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而且初中数学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繁杂,如果数学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给学生讲解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那么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对数学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抗心理.在全新的教学时代之下,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有意识地将数学教学当中的知识点和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利用数学知识点有效地唤醒學生的回忆,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
前 言
情境教学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具体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兴趣爱好等,为学生构建一个与之相应的虚拟的教学场景,利用这个教学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给予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效率.数学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时,就可以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为学生积极地创造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欲望,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当中,最终获得自身数学能力和数学水平的提升.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引入生活化的数学案例
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当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案例,以此提升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所以说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去关心学生,利用经常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生活化事例结合教学的内容展开数学的生活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赋予每一个学生亲切和熟悉的感官效应,迅速地拉近学生与数学这门课程的距离.营造出一个和谐、愉悦的数学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这个氛围当中能够轻松地进行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的学习,真正地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出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浓烈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初中生的年龄还比较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逻辑性思维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时候,关注点全部放在了事物的表层,没有办法深入事物去了解其本质和内涵,所以说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全面了解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适合学生且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教材当中一些比较抽象、复杂,且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转化到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化的情境当中.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去掌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数学教学的教学难度,还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为学生日后的深度学习、深层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现实的生活环境当中蕴含着很多关于数学知识的内容,这些知识或深或浅,有的学生能够接受,有的学生还没有办法去理解.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科学且合理地为学生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以此最大限度地保证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就是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细心地去钻研教材,并且寻找到教材当中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进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当中之后,能够用心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并深入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应当全面地去关注学生,用心去了解每一名学生,保证所选取的生活化事例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使学生获得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思考
(一)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初中数学教师在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时,应当在落实双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前提基础上,让学生将知识和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去学习数学知识点、学习数学内容,并且在此过程当中对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积极地培养.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数学这门课程与人们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自主建构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知识点和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设计有趣的生活化教学问题,如:“同学们,某学校准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改造,已知该学校的图书馆旁边有一片矩形的空地,空地的长为24 m,宽为12 m.现在要在这个矩形空地的中间位置修葺一个矩形的喷泉,其余的位置需要铺上宽度相同的草皮.这个喷泉的位置需要占据这块空地面积的5[]9,求草地的宽度是多少.”
在为学生抛出这道数学问题之后,数学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仔细地去观察题目,并且在题目当中提取出关键的信息.在这里我们假设草地的宽度是x m,那么矩形喷泉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是24-2x和12-2x,据此可以列出方程:(24-2x)(12-2x)=5[]9×24×12,化简这个方程式,可以得出x2-18x 32=0,答案为x1=16,x2=2.将最后所算出的两个结果代回问题当中,结合题意,我们能够知道16这个答案显然是不符的,应将其舍去,最后可以确认草地的宽度为2 m.
这样的数学问题是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高度地结合起来,将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生活实例利用数学问题的方式呈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使原本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数学知识点,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现到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最终有效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生活实践让学生去感知数学、研究数学
俗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能让学生去做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是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积极创设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过程当中去感悟知识的本质与来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去研究数学知识在实践当中的运用前景,让学生真正在实践当中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最终,使数学知识真正成为学生认知的一部分.
例如,在进行“勾股定理”这一重要的数学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实践性的数学问题,如:“某地区遭遇到了强烈的台风袭击.一颗高度为9 m的大树,在距离地面4 m的位置被拦腰吹断,并径直向朝着站在4 m之外的一个小女孩倒去.已知这个小女孩的身高为1 m,请同学们运用数学知识点去分析:这个小女孩会有危险吗?”
在指导学生进行这一问题的分析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首先将问题当中的情境提炼出来,并且在脑海当中完成建模.利用数学的知识点将小女孩比作一条线段,并且在图纸上画出这一数学问题的示意图,让学生通过分析图形和比较图形,去掌握相关的数学本质.小女孩的头部与树木的断裂处在高度上相差3 m,这一段距离可以看作是直角三角形当中一条直立的直角边,水平方向又有4 m的距离.利用勾股定理的数学知识点去解释的话,树木的断裂处到小女孩的头部正好是一个5 m的直线距离,所以说如果这棵树倒下的话,顶端正好可能有砸到小女孩的危险.
这一数学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进行这一问题的讲解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利用题目当中的关键信息在脑海当中灵活地建模.这样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一方面能够良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点转变成生动形象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感受到乐趣,使学生真正地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三)结合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性的问题
数学教育工作者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为学生尽可能创设一个与社会当中实际情形相契合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性较高并且十分生动的情境当中,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生活当中努力为学生选取真实的生活素材,在此基础上将数学知识点、数学内容与生活素材融合在一起,为学生设计生活性的数学问题,最终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比如,在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网购、快递、外卖都是现代生活的重要元素和重要标志,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设计教学情境时,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元素,以此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快递员是城市当中十分忙碌的一个群体,他们每天要将数不胜数的订单送到千家万户,并且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已知快递员小李在接到订单后,必须要将订单在规定的时间送到某居民楼,如果小李骑电动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那么小李能够在规定时间的前两个小时抵达目的地.如果小李骑电动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0千米,那么他将会在规定时间的后两个小时抵达目的地,也就是说小李将会迟到两个小时.请问:为小李限定的时间是几个小时?小李距达目的地有多远的距离?”
在进行这道题的解答时,首先学生可以将设定的时间假设为x小时,并尝试着建立方程式:15(x-2)=10(x 2),15x-30=10x 20,15x-10x=50,x=10,那么所限定的时间就是10小时,根据所限定的时间能够求出路程为120千米.
这道问题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联系得十分紧密,很多学生都在实际生活当中经历过网购,这样的数学问题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对于数学问题解答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当中能够良好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最终有效地提升问题解答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这样的数学问题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站在实践的角度,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
总 结
生活是学生学习知识,建构数学知识网络体系的基本源泉,学生在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时,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离不开对生活实践的感悟与体验.所以说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积极地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体会,帮助学生构建起数学学习的模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的把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程时涌现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參考文献】
[1]刘兴宇.生活化情境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创设之我见[J].女报,2020(2):40.
[2]姚敦明.让数学与生活比翼齐飞:摭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研究,2019(5):641.
[3]田琴.沟通生活,唤醒回忆:对初中数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8):38.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
前 言
情境教学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具体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兴趣爱好等,为学生构建一个与之相应的虚拟的教学场景,利用这个教学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给予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效率.数学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时,就可以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为学生积极地创造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欲望,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当中,最终获得自身数学能力和数学水平的提升.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引入生活化的数学案例
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当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案例,以此提升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所以说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去关心学生,利用经常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生活化事例结合教学的内容展开数学的生活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赋予每一个学生亲切和熟悉的感官效应,迅速地拉近学生与数学这门课程的距离.营造出一个和谐、愉悦的数学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这个氛围当中能够轻松地进行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的学习,真正地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出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浓烈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初中生的年龄还比较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逻辑性思维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时候,关注点全部放在了事物的表层,没有办法深入事物去了解其本质和内涵,所以说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全面了解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适合学生且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教材当中一些比较抽象、复杂,且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转化到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化的情境当中.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去掌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数学教学的教学难度,还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为学生日后的深度学习、深层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现实的生活环境当中蕴含着很多关于数学知识的内容,这些知识或深或浅,有的学生能够接受,有的学生还没有办法去理解.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科学且合理地为学生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以此最大限度地保证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就是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细心地去钻研教材,并且寻找到教材当中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进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当中之后,能够用心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并深入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应当全面地去关注学生,用心去了解每一名学生,保证所选取的生活化事例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使学生获得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思考
(一)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初中数学教师在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时,应当在落实双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前提基础上,让学生将知识和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去学习数学知识点、学习数学内容,并且在此过程当中对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积极地培养.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数学这门课程与人们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自主建构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知识点和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设计有趣的生活化教学问题,如:“同学们,某学校准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改造,已知该学校的图书馆旁边有一片矩形的空地,空地的长为24 m,宽为12 m.现在要在这个矩形空地的中间位置修葺一个矩形的喷泉,其余的位置需要铺上宽度相同的草皮.这个喷泉的位置需要占据这块空地面积的5[]9,求草地的宽度是多少.”
在为学生抛出这道数学问题之后,数学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仔细地去观察题目,并且在题目当中提取出关键的信息.在这里我们假设草地的宽度是x m,那么矩形喷泉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是24-2x和12-2x,据此可以列出方程:(24-2x)(12-2x)=5[]9×24×12,化简这个方程式,可以得出x2-18x 32=0,答案为x1=16,x2=2.将最后所算出的两个结果代回问题当中,结合题意,我们能够知道16这个答案显然是不符的,应将其舍去,最后可以确认草地的宽度为2 m.
这样的数学问题是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高度地结合起来,将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生活实例利用数学问题的方式呈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使原本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数学知识点,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现到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最终有效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生活实践让学生去感知数学、研究数学
俗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能让学生去做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是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积极创设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过程当中去感悟知识的本质与来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去研究数学知识在实践当中的运用前景,让学生真正在实践当中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最终,使数学知识真正成为学生认知的一部分.
例如,在进行“勾股定理”这一重要的数学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实践性的数学问题,如:“某地区遭遇到了强烈的台风袭击.一颗高度为9 m的大树,在距离地面4 m的位置被拦腰吹断,并径直向朝着站在4 m之外的一个小女孩倒去.已知这个小女孩的身高为1 m,请同学们运用数学知识点去分析:这个小女孩会有危险吗?”
在指导学生进行这一问题的分析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首先将问题当中的情境提炼出来,并且在脑海当中完成建模.利用数学的知识点将小女孩比作一条线段,并且在图纸上画出这一数学问题的示意图,让学生通过分析图形和比较图形,去掌握相关的数学本质.小女孩的头部与树木的断裂处在高度上相差3 m,这一段距离可以看作是直角三角形当中一条直立的直角边,水平方向又有4 m的距离.利用勾股定理的数学知识点去解释的话,树木的断裂处到小女孩的头部正好是一个5 m的直线距离,所以说如果这棵树倒下的话,顶端正好可能有砸到小女孩的危险.
这一数学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进行这一问题的讲解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利用题目当中的关键信息在脑海当中灵活地建模.这样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一方面能够良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点转变成生动形象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感受到乐趣,使学生真正地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三)结合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性的问题
数学教育工作者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为学生尽可能创设一个与社会当中实际情形相契合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性较高并且十分生动的情境当中,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生活当中努力为学生选取真实的生活素材,在此基础上将数学知识点、数学内容与生活素材融合在一起,为学生设计生活性的数学问题,最终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比如,在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网购、快递、外卖都是现代生活的重要元素和重要标志,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设计教学情境时,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元素,以此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快递员是城市当中十分忙碌的一个群体,他们每天要将数不胜数的订单送到千家万户,并且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已知快递员小李在接到订单后,必须要将订单在规定的时间送到某居民楼,如果小李骑电动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那么小李能够在规定时间的前两个小时抵达目的地.如果小李骑电动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0千米,那么他将会在规定时间的后两个小时抵达目的地,也就是说小李将会迟到两个小时.请问:为小李限定的时间是几个小时?小李距达目的地有多远的距离?”
在进行这道题的解答时,首先学生可以将设定的时间假设为x小时,并尝试着建立方程式:15(x-2)=10(x 2),15x-30=10x 20,15x-10x=50,x=10,那么所限定的时间就是10小时,根据所限定的时间能够求出路程为120千米.
这道问题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联系得十分紧密,很多学生都在实际生活当中经历过网购,这样的数学问题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对于数学问题解答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当中能够良好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最终有效地提升问题解答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这样的数学问题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站在实践的角度,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
总 结
生活是学生学习知识,建构数学知识网络体系的基本源泉,学生在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时,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离不开对生活实践的感悟与体验.所以说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积极地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体会,帮助学生构建起数学学习的模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的把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程时涌现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參考文献】
[1]刘兴宇.生活化情境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创设之我见[J].女报,2020(2):40.
[2]姚敦明.让数学与生活比翼齐飞:摭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研究,2019(5):641.
[3]田琴.沟通生活,唤醒回忆:对初中数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