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常说,“脚底板下出新闻”或“记者在路上”。所言之意即一名合格的记者,就要迈开双脚,不但笔上功夫硬,“脚”下功夫也不能弱。
作为自治区媒体驻盟市站的记者,记者对此体会颇深,并且认识到要想抓到“活鱼”、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不但要迈好“两脚”,更要把握好“两角”,即把触角伸达基层、把视角切向群众。这样才能在外人眼中“没有新闻的角落”里去开掘新闻资源的富矿,才能“生产”出更具感染力、亲和力、影响力的作品。
把触角伸达基层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对记者采写新闻的一个根本要求。其实,要写出“三贴近”的稿件,记者必须得“三贴近”,记者的心更必须“三贴近”,真正接触群众、深入生活。
2006年5月3日,对于兴安盟科右前旗树木沟乡和大坝沟镇的干部群众来说,是一个悲痛而又揪心的日子,他们爱戴的老书记黄满坡永远离开了他们。5月5日,科右前旗举行仪式隆重悼念黄满坡,千余名干部群众赶来追思缅怀他。树木沟乡的父老乡亲们坐4个小时的汽车赶来了,大坝沟镇的干部群众赶来了,他的学生也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许多人泣不成声……
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离去,为何如此牵动人心?记者的新闻敏感与宣传的要求不谋而合。接下来,记者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倾听百姓的心声,跟着他们一起感动、一起落泪。调动自身的一切感官,捕捉每一个生动的细节,才写就《洒向村民都是爱——追记“牛玉儒式的好干部”科右前旗大坝沟镇原党委书记黄满坡》的长篇通讯。通讯刊发于《内蒙古日报》2006年7月3日一版二条,并配發“本报评论员”文章《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稿件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读者评价“把人写活了、把情写透了”。而这一切,都源于记者的“双脚”和“触角”都指向了基层。深入到群众身边、群众心坎,才能有“意外”的收获,稿件才能写得鲜活、生动、感人,才能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深入基层重要,增强新闻敏感更重要。处处留心皆新闻,只有不断增强新闻敏感、练就灵敏的“新闻鼻子”去识别和挖掘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技能大军挣回2亿元》,这则刊发在《内蒙古日报》2007年1月24日的新闻,可以算是记者随手“捡”来的。1月21日那天,记者来到扎赉特旗巴达尔湖镇乌兰陶海,在与农民王宝龙唠嗑儿时突然发现了这样一条线索——他说:“前两天,我那孩子又寄回来1万元,这两年往回寄的钱差不多快4万元了!如果没有旗里的免费培训,孩子哪能这么有出息呢!”记者“顺藤摸瓜”,挖出了“去年,这个旗累计输出劳动力5,9万人,劳务经济收入达到2亿元”的“大鱼”。
居高声自远,涉深鱼方多。好的新闻素材就在群众中间,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里。
把视角切向群众
在新闻界有这样一个常识:一般情况下,人物的新闻图片很少要俯拍的角度,因为人们不想看到记者“高高在上”。人们所说的“记者的眼睛盯上面”,意思是说记者围着“上层”转。其实,围着“上层”转也是记者的一种责任,但只要把视角切向群众,“围着‘上层’转的同时”同样会写出深受读者喜爱的新闻。这就是要求记者关注民生,就是要研究普通群众的心理,写出广大读者所盼。
2008年3月24日,《内蒙古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一条300余字的消息,标题是《兴安盟8370户贫困农牧民喜迁新居》。若按篇幅算,300余字确实是“小消息”,但为何能上了头版头条?关键就是记者把写作的视角、新闻的视角切向了群众。这是一条从兴安盟扶贫办了解到的线索,如果单纯地从工作角度去报道,会说“某某年,某某单位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工作上成绩突出”云云,生硬而俗套。
其实,从最普通的群众心理讲,关注政府部门工作上取得了多少成绩,远没有关注政府部门为“我”、为“我们”做了那些工作来得实惠。这就是一个角度的问题。于是,在处理这篇稿件时,记者不但在标题上体现“为‘我’及‘我们’做了什么”,而且开门见山地叙述:8370户贫困农牧民搬离“冬天不避寒,夏季不挡雨,住了半世纪”的危草房,欢天喜地乔迁新居。
这是刊发于2008年11月份《内蒙古日报》一则消息的开头,寥寥数语,便将人们带入农民“兴奋”畅谈美好生活的现场。其实,这则新闻的背景是兴安盟委组织部扶贫的红旗嘎查两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按一般的写作模式,应该着重写出扶贫单位的做法、措施等等。但记者却来了个角度大逆转,把目光对准贫困群众,让他们成为新闻的主角。抓现场、抓“活鱼”,以特写的笔法再现了红旗嘎查群众脱贫后喜悦的生活场景,写出了“带露水珠”的鲜活事例。
新闻“视角”的问题,也反映一位记者的新闻观。小视角、平视角、低视角同样可以做出大主题。
当今,新闻单向传播的模式开始向双向传播转变,即读者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反馈者。新闻工作者就要根据受众的意愿和心理去调整和完善报道思路,这就要求报道者身子下移、视角下移,把政策、文件、上级的精神与群众的情绪、愿望、要求结合起来研究,从两方面的结合点上发掘出新闻的素材,力求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进一步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亲和力。
作为自治区媒体驻盟市站的记者,记者对此体会颇深,并且认识到要想抓到“活鱼”、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不但要迈好“两脚”,更要把握好“两角”,即把触角伸达基层、把视角切向群众。这样才能在外人眼中“没有新闻的角落”里去开掘新闻资源的富矿,才能“生产”出更具感染力、亲和力、影响力的作品。
把触角伸达基层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对记者采写新闻的一个根本要求。其实,要写出“三贴近”的稿件,记者必须得“三贴近”,记者的心更必须“三贴近”,真正接触群众、深入生活。
2006年5月3日,对于兴安盟科右前旗树木沟乡和大坝沟镇的干部群众来说,是一个悲痛而又揪心的日子,他们爱戴的老书记黄满坡永远离开了他们。5月5日,科右前旗举行仪式隆重悼念黄满坡,千余名干部群众赶来追思缅怀他。树木沟乡的父老乡亲们坐4个小时的汽车赶来了,大坝沟镇的干部群众赶来了,他的学生也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许多人泣不成声……
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离去,为何如此牵动人心?记者的新闻敏感与宣传的要求不谋而合。接下来,记者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倾听百姓的心声,跟着他们一起感动、一起落泪。调动自身的一切感官,捕捉每一个生动的细节,才写就《洒向村民都是爱——追记“牛玉儒式的好干部”科右前旗大坝沟镇原党委书记黄满坡》的长篇通讯。通讯刊发于《内蒙古日报》2006年7月3日一版二条,并配發“本报评论员”文章《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稿件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读者评价“把人写活了、把情写透了”。而这一切,都源于记者的“双脚”和“触角”都指向了基层。深入到群众身边、群众心坎,才能有“意外”的收获,稿件才能写得鲜活、生动、感人,才能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深入基层重要,增强新闻敏感更重要。处处留心皆新闻,只有不断增强新闻敏感、练就灵敏的“新闻鼻子”去识别和挖掘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技能大军挣回2亿元》,这则刊发在《内蒙古日报》2007年1月24日的新闻,可以算是记者随手“捡”来的。1月21日那天,记者来到扎赉特旗巴达尔湖镇乌兰陶海,在与农民王宝龙唠嗑儿时突然发现了这样一条线索——他说:“前两天,我那孩子又寄回来1万元,这两年往回寄的钱差不多快4万元了!如果没有旗里的免费培训,孩子哪能这么有出息呢!”记者“顺藤摸瓜”,挖出了“去年,这个旗累计输出劳动力5,9万人,劳务经济收入达到2亿元”的“大鱼”。
居高声自远,涉深鱼方多。好的新闻素材就在群众中间,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里。
把视角切向群众
在新闻界有这样一个常识:一般情况下,人物的新闻图片很少要俯拍的角度,因为人们不想看到记者“高高在上”。人们所说的“记者的眼睛盯上面”,意思是说记者围着“上层”转。其实,围着“上层”转也是记者的一种责任,但只要把视角切向群众,“围着‘上层’转的同时”同样会写出深受读者喜爱的新闻。这就是要求记者关注民生,就是要研究普通群众的心理,写出广大读者所盼。
2008年3月24日,《内蒙古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一条300余字的消息,标题是《兴安盟8370户贫困农牧民喜迁新居》。若按篇幅算,300余字确实是“小消息”,但为何能上了头版头条?关键就是记者把写作的视角、新闻的视角切向了群众。这是一条从兴安盟扶贫办了解到的线索,如果单纯地从工作角度去报道,会说“某某年,某某单位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工作上成绩突出”云云,生硬而俗套。
其实,从最普通的群众心理讲,关注政府部门工作上取得了多少成绩,远没有关注政府部门为“我”、为“我们”做了那些工作来得实惠。这就是一个角度的问题。于是,在处理这篇稿件时,记者不但在标题上体现“为‘我’及‘我们’做了什么”,而且开门见山地叙述:8370户贫困农牧民搬离“冬天不避寒,夏季不挡雨,住了半世纪”的危草房,欢天喜地乔迁新居。
这是刊发于2008年11月份《内蒙古日报》一则消息的开头,寥寥数语,便将人们带入农民“兴奋”畅谈美好生活的现场。其实,这则新闻的背景是兴安盟委组织部扶贫的红旗嘎查两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按一般的写作模式,应该着重写出扶贫单位的做法、措施等等。但记者却来了个角度大逆转,把目光对准贫困群众,让他们成为新闻的主角。抓现场、抓“活鱼”,以特写的笔法再现了红旗嘎查群众脱贫后喜悦的生活场景,写出了“带露水珠”的鲜活事例。
新闻“视角”的问题,也反映一位记者的新闻观。小视角、平视角、低视角同样可以做出大主题。
当今,新闻单向传播的模式开始向双向传播转变,即读者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反馈者。新闻工作者就要根据受众的意愿和心理去调整和完善报道思路,这就要求报道者身子下移、视角下移,把政策、文件、上级的精神与群众的情绪、愿望、要求结合起来研究,从两方面的结合点上发掘出新闻的素材,力求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进一步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