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沉淀了丰富的传统美德文化,包括守礼、诚信、责任、爱国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能帮助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路径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华传统美德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1-132-01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儿女的精神财富。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德育主阵地,是学生涵养美德,提高道德情操的主要课程。本文通过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路径,让学生浸润美德,培育道德情操。
一、通过经典文化教学,品古人智慧之美,涵养个性品质
无论是寓言、成语,还是古诗词、对联这些经典文化,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中,深入挖掘经典文化,将经典美德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的同时,接受更深层次的人文、情感及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比如上诚实守信一课,我们可以从诚信的远古记载入手开讲,春秋战国思想家孔子的《礼记中庸》记载——言必行,行必果,告诫人们要言而有信,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诚信的成语也非常多,有一言九鼎,言而有信,诚至金开等等,诚信的诗词也有许多,如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内外相应,言行相称;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这些古文经典,无一不在揭示中华民族血脉流淌着诚信的基因,让学生身心烙下“诚信”的烙印。另外,教师还可以引用用商鞅的“立木为信”故事,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第二张身份证,引用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故事,让学生明白,没有诚信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利益,但是最后会被揭穿,受损失的还是自己。通过正向诚信寓言故事和反向诚信寓言故事的呈现,让学生在比较中把握优秀传统美德的真谛,并通过思考和判断实现情感升华,美德的内化。
通过经典文化教学,把诚信的教学融入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学生能对诚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体会中华炎黄子孙对诚信的执着与坚守,自己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也应该传承与弘扬诚信的美德,完善个性品质。
二、通过本土化教学,感受生活之美,提升道德情操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在生活中去挖取本地教育资源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心灵,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充分地体验与感受,主动内化美德,提升道德情操。本土的教育资源有很多,如学生所在地广州,有许多爱国教育基地资源,如学生本地区的成功人士、能工巧匠,或者一些平凡而伟大的工作者,都是可以深挖的鲜活的真实的美德實例,这样的教育更好触动学生心灵,突显德育功效。
广州的爱国教育基地,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等等,记述着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多少英雄革命者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而在所不惜,这些英雄故事,就发生在几十年前的广州,教师利用好这些资源,能让学生恍如身临其境,往事历历在目,引领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沿着红色足迹前进,激发学生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担当。教师还可以深挖社区的教育资源,如学生所在地猎德社区,猎德远古就有“耕道猎德”的理念,猎德儿女秉承勤劳诚信的品性,追求高尚道德情操,在这种理念哺育下的猎德儿女,他们的杰出代表有知名的书法家、有勇于改革创新的企业家,有勤劳俭朴的小吃店老板,他们身上都有着勤劳勇敢、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品质,他们既平凡又伟大,他们身上的光辉,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猎德人。学生在这样的教育引导中,以做猎德人为傲,激发他们为社区做贡献的热情,为社区争光的激情。这些优质的本土教育资源,是德育的好教材,具有时代教育意义。
三、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之美,培育核心价值观
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有利于我们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从古至今,传统美德一直融汇在历史的潮流中,融汇在一个个中国好故事里。
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选好中国故事,选那些反映中国智慧,优质的、符合先进文化的好故事。教师可以从古文化故事中选取,如愚公移山,它体现中华民族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精神;女娲补天,体现一种责任、担当、使命感;岳飞精忠报国,他一身正气,不畏强敌,体现敢打敢拼的英雄气概。教师也可在中国近现代史中选取革命的好故事,从黄花岗起义,到推翻满清王朝建立共和国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毛泽东带领共产党人,推翻旧中国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进程中,其中涌现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好故事。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讲好中国一个个好故事,让学生认识中华的历史长河中,一位位英雄人物的足迹,感受他们身上人性的光辉,铭记他们的贡献,在丰富内心情感的基础上认同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养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将中华传统美德文化巧妙的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通过传统美德文化的熏陶,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一代社会建设接班人。
[ 参 考 文 献 ]
[1]秦丽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中华传统美德的融合发展[J].初中道德与法制:下,2017(7):15-16.
[2]蒋福军.浅谈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策略[J].宁夏教育,2017(2).
[3]杜立寿.中道德与法制课中如何传承中华优秀美德[J].学周刊,2018(1):160-161.
[4]刘阳.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德育教育策略探讨[J].软件:电子版,2018(6):324.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华传统美德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1-132-01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儿女的精神财富。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德育主阵地,是学生涵养美德,提高道德情操的主要课程。本文通过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路径,让学生浸润美德,培育道德情操。
一、通过经典文化教学,品古人智慧之美,涵养个性品质
无论是寓言、成语,还是古诗词、对联这些经典文化,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中,深入挖掘经典文化,将经典美德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的同时,接受更深层次的人文、情感及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比如上诚实守信一课,我们可以从诚信的远古记载入手开讲,春秋战国思想家孔子的《礼记中庸》记载——言必行,行必果,告诫人们要言而有信,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诚信的成语也非常多,有一言九鼎,言而有信,诚至金开等等,诚信的诗词也有许多,如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内外相应,言行相称;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这些古文经典,无一不在揭示中华民族血脉流淌着诚信的基因,让学生身心烙下“诚信”的烙印。另外,教师还可以引用用商鞅的“立木为信”故事,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第二张身份证,引用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故事,让学生明白,没有诚信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利益,但是最后会被揭穿,受损失的还是自己。通过正向诚信寓言故事和反向诚信寓言故事的呈现,让学生在比较中把握优秀传统美德的真谛,并通过思考和判断实现情感升华,美德的内化。
通过经典文化教学,把诚信的教学融入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学生能对诚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体会中华炎黄子孙对诚信的执着与坚守,自己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也应该传承与弘扬诚信的美德,完善个性品质。
二、通过本土化教学,感受生活之美,提升道德情操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在生活中去挖取本地教育资源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心灵,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充分地体验与感受,主动内化美德,提升道德情操。本土的教育资源有很多,如学生所在地广州,有许多爱国教育基地资源,如学生本地区的成功人士、能工巧匠,或者一些平凡而伟大的工作者,都是可以深挖的鲜活的真实的美德實例,这样的教育更好触动学生心灵,突显德育功效。
广州的爱国教育基地,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等等,记述着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多少英雄革命者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而在所不惜,这些英雄故事,就发生在几十年前的广州,教师利用好这些资源,能让学生恍如身临其境,往事历历在目,引领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沿着红色足迹前进,激发学生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担当。教师还可以深挖社区的教育资源,如学生所在地猎德社区,猎德远古就有“耕道猎德”的理念,猎德儿女秉承勤劳诚信的品性,追求高尚道德情操,在这种理念哺育下的猎德儿女,他们的杰出代表有知名的书法家、有勇于改革创新的企业家,有勤劳俭朴的小吃店老板,他们身上都有着勤劳勇敢、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品质,他们既平凡又伟大,他们身上的光辉,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猎德人。学生在这样的教育引导中,以做猎德人为傲,激发他们为社区做贡献的热情,为社区争光的激情。这些优质的本土教育资源,是德育的好教材,具有时代教育意义。
三、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之美,培育核心价值观
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有利于我们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从古至今,传统美德一直融汇在历史的潮流中,融汇在一个个中国好故事里。
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选好中国故事,选那些反映中国智慧,优质的、符合先进文化的好故事。教师可以从古文化故事中选取,如愚公移山,它体现中华民族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精神;女娲补天,体现一种责任、担当、使命感;岳飞精忠报国,他一身正气,不畏强敌,体现敢打敢拼的英雄气概。教师也可在中国近现代史中选取革命的好故事,从黄花岗起义,到推翻满清王朝建立共和国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毛泽东带领共产党人,推翻旧中国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进程中,其中涌现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好故事。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讲好中国一个个好故事,让学生认识中华的历史长河中,一位位英雄人物的足迹,感受他们身上人性的光辉,铭记他们的贡献,在丰富内心情感的基础上认同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养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将中华传统美德文化巧妙的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通过传统美德文化的熏陶,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一代社会建设接班人。
[ 参 考 文 献 ]
[1]秦丽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中华传统美德的融合发展[J].初中道德与法制:下,2017(7):15-16.
[2]蒋福军.浅谈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策略[J].宁夏教育,2017(2).
[3]杜立寿.中道德与法制课中如何传承中华优秀美德[J].学周刊,2018(1):160-161.
[4]刘阳.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德育教育策略探讨[J].软件:电子版,2018(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