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动式学习强调的知识,不仅限于书本知识,它的着眼点不再追求教学大纲上规定的内容,也不追求对书本知识的加深和拓宽,而是强调把学到的地理知识加以综合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关键词】互动式 地理 课堂
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感兴趣,很想对周围所发生的问题和现象做出评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欲强烈。而互动式教学正好为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也符合现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一、互动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互动式教学又称交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设问和提问方式、小组学习方式、讨论方式以及其他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它要求师生沟通、生生沟通,学生根据观察进行独立思考,学生通过触摸、感觉和欣赏他们生活的环境进行学习。总之,互动式学习是学生通过在现场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和理解研究的问题并获得体验,培养正确的态度与行为。互动式教学过程有以下特征:
1、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明确本课题学习主题的基础上,依据教师设计的或学生提出的以及师生共同讨论的系列问题,通过实验所获得的原始资料或文字、图片、录像、网络等所提供信息的研究,使学生直接与真实环境互动。
2、教学内容反映生活实际:在互动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努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产实际、生活实际、乡土实际,尝试从与周围密切相关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或解决问题的设想,把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服务家乡,服务社会。这也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思想理念的重要体现。
3、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学方法不是固定的,而应是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学生可以先带着问题去讨论,进行实验与分析,研究图表与数据或直接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然后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可运用讨论、辩论、判断、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写小论文等多种方法来交流观点。
二、互动式地理教学操作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里,教师除了提供一系列具体结构学习经验,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外,还扮演催化剂的角色,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意见和支援,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其模式有以下类型。
1、发现型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有共同之处,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材料,主动地探究发现,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如:在讲常见的天气系统的锋面系统时,可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1)冷锋,暖锋是怎样形成的?在锋面图中能标出冷气团,暖气团(2)课本中两幅图的云层、坡度有何区别,形成原因是什么?(3)两幅图中降水位置有何区别,形成原因是什么?(4)当两锋过境时,分别出现何种天气现象,分析原因。(5)当两锋过境后,天气又将如何变化,分析原因。经过生生间及师生间的互动解答出这些问题,对锋面知识有了深刻理解。该模式的程序:创设情境→分析探究→猜想假设→论证评价。
2、应用型
应用型依据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而设计。互动式学习强调的知识,不仅限于书本知识,它的着眼点不再追求教学大纲上规定的内容,也不追求对书本知识的加深和拓宽,而是强调把学到的地理知识加以综合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如当讲到交通运输网中的线中的京九铁路的区位分析后,可让学生分析京九铁路的区位因素。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时政热点、社会现象等案例教学。该模式程序:实际问题→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解决问题。
3、讨论型
是一种小组合作模式,主要特点是教师引导下围绕共同的主题开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程序如下:教师引导→组织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4、开放型
该模式要求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从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寻找问题,带着问题通过社会调查、问卷设问、专家采访、上网查询等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所需要信息,进而综合所需知识,提出有针对性、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的一种模式体系。该模式程序如下:提出问题→调查研究→讨论交流→自主探究→撰写论文。
三、互动式地理教学的作用
1、培养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与以记忆、理解为目标的一般性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过程围绕着某一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五种能力,即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2、树立创新意识,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互动式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一般而言,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所获得的成果,绝大多数只能是在自己或周围同学现有的基础上的创新,还不大可能达到科学发现水平,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参与类似于科学家探索的活动获得体验,逐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3、学会沟通与协作,提高学习兴趣
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激励学生思考,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问题,通过组内的合作以及组外人士的沟通合作。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获得发展。但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太多,且较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所以,研究性学习能弘扬学生合作团结。教师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既是组织者、促进者也是参与者,是形式中平等一员。
4、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广泛的接触社会,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际行动为取向,一方面使学生有了对问题的切身体验,另一方面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责任心,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科学的道德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对社会、对个人发展有价值的结果。
【关键词】互动式 地理 课堂
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感兴趣,很想对周围所发生的问题和现象做出评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欲强烈。而互动式教学正好为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也符合现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一、互动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互动式教学又称交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设问和提问方式、小组学习方式、讨论方式以及其他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它要求师生沟通、生生沟通,学生根据观察进行独立思考,学生通过触摸、感觉和欣赏他们生活的环境进行学习。总之,互动式学习是学生通过在现场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和理解研究的问题并获得体验,培养正确的态度与行为。互动式教学过程有以下特征:
1、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明确本课题学习主题的基础上,依据教师设计的或学生提出的以及师生共同讨论的系列问题,通过实验所获得的原始资料或文字、图片、录像、网络等所提供信息的研究,使学生直接与真实环境互动。
2、教学内容反映生活实际:在互动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努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产实际、生活实际、乡土实际,尝试从与周围密切相关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或解决问题的设想,把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服务家乡,服务社会。这也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思想理念的重要体现。
3、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学方法不是固定的,而应是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学生可以先带着问题去讨论,进行实验与分析,研究图表与数据或直接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然后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可运用讨论、辩论、判断、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写小论文等多种方法来交流观点。
二、互动式地理教学操作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里,教师除了提供一系列具体结构学习经验,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外,还扮演催化剂的角色,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意见和支援,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其模式有以下类型。
1、发现型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有共同之处,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材料,主动地探究发现,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如:在讲常见的天气系统的锋面系统时,可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1)冷锋,暖锋是怎样形成的?在锋面图中能标出冷气团,暖气团(2)课本中两幅图的云层、坡度有何区别,形成原因是什么?(3)两幅图中降水位置有何区别,形成原因是什么?(4)当两锋过境时,分别出现何种天气现象,分析原因。(5)当两锋过境后,天气又将如何变化,分析原因。经过生生间及师生间的互动解答出这些问题,对锋面知识有了深刻理解。该模式的程序:创设情境→分析探究→猜想假设→论证评价。
2、应用型
应用型依据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而设计。互动式学习强调的知识,不仅限于书本知识,它的着眼点不再追求教学大纲上规定的内容,也不追求对书本知识的加深和拓宽,而是强调把学到的地理知识加以综合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如当讲到交通运输网中的线中的京九铁路的区位分析后,可让学生分析京九铁路的区位因素。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时政热点、社会现象等案例教学。该模式程序:实际问题→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解决问题。
3、讨论型
是一种小组合作模式,主要特点是教师引导下围绕共同的主题开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程序如下:教师引导→组织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4、开放型
该模式要求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从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寻找问题,带着问题通过社会调查、问卷设问、专家采访、上网查询等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所需要信息,进而综合所需知识,提出有针对性、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的一种模式体系。该模式程序如下:提出问题→调查研究→讨论交流→自主探究→撰写论文。
三、互动式地理教学的作用
1、培养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与以记忆、理解为目标的一般性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过程围绕着某一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五种能力,即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2、树立创新意识,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互动式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一般而言,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所获得的成果,绝大多数只能是在自己或周围同学现有的基础上的创新,还不大可能达到科学发现水平,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参与类似于科学家探索的活动获得体验,逐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3、学会沟通与协作,提高学习兴趣
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激励学生思考,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问题,通过组内的合作以及组外人士的沟通合作。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获得发展。但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太多,且较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所以,研究性学习能弘扬学生合作团结。教师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既是组织者、促进者也是参与者,是形式中平等一员。
4、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广泛的接触社会,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际行动为取向,一方面使学生有了对问题的切身体验,另一方面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责任心,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科学的道德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对社会、对个人发展有价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