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新课程谈学生语文阅读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im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新课程中将语文阅读探究能力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而高考语文以开放性试题的形式直接出现在试卷中,这样,教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探究能力?彰显学生个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 语文阅读 探究能力 培养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学生具备的三大能力:语言运用的能力、审美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而探究的能力在新课标高考卷阅读题中已经以开放性试题出现,而且与大纲版教材的高考同体裁阅读考试相比,灵活性强、学生发挥空间大。因此,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
  新课标语文高考试卷,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无论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有一道8分的试题。从2013年全国课标卷2的语文高考阅读来看,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阿城的《峡谷》,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刘重来的《一个不能忘记的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是这样设题的: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是这样设题的: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两道题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指向明确,要求很求高。如果学生平常不具备探究能力的素养,那对这类题可以说是束手无策的。而学生的这种探究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必须在高一、二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对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立足于平常的阅读教学。那么,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我的观点是立足于教材,使用好教材。
  我们语文考试遵循的原则是“根在墙内,枝在外”,即试题是课外的,考查的是课内的知识和能力。新课标教材,我感受最深的是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力度加大了。必修教材中都有一个“梳理探究”的单元,而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后都有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
  首先,应该选择的是学生学习中需要着重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又是学生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完成的。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阅读鉴赏常常流于对文本内容的粗略感知和理解,对于文本中重要语句所蕴含的意义不愿做更为深入的揣摩,对作品深层的意蕴也不愿多做进一步的发掘,至于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只等着老师来说了。而这一些恰恰是有效地进行阅读鉴赏的关键,又是高考语文探究能力考查的主要内容,因而,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分解、改造——或把大问题转换成小问题,或转换角度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之适合于学生思考。
  其次,选择探究的问题也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符合学生的实际并不等于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获得结论。如果课文已经对问题提供了明确的信息,或者学生想都不用想就可以获得解答,那就没有什么探究的价值了;选择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果学生找不到探究的思路或者需要借助课文以外的信息话,老师就可以指导和帮助他们获得结论。这种探究对学生的能力提高作用更大。
  阅读鉴赏中的探究,是学生在知识背景的支撑下,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背景知识,寻求文本的某个具体疑问或者与文本相关的问题的解答,信息不一定庞杂,但思维却不可能短平快,它必然有一个深入挖掘和通过想象与联想,集合各种信息,对信息进行辨析和判断并最终获得结论的过程。因而,问题的设计除了考虑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必须把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这一过程预估在内。
  再次,探究问题要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实际上,与阅读鉴赏同时产生的就是个性化的审美,每一个读者(包括青年学生)都拥有自己解释文本的权利,因而,对同样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可能做出自己的解释,获得自己的结论。在问题的预设性上,要体现前瞻性,否则,探究的问题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探究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探究没有固定的、唯一的模式和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需要学生动起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实际来确定。有的问题课堂上完成不了的,可以安排学生课后独立完成,那就要发挥学生的独立精神。以探讨《荷塘月色》的主题为例,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写小文章进行探讨。这样的问题,学生如果不在课后查相关的资料,不了解朱自清写作的动机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凭空想当然去答,就不可能写出有深度的见解。因此,问题已经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外,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此外,我们还要重视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集体优势,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最后得到答案。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最关键的还是看我们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的时候,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面对同一问题,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同,得出的结论必然会有差异。因此,在评价问题的结论上就不能简单的以对和错来评价。我认为,此时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裁判员”。 就以教学《边城》时讨论文中“傩送”形象为例,当时就有学生提出“傩送是憨包”这样的观点。学生陈述理由认为:“傩送在对待翠翠的问题上不敢与哥哥天保竞争,因为爱情是自私的,不能因为兄弟关系就互相推让。”我对这位同学进行了表扬,这种观点学生能说出来,说明他已经经过独立思考,得出了新颖的结论。然后我结合文本解释了“傩送”的行为,正反映了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人性美”。如果我们只用教学资料上的结论来判断学生的结论,那么学生自我的个性就得不到展示,还会打击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中的探究,老师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甚至是有问题的观点,都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语文阅读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应树立全程参与高考的意识,从起始年级就注重对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样,才可能厚积薄发,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当然,我们的语文阅读并不是仅是为了考试,而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感知语文的美,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语文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这才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5·3金卷5年高考语文真题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 孙春成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 课程标准实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听、说、读、写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并不乐观,存在许多不足,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下面我就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现状进行探析,并就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程标准;问题;策略  目前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随时代和教学研究发展而愈发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思想,是一种强调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着眼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创新能力  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的作用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使学习水平较低
美国和欧洲(本文中的欧洲仅指欧盟)的军事同盟关系由来已久。但是近来大西洋两岸的很多评论家提出。目前欧洲与美国的军事能力差距越来越大,大西洋两岸的军事合作似乎再难走下去
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不仅与教育培养有关,同时还与学生的个性素质有关.创造能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必须在启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认识自动个性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实践活动,
"翻转课堂"这种"先学后教"的模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不应覆盖教学的方方面面,应基于课标,针对学科的关键点,利用网络便利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多层切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这样才能真
G教师课堂镜头:学生以"两会"为切入点,将各民主党派的介绍融进政协委员的界别进行介绍……E教师课堂镜头:播放电影《建国大业》片段……Y教师课堂镜头:播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摘要】近年来,经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人拟就这些问题作出分析与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问题对策  当今, 英语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学习的主流,高考、中考都占很大的比重,但学生成绩却不尽人意,英语教学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有时老师很尽力却收效甚微。所以,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就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他创造的“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学的雏形。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作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教
根据电视观众收视取向分析电视频道专业化产生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现实需要;从观众研究、品牌建设、频道创新三方面论述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