我们在欣赏中国画的点线之美时要联想到它的内涵是主客观的全面展现,是具有中国文化哲理观的深层凸现。这便是中国画艺术性之运笔用墨之“道”。纵观中国画史,技法的发展先是笔法的成熟,正如六法论中所提到的“骨法用笔”,到唐宋逐渐重视墨的运用。画要好,须有灵变。灵气之有无,一半是天生的,即使只看他一笔,也能看出灵气之有无,无灵气的人,一定用笔无变化。自古大家,没有一个是无灵气的,既有灵气,也就达到气韵生动,符合六法的要旨。如可染先生用笔,积点成线,为骨架,为脊梁,凝重而迟缓,全画之神,因线而彰,全画之韵,因墨而足,于是山河淋漓,浩瀚而苍茫。黄宾虹用笔,精干短促,活跃多变,苍郁润泽,一派自然生机。可谓一笔下去,直抒胸臆。杜甫诗句:“元气淋漓章犹湿”和梁楷“泼墨仙人图”的出现说明了宋朝已对墨法重要性的发现和重视,元朝宣纸的出现更加速了对笔墨的探索。运墨之法,当首推气象品格。气有清浊、象有形质。墨之铺陈是其表,展示精神是其里。贤良、愚钝、豪壮、纤秀皆可显露于墨之气象间。如石涛运墨,酣畅沉郁称于世;黄胄运墨,以泼辣取胜;石鲁用墨,以雄豪见长。观名家之墨法,乃各家之眼界各家之心声也。心声各异,笔下演绎自然各入化境,法象自然而别开生面了,墨色之中,大有天地。于此可见,在墨法之间表人生哲理乃中国画艺术性之一大特色。
因此,就中国画笔墨而言,是“技”也是“道”。如用笔之快慢、刚柔、虚实、疏密、起伏,墨色之浓淡、干湿、润枯等,这一切的对立关系,都是互生互动的,是朴素辨证法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的观念。中国画在用笔墨造型的同时,加入了作者的情意,加入了文化内涵。通过笔墨的表现,达到抒发作者的性情、表达作者的心意,并进入到得意忘形、物我两忘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便是中国画艺术之美的本质。基于这样的哲学思想,古代画家画山水并非仅表现自然现象,而是趋于“写山水画,得意中之象”,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创作观。
笔法与墨法中的虚实互生法则,亦为意境的一种体现。古人有日:“虚实相生乃得画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便是中国画艺术性中另一大特色:对意境空间的追求,来源于中国画家特有的审美意识,来源于道家的美学理论。集中表现在对“阴”与“阳”的认识,以及“心与物”认识的两个方面。如以中国的哲学观来认识,虚与实是辨证的。虚即实,实即虚,把握虚实,自然画出神与韵俱胜的意境,以“虚”引导人们超越狭隘世界,去领悟宇宙和人生之道的真谛。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画并感悟其艺术真谛,就必须谈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谈到中国画特有的表现手法。它的美是与人性相通的,动之人情,感之人心,震之魂魄,使人思之回味无穷。我希望借助艺术欣赏的手段,使学生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回味之间逐步完善个人审美观、人生观,提升人文素养。
古代画家又有“人品即画品,画品即人品”之论,它提倡的是人的思想与灵魂之美,是人文精神在绘画艺术中的体现。如:王冕之梅、板桥之竹都是人的精神灵魂的赞歌。每当我们评价一幅佳作,不仅是一次美的沐浴,更是一次心灵的涤荡,修养的积淀。中国历代绘画佳作中的“美”涵盖了世间最有宽度、深度的美。面对高科技的信息社会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人们的心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艺术的调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艺术形象在空间上或许离我们是遥远的,然而就其蕴含的美的本质而言,它是每一次时代促进的动力,每个青年人成长过程中一餐丰盛的精神食粮。它架起了语言与非语言之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的桥梁。它能使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更完美,并运用艺术的表达形式传递情感与交流思想,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我们的美术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去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通过审美感受、形象思维、创造表现等能力的培养发展个性、修炼品德、启迪智慧,美化人性,提升人生价值水准。对中国画的艺术性的感悟、品味难道不正是一条坦荡的途径么?
参考文献
南齐 谢赫《古画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8月版
何德坤何克峰《中国山水画教育随想》,《美术向导》2003年第5期。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国美术教育》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