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而要想学生对音乐学习有兴趣,就要对现行的音乐教学进行创新。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而要想学生对音乐学习有兴趣,就要对现行的音乐教学进行创新。怎样对音乐教学进行创新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音乐教学应该增加新的培养目标
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学应该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从各个学段的学生特点来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初步具备对音乐的审美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雨果曾这样说过,音乐,是当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而又无法沉默的时候而产生的。诚然,音乐是一种不能触摸、只能聆听感受的艺术,它往往是文字和语言等表达手段都无法呈现的一种意识形态层面上的事物。如果能把看似遥不可及的高雅音乐通俗易懂地呈现给学生;把似懂非懂的音乐常识深入浅出地展现给学生,就能达到丰富内涵、陶冶心灵的教育目的。
过去的音乐教学,学生消极被动,不敢大胆地去想,也不敢放心地去做,偶尔有一点创新的火花。又常常被老师定性为“异端”,不但得不到表扬,还会招来无端的指责。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想“标新立异”了。这些都说明,学生在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要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首先要打破学生对老师的迷信,要让他们用质疑的态度去听取老师的讲解,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创新意识只是一个前提,而创新方法的培养才是关键。因为学生想创新并不等于他们会创新,要使学生会创新,音乐教师就必须帮助他们储备丰富的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基本的创新方法。
有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通过作曲训练来实现的。其实,在音乐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均可体现这个目标。可以肯定地说,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途径是广泛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唱歌教学中,让学生为歌曲重新填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歌曲,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把某些歌曲加上少量对白.改编成音乐小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边听边用体态及简单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对某段音乐的感受尝试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来,甚至可以要求学生画一幅画来表现音乐的意境。在律动和表演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自由分组,并设计本组的队形变化等。
2 教学创新的途径还应该进一步拓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定创新的内容很重要。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培养即兴创编能力。如让学生用各种声音材料去模拟和表现自然界中的各种音响及对事物的切身感受;用声音创编较为完整的带有情节的声音故事,进而尝试为所学的有关诗歌或故事进行简易的配乐表演;让学生口头创编旋律或简单的旋律接龙,即兴创编节奏;也可根据歌曲的内容、形式和情绪边唱边表演,创编出有表现力的表演动作或新的表演形式。
游戏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通过游戏开发儿童的创造思维。如模拟、模进、旋律接龙,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好,引发学生创新的动力。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引导着我们的教学,通过音乐教学和音乐实践性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身边的音乐学起,学生怕“豆芽瓣瓣”,我们就暂时不用“豆芽瓣瓣”,用浅显的语言、简单的表白进行讲解、引导、示范并让学生动起来、唱起来。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和日积月累.学校的音乐教学之路会越来越宽,青少年艺术素质提升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3 音乐教学的手段应该不断丰富
“培养创新精神”这句话作为一种重要的学科价值被写入新课标前言中,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进一步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发展。实施音乐教育不仅要有好的开端,还需要在教学形式和手段方面创新。我们长期沿用的讲授法,固然有它的优势,它能存同等时间内完成最大量的知识传授,因此,如果我们的老师在受到教材和知识容量的双重约束时,必然会为了赶时间、赶进度而采取简单地讲授法来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事实上,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在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甚至于学习的动力等各方面都存在不足的学生,如果我们的老师按照高等音乐学府学院派的教育手段和传授方式,再加上拘泥于某本教材或某个学科体系的话。可以想象我们的正面的音乐教育将显得何等的无力。
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中学音乐教育要注重手段和形式的创新。特别是西部学校怎样进行教学的“创新”,城市条件好的学校,老师可以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在讲解节奏、旋律等抽象概念的时候。利用MIDI或电子键盘等把音乐作品进行逐层删减和叠加,电子仿真手段快速而直观地把抽象的概念解释清楚了,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思维方式。相比以往要进行大量的模唱、打拍子和数节奏等方式来得更有效。机械式的学习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现在,许多的教师在上音乐课时,只教学生唱几首歌就算完事。无疑这样影响了学校的音乐教育形象和意义。在松桃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上,有一位老教师用自己做的竹笛上了一节音乐课,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虽然做的不规范,音有点“黄”(跑调),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就是用音响刺激了学生的天性,使学生明白了竹笛的发声、音的高低是靠按音孔出现的,认识了竹笛。应该说这就算达到了我们上音乐课的目的了。其实不管在哪种类型的学校,都总是能找到适合该校音乐课教学的有效手段,因地制宜地选用一些媒介服务于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收稿日期:2011-10-04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而要想学生对音乐学习有兴趣,就要对现行的音乐教学进行创新。怎样对音乐教学进行创新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音乐教学应该增加新的培养目标
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学应该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从各个学段的学生特点来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初步具备对音乐的审美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雨果曾这样说过,音乐,是当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而又无法沉默的时候而产生的。诚然,音乐是一种不能触摸、只能聆听感受的艺术,它往往是文字和语言等表达手段都无法呈现的一种意识形态层面上的事物。如果能把看似遥不可及的高雅音乐通俗易懂地呈现给学生;把似懂非懂的音乐常识深入浅出地展现给学生,就能达到丰富内涵、陶冶心灵的教育目的。
过去的音乐教学,学生消极被动,不敢大胆地去想,也不敢放心地去做,偶尔有一点创新的火花。又常常被老师定性为“异端”,不但得不到表扬,还会招来无端的指责。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想“标新立异”了。这些都说明,学生在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要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首先要打破学生对老师的迷信,要让他们用质疑的态度去听取老师的讲解,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创新意识只是一个前提,而创新方法的培养才是关键。因为学生想创新并不等于他们会创新,要使学生会创新,音乐教师就必须帮助他们储备丰富的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基本的创新方法。
有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通过作曲训练来实现的。其实,在音乐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均可体现这个目标。可以肯定地说,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途径是广泛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唱歌教学中,让学生为歌曲重新填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歌曲,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把某些歌曲加上少量对白.改编成音乐小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边听边用体态及简单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对某段音乐的感受尝试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来,甚至可以要求学生画一幅画来表现音乐的意境。在律动和表演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自由分组,并设计本组的队形变化等。
2 教学创新的途径还应该进一步拓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定创新的内容很重要。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培养即兴创编能力。如让学生用各种声音材料去模拟和表现自然界中的各种音响及对事物的切身感受;用声音创编较为完整的带有情节的声音故事,进而尝试为所学的有关诗歌或故事进行简易的配乐表演;让学生口头创编旋律或简单的旋律接龙,即兴创编节奏;也可根据歌曲的内容、形式和情绪边唱边表演,创编出有表现力的表演动作或新的表演形式。
游戏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通过游戏开发儿童的创造思维。如模拟、模进、旋律接龙,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好,引发学生创新的动力。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引导着我们的教学,通过音乐教学和音乐实践性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身边的音乐学起,学生怕“豆芽瓣瓣”,我们就暂时不用“豆芽瓣瓣”,用浅显的语言、简单的表白进行讲解、引导、示范并让学生动起来、唱起来。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和日积月累.学校的音乐教学之路会越来越宽,青少年艺术素质提升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3 音乐教学的手段应该不断丰富
“培养创新精神”这句话作为一种重要的学科价值被写入新课标前言中,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进一步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发展。实施音乐教育不仅要有好的开端,还需要在教学形式和手段方面创新。我们长期沿用的讲授法,固然有它的优势,它能存同等时间内完成最大量的知识传授,因此,如果我们的老师在受到教材和知识容量的双重约束时,必然会为了赶时间、赶进度而采取简单地讲授法来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事实上,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在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甚至于学习的动力等各方面都存在不足的学生,如果我们的老师按照高等音乐学府学院派的教育手段和传授方式,再加上拘泥于某本教材或某个学科体系的话。可以想象我们的正面的音乐教育将显得何等的无力。
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中学音乐教育要注重手段和形式的创新。特别是西部学校怎样进行教学的“创新”,城市条件好的学校,老师可以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在讲解节奏、旋律等抽象概念的时候。利用MIDI或电子键盘等把音乐作品进行逐层删减和叠加,电子仿真手段快速而直观地把抽象的概念解释清楚了,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思维方式。相比以往要进行大量的模唱、打拍子和数节奏等方式来得更有效。机械式的学习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现在,许多的教师在上音乐课时,只教学生唱几首歌就算完事。无疑这样影响了学校的音乐教育形象和意义。在松桃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上,有一位老教师用自己做的竹笛上了一节音乐课,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虽然做的不规范,音有点“黄”(跑调),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就是用音响刺激了学生的天性,使学生明白了竹笛的发声、音的高低是靠按音孔出现的,认识了竹笛。应该说这就算达到了我们上音乐课的目的了。其实不管在哪种类型的学校,都总是能找到适合该校音乐课教学的有效手段,因地制宜地选用一些媒介服务于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收稿日期:201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