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开“双脚”把握“两角”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cxy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常说,“脚底板下出新闻”或“记者在路上”。所言之意即一名合格的记者,就要迈开双脚,不但笔上功夫硬,“脚”下功夫也不能弱。
  作为自治区媒体驻盟市站的记者,记者对此体会颇深,并且认识到要想抓到“活鱼”、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不但要迈好“两脚”,更要把握好“两角”,即把触角伸达基层、把视角切向群众。这样才能在外人眼中“没有新闻的角落”里去开掘新闻资源的富矿,才能“生产”出更具感染力、亲和力、影响力的作品。
  
  把触角伸达基层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对记者采写新闻的一个根本要求。其实,要写出“三贴近”的稿件,记者必须得“三贴近”,记者的心更必须“三贴近”,真正接触群众、深入生活。
  2006年5月3日,对于兴安盟科右前旗树木沟乡和大坝沟镇的干部群众来说,是一个悲痛而又揪心的日子,他们爱戴的老书记黄满坡永远离开了他们。5月5日,科右前旗举行仪式隆重悼念黄满坡,千余名干部群众赶来追思缅怀他。树木沟乡的父老乡亲们坐4个小时的汽车赶来了,大坝沟镇的干部群众赶来了,他的学生也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许多人泣不成声……
  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离去,为何如此牵动人心?记者的新闻敏感与宣传的要求不谋而合。接下来,记者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倾听百姓的心声,跟着他们一起感动、一起落泪。调动自身的一切感官,捕捉每一个生动的细节,才写就《洒向村民都是爱——追记“牛玉儒式的好干部”科右前旗大坝沟镇原党委书记黄满坡》的长篇通讯。通讯刊发于《内蒙古日报》2006年7月3日一版二条,并配發“本报评论员”文章《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稿件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读者评价“把人写活了、把情写透了”。而这一切,都源于记者的“双脚”和“触角”都指向了基层。深入到群众身边、群众心坎,才能有“意外”的收获,稿件才能写得鲜活、生动、感人,才能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深入基层重要,增强新闻敏感更重要。处处留心皆新闻,只有不断增强新闻敏感、练就灵敏的“新闻鼻子”去识别和挖掘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技能大军挣回2亿元》,这则刊发在《内蒙古日报》2007年1月24日的新闻,可以算是记者随手“捡”来的。1月21日那天,记者来到扎赉特旗巴达尔湖镇乌兰陶海,在与农民王宝龙唠嗑儿时突然发现了这样一条线索——他说:“前两天,我那孩子又寄回来1万元,这两年往回寄的钱差不多快4万元了!如果没有旗里的免费培训,孩子哪能这么有出息呢!”记者“顺藤摸瓜”,挖出了“去年,这个旗累计输出劳动力5,9万人,劳务经济收入达到2亿元”的“大鱼”。
  居高声自远,涉深鱼方多。好的新闻素材就在群众中间,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里。
  
  把视角切向群众
  
  在新闻界有这样一个常识:一般情况下,人物的新闻图片很少要俯拍的角度,因为人们不想看到记者“高高在上”。人们所说的“记者的眼睛盯上面”,意思是说记者围着“上层”转。其实,围着“上层”转也是记者的一种责任,但只要把视角切向群众,“围着‘上层’转的同时”同样会写出深受读者喜爱的新闻。这就是要求记者关注民生,就是要研究普通群众的心理,写出广大读者所盼。
  2008年3月24日,《内蒙古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一条300余字的消息,标题是《兴安盟8370户贫困农牧民喜迁新居》。若按篇幅算,300余字确实是“小消息”,但为何能上了头版头条?关键就是记者把写作的视角、新闻的视角切向了群众。这是一条从兴安盟扶贫办了解到的线索,如果单纯地从工作角度去报道,会说“某某年,某某单位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工作上成绩突出”云云,生硬而俗套。
  其实,从最普通的群众心理讲,关注政府部门工作上取得了多少成绩,远没有关注政府部门为“我”、为“我们”做了那些工作来得实惠。这就是一个角度的问题。于是,在处理这篇稿件时,记者不但在标题上体现“为‘我’及‘我们’做了什么”,而且开门见山地叙述:8370户贫困农牧民搬离“冬天不避寒,夏季不挡雨,住了半世纪”的危草房,欢天喜地乔迁新居。
  这是刊发于2008年11月份《内蒙古日报》一则消息的开头,寥寥数语,便将人们带入农民“兴奋”畅谈美好生活的现场。其实,这则新闻的背景是兴安盟委组织部扶贫的红旗嘎查两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按一般的写作模式,应该着重写出扶贫单位的做法、措施等等。但记者却来了个角度大逆转,把目光对准贫困群众,让他们成为新闻的主角。抓现场、抓“活鱼”,以特写的笔法再现了红旗嘎查群众脱贫后喜悦的生活场景,写出了“带露水珠”的鲜活事例。
  新闻“视角”的问题,也反映一位记者的新闻观。小视角、平视角、低视角同样可以做出大主题。
  当今,新闻单向传播的模式开始向双向传播转变,即读者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反馈者。新闻工作者就要根据受众的意愿和心理去调整和完善报道思路,这就要求报道者身子下移、视角下移,把政策、文件、上级的精神与群众的情绪、愿望、要求结合起来研究,从两方面的结合点上发掘出新闻的素材,力求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进一步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亲和力。
其他文献
在我国,会议新闻是报纸绕不开的报道内容。党委机关报和行业报自不消说,都市类报纸,许多会议报道也要占据一定的版面。但是,党委机关报对于许多会议报道的时效、全面和权威性,常常是都市类报纸所不能比拟的。即使时效相同,大喇叭小喇叭调子毫无变化,这也是读者感到乏味甚至厌恶的。如何改进都市报的会议新闻报道、提高报道质量?作为都市类报纸的工作者,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常会看到这样的会议报道
期刊
深度报道是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近来,包头晚报在第三版尝试报道受众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的深度报道方式。但因种种因素制约,深度报道的时效性存在一些欠缺,使得一些深度报道为了挖掘新闻的深度而忽视了新闻的时效性,以至于新闻事件发生数天之后才完成报道。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深度报道的时效性是关系深度报道成功与否的
期刊
新闻报道的“可听性”是播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实践中首先考虑的内容。但是越来越多的同行比较片面地将其等同于“感官冲击力”。表现在实际事例中,或者比较多地渲染暴力、恶行等不太健康的内容,或者以自然主义的手法,铺叙易于引起心理上的诸如同情、憎恶等等反应的情节。由此,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个问题,在新闻报道中的“人”究竟是何种地位?这个“人”,既指具体的被报道者,也泛指与事件有关或可能发生关系、受
期刊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著作权的保护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在保护合理权利的同时平衡各方利益,是迫切需要予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对著作权的挑战    网络是继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兴信息传播媒介。当今海量的信息传播与日益扩大的用户群,引发了著作权人及相关行业的利益保护与公众获取信息权利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冲突。  1.复制权  复制权的行使是作者行使著作权的集
期刊
一 问题的提出    即时通讯其定义如下:“Instant Messaging(读成I-M)缩写为IM或IMing,典型的IM是这样工作的:当好友列表中的某人在任何时候登陆上线并试图通过你的计算机联系你时,IM系统会发一个消息提醒你,然后你能与他建立一个聊天会话并键入消息文字进行交流。”……以上是通过QQ为例对即时通讯作为一种传播工具的主要传播工具的主要传播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正因为这些特征,QQ
期刊
在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当中,服务性节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类节目办好了往往可以吸引众多的听众,拥有忠实的听众群。近几年来,呼伦贝尔电台开办了《听众热线》、《1046信息广场》、《农牧林天地》、《148法律热线》等五、六档服务类节目。从精办这些节目的实践中我们感受到,服务性节目之所以长盛不衰,之所以魅力十足,关键是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此类节目的互动性、实用性和贴近性,更是受听众欢迎的
期刊
党报应该把党想说的,人民想听的统一起来,这是取信于党,取信于民,既讲政治,又不脱离群众的根本所在。然而,在实践中,多数党报还做不到让读者喜闻乐见。“白话自说、自娱自乐、自我欣赏”是一些读者对党报的评价,更有极端说法:“看党报就是花钱买个‘爹’回去教训自己”。正确理解这些评价,说明党报还需要在满足读者需求上下功夫。  党报如何抓住读者呢?不妨多研究读者的需求,增强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包装意识和重视反
期刊
作为信息技术革命产物的互联网已经将触手伸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影响着社会事务的方方面面。网络改变了信息的传受关系,迎合了使用者表达自己意愿的心理,给公众带来了自由参与传播的可能性,通过网络技术的特性,整个世界被连接起来,纳入到一张无形的网中。在网络的世界中,信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自由流动,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网民观点在这里汇集碰撞,因此,网络成为了表达意见的绝佳平台。2008年,当拉萨“
期刊
一直以来,会议报道是巴彦淖尔日报头版的重头戏,巴彦淖尔市委、政府组织召开的重要会议、“两会”、经济工作会议、各行各业的工作会议及领导人活动的篇幅,几乎占据了每天报纸一版的大半个版面,使得报纸的新闻性、可读性大打折扣,不仅让编采人员头疼,也让读者对党报陈旧的报道形式、乏味的报道内容心生厌烦,失去了头版吸引眼球、抓住心灵的冲击力,成为日报新闻宣传的软肋。为此。巴彦淖尔日报从2009年11月1日起对日报
期刊
尽管当下人们对媒介信息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但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城市规模不大、新闻传播环境还不是很成熟的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对新闻媒介信息的依赖度还是比较低的,这在客观上就会形成“报纸可有可无、电视(新闻)不看也行”等人们淡化媒体作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媒体更加积极主动地吸引潜在受众,想方设法扩大受众范围,培养人们通过媒体与外界积极交流沟通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在现代社会的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