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情境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让学生勤于思考喜欢归纳主动的菜,到具体的数学学习之中,获得新教育改革下小学数学教育方式的“红利”。教师辅助学生主动参与到具体的数学试卷之中,帮助其获取数学学习方面的支持,并使学生能从综合体验中逐渐掌握数学学习的原理和规律,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要求、活就活用,从而能达成新教育方法和新学习方法之间的彼此呼应,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关键词:新学法;新教法;新课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创造性的学习迎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要求,活学活用创新发展,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自主地获得新知识,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并能够结合生活化的体验,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之内,学会运用以学到的数学知识。按照《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从趣味性的角度出发,循循善诱,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题和学生生活经验,并使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1.让学生参与到小学数学活动中
新课改明确提出,学生要参加数学活动,在实际情况和经验中学习和训练,掌握具体数学问题的处理能力,获得数学的生活化处理经验。教师对现行标准的教科书内容进行了细致衍生,使得教学过程符合学生数学教育的规律性和心理特点,以新课改精神为具体指导,用好教材内容,开展创造性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生活化情境之中,感受到数学生活化应用的魅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思维方法来处理实际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逻辑的强大,增强学习数学课的自信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所用来教学的数学题来自日常生活,数学教材图片也常常回归日常生活。从学生方便理解的日常生活角度入手教学,特别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素材图片,使日常生活成为数学教材的基础。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课程内容与学生所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生动呈现生活中的数学本相,结合学生的衣食住行,打造形象化的课堂教学场景。让数学课堂不再是抽象的定义,而是充满生活化、新鲜、强大的专业知识宝库。
2.在体验生活中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思维方法也是所有数学课的基础知识,小学生最初对数学课缺乏了解,缺乏定期探索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学生对数学课没有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因此,教师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独立的实践操作基础上自主探索数学规律,然后根据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新鲜的日常生活案例,对数学课有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尝试指导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自主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构建新的专业知识实践模型。例如,在教学生关于“图形”的课程内容时,学生可以首先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图形,举例说明正方形和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这种课堂参与可以合理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做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工作能力。布置作业时,尽量选择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题型,让学生结合实际经验和理解数学,进而提高对数学的理性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因此,学习的数学内容不应仅限于课程,还应不断扩展到日常生活中。
数学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专业知识的根源,是专业知识的家园。因此,不仅要在数学课上正确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还要在生活中思考数学课和应用数学,让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认证,最终才能为生活服务。教师要塑造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的能力,让学生逐渐具备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应用机会的能力,在数学课上,通过PPT的引导,学生能够感受到日常生活无处不在的数学逻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运用课堂教学中所学和训练的抽象专业知识处理日常生活的乐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设置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及时解决数学难题。
3.转变评价标准,评价小学数学教学
3.1注重日常课堂评价
新课改注重对日常课堂教学的评语,抵制盲目跟风,注重评语的甄选,只有关注日常课程内容的点评,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自我认同的发展趋势,以及教师对课堂教学点评的反馈。新课改规定,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学习评价可以让学生感知自己和老师的规定的不同,也可以让老师掌握学生的现状,老师可以根据评论的反馈立即调整教学方法,只有获得了这样的实时评价信息,才能加强师生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评论给出积极主动的、有启发性的评论,学生在了解到自己的差异后,立即迎头赶上。
3.2转变课堂評价标准
通过建立互动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设置较多的探究式数学题目,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对积极主动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奖励,这样既能增进课堂气氛,又能掌握作为学习效果,课程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水平,这也是验证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新型教学评价应将学生发展倾向作为行动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给予更多主动、积极、激励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要注意在给学生评价的时候,评价标准应该更加趋向多元化,适当地完善评价机制,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时候的行为习惯,思考时候的思维习惯等,对于这些具体内容都应该有正规的评价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教师为学生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予不同的教学评价,教师的教学改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邹金发.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2]张扎西.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53-154.
[3]刘琴.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9(09):73-77.
[4]揣丽媛.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探索[J].中华少年,2019(10):186.
关键词:新学法;新教法;新课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创造性的学习迎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要求,活学活用创新发展,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自主地获得新知识,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并能够结合生活化的体验,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之内,学会运用以学到的数学知识。按照《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从趣味性的角度出发,循循善诱,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题和学生生活经验,并使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1.让学生参与到小学数学活动中
新课改明确提出,学生要参加数学活动,在实际情况和经验中学习和训练,掌握具体数学问题的处理能力,获得数学的生活化处理经验。教师对现行标准的教科书内容进行了细致衍生,使得教学过程符合学生数学教育的规律性和心理特点,以新课改精神为具体指导,用好教材内容,开展创造性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生活化情境之中,感受到数学生活化应用的魅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思维方法来处理实际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逻辑的强大,增强学习数学课的自信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所用来教学的数学题来自日常生活,数学教材图片也常常回归日常生活。从学生方便理解的日常生活角度入手教学,特别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素材图片,使日常生活成为数学教材的基础。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课程内容与学生所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生动呈现生活中的数学本相,结合学生的衣食住行,打造形象化的课堂教学场景。让数学课堂不再是抽象的定义,而是充满生活化、新鲜、强大的专业知识宝库。
2.在体验生活中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思维方法也是所有数学课的基础知识,小学生最初对数学课缺乏了解,缺乏定期探索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学生对数学课没有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因此,教师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独立的实践操作基础上自主探索数学规律,然后根据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新鲜的日常生活案例,对数学课有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尝试指导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自主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构建新的专业知识实践模型。例如,在教学生关于“图形”的课程内容时,学生可以首先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图形,举例说明正方形和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这种课堂参与可以合理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做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工作能力。布置作业时,尽量选择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题型,让学生结合实际经验和理解数学,进而提高对数学的理性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因此,学习的数学内容不应仅限于课程,还应不断扩展到日常生活中。
数学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专业知识的根源,是专业知识的家园。因此,不仅要在数学课上正确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还要在生活中思考数学课和应用数学,让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认证,最终才能为生活服务。教师要塑造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的能力,让学生逐渐具备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应用机会的能力,在数学课上,通过PPT的引导,学生能够感受到日常生活无处不在的数学逻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运用课堂教学中所学和训练的抽象专业知识处理日常生活的乐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设置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及时解决数学难题。
3.转变评价标准,评价小学数学教学
3.1注重日常课堂评价
新课改注重对日常课堂教学的评语,抵制盲目跟风,注重评语的甄选,只有关注日常课程内容的点评,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自我认同的发展趋势,以及教师对课堂教学点评的反馈。新课改规定,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学习评价可以让学生感知自己和老师的规定的不同,也可以让老师掌握学生的现状,老师可以根据评论的反馈立即调整教学方法,只有获得了这样的实时评价信息,才能加强师生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评论给出积极主动的、有启发性的评论,学生在了解到自己的差异后,立即迎头赶上。
3.2转变课堂評价标准
通过建立互动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设置较多的探究式数学题目,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对积极主动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奖励,这样既能增进课堂气氛,又能掌握作为学习效果,课程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水平,这也是验证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新型教学评价应将学生发展倾向作为行动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给予更多主动、积极、激励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要注意在给学生评价的时候,评价标准应该更加趋向多元化,适当地完善评价机制,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时候的行为习惯,思考时候的思维习惯等,对于这些具体内容都应该有正规的评价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教师为学生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予不同的教学评价,教师的教学改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邹金发.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2]张扎西.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53-154.
[3]刘琴.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9(09):73-77.
[4]揣丽媛.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探索[J].中华少年,2019(1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