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已经改变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移动互联网将互联网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快速的改变。移动互联网将推动高等教育在已有基础上,创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互联网思维真正的渗透到人才培养与体制建设的工作中。
本文提出了“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改革思路,以高职计算机专业为例,引入 “ 移动互联网+教育”、“云+端+教育”、“物联网+教育”的策略,探究了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为“互联网+教育”理念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渗透和应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移动互联;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1立项背景和依据
1.1立项与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信息化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化工业生产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而调查显示,我国数亿产业工人中,只有1/3是技术工人,其中高级工只占4%。只有培养知识技术型工人,建立高素质技工、技师蓝领队伍,才能加快传统工业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是完成知识型工人培养的有效途径。但部分高职院校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经常有旷课现象,传统的教学在课堂上效果达不到预期。相反,在课下时,学生们对移动互联网比较活跃,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使用较多。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已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联系得非常紧密。高等职业教育以实际岗位的需求为出发点,对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而不局限于课堂教育,移动互联网恰可以让学生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形式。在我国“高职”、“高专”等职业教育领域推广移动互联网学习无疑可以极大地促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養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移动互联网学习研究始于1994 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 Andrew 研究项目。Forhberg等人(2009)严格筛选出2007年前的102个移动学习项目,运用Sharples和Taylor提出的移动学习者任务模型,对每个项目均基于情境、工具、控制、交流、主体、客体(目标)6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介绍每一维度中的典型项目。研究创造性地提出:移动互联网学习能更好地为相应情境中的学习提供支持,但这要求学习者能在情境中运用知识而不是得到知识。
Keskin和Metcalf(2011)以移动学习理论的视角,对包括企业、高校、军队在内的各领域移动学习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列举了与移动学习相关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联结主义、情境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位置的学习、上下文感知学习、协作学习、会话学习、终身学习、非正式学习以及社会文化理论、活动理论、航海理论等,并结合实践项目,整理出每种学习理论所关注的移动学习实施要点及其主要依赖的移动技术。
1.2.2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移动技术和应用服务的发展,以及信息社会学习需要的变化,教育技术、成人教育、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领域开始关注和研究移动学习,各大企业(移动设备生产商、通信公司)和学校纷纷开始探索移动学习的实践形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黄荣怀、方海光学者为核心的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基于对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的案例研究,从系统服务环境、系统支持环境、系统装备环境三方面,构建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试图历史地展示移动学习研究的宏观图景。其他研究者(詹青龙等,2012)则从技术批判、设备专属性等诸多角度进行了很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提升了国内理论研究水平。
2 研究队伍
3项目研究过程与方法概述
3.1研究过程
3.1.1收集与研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2015.9-2015.12)
收集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运用智能搜索、自动抓取等技术和手段,获取移动互联网最新发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搜集、鉴别、整理,对外文文献进行翻译研习,准确掌握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动态,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3.1.2开展研究方案的设计及基础研究(2016.01-2016.06)
对移动互联网发展轨迹进行追踪,判断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所处的阶段,并与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瞄准国际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前沿,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移动互联网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推进机制及重难点分析等。
3.1.3调研数据的收集及调研结论总结(2016.07-2016.09)
(1)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状况和建议展开调研,深入了解情况,积累第一手调研资料。
(2)2016年9月举行汇报活动,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并展示成果。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3)通过汇报,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优化课题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探索实践研究,并积累资料。
3.1.4完成研究报告(201610-2016.12)
(1)对实施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经验总结以及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3)做好文档和研究成果的整理归档工作,申报结题。
3.2研究方法
4项目研究的基本内容
4.1移动互联网的理论与发展状况研究
(1)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的研究;
(2)研究国外发达地区(以美国为主)高校移动互联网的先进理论和实践; 4.2 高职院校学生移动互联网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
(1)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的方式,对移动互联网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使用情况作认真研究;
(2)对移动互联网学习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高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3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移动互联网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
(1)高职学院在开发丰富、实用的移动学习资源来提高移动互联网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效率;
(2)高职学院建设移动互联网学习平台,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力度与方法;
(3)高职学院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移动互联网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积极性与充分性。
5项目研究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5.1互联网的发展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1994年4月中国教育科研网(NCFC)与美国NCFnet网络的连接,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真正的出现。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已经完全的融入整个社会生活。在高等教育领域,互联网已经为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带来的巨大的变革。
5.1.1新技术对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挑战。
大学校园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地区知识和学习的中心。传统人才的培养, 完全由“言传身教”来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也紧紧围绕在学生的在校学习,教师的课堂授课开展。但互联网的应用与渗透,模糊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地域、空间、甚至时间边界。各种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知识的传播已不必局限于大学的课堂与校园。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已经处在于没有物理边界的网络上,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挑战。
5.1.2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冲击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
远程教育曾经是高等教育的一个辅助手段,函授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始终处于边缘的位置。世界范围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的爆发,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容。国内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在2013年,也开展了大规模的MOOC行动。这种MOOC教学模式通过提供大量免费的名校名师的授课,冲击着传统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内容,甚至对原有互联网网络教学的单向的视频授课形式也产生了更新,创造一种全新的、互动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弱化了高等教育中课堂教育、面授教育的作用与功能。
5.2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截至2014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为85.8%。 移动互联网正在进一步重塑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
5.2.1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弱化传统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对于传统互联网罗对于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依赖,移动互联网体现出便携性、个人性,位置性及终端性等特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高等教育学习和人才培养的教学硬件要求,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化,可随身携带设备,将高等教育的课堂教育的集中授课,互联网学习中心学习模式,如高等学校校的机房或网络中心的学习,变成了不限制地点,不限制时间的新学习模式。
5.2.2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大学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角色定位。
移动互联网络提供了高质量流式视频,实现了即时信息收集与反馈。现代大学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角色被重新定位。一方面, 在市场的推动下, 新的教育机构通过提供更快捷、规模化的移动互联网教学服务,为学生设置“量身打造”的学习内容,取代了一部分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推送与内容模块选择功能,模糊了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学科设置,产生更多了跨学科、非标准化的学习。传统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方向,学习程度等方面控制力已经弱化。
5.3利用移动互联网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5.3.1利用移动互联网,培养跨界人才。
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学习,模块化内容及随时的在线学习,为高等教育的教学开展跨界教育提供了基础。传统教育中,基于课堂教学的分专业学习,使得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个性化学习很难实现,有限的教师和教学资源很难同时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利用移动互联网,在专业教师开展基础专业学习授课的同时,结合其他教学机构或者单位的模块化,专业的在线学习,培养跨界人才。例如,我国目前的研究生专业学位建设,一个巨大挑战就是课堂教学与产业实践的脱节。利用移动互联网,就能实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开展实践教学,甚至双导师同时授课。这将促进高等教育与产业界相互渗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3.2改善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式。
移动互联网的随身性和位置性,甚至实名性的特征,可以有效的改善传统教育的某些环节,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传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课堂知识讲授,课后作业和练习,教师与学生的课后交流,课堂秩序和学生管理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所体现的互动性,空间与时间的无界性,提高了传统人才培养方式的效率。例如,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定位功能,可以快速分析学生的出勤,其实时互动性及时可以反馈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根据结果调整教学内容、方向。
6项目研究成果的特色与创新
目前为止,国内对移动互联网学习相关的技术和应用研究较多,而专门针对高职学生的移动互联网学习需求的较少,本项目拟对高职学院学生移动学习的需求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外发达地区移动学习的先进理论和实践,提出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国情的移动互联网学习的相关策略。
“互联网+教育”融入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设想
6.1 “ 移动互联网+教育”课程改革设想
移动互联网,是“互聯网+”最为普及的产物,相关的衍生平台也十分众多,例如,微信、微博、博客、QQ 等,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即时、快捷效应,上述平台都陆续推出了基于智能移动设备的 APP 应用,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完全可将移动互联网引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创设“移动互联网+教育”的全新“互联网+”教学模式,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革新。 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为例,在移动互联背景下,可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入手,展开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①在课程内容上,在原有的台式机硬件和软件组装维护的课程内容基础上,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持智能产品不断涌现的特点,增设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硬件组装和维护课程内容,并引入IOS、安卓系统的软件安装与调试内容;②在教学方式上,可引入微博、微信、博客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实施“微博教学”、“微信教学”等教学改革,并可与“翻转课堂”教学互相结合,创新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③在考核方法上,教师也可利用各种移动互联网APP平台,进行课堂虚拟点名、课后平台提交、虚拟平台成绩考核等实践,打造全新的课程考核生态体系。
6.2 “云+端+教育”课程改革设想
“云+端”也是“互联网+”时代衍生出的一种新理念,它可以被概括为“云计算”+“智能终端”,应用上述理念,可将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向“云端”和“终端”进行分化,逐步形成基于“云+端+教育”的课程体系,让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呈现出新的特性。 在具体的课程改革中,云端课程需要设计移动互联网体系架构中的服务器端程序及维护的相关知识技能,而终端课程则需要涉及移动互联网体系架构中移动段程序的开发及用户体验提升的相关知识技能。
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增加移动互联网概述、移动互联网与计算机应用关系 的云端课程内容,同时,在终端课程体系中增设移动智能终端概述及实训的相关内容 。而《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中,增加分布式云存储、云服务器维护等云端课程内容,而在终端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可适当增加各类手持智能设备操作系统的开发实训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参与智能设备系统开发的兴趣。 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利用云计算技术,创设虚拟云教学平台,逐步实现“线下教学、线上操作、云端存储、终端共享”这一全新的“云教学模式”。
6.3 “物联网+教育”课程改革设想
物联网是由 M2M 的概念逐渐发展而来的,主要包含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三个组成部分,而将物联网的层次体系引入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也具体一定的可行性。例如,根据物联网技术的三个层次机构 ,按照感应识别、网络创数和创新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可创设出新颖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知识领域。 在具体的实施中,可将高职计算 机专业课程划分为“物联网+计算机”基础课、“物联网+计算机”专业课、“物联网+计算机 ”实训课三个方面,其中,“物联网+计算机”基础课可包含物联网工程导论、物 联网计算机技术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物联网+计算机”专业课可由物联网控制基础、物联网计算机嵌入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课程构成;而“物联网+计算机”实训课的设置上,各院校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移动智能设备运营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办学,构建安卓手机物联网实训室、ISO 物联网设备实训室,展开订单式培养, 创设出更具企业应用价值的“物联网+计算机”实训课程体系。
7项目研究工作的自我评价分析与结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国内各级高职院校应及时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引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的衍生物,与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创设出新的,符合计算机行业新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从而让高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不断萌发出新的生机。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能将移动互联网仅作为一种工具。 移动互联网思维必须渗透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从而实现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高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吉义,李文娟,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1).
[2]Janna Q.Anderson,Jan L.Boyles,Lee Rainie,等.互联网对高等教育未来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
[3] 孟亞君, 移动互联网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J].中国知网:信息科学,050031.
[4] 周志华,张平艳, 适应“互联网+教育”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中国知网:信息科学, 334109.
本文提出了“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改革思路,以高职计算机专业为例,引入 “ 移动互联网+教育”、“云+端+教育”、“物联网+教育”的策略,探究了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为“互联网+教育”理念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渗透和应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移动互联;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1立项背景和依据
1.1立项与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信息化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化工业生产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而调查显示,我国数亿产业工人中,只有1/3是技术工人,其中高级工只占4%。只有培养知识技术型工人,建立高素质技工、技师蓝领队伍,才能加快传统工业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是完成知识型工人培养的有效途径。但部分高职院校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经常有旷课现象,传统的教学在课堂上效果达不到预期。相反,在课下时,学生们对移动互联网比较活跃,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使用较多。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已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联系得非常紧密。高等职业教育以实际岗位的需求为出发点,对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而不局限于课堂教育,移动互联网恰可以让学生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形式。在我国“高职”、“高专”等职业教育领域推广移动互联网学习无疑可以极大地促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養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移动互联网学习研究始于1994 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 Andrew 研究项目。Forhberg等人(2009)严格筛选出2007年前的102个移动学习项目,运用Sharples和Taylor提出的移动学习者任务模型,对每个项目均基于情境、工具、控制、交流、主体、客体(目标)6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介绍每一维度中的典型项目。研究创造性地提出:移动互联网学习能更好地为相应情境中的学习提供支持,但这要求学习者能在情境中运用知识而不是得到知识。
Keskin和Metcalf(2011)以移动学习理论的视角,对包括企业、高校、军队在内的各领域移动学习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列举了与移动学习相关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联结主义、情境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位置的学习、上下文感知学习、协作学习、会话学习、终身学习、非正式学习以及社会文化理论、活动理论、航海理论等,并结合实践项目,整理出每种学习理论所关注的移动学习实施要点及其主要依赖的移动技术。
1.2.2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移动技术和应用服务的发展,以及信息社会学习需要的变化,教育技术、成人教育、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领域开始关注和研究移动学习,各大企业(移动设备生产商、通信公司)和学校纷纷开始探索移动学习的实践形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黄荣怀、方海光学者为核心的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基于对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的案例研究,从系统服务环境、系统支持环境、系统装备环境三方面,构建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试图历史地展示移动学习研究的宏观图景。其他研究者(詹青龙等,2012)则从技术批判、设备专属性等诸多角度进行了很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提升了国内理论研究水平。
2 研究队伍
3项目研究过程与方法概述
3.1研究过程
3.1.1收集与研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2015.9-2015.12)
收集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运用智能搜索、自动抓取等技术和手段,获取移动互联网最新发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搜集、鉴别、整理,对外文文献进行翻译研习,准确掌握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动态,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3.1.2开展研究方案的设计及基础研究(2016.01-2016.06)
对移动互联网发展轨迹进行追踪,判断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所处的阶段,并与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瞄准国际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前沿,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移动互联网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推进机制及重难点分析等。
3.1.3调研数据的收集及调研结论总结(2016.07-2016.09)
(1)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状况和建议展开调研,深入了解情况,积累第一手调研资料。
(2)2016年9月举行汇报活动,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并展示成果。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3)通过汇报,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优化课题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探索实践研究,并积累资料。
3.1.4完成研究报告(201610-2016.12)
(1)对实施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经验总结以及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3)做好文档和研究成果的整理归档工作,申报结题。
3.2研究方法
4项目研究的基本内容
4.1移动互联网的理论与发展状况研究
(1)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的研究;
(2)研究国外发达地区(以美国为主)高校移动互联网的先进理论和实践; 4.2 高职院校学生移动互联网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
(1)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的方式,对移动互联网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使用情况作认真研究;
(2)对移动互联网学习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高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3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移动互联网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
(1)高职学院在开发丰富、实用的移动学习资源来提高移动互联网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效率;
(2)高职学院建设移动互联网学习平台,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力度与方法;
(3)高职学院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移动互联网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积极性与充分性。
5项目研究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5.1互联网的发展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1994年4月中国教育科研网(NCFC)与美国NCFnet网络的连接,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真正的出现。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已经完全的融入整个社会生活。在高等教育领域,互联网已经为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带来的巨大的变革。
5.1.1新技术对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挑战。
大学校园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地区知识和学习的中心。传统人才的培养, 完全由“言传身教”来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也紧紧围绕在学生的在校学习,教师的课堂授课开展。但互联网的应用与渗透,模糊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地域、空间、甚至时间边界。各种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知识的传播已不必局限于大学的课堂与校园。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已经处在于没有物理边界的网络上,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挑战。
5.1.2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冲击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
远程教育曾经是高等教育的一个辅助手段,函授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始终处于边缘的位置。世界范围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的爆发,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容。国内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在2013年,也开展了大规模的MOOC行动。这种MOOC教学模式通过提供大量免费的名校名师的授课,冲击着传统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内容,甚至对原有互联网网络教学的单向的视频授课形式也产生了更新,创造一种全新的、互动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弱化了高等教育中课堂教育、面授教育的作用与功能。
5.2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截至2014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为85.8%。 移动互联网正在进一步重塑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
5.2.1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弱化传统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对于传统互联网罗对于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依赖,移动互联网体现出便携性、个人性,位置性及终端性等特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高等教育学习和人才培养的教学硬件要求,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化,可随身携带设备,将高等教育的课堂教育的集中授课,互联网学习中心学习模式,如高等学校校的机房或网络中心的学习,变成了不限制地点,不限制时间的新学习模式。
5.2.2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大学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角色定位。
移动互联网络提供了高质量流式视频,实现了即时信息收集与反馈。现代大学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角色被重新定位。一方面, 在市场的推动下, 新的教育机构通过提供更快捷、规模化的移动互联网教学服务,为学生设置“量身打造”的学习内容,取代了一部分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推送与内容模块选择功能,模糊了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学科设置,产生更多了跨学科、非标准化的学习。传统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方向,学习程度等方面控制力已经弱化。
5.3利用移动互联网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5.3.1利用移动互联网,培养跨界人才。
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学习,模块化内容及随时的在线学习,为高等教育的教学开展跨界教育提供了基础。传统教育中,基于课堂教学的分专业学习,使得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个性化学习很难实现,有限的教师和教学资源很难同时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利用移动互联网,在专业教师开展基础专业学习授课的同时,结合其他教学机构或者单位的模块化,专业的在线学习,培养跨界人才。例如,我国目前的研究生专业学位建设,一个巨大挑战就是课堂教学与产业实践的脱节。利用移动互联网,就能实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开展实践教学,甚至双导师同时授课。这将促进高等教育与产业界相互渗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3.2改善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式。
移动互联网的随身性和位置性,甚至实名性的特征,可以有效的改善传统教育的某些环节,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传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课堂知识讲授,课后作业和练习,教师与学生的课后交流,课堂秩序和学生管理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所体现的互动性,空间与时间的无界性,提高了传统人才培养方式的效率。例如,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定位功能,可以快速分析学生的出勤,其实时互动性及时可以反馈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根据结果调整教学内容、方向。
6项目研究成果的特色与创新
目前为止,国内对移动互联网学习相关的技术和应用研究较多,而专门针对高职学生的移动互联网学习需求的较少,本项目拟对高职学院学生移动学习的需求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外发达地区移动学习的先进理论和实践,提出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国情的移动互联网学习的相关策略。
“互联网+教育”融入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设想
6.1 “ 移动互联网+教育”课程改革设想
移动互联网,是“互聯网+”最为普及的产物,相关的衍生平台也十分众多,例如,微信、微博、博客、QQ 等,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即时、快捷效应,上述平台都陆续推出了基于智能移动设备的 APP 应用,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完全可将移动互联网引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创设“移动互联网+教育”的全新“互联网+”教学模式,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革新。 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为例,在移动互联背景下,可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入手,展开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①在课程内容上,在原有的台式机硬件和软件组装维护的课程内容基础上,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持智能产品不断涌现的特点,增设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硬件组装和维护课程内容,并引入IOS、安卓系统的软件安装与调试内容;②在教学方式上,可引入微博、微信、博客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实施“微博教学”、“微信教学”等教学改革,并可与“翻转课堂”教学互相结合,创新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③在考核方法上,教师也可利用各种移动互联网APP平台,进行课堂虚拟点名、课后平台提交、虚拟平台成绩考核等实践,打造全新的课程考核生态体系。
6.2 “云+端+教育”课程改革设想
“云+端”也是“互联网+”时代衍生出的一种新理念,它可以被概括为“云计算”+“智能终端”,应用上述理念,可将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向“云端”和“终端”进行分化,逐步形成基于“云+端+教育”的课程体系,让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呈现出新的特性。 在具体的课程改革中,云端课程需要设计移动互联网体系架构中的服务器端程序及维护的相关知识技能,而终端课程则需要涉及移动互联网体系架构中移动段程序的开发及用户体验提升的相关知识技能。
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增加移动互联网概述、移动互联网与计算机应用关系 的云端课程内容,同时,在终端课程体系中增设移动智能终端概述及实训的相关内容 。而《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中,增加分布式云存储、云服务器维护等云端课程内容,而在终端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可适当增加各类手持智能设备操作系统的开发实训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参与智能设备系统开发的兴趣。 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利用云计算技术,创设虚拟云教学平台,逐步实现“线下教学、线上操作、云端存储、终端共享”这一全新的“云教学模式”。
6.3 “物联网+教育”课程改革设想
物联网是由 M2M 的概念逐渐发展而来的,主要包含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三个组成部分,而将物联网的层次体系引入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也具体一定的可行性。例如,根据物联网技术的三个层次机构 ,按照感应识别、网络创数和创新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可创设出新颖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知识领域。 在具体的实施中,可将高职计算 机专业课程划分为“物联网+计算机”基础课、“物联网+计算机”专业课、“物联网+计算机 ”实训课三个方面,其中,“物联网+计算机”基础课可包含物联网工程导论、物 联网计算机技术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物联网+计算机”专业课可由物联网控制基础、物联网计算机嵌入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课程构成;而“物联网+计算机”实训课的设置上,各院校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移动智能设备运营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办学,构建安卓手机物联网实训室、ISO 物联网设备实训室,展开订单式培养, 创设出更具企业应用价值的“物联网+计算机”实训课程体系。
7项目研究工作的自我评价分析与结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国内各级高职院校应及时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引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的衍生物,与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创设出新的,符合计算机行业新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从而让高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不断萌发出新的生机。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能将移动互联网仅作为一种工具。 移动互联网思维必须渗透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从而实现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高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吉义,李文娟,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1).
[2]Janna Q.Anderson,Jan L.Boyles,Lee Rainie,等.互联网对高等教育未来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
[3] 孟亞君, 移动互联网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J].中国知网:信息科学,050031.
[4] 周志华,张平艳, 适应“互联网+教育”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中国知网:信息科学, 33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