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課标推出以后,教师们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体验,并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旨在通过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继而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促进教学质量稳定提升。据此,本文立足于初中生物教师的角度,以北师大版生物教材为例,围绕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了详细论述和探讨,期望能够为众位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改革;兴趣培养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056
浓厚的兴趣往往会转化为学习和探究的动力,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以便从根本上提升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来讲,教师可立足整体分析该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明确其感兴趣的元素,然后将其合理渗透于日常教学活动之中,确保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根据当前的教学理念,选择一些富有趣味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以便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乐趣,进而不断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有效的互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分层提问,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初中生物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设计分层提问活动,以便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增强他们的参与感,让课堂更加活跃,同时不断推动教学的进度。比如,生物教师可以在讲解《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过程中先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你是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来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有些同学看到酸梅、辣椒时,会不自觉地分泌口水,这是为什么呢?然后要求班级中的后进生以及成绩中等的学生作答,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猜想。之后可借助大脑模型、大脑和脊髓的剖面结构图、大脑皮层的功能区挂图以及具体的案例等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把握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高级神经活动的含义、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以及人类条件反射的突出特征等概念,帮助后进生和中等学生验证各自的猜想,同时可提出具有深度的问题,要求程度较好的学生依据所学进行作答,从而促使全体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激趣教学的目标。
(二)创设情境,在互动中挖掘知识
初中生物教师在讲课时,也可以创设富有趣味的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互动热情,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内容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段展示光合作用原理和过程的短视频,以便让学生在直观的画面中了解本节课的要点知识,同时据此分析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及其实质意义,有利于简化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提高其探究知识的兴趣。此外,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还可以创设图片、故事等情境,以便降低生物理论的抽象性,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加高效地吸收和内化所学知识。
二、在开放式探究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鼓励学生自主实验,激发其探究兴趣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也是一个重要的模块。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实验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在操作中形成严谨的思维和科学探究意识,有利于降低教学的难度。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根据课本内容来自主开展“植物的营养繁殖”这一实验活动,同时为他们提供各种必要的实验器材,要求其自主制作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并按照教材中的指示进行操作,并在此期间不断回顾所学知识,将每个实验步骤、原理等与具体的理论要点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学习成效,促进他们动手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也可以提供电子设备,让学生录制个人开展实验的全过程,然后进行分享、展示,便于优化他们的实验思路,推动其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组织生物实践活动,增强教学趣味性
除了课上实验,生物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以便拓展教学的空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生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采集各种植物标本,并要求其搜索每种植物的学名、生长环境、作用或功效,然后将其整合起来制作成一套标本集,并在班级中展览。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人与环境》这章节的主要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调查本地的人口、环境等,并拟写环保倡议书,于校园中张贴和分享,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全发展。
三、结语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情感,会影响到他们的思想、行为,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不断求知和求真。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挖掘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同时将之与学科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效引导来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使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从而顺利唤醒其学习动机,有效开发他们的思维,最终在良好的氛围中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飞.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A].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
[2]王佳怡.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A].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9.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改革;兴趣培养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056
浓厚的兴趣往往会转化为学习和探究的动力,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以便从根本上提升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来讲,教师可立足整体分析该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明确其感兴趣的元素,然后将其合理渗透于日常教学活动之中,确保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根据当前的教学理念,选择一些富有趣味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以便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乐趣,进而不断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有效的互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分层提问,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初中生物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设计分层提问活动,以便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增强他们的参与感,让课堂更加活跃,同时不断推动教学的进度。比如,生物教师可以在讲解《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过程中先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你是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来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有些同学看到酸梅、辣椒时,会不自觉地分泌口水,这是为什么呢?然后要求班级中的后进生以及成绩中等的学生作答,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猜想。之后可借助大脑模型、大脑和脊髓的剖面结构图、大脑皮层的功能区挂图以及具体的案例等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把握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高级神经活动的含义、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以及人类条件反射的突出特征等概念,帮助后进生和中等学生验证各自的猜想,同时可提出具有深度的问题,要求程度较好的学生依据所学进行作答,从而促使全体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激趣教学的目标。
(二)创设情境,在互动中挖掘知识
初中生物教师在讲课时,也可以创设富有趣味的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互动热情,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内容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段展示光合作用原理和过程的短视频,以便让学生在直观的画面中了解本节课的要点知识,同时据此分析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及其实质意义,有利于简化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提高其探究知识的兴趣。此外,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还可以创设图片、故事等情境,以便降低生物理论的抽象性,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加高效地吸收和内化所学知识。
二、在开放式探究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鼓励学生自主实验,激发其探究兴趣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也是一个重要的模块。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实验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在操作中形成严谨的思维和科学探究意识,有利于降低教学的难度。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根据课本内容来自主开展“植物的营养繁殖”这一实验活动,同时为他们提供各种必要的实验器材,要求其自主制作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并按照教材中的指示进行操作,并在此期间不断回顾所学知识,将每个实验步骤、原理等与具体的理论要点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学习成效,促进他们动手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也可以提供电子设备,让学生录制个人开展实验的全过程,然后进行分享、展示,便于优化他们的实验思路,推动其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组织生物实践活动,增强教学趣味性
除了课上实验,生物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以便拓展教学的空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生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采集各种植物标本,并要求其搜索每种植物的学名、生长环境、作用或功效,然后将其整合起来制作成一套标本集,并在班级中展览。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人与环境》这章节的主要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调查本地的人口、环境等,并拟写环保倡议书,于校园中张贴和分享,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全发展。
三、结语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情感,会影响到他们的思想、行为,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不断求知和求真。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挖掘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同时将之与学科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效引导来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使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从而顺利唤醒其学习动机,有效开发他们的思维,最终在良好的氛围中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飞.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A].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
[2]王佳怡.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A].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