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的师生交流与互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fhv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数学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上好高中数学这门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教师需要言传身教,学生需要积极沟通、频繁交流,并与教师产生良好互动。只有这样,高中数学课才会上得有声有色,学生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阐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与互动的方法,以期为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师生交流 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高中数学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已逐渐被淘汰,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为了更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需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机制的建立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只有将交流与互动深深嵌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之中,强化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才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师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这是当代高中数学课堂应该追求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的交流与互动
  课前的交流与互动顾名思义,就是在数学课开展之前,师生之间进行的显性交流互动或隐形交流互动。所谓显性交流与互动,是指数学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让他们对教学内容有概括性的了解。这种了解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针对性,为他们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与交流提供了平台。隐形交流与互动,相比显性的交流与互动,针对性较弱,这种交流与互动之于自觉性较高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意义。因为,教师在没有明确课前预习任务的前提下,也许只有自觉性较高的学生才会主动预习。只有学生与教师产生了思想上的互动,他们预习的才会是同一内容,思考的才会是相似的问题。因此,相比较而言,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显性的交流与互动,明确课前预习任务,使学生在课上更得心应手,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课上的交流与互动
  (一)明确课上师生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
  新课改明确提出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是主体,教师则扮演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心理和智力方面都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基于这些因素,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定性弄清楚、弄明白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进行“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机械性接受;甚至有些时候,教师在讲台上“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学生在下面各行其是,课堂缺乏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参与性更无从谈起。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想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首先就应该明确主体与客体的定性,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由他们主导课堂(在这里,课堂的总体开展,教师仍应该是主要负责人,教师的组织者身份是不能动摇的),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发问机会,拥有更多的讨论空间,具有更多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以适当的手段、在适当的时间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学习。教师的角色,在这里体现为统筹兼备的技能者,他们既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给予合理干预,保证课堂的顺利开展,保障教学目标在循序渐进中实现,又要给予科学引导,激发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积极、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二)教师要善于开展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将传统教学中枯燥、单调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予以情境化、生动化、有趣化。在情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他们融入这种情境中,让他们获得“主导者”甚至是“主宰者”的感受。在这里,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被激发到更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诱发到更高,学生的学习状态被调整到更佳。在情景教学中,数学教学不应受制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个具体的对象、一个艰涩难懂的概念或是一系列抽象的公式,而应将教学目光放得更长远,将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生动的、能够引人入胜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师生互动活动。教师应在结合学生的“学情”及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函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用生活中的购物、租用车辆、入住旅馆时,经营者为达到宣传、促销等目的,而实施的多种付款方案或优惠办法举例;通过多媒体教学或实验教学,提高情景教学的运用率。
  (三)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师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的前提。试想,教师总是把自己置于“王者”地位,令学生望而生畏,又怎么谈真正的交流与互动呢?教师总是偏爱那些思维敏捷、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好学生”,赋予他们更多互动与交流的机会,而忽略了坐在教室后排的“坏学生”。这种机会的不平等不利于活跃班级整体氛围,导致教师只与部分学生进行互动,与“坏学生”交流的机会少,容易诱使“坏学生”“破罐子破摔”,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机会平等、公平参与的课堂是数学教师应该提倡的。在课堂提问上,要体现随机性,即使学生不回答或回答得不正确,也要施以循序渐进的引导,只要给出的答案中有合理的成分,就应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给予他们尊重,促进他们再接再厉。
  总而言之,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作为一种特别的人际关系,必须依照特别的探索方法,这种探索方法是:将交流与互动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课前要交流互动,课上更要将交流与互动体现得淋漓尽致。只有这样,高中数学课堂才会精彩纷呈,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5.
  [2]刘红军.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如何互动[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1:28.
  [3]王文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甘肃科技,2012,04:85-86.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数论中的同余理论在仿射加密中的应用。首先说明了字母与整数的对应,其次介绍了凯撒密码这一简单的加密方法,再次利用同余理论分析了通过明文中字母出现的频率与英文字母本身出现的频率的对应关系,介绍了对明文加密及对密文解密的方法,体现了数论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明文 密文 仿射加密 同余理论  在当今社会,信息无处不在。在一些情况下,传递信息的人希望他的信息只被特定的接收者知道要说明
数列是中学数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是对学生进行计算、推理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的重要题材和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下面就对数列的常用解题方法做小结.  (1)求证:A是等比数列;  (2)若A同时又是等差数列,这时b为何值?  这是直接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的题目.  ∴数列A是等比数列.  例2:一个数的通项公式是项数n的一次函数,且这个数的第2项是1,第5项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主阵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塑造学生创造性的人格是当前高中数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谈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做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也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积极思维.”新课标
摘 要: 作者就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教学实例,提出看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有效性 创设情境 合作探究 当堂训练  一、学情调查,有的放矢  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班内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前解读”,并根据调查得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1—7的乘法口诀,都能编制乘法口诀,对学习《8的乘法口
本文开展海洋动物药材尖海龙乙醇提取物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药理学研究。初步探讨了尖海龙乙醇提取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理,为海龙新的药效开发提供依据
摘 要: 数学情感教育是教师运用必要的情感交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的教学活动,进而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学分制下的数学情感教育的渗透,主要是基于学分制的鲜明特点(即学生对学科的选择性)之上的。面对学生的自主选择,必须通过加强学生对数学情感的培养,使学生愿意学习数学、选择相关选修课。本文从建立良好的情感氛围、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等方面作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