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教学向来是让语文教师头疼的事情。一味地纠缠于论点论据的梳理、论证方法的辨析,最终只会让学生望文生畏,越学越不想学。笔者最近教授苏教版八(下)第二单元,在议论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上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略有所得,姑且附会“三十六计”之名,介绍如下。
一、擒贼擒王:重锤实敲论点警句
让学生围绕论点出阅读题
《敬业与乐业》是近代维新派领袖梁启超的一篇演讲词。本文摆事实、讲道理,论述了“‘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一中心论点。论点在文章开头提出,不难找到。为了加深对论点的理解,加强对论点的品读,我让学生就论点出题目,命题角度不限。两分钟的思考之后,学生陆续发言,我有选择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几个问题:
①什么是“敬业”?什么是“乐业”?
②用“不二”强调了什么?
③“法门”可不可以改用“方法”“门径”?
④“四个字”这几个字是否影响句意的表达?该不该去掉?
研究这些问题时,我先请命题者谈自己的认识,其他同学随时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结果发现,无须教师讲析,学生的充分思考和交流已让答案近乎完美。尤其对“‘法门’可不可以改用‘方法’‘门径’”一问,竟然产生出“‘法门’一词具有佛教意味,如同佛教信仰一样,应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也当作一种崇高而神圣的信仰”这样的答案,让我倍感欣慰。
学生平时习惯于被动“接招”,做现成的资料上的题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自然难以兴奋。这回我让他们主动“出招”,并彼此“拆招”,积极性自然就上来了。“出题—答题”之间,中心论点便深入学生之心了。
填写两张空白书签
《敬业与乐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除了大量举例,大量引用诸子言论,还有作者自己的许多精辟论述。这些论述见解独到,造语简约,警示性强,从文中摘录出来即是“名言”。于是,我发给学生每人两张空白书签,要求在书签正面用最端正的字写上摘自本文的一句警句(中心论点除外),句末加上“——梁启超”,要求在书签反面也用一句简洁的话写上自己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句末加上“——×××(本人姓名)”。写好之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公推出本组内“名言”选摘和理解分析都最好的参加全班交流。另外,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写好的书签分别赠送给组内的两位同学。学生既来了兴趣,又感到了压力,便都钻进了文本,用心寻找和思索起来。
全班交流时发现,下列句子被学生选为“名言”的比例较高。
(1)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2)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3)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4)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5)天下第一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
学生对这些句子的解读,经过讨论、修改之后,不乏一些精彩的表述。依次各举一例:
(1)职业歧视至今难免,百年前的古人竟有如此平等观念,“维新派领袖”当之无愧。
(2)这里的“境地”应该理解为际遇吧,才能 际遇 努力=圆满。
(3)人生价值在敬业中实现,人生幸福在敬业中体验。
(4)想它苦,它就苦,不苦也苦;想它乐,它就乐,不乐也乐。
(5)做并苦痛着——不仅是苦人,更是蠢人。
我对这些解读大加赞赏,因为它们都是建立在准确把握文章精神实质基础上的,既蕴涵着作者和读者的思想,又经过语言锤炼的精美表达。
想来,这些都是安排“寻找并解读名言,完成书签”这一环节带来的效果。找警句——写心得——作交流——赠书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热情被点燃,思维和语言训练同时得到落实,可谓一箭多雕,一子活棋。
二、借体还魂:艺术再现课文要义
为白求恩写“颁奖词”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号召党员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一篇经典文章,对象的特定性、内容的政论性、时代的差异性使众多语文老师在教了一遍又一遍后依然困惑于不知该怎样教。我在准备这一课的时候,恰逢央视播放《感动中国2010》节目,不禁灵机一动:我们来为白求恩写一段“颁奖词”如何?于是课堂结构基本形成:一个问题 一段“颁奖词”。
一个问题是:我们要学习白求恩的什么精神?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找出具体体现白求恩精神的关键词。课上不少学生都比较准确(下转第59页)(上接第14页)地发现了白求恩精神的具体体现:“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些精神都属于广义的“共产主义精神”。问题虽然不是很难,却直击课文核心,并为下面完成“颁奖词”作了重要铺垫。
感动中国 1939年度人物
诺尔曼·白求恩
不是中国人,却把热血洒在了中国;不是军人,却英勇牺牲在抗日的战场。心怀赤诚,自然不远万里;救死扶伤,何惧弹雨枪林?他人生的词典里绝没有“自己”,这让_______;他对技术精益求精,又让多少人为之汗颜。他是伟大的_______、_______战士,他是永远的_______、_______楷模。
“颁奖词”中的第一个空,是要学生根据课文有关内容进行概括。通过研究上下文,可以发现本空答案的依据在课文第二段,原文是“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无不为之感动”。通过对“没有……不”“无不”两个双重否定句的分析,可将答案概括为“无数人为之感动”。
“颁奖词”中的后四个空,是对前面已经探究的白求恩精神具体内容的迁移运用。课上,我先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自己先填,然后组织小组讨论,交流答案,在这个基础上我提醒学生注意运用“白求恩精神”。这时,学生有的得意洋洋,有的恍然大悟,全班答案很快达成一致:“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我把“颁奖词”深情地朗读了一遍,全班同学竟情不自禁地齐读起来,课堂高潮不期而至。
三、反客为主:对号入座观照自己
议论文的教化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在保证课堂具有浓厚的语文味的基础上,使学生得到必要的思想教育和精神陶冶,是议论文教学的重要使命。在追求这一目标时,应努力做到教化无痕、施育自然,避免空洞说教或大谈思想品德,等等。
把周国平换成你自己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周国平的一篇砺志文,文章举了阿基米得、第欧根尼、王尔德、读书的少女、看画展的青年几个人的事例,证明他们都“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在谈到火车上专心致志读书的女孩时,作者联系起了过去和现在的自己,他写道: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我说:“看来周国平也是一个高贵的人。”进而话锋一转:“同学们,对照文中这些人,请问一下你自己:你算得上一个高贵的人吗?假如我们把刚才这段话去掉,请你就自己的实际情况另写几句话,你怎么写?”
片刻工夫,学生都已写好。一些同学的“改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且举一例:
现在的我,感觉还比不上火车上的这位最美少女,无法达到她的专注与忘情。但我也会对一本喜欢的书爱不释手,会反复纠正琴曲中的一处错误发音,会为误解一道题的意思而深深自责……正当青春岁月的我,也正拥抱着纯正的追求。高贵,我还算不上,但我正走在通往高贵的路上。
“我正走在通往高贵的路上。”看到这个句子时,我着实被震撼了。学生已经叩问灵魂,教者何需再费口舌?
就作品而言,读者是客体。但当读者走进作品,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汇入对作品的认识的时候,读者与作者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教议论文,指导学生真正走进课文,即时观照自己,这样的教育便是我们矢志追求的“润物无声”。
(责任编辑:李雪虹)
一、擒贼擒王:重锤实敲论点警句
让学生围绕论点出阅读题
《敬业与乐业》是近代维新派领袖梁启超的一篇演讲词。本文摆事实、讲道理,论述了“‘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一中心论点。论点在文章开头提出,不难找到。为了加深对论点的理解,加强对论点的品读,我让学生就论点出题目,命题角度不限。两分钟的思考之后,学生陆续发言,我有选择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几个问题:
①什么是“敬业”?什么是“乐业”?
②用“不二”强调了什么?
③“法门”可不可以改用“方法”“门径”?
④“四个字”这几个字是否影响句意的表达?该不该去掉?
研究这些问题时,我先请命题者谈自己的认识,其他同学随时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结果发现,无须教师讲析,学生的充分思考和交流已让答案近乎完美。尤其对“‘法门’可不可以改用‘方法’‘门径’”一问,竟然产生出“‘法门’一词具有佛教意味,如同佛教信仰一样,应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也当作一种崇高而神圣的信仰”这样的答案,让我倍感欣慰。
学生平时习惯于被动“接招”,做现成的资料上的题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自然难以兴奋。这回我让他们主动“出招”,并彼此“拆招”,积极性自然就上来了。“出题—答题”之间,中心论点便深入学生之心了。
填写两张空白书签
《敬业与乐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除了大量举例,大量引用诸子言论,还有作者自己的许多精辟论述。这些论述见解独到,造语简约,警示性强,从文中摘录出来即是“名言”。于是,我发给学生每人两张空白书签,要求在书签正面用最端正的字写上摘自本文的一句警句(中心论点除外),句末加上“——梁启超”,要求在书签反面也用一句简洁的话写上自己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句末加上“——×××(本人姓名)”。写好之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公推出本组内“名言”选摘和理解分析都最好的参加全班交流。另外,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写好的书签分别赠送给组内的两位同学。学生既来了兴趣,又感到了压力,便都钻进了文本,用心寻找和思索起来。
全班交流时发现,下列句子被学生选为“名言”的比例较高。
(1)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2)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3)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4)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5)天下第一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
学生对这些句子的解读,经过讨论、修改之后,不乏一些精彩的表述。依次各举一例:
(1)职业歧视至今难免,百年前的古人竟有如此平等观念,“维新派领袖”当之无愧。
(2)这里的“境地”应该理解为际遇吧,才能 际遇 努力=圆满。
(3)人生价值在敬业中实现,人生幸福在敬业中体验。
(4)想它苦,它就苦,不苦也苦;想它乐,它就乐,不乐也乐。
(5)做并苦痛着——不仅是苦人,更是蠢人。
我对这些解读大加赞赏,因为它们都是建立在准确把握文章精神实质基础上的,既蕴涵着作者和读者的思想,又经过语言锤炼的精美表达。
想来,这些都是安排“寻找并解读名言,完成书签”这一环节带来的效果。找警句——写心得——作交流——赠书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热情被点燃,思维和语言训练同时得到落实,可谓一箭多雕,一子活棋。
二、借体还魂:艺术再现课文要义
为白求恩写“颁奖词”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号召党员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一篇经典文章,对象的特定性、内容的政论性、时代的差异性使众多语文老师在教了一遍又一遍后依然困惑于不知该怎样教。我在准备这一课的时候,恰逢央视播放《感动中国2010》节目,不禁灵机一动:我们来为白求恩写一段“颁奖词”如何?于是课堂结构基本形成:一个问题 一段“颁奖词”。
一个问题是:我们要学习白求恩的什么精神?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找出具体体现白求恩精神的关键词。课上不少学生都比较准确(下转第59页)(上接第14页)地发现了白求恩精神的具体体现:“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些精神都属于广义的“共产主义精神”。问题虽然不是很难,却直击课文核心,并为下面完成“颁奖词”作了重要铺垫。
感动中国 1939年度人物
诺尔曼·白求恩
不是中国人,却把热血洒在了中国;不是军人,却英勇牺牲在抗日的战场。心怀赤诚,自然不远万里;救死扶伤,何惧弹雨枪林?他人生的词典里绝没有“自己”,这让_______;他对技术精益求精,又让多少人为之汗颜。他是伟大的_______、_______战士,他是永远的_______、_______楷模。
“颁奖词”中的第一个空,是要学生根据课文有关内容进行概括。通过研究上下文,可以发现本空答案的依据在课文第二段,原文是“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无不为之感动”。通过对“没有……不”“无不”两个双重否定句的分析,可将答案概括为“无数人为之感动”。
“颁奖词”中的后四个空,是对前面已经探究的白求恩精神具体内容的迁移运用。课上,我先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自己先填,然后组织小组讨论,交流答案,在这个基础上我提醒学生注意运用“白求恩精神”。这时,学生有的得意洋洋,有的恍然大悟,全班答案很快达成一致:“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我把“颁奖词”深情地朗读了一遍,全班同学竟情不自禁地齐读起来,课堂高潮不期而至。
三、反客为主:对号入座观照自己
议论文的教化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在保证课堂具有浓厚的语文味的基础上,使学生得到必要的思想教育和精神陶冶,是议论文教学的重要使命。在追求这一目标时,应努力做到教化无痕、施育自然,避免空洞说教或大谈思想品德,等等。
把周国平换成你自己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周国平的一篇砺志文,文章举了阿基米得、第欧根尼、王尔德、读书的少女、看画展的青年几个人的事例,证明他们都“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在谈到火车上专心致志读书的女孩时,作者联系起了过去和现在的自己,他写道: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我说:“看来周国平也是一个高贵的人。”进而话锋一转:“同学们,对照文中这些人,请问一下你自己:你算得上一个高贵的人吗?假如我们把刚才这段话去掉,请你就自己的实际情况另写几句话,你怎么写?”
片刻工夫,学生都已写好。一些同学的“改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且举一例:
现在的我,感觉还比不上火车上的这位最美少女,无法达到她的专注与忘情。但我也会对一本喜欢的书爱不释手,会反复纠正琴曲中的一处错误发音,会为误解一道题的意思而深深自责……正当青春岁月的我,也正拥抱着纯正的追求。高贵,我还算不上,但我正走在通往高贵的路上。
“我正走在通往高贵的路上。”看到这个句子时,我着实被震撼了。学生已经叩问灵魂,教者何需再费口舌?
就作品而言,读者是客体。但当读者走进作品,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汇入对作品的认识的时候,读者与作者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教议论文,指导学生真正走进课文,即时观照自己,这样的教育便是我们矢志追求的“润物无声”。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