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9月初的东海,第一股来自北方的冷气团一扫晴热余威,海面顿时浪涛滚滚,一艘大马力海上救助专用船“华财”轮正劈波斩浪,驶向远方……救助船驾驶台海图桌旁,一位中年人聚精会神地在讲解,数名年轻人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这是交通部东海救助局船长秋季实操训练的一个场面。中年人正是被誉为“神奇教练”的该局安全监督处处长周寅宝。
一、脱颖而出
周寅宝今年56岁,在救捞行业工作了32个年头。1974年3月,在海军舰艇服役5年,担任雷达导航兵的他转业到了上海救捞局,担任救捞调度。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周寅宝对救捞航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局领导的全力支持下,1975年9月,他如愿以偿,跨进了上海海运学院航海驾驶系的大门。
在海运学院两年半的日子里,周寅宝如鱼得水,浓厚的学术氛围让他痴迷,让他陶醉,成了班里的优等生。1978年3月,他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机关,半年后,他被分配到“沪救8号”轮担任实习三副。1986年3月,36岁的周寅宝担任了船长。从这年10月起,他以中国船长身份,驾驶多艘外轮环球航行。后来,又在华威公司三用拖轮,从事石油钻井平台服务。1997年6月,他被评为高级船长。周寅宝人生中的“黄金时间”是在航海中度过的,谈起这段航海经历,他无不感到自豪。
2003年6月28日,交通救捞体制进行改革,交通部东海救助局挂牌成立,53岁的周寅宝服从组织分配,离开了心爱的船长岗位,担任局安全监督处处长。上任的第一天晚上,他失眠了,十多年从未抽烟的他点燃了香烟,思绪随着烟雾冉冉飘逸:是啊,屈指数来,在船上工作已经28个年头了,现在组织让我担任部门领导,我不能固步自封,要把自己的航海技术奉献给新兴的救助事业才对啊!
于是,周寅宝把自己的想法向也是船长出身的局长孙富民作了汇报,得到了全力支持。
二、浪中顶球
建局初期,救助船长力量不足,周寅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订船长培训计划。他心里明白,海上人命救助,往往都是在恶劣气象条件下进行的,关键是要求救助船长技术精湛,决策果断,行动迅速,正确无误。那么船长培训从哪里入手呢?他首先想到了“顶球”。
顶球,是船长克服风流影响,稳定船位最基础、最有效的单船训练方法,实际上是锻炼船长驾驭船舶的技能。船舶在海上航行受风和流影响极大,航海者一旦把握不当,就会在近靠难船时发生碰撞危险,就会偏离航向。在海上人命救助时,救助船早一分钟接近难船,遇险者就多一份生还的希望,时间就是生命啊!
海面上,乌云密布,浪涛滚滚,船长实操训练通常选定在这个时候进行。“顶球”自然成了单船训练首项科目。事先,在海面抛下了400米长的一组浮球,浮球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实操训练开始,训练船首先在末尾浮球停顿并艏顶球,准确寻找船舶操纵的生命线——“风流合力线”,然后开始从下游左或右侧,沿着浮球到达上游的最后一只浮球,经过艉后顶球稳定船位后,再开始从上游右或左侧沿着浮球倒退下行回到下游最后一只浮球,然后从浮球的右或左侧上行,再从浮球的左侧下行而完成一个周期的训练。只有经过如此周而复始的智能训练,才能在小于30米横距范围内,完成上述船舶操纵的全部动作;只有掌握这一基本功,才能有效控制船位,实施海上安全救助;只有不断训练不断提高,才能实施恶劣气象条件下和复杂环境中的海上安全救助。训练船行驶至浮球处,船艏在间隔数米处稳稳地对准顶端的那只黑色的浮球,不偏不倚。陆上行车,只要紧握方向盘,眼明耳聪,就能正确判断方向。而航海则不同,不仅能开船,更重要的是控制好风与流,具体说,就是磨炼船长用车用舵的能力。一切准备就绪,训练船后退数米后,和浮球保持平行,彼此相隔20米左右。这时,周教练一声令下,航船犁开浪花,向前驶去。“5秒,10秒,25秒,降速!”
现在,训练船行驶至浮球处,船艏(船艉)在间隔数米处稳稳地对准顶端(艉后)的那只红色浮球,不偏不倚。一切准备就绪,周教练一声令下,训练船一会儿左舵,一会儿回舵,一会儿右舵,一会儿把定,一会儿进车,一会儿倒车,就这样三下五除二,训练船在风浪中被驯服了,时而与浮球保持平行,时而在左,时而到右,时而在前,时而到后,与浮球相隔始终小于20米。
动作娴熟老练,口令有序稳妥,边上的年轻实习船长拍手叫好。轮到年轻人上手了,大家个个争先恐后,真想一展风采,周教练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实操开始了,他就在主操手旁边,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每个学员实操的优缺点,一丝不苟。大家轮过一遍后,周教练就进行讲评,钉是钉,铆是铆,说得大家口服心服。接着又是一番复习,这一回由一名成绩优秀的学员当评委,一个轮次下来,请他作讲评。几次下来,半天时间过去了,学员们都感到收益匪浅。
周寅宝性格温和,为人谦虚,经常这样说:“领导都说我是‘神奇教练’,其实不是我神奇,我这样把我几十年的宝贵经验简单地画成速度矢量三角形变换图表,真心地传授给学员,他们也渴望立即得到,这样一点就通,一学就懂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三、循序渐进
周寅宝善于动脑筋,他的“神奇”之处就在于科学教育,也就是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践。他知道,实习船长聪明能干,好学上进,只要学习方法对头,就一定能够掌握技术要领。
船长实操训练的内容很多,除了顶球训练外,还有靠离码头、海上抓小艇和漂移船的拖带等多项,他就在诸多的训练项目中寻找出有逻辑关系的部分,让学员在学习和实操时产生“知识联动”,真正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比如,训练靠离码头,这与抓小艇训练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都十分注重使用艏侧推,于是,在两个训练结束后,进行了重点讲评,使学员对使用艏侧推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原地掉头靠离码头,回旋余地小,车舵效能差,开始实操时,离靠一个周期,许多学员要用半小时以上的时间,有些甚至需要一二个小时才能完成,费力费时。通过周教练精心指导后,船长利用后驾驶台系统亲自操纵,极大多数学员可以在十几分钟内完成训练项目,成绩最为出色的学员是薛船长,他仅用了8分钟,真是熟能生巧啊!
周寅宝重视教学,每次办班,无论工作有多忙,他总是备好课。他经常说,海上人命救助是风险行业,真正的救助船长一定要做到“三性”相结合,这“三性”是人性、船性和水性。训练人性,就是克服遇到海况恶劣就紧张的不良心态,要牢固树立必胜的理念;训练船性,就是完全掌握船舶操作性能,做到运作自如;训练水性,海上风速和水流变化多端,船长的警觉性不可缺少,要随时掌握细微的变化。由于肯下苦功,他讲课越来越精彩,学员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建局三年来,实操训练工作始终没有停顿,参加的人员也从年轻实习船长扩大到所有船长,人均4次,最多的参加过5-6次。
四、情系救助
加盟东海救助局后,周寅宝情系救助,努力奉献。
建局初期,东海救助局首先面临着救助船长青黄不接、人才不济的局面,在21名船长中,有16名正式船长、4名实习船长和1名尚未任命的船长,更恼人的是,这批船长中,真正能够胜任出海救助的只有5位船长,这不仅影响着船舶正常救助待命和保障海上人命救助工作,而且潜在重大安全隐患。为此,他积极为局领导出谋划策,主持编制了《东海救助局船长训练计划》,并身体力行地予以实施。自2003年8月起,通过带教、带训、分散和集中组织教练等多形式、多方位的培训与训练,在短短5个月里,百分之九十的船长通过了海上救助项目考核,并上船任职,从而扭转了局救助待命船长紧缺的局面。至今,已上船带教20多次,历时200多天,达80多人次,对所有的船长一一进行了训练和考核,其中有12位新船长都是他手把手教会后而任职的,部分任职不久的优秀船长如今已成为东海救助局主力船的船长。他独创的“船位动态稳定和同步跟踪”操纵法,不仅凝聚了自己丰富的海上实践经验,而且也拓展了船舶航海理论,使所有受训船长的船舶操作技能都得到了快速提高,发生了质的飞跃,既保障了辖区救助待命任务的圆满完成,同时也确保了船舶自身安全。船长们深有感触地说:“训练和不训练大不一样!”
周寅宝擅长救助工作研究,三年来,他已总结教学材料和论文6篇,共计5万字。其中,论文《浅谈海上救助》、《浅析船位动态稳定和同步跟踪》和《浅谈救助船长的培训》等在《航海技术》杂志发表,受到了技术权威部门的肯定。
作为安监处处长,周寅宝致力于尽快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安全管理,他带领全处人员从建章立制入手,先后完成了《东海救助局安全生产责任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等编制工作。与此同时,为提高全局职工安全意识,多次组织全局性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多期新进职工劳动保护安全教育培训、消防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有力地推动了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促进了职工安全操作技能的提高。他还十分注重安全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力求通过安全管理“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他还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多次组织登船调研,大胆创新,主持编写了《东海救助局船舶安全管理考核奖惩试行办法》、《东海救助局船舶“四合一”综合考核奖惩办法》,并对每艘船舶进行了宣讲。由于该考核办法的施行,船舶安全管理状况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改观,各船整体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周寅宝还是东海救助局5名救助指挥之一,建局三年半来,全局完成八百多起海上救助任务,其中也凝聚了他的一份心血。每当责任海区遭遇台风侵袭,总要到局救助指挥室去看看,一接到海上救助任务,总是全身心地指导船长救助。2005年,“云娜”台风肆虐浙江台州海区,为保障船舶在台风期间救助和自身航行安全,连续数天坚守在指挥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同年12月4日,东海北部海区受冷空气南下和台风边缘影响,风浪急剧增大,江苏远泰海运公司所属“苏润海”轮满载9 000吨煤,从秦皇岛至南通途中主机故障,船舶失控非常危险。“东海救159号”轮接到救助指令后,立即前往施救。由于该轮船长是第一次参加大风浪救助的新船长,周寅宝决定坐镇指挥室指导。当他在详细了解了救助作业现场海况和难船漂移、偏荡情况后,即帮助该轮船长拟订周详的施救方案与应变措施,并进行全程精心指导,确保了这次救助任务的圆满完成。这位年轻船长事后感激地说,周处长真是我的好老师!2006年“麦沙”台风侵袭福建、浙江沿海,正在厦门进行船舶安全管理考核的他奉命立即赶赴福州基地担任现场指挥。他凭借丰富的航海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术,对年轻船长在执行海上救助任务时悉心指导,终于指挥船舶圆满完成海上抢险救助任务。
一、脱颖而出
周寅宝今年56岁,在救捞行业工作了32个年头。1974年3月,在海军舰艇服役5年,担任雷达导航兵的他转业到了上海救捞局,担任救捞调度。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周寅宝对救捞航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局领导的全力支持下,1975年9月,他如愿以偿,跨进了上海海运学院航海驾驶系的大门。
在海运学院两年半的日子里,周寅宝如鱼得水,浓厚的学术氛围让他痴迷,让他陶醉,成了班里的优等生。1978年3月,他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机关,半年后,他被分配到“沪救8号”轮担任实习三副。1986年3月,36岁的周寅宝担任了船长。从这年10月起,他以中国船长身份,驾驶多艘外轮环球航行。后来,又在华威公司三用拖轮,从事石油钻井平台服务。1997年6月,他被评为高级船长。周寅宝人生中的“黄金时间”是在航海中度过的,谈起这段航海经历,他无不感到自豪。
2003年6月28日,交通救捞体制进行改革,交通部东海救助局挂牌成立,53岁的周寅宝服从组织分配,离开了心爱的船长岗位,担任局安全监督处处长。上任的第一天晚上,他失眠了,十多年从未抽烟的他点燃了香烟,思绪随着烟雾冉冉飘逸:是啊,屈指数来,在船上工作已经28个年头了,现在组织让我担任部门领导,我不能固步自封,要把自己的航海技术奉献给新兴的救助事业才对啊!
于是,周寅宝把自己的想法向也是船长出身的局长孙富民作了汇报,得到了全力支持。
二、浪中顶球
建局初期,救助船长力量不足,周寅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订船长培训计划。他心里明白,海上人命救助,往往都是在恶劣气象条件下进行的,关键是要求救助船长技术精湛,决策果断,行动迅速,正确无误。那么船长培训从哪里入手呢?他首先想到了“顶球”。
顶球,是船长克服风流影响,稳定船位最基础、最有效的单船训练方法,实际上是锻炼船长驾驭船舶的技能。船舶在海上航行受风和流影响极大,航海者一旦把握不当,就会在近靠难船时发生碰撞危险,就会偏离航向。在海上人命救助时,救助船早一分钟接近难船,遇险者就多一份生还的希望,时间就是生命啊!
海面上,乌云密布,浪涛滚滚,船长实操训练通常选定在这个时候进行。“顶球”自然成了单船训练首项科目。事先,在海面抛下了400米长的一组浮球,浮球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实操训练开始,训练船首先在末尾浮球停顿并艏顶球,准确寻找船舶操纵的生命线——“风流合力线”,然后开始从下游左或右侧,沿着浮球到达上游的最后一只浮球,经过艉后顶球稳定船位后,再开始从上游右或左侧沿着浮球倒退下行回到下游最后一只浮球,然后从浮球的右或左侧上行,再从浮球的左侧下行而完成一个周期的训练。只有经过如此周而复始的智能训练,才能在小于30米横距范围内,完成上述船舶操纵的全部动作;只有掌握这一基本功,才能有效控制船位,实施海上安全救助;只有不断训练不断提高,才能实施恶劣气象条件下和复杂环境中的海上安全救助。训练船行驶至浮球处,船艏在间隔数米处稳稳地对准顶端的那只黑色的浮球,不偏不倚。陆上行车,只要紧握方向盘,眼明耳聪,就能正确判断方向。而航海则不同,不仅能开船,更重要的是控制好风与流,具体说,就是磨炼船长用车用舵的能力。一切准备就绪,训练船后退数米后,和浮球保持平行,彼此相隔20米左右。这时,周教练一声令下,航船犁开浪花,向前驶去。“5秒,10秒,25秒,降速!”
现在,训练船行驶至浮球处,船艏(船艉)在间隔数米处稳稳地对准顶端(艉后)的那只红色浮球,不偏不倚。一切准备就绪,周教练一声令下,训练船一会儿左舵,一会儿回舵,一会儿右舵,一会儿把定,一会儿进车,一会儿倒车,就这样三下五除二,训练船在风浪中被驯服了,时而与浮球保持平行,时而在左,时而到右,时而在前,时而到后,与浮球相隔始终小于20米。
动作娴熟老练,口令有序稳妥,边上的年轻实习船长拍手叫好。轮到年轻人上手了,大家个个争先恐后,真想一展风采,周教练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实操开始了,他就在主操手旁边,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每个学员实操的优缺点,一丝不苟。大家轮过一遍后,周教练就进行讲评,钉是钉,铆是铆,说得大家口服心服。接着又是一番复习,这一回由一名成绩优秀的学员当评委,一个轮次下来,请他作讲评。几次下来,半天时间过去了,学员们都感到收益匪浅。
周寅宝性格温和,为人谦虚,经常这样说:“领导都说我是‘神奇教练’,其实不是我神奇,我这样把我几十年的宝贵经验简单地画成速度矢量三角形变换图表,真心地传授给学员,他们也渴望立即得到,这样一点就通,一学就懂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三、循序渐进
周寅宝善于动脑筋,他的“神奇”之处就在于科学教育,也就是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践。他知道,实习船长聪明能干,好学上进,只要学习方法对头,就一定能够掌握技术要领。
船长实操训练的内容很多,除了顶球训练外,还有靠离码头、海上抓小艇和漂移船的拖带等多项,他就在诸多的训练项目中寻找出有逻辑关系的部分,让学员在学习和实操时产生“知识联动”,真正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比如,训练靠离码头,这与抓小艇训练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都十分注重使用艏侧推,于是,在两个训练结束后,进行了重点讲评,使学员对使用艏侧推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原地掉头靠离码头,回旋余地小,车舵效能差,开始实操时,离靠一个周期,许多学员要用半小时以上的时间,有些甚至需要一二个小时才能完成,费力费时。通过周教练精心指导后,船长利用后驾驶台系统亲自操纵,极大多数学员可以在十几分钟内完成训练项目,成绩最为出色的学员是薛船长,他仅用了8分钟,真是熟能生巧啊!
周寅宝重视教学,每次办班,无论工作有多忙,他总是备好课。他经常说,海上人命救助是风险行业,真正的救助船长一定要做到“三性”相结合,这“三性”是人性、船性和水性。训练人性,就是克服遇到海况恶劣就紧张的不良心态,要牢固树立必胜的理念;训练船性,就是完全掌握船舶操作性能,做到运作自如;训练水性,海上风速和水流变化多端,船长的警觉性不可缺少,要随时掌握细微的变化。由于肯下苦功,他讲课越来越精彩,学员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建局三年来,实操训练工作始终没有停顿,参加的人员也从年轻实习船长扩大到所有船长,人均4次,最多的参加过5-6次。
四、情系救助
加盟东海救助局后,周寅宝情系救助,努力奉献。
建局初期,东海救助局首先面临着救助船长青黄不接、人才不济的局面,在21名船长中,有16名正式船长、4名实习船长和1名尚未任命的船长,更恼人的是,这批船长中,真正能够胜任出海救助的只有5位船长,这不仅影响着船舶正常救助待命和保障海上人命救助工作,而且潜在重大安全隐患。为此,他积极为局领导出谋划策,主持编制了《东海救助局船长训练计划》,并身体力行地予以实施。自2003年8月起,通过带教、带训、分散和集中组织教练等多形式、多方位的培训与训练,在短短5个月里,百分之九十的船长通过了海上救助项目考核,并上船任职,从而扭转了局救助待命船长紧缺的局面。至今,已上船带教20多次,历时200多天,达80多人次,对所有的船长一一进行了训练和考核,其中有12位新船长都是他手把手教会后而任职的,部分任职不久的优秀船长如今已成为东海救助局主力船的船长。他独创的“船位动态稳定和同步跟踪”操纵法,不仅凝聚了自己丰富的海上实践经验,而且也拓展了船舶航海理论,使所有受训船长的船舶操作技能都得到了快速提高,发生了质的飞跃,既保障了辖区救助待命任务的圆满完成,同时也确保了船舶自身安全。船长们深有感触地说:“训练和不训练大不一样!”
周寅宝擅长救助工作研究,三年来,他已总结教学材料和论文6篇,共计5万字。其中,论文《浅谈海上救助》、《浅析船位动态稳定和同步跟踪》和《浅谈救助船长的培训》等在《航海技术》杂志发表,受到了技术权威部门的肯定。
作为安监处处长,周寅宝致力于尽快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安全管理,他带领全处人员从建章立制入手,先后完成了《东海救助局安全生产责任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等编制工作。与此同时,为提高全局职工安全意识,多次组织全局性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多期新进职工劳动保护安全教育培训、消防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有力地推动了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促进了职工安全操作技能的提高。他还十分注重安全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力求通过安全管理“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他还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多次组织登船调研,大胆创新,主持编写了《东海救助局船舶安全管理考核奖惩试行办法》、《东海救助局船舶“四合一”综合考核奖惩办法》,并对每艘船舶进行了宣讲。由于该考核办法的施行,船舶安全管理状况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改观,各船整体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周寅宝还是东海救助局5名救助指挥之一,建局三年半来,全局完成八百多起海上救助任务,其中也凝聚了他的一份心血。每当责任海区遭遇台风侵袭,总要到局救助指挥室去看看,一接到海上救助任务,总是全身心地指导船长救助。2005年,“云娜”台风肆虐浙江台州海区,为保障船舶在台风期间救助和自身航行安全,连续数天坚守在指挥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同年12月4日,东海北部海区受冷空气南下和台风边缘影响,风浪急剧增大,江苏远泰海运公司所属“苏润海”轮满载9 000吨煤,从秦皇岛至南通途中主机故障,船舶失控非常危险。“东海救159号”轮接到救助指令后,立即前往施救。由于该轮船长是第一次参加大风浪救助的新船长,周寅宝决定坐镇指挥室指导。当他在详细了解了救助作业现场海况和难船漂移、偏荡情况后,即帮助该轮船长拟订周详的施救方案与应变措施,并进行全程精心指导,确保了这次救助任务的圆满完成。这位年轻船长事后感激地说,周处长真是我的好老师!2006年“麦沙”台风侵袭福建、浙江沿海,正在厦门进行船舶安全管理考核的他奉命立即赶赴福州基地担任现场指挥。他凭借丰富的航海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术,对年轻船长在执行海上救助任务时悉心指导,终于指挥船舶圆满完成海上抢险救助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