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体系的运行状况和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ian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都设立了“形势与政策”课程,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既体现该课程的导向性、政策性和时效性,又做到内容生动鲜活、形式丰富多样并非易事。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探究了该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历史沿革,并就教学模式创新提出见解。
  关键词:政治课;形势与政策;运行状况;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56-02
  1987年,国家教育部决定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要求各高等院校列入教学计划,以开设常规性课程为主要方式,辅之以其他教学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进一步对“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这一系列政策文件充分显示了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程度。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体系的运行状况
  按照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必须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视野,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是基础,进课堂是关键,进学生头脑是目的。在教学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切实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工作中。
  (一)教学情况
  作为公选课,“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河北农业大学已经连续开设7年多,并已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体系。教研室不断解决形势政策教育中的存在的问题,推进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建设和发展。教研室就认真研究学习教育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领会中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以此为纲,统领教学工作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任课教师提前集体讨论确定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稳定性、连续性相结合。结束第一个学期的课程后,课题组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同学中,认为课程建设规范、实施效果很好的同学的比例高达90.3%。课题组成员还参与教改项目5项,发表与教学相关内容十余篇,其中5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意识形态的斗争形式出现了异化,由激烈的对抗逐步转向东西方文明、价值的冲突,从而也导致了国人对意识形态的淡化。这些变化对我们开展形势政策教育都是挑战。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寻求“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与模式的创新和整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堂。但是,目前在许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存在三大反差:第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地位与学校重视程度的反差;第二,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迫切需求与教学实际效果之间的反差;第三,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与传统教学模式落后之间的反差。
  针对以上问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研室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与模式的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及时回答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使“形势与政策”课程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使我们的课程教学既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又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学生的头脑。
  (二)教学重点与改进
  第一,选题内容上的创新——强化“六个贴近”的教学理念。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实行认知与行为相统一的原则,从教学内容有针对性、课程运行确保有效性、教学效果有实效性的角度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一主线,立足于当前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专注于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分配、稳定等问题。在具体的内容选择上,要实现贴近世情、国情、省情、民情、校情、生情等“六个贴近”。“六个贴近”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大学生的自身实际和身心发展需求,激发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第二,教学模式上的创新与整合。“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多、课时少、时效性强等特点,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和调动好各种教学资源,明确学科性质和指导思想,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理清体系,建设课程,不能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来取代专门课程。教研室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同学们的主体意识。教学方式的种种优化与创新,核心是为了激发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式的优化,特别是探索尝试课堂互动讨论的方法,能够形成大学生最充分的独立思考和学习空间,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学习知识、掌握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方法论,养成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现实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情况与路径
  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内容与模式,正确处理好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关系,把思想性作为教育的优先目标,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关注度和敏感性,帮助学生养成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把握形势的方法,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拓展国际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国内外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索
  目前,我国高校都设立了形势与政策课程,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既体现该课程的导向性、政策性和时效性,又做到内容生动鲜活、形式丰富多样并非易事。大部分有关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研究便集中于此,特别是探讨关于课堂形式和所讲内容上,由此产生了诸如模块教学法等。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类课程,所以,在国外基本没有研究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文献资料,但国外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政治类课程,如公民与社会、国际关系、地区政治等,可以说是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授课内容分解成为了若干学科进行教学。   (二)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之一:素材库建设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素材具有更新速度快、需求量大的特点,虽然其素材来源相对广泛:电视新闻、报纸、杂志、博客、论坛等,但其甄别工作却异常复杂。此外,“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思想政治公共课属性,其素材要求有较高的政治性、正确性、导向性和正面性。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多媒体课件与教学案例素材库建设这一项目准备建设一个“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素材库,该素材库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多媒体课件素材库。该素材库包含“热点问题课件素材库”和“突发问题课件素材库”。前者主要有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南海问题、反恐问题、就业问题、中美关系等课件组成;后者主要有伦敦奥运会、埃博拉病毒防治、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界四中全会等课件组成。
  第二部分,教学案例素材库。教学案例素材库是对多媒体课件的一种补充和辅导教学材料,主要包括朝鲜核问题、当代日本军事大国动向、国际反恐合作、美国意识形态外交、利益集团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回顾与反思、中东问题、伊朗问题、基督教对当代政治影响和国际关系中的主要思想、流派等。
  (三)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之二:师生协同创新
  2012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看,协同创新是适应我国大学办学要求的新理念,是优化大学发展总体设计、深入推进大学职能集成开发、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创高等教育发展新时代的精神指南。运用协同创新理念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日益得到广泛重视,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第一,师生协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活动方式。课程应当采取大众参与和精英参与的结合方式,即开展学生论坛、辩论比赛、模拟联合国、课题分组讨论、暑期的“故乡调研”活动等,不同的学生参与不同项目,做到人人有项目可参与,人人都有实践的机会。
  第二,师生协同创新的有效方式。除进行实践活动外,师生协同创新还可以有许多其他的方式,如加强课外的师生交流。特别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时刻牢记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课堂教育,更多的是生活教育、人生教育,功夫更多是在课堂之外。
  第三,实践活动和教师参与的改革模式。改革的模式应当采用有效试点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选取一部分学生先行先试,得出数据和结论后,再进行改进,然后逐步推广,不要想当然地破坏原有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新的教学模式还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
  第四,实践活动和教师参与效果的评价方式和方法。评价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应当基于项目最终调查的数据和学生的反应,最终应该做到三个满意,即教育管理部门满意、教师满意、学生满意。
  参考文献:
  [1]梁长坤,闻竞.高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1,13(6):50.
  [2]马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
  [3]梁继峰.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观在纵向维度上的变化轨迹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6):89-90.
其他文献
摘要:2014—2015学年为南通理工学院升本后由专科层次教育向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全面转型的一年,根据学院开展“如何办好应用型本科学校”大讨论的部署,南通理工学院对新一批本科生实施了“一个班主任负责一个班级”班主任导师制。笔者以南通理工学院建筑系土木工程A1403班为例,分析了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的特点,对高校班主任导师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
摘要:民族预科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美的熏陶、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意识等。本文分析了在民族预科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特点。  关键词:民族预科;数学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46-02  
摘要:高职医学院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成分。办好高职医学教育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因地制宜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以明确办学定位,突出高职特色,努力培养适应基层卫生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创新、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医学院校生存的根本。  关键词:高职医学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要:双师素质的提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构建了高职院校双师的生态行为系统,全面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提升的因素,为高职院校全面提升双师素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师;生态系统理论;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23-02  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日益艰巨,
摘要:德育教育既关乎每一个公民的思想品质,同时解决的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学院致力于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德育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改革的方式、方法和经验,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独立学院的德育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改革;独立学院;创新模式 
摘要:课堂是体现教育工作者教学技能的大舞台,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主战场。目前,高校课堂效率低下的情况普遍存在,如何能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学习金字塔理论为依据,针对目前大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建筑制图课程课堂效率的方法和措施。此方法的提出,有助于建筑制图教学的改革,同时为高校其他课程课堂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学习金字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空心化让学生的学习目标变得模糊不清,难以找到自身发展的方向,从而导致学风散漫。本文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系统分析了目前学风建设的不足,提出了学风建设需要改变传统的“命令约束式”,应充分考虑内因和外因,结合专业导向的“激励培养式”的思路。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学风建设;学风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技工院校实训中心的文化建设工作,是实训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实训中心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实施途径进行描述,力图探索文化建设对实训中心的重要性表现。  关键词:实训中心;技工院校;数控实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95-02   全国范围内技工院校建立实训中心的目的和要求基本一致:培养具备一
摘要:寝室管理是辅导员的基本工作之一,本方案通过找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环境中寝室矛盾的主要诱因,重新设计寝室分配制度和寝室文化建设活动,帮助新生建立和谐的寝室关系,平稳度过大学适应期,促进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寝室管理;医学生;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23-02  寝室是大学生在校的主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数学课堂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关键词:小学教育;课堂经验;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245-02  数学规律是客观且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