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就朗读的重要性,如何发挥其作用及与其他英语学习技能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在英语学习中“朗读为先”的原则,并强调朗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阅读技能。
关键词:朗读;阅读;技能
一、引言
我们通常所说的提高阅读能力,主要是指提高默读能力,关于朗读能力的培养很少有人重视。实际上,朗读和默读同属阅读,朗读也是重要的阅读技能,不容忽视。
二、朗读的重要性
朗读是一项复杂的技能,包括先理解文字符号,再发出声音,也就是音、形的转换。在我国,学习古诗词首先强调朗读和背诵。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范读,重视发挥朗读的感人作用,唤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增强教学效果。朗读不仅在本国语言教学中行之有效,在英语教学中也同样有效。著名阅读心理学家张必隐说:“对于开始学习英语的儿童来说,决定他们阅读质量的东西主要是形、音转换的能力。这种形、音转换的能力可以有力地预测儿童早期的阅读能力。”由此可见“朗读为先”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朗读的作用
1. 朗读有利于培养语感。朗读实际上是原文内容和风格在声音形式中的再现,能使文字栩栩如生。它有利于学生复习和熟记所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原文。
2. 朗读有利于纠正发音。朗读者不但要正确地发出每一个音节,还要按照内容的要求正确划分意群,注意语调和节奏。朗读可以培养学生流畅自然的语言习惯。
3. 朗读有利于优化解码策略,提高措词和释义能力。一般的口语会话虽然是说的重要形式,但它在词汇、句法结构等方面往往有一定的限制。而朗读材料题材广泛,词汇牵涉面广,句子结构变换多,作为练习形式,正好弥补口语会话的不足。
4. 朗读对教师同样具有参考价值。通过学生的朗读,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句法结构知识和词汇量,判断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
四、朗读与其他技能的关系
从阅读的心理机制來看,在阅读能力发展初期,读的活动一般都是眼睛看到文字符号,大脑产生视觉形象,同时引起相应的高级神经发音动觉中枢的活动,发音器官发出相应的语言,并伴随听的感觉,这时文字信息才被理解和接受。英语是拼音文字,形音练习更为直接,读英语时,由文字到语音,再到意义的分段(意群),逐渐形成一种牢固的习惯。
朗读与听和说有关,因为是把看到的言语变成发声的言语,并以适当的语音形式把它传递出来,让他人通过听来理解。朗读与默读有关,通过对一连串的语音符号进行解码,可以把文章读活。朗读还与写有关,因为读的是书面材料,有助于写得更有韵律感,更生动。
五、朗读的技巧
朗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多听、多模仿。学生开始学习朗读时,教师应具体指导,宜选择发音准确、语言简单、读速较慢的材料。读速慢有利于他人听清楚每一个词的发音,从逐词、逐句到逐段进行模仿,这样全篇朗读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慢速朗读有一定成效之后,再换读速较快的材料。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模仿的內容最好是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并能巩固他们听说活动中所学内容的材料。学生有切身的体会,也就容易与所读材料产生共鸣。
朗读材料宜短小精悍。短小的材料,学生可以反复听,反复模仿。若材料太长,听一遍就要很长时间,容易让人产生厌倦感。学生无法仔细品味语音、语调、语流的许多细小修饰,也就无法对所有的朗读细节产生深刻的印象。
教师注重训练眼口配合,中速朗读。朗读速度不宜太快,太快容易产生句子重音、意群和节奏等方面的错误,还会造成发音不到位和吞音,影响表达效果。当然,也不是越慢越好,随着技巧的提高,读速可以逐步加快,以中速为宜。因此,教师平时要指导学生眼睛在阅读时保持一定的提前量,不能看一个词,读一个词,尽量做到词与词之间的衔接恰到好处。句子中意群停顿、标点符号和段落衔接的间隙都是进行提取阅读的好机会。
六、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朗读技巧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朗读既是学习语言的好方法,又能给人带来美感,应该大力提倡,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活生生的语言体验和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刘良军.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职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3]朱建英.朗读,语言学习的关键——《The English Club》朗读训练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报告[J].江苏教育研究,2011(9).
作者简介:黄亚琼(1970 — ),女,汉族,湖南湘潭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朗读;阅读;技能
一、引言
我们通常所说的提高阅读能力,主要是指提高默读能力,关于朗读能力的培养很少有人重视。实际上,朗读和默读同属阅读,朗读也是重要的阅读技能,不容忽视。
二、朗读的重要性
朗读是一项复杂的技能,包括先理解文字符号,再发出声音,也就是音、形的转换。在我国,学习古诗词首先强调朗读和背诵。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范读,重视发挥朗读的感人作用,唤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增强教学效果。朗读不仅在本国语言教学中行之有效,在英语教学中也同样有效。著名阅读心理学家张必隐说:“对于开始学习英语的儿童来说,决定他们阅读质量的东西主要是形、音转换的能力。这种形、音转换的能力可以有力地预测儿童早期的阅读能力。”由此可见“朗读为先”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朗读的作用
1. 朗读有利于培养语感。朗读实际上是原文内容和风格在声音形式中的再现,能使文字栩栩如生。它有利于学生复习和熟记所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原文。
2. 朗读有利于纠正发音。朗读者不但要正确地发出每一个音节,还要按照内容的要求正确划分意群,注意语调和节奏。朗读可以培养学生流畅自然的语言习惯。
3. 朗读有利于优化解码策略,提高措词和释义能力。一般的口语会话虽然是说的重要形式,但它在词汇、句法结构等方面往往有一定的限制。而朗读材料题材广泛,词汇牵涉面广,句子结构变换多,作为练习形式,正好弥补口语会话的不足。
4. 朗读对教师同样具有参考价值。通过学生的朗读,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句法结构知识和词汇量,判断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
四、朗读与其他技能的关系
从阅读的心理机制來看,在阅读能力发展初期,读的活动一般都是眼睛看到文字符号,大脑产生视觉形象,同时引起相应的高级神经发音动觉中枢的活动,发音器官发出相应的语言,并伴随听的感觉,这时文字信息才被理解和接受。英语是拼音文字,形音练习更为直接,读英语时,由文字到语音,再到意义的分段(意群),逐渐形成一种牢固的习惯。
朗读与听和说有关,因为是把看到的言语变成发声的言语,并以适当的语音形式把它传递出来,让他人通过听来理解。朗读与默读有关,通过对一连串的语音符号进行解码,可以把文章读活。朗读还与写有关,因为读的是书面材料,有助于写得更有韵律感,更生动。
五、朗读的技巧
朗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多听、多模仿。学生开始学习朗读时,教师应具体指导,宜选择发音准确、语言简单、读速较慢的材料。读速慢有利于他人听清楚每一个词的发音,从逐词、逐句到逐段进行模仿,这样全篇朗读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慢速朗读有一定成效之后,再换读速较快的材料。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模仿的內容最好是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并能巩固他们听说活动中所学内容的材料。学生有切身的体会,也就容易与所读材料产生共鸣。
朗读材料宜短小精悍。短小的材料,学生可以反复听,反复模仿。若材料太长,听一遍就要很长时间,容易让人产生厌倦感。学生无法仔细品味语音、语调、语流的许多细小修饰,也就无法对所有的朗读细节产生深刻的印象。
教师注重训练眼口配合,中速朗读。朗读速度不宜太快,太快容易产生句子重音、意群和节奏等方面的错误,还会造成发音不到位和吞音,影响表达效果。当然,也不是越慢越好,随着技巧的提高,读速可以逐步加快,以中速为宜。因此,教师平时要指导学生眼睛在阅读时保持一定的提前量,不能看一个词,读一个词,尽量做到词与词之间的衔接恰到好处。句子中意群停顿、标点符号和段落衔接的间隙都是进行提取阅读的好机会。
六、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朗读技巧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朗读既是学习语言的好方法,又能给人带来美感,应该大力提倡,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活生生的语言体验和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刘良军.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职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3]朱建英.朗读,语言学习的关键——《The English Club》朗读训练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报告[J].江苏教育研究,2011(9).
作者简介:黄亚琼(1970 — ),女,汉族,湖南湘潭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