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课堂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思维敏捷的创新型人才呢?小学数学教师需从不同角度出发,将训练学生的思维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过程中。
一、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点:培养基本的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在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逻辑抽象思维还需要巧妙地加以训练。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慢慢地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数学教师要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
第一,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运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得到想要的果子”,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第二,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小学数学在编写上按照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从教学内容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如从四年级开始,教学内容由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十进制计数法—角的分类—平行四边形等,慢慢地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这样既符合数学学科发展的特点,又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主要训练学生的认数能力,不要求计算;而二年级则侧重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训练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三年级则增加难度,侧重单位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四年级则侧重于运算定律、除法法则、近似值等。每个年级都有侧重点,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知识的引入由浅入深。
如在二年级“简单的加减法”的教学中,学生还处于抽象思维发展阶段。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我们先来数自己的手指头。学生从左手的大拇指数起,双手共十个手指头。接着我告诉学生,左手有两个手指头弯在那里没起来,我做着手指弯曲的动作。再由学生数。学生数了一下,结果得出还剩8个手指头。紧接着给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剩八个手指头呢?有的学生回答是有两个手指头弯曲在那里没数,有的学生说有两个手指头我们不算。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是最为宝贵的,既要肯定其正确性,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所以既然不算,我们就把它们给减去,10个手指头减去2个手指头,还剩多少个手指头?学生一下子脱口而出是8个手指头。这样进行加强训练,促进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再提问:如果有5个手指头被减去了,应该怎么算呢?学生说:用10-5=5。如此等等,让学生不断地减加,使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转变为逻辑抽象思维。
二、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在长期训练中得以发展的,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过程。低年级要做好形象思维的教学,中高年级则要做好两者的结合。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单位的认识》这一节时,学生不明白什么叫单位。那么数学教师就可以解释给学生听。首先引导学生进入单位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单位的概念。我问学生:我们班有多少张桌子啊?学生回答具体的张数。我特地将“张”写得很大,并用括号括起来。又问:我们班有多少名学生呢?学生回答后,将“名”写得很大,再用括号括起来。又问:你们的爸妈经常在街买菜,通常都买多少啊?学生回答不一。有的说是5斤,有的说是1斤,还有的说是3斤,等等,但斤是大家都提到的。于是我又把“斤”写大些,加上括号。许多学生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加个括号。于是我便问:我们上街买菜能不能说买了2菜,我们班有53桌子呢?学生一听觉得有些别扭,都说少了个“斤”、“张”。这时再告诉学生少了它们,我们就确定不了到底是多少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些不可缺少的计量单位。我还特地带来了尺子,要求学生相互测量身高,并记录在本子上。测量完之后,得出身高是130厘米、145厘米,等等。我再让学生用米尺来测量同学的身高,学生这时得出的是1.30米、1.45米,等等。两次测量得出的结果不同,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发现两次测量的单位不一样。我告诉大家:我们的身高没有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我们所用的单位。130厘米=1.30米、145厘米=1.45米,如果我们将1.30×100就等于130后面的单位是“厘米”。学生根据测量知道数值大的是厘米,所以说要在后面写上厘米,要不然不知道是130米还是130厘米。如果我们要将130厘米变换为以米为单位应怎么做呢?很显然,再将130÷100=1.30米。这样学生就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三、运用练习强化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的思维是通过练习来强化的。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只是短暂的储存,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逻辑思维真正得到强化。我们在讲授四年级的运算定律时,学生大脑中的自然的前后顺序一时占据着优势。如在计算23 26×3的时候,学生经常是先将前面的两个数字相加后在乘以后面的数。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数学计算定律:算式中有乘除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强化练习,让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既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时间练习,又需要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强化思维能力。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觉得很简单,可是一到作业中就出现了计算问题,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学生的逻辑思维没有在大脑中得到保存,学生还是以原有的知识作为练习的基础,当然就会将新学的知识抛之脑后。
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化练习等各种不同途径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训练中思维得到发展。
一、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点:培养基本的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在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逻辑抽象思维还需要巧妙地加以训练。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慢慢地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数学教师要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
第一,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运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得到想要的果子”,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第二,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小学数学在编写上按照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从教学内容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如从四年级开始,教学内容由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十进制计数法—角的分类—平行四边形等,慢慢地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这样既符合数学学科发展的特点,又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主要训练学生的认数能力,不要求计算;而二年级则侧重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训练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三年级则增加难度,侧重单位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四年级则侧重于运算定律、除法法则、近似值等。每个年级都有侧重点,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知识的引入由浅入深。
如在二年级“简单的加减法”的教学中,学生还处于抽象思维发展阶段。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我们先来数自己的手指头。学生从左手的大拇指数起,双手共十个手指头。接着我告诉学生,左手有两个手指头弯在那里没起来,我做着手指弯曲的动作。再由学生数。学生数了一下,结果得出还剩8个手指头。紧接着给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剩八个手指头呢?有的学生回答是有两个手指头弯曲在那里没数,有的学生说有两个手指头我们不算。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是最为宝贵的,既要肯定其正确性,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所以既然不算,我们就把它们给减去,10个手指头减去2个手指头,还剩多少个手指头?学生一下子脱口而出是8个手指头。这样进行加强训练,促进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再提问:如果有5个手指头被减去了,应该怎么算呢?学生说:用10-5=5。如此等等,让学生不断地减加,使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转变为逻辑抽象思维。
二、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在长期训练中得以发展的,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过程。低年级要做好形象思维的教学,中高年级则要做好两者的结合。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单位的认识》这一节时,学生不明白什么叫单位。那么数学教师就可以解释给学生听。首先引导学生进入单位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单位的概念。我问学生:我们班有多少张桌子啊?学生回答具体的张数。我特地将“张”写得很大,并用括号括起来。又问:我们班有多少名学生呢?学生回答后,将“名”写得很大,再用括号括起来。又问:你们的爸妈经常在街买菜,通常都买多少啊?学生回答不一。有的说是5斤,有的说是1斤,还有的说是3斤,等等,但斤是大家都提到的。于是我又把“斤”写大些,加上括号。许多学生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加个括号。于是我便问:我们上街买菜能不能说买了2菜,我们班有53桌子呢?学生一听觉得有些别扭,都说少了个“斤”、“张”。这时再告诉学生少了它们,我们就确定不了到底是多少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些不可缺少的计量单位。我还特地带来了尺子,要求学生相互测量身高,并记录在本子上。测量完之后,得出身高是130厘米、145厘米,等等。我再让学生用米尺来测量同学的身高,学生这时得出的是1.30米、1.45米,等等。两次测量得出的结果不同,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发现两次测量的单位不一样。我告诉大家:我们的身高没有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我们所用的单位。130厘米=1.30米、145厘米=1.45米,如果我们将1.30×100就等于130后面的单位是“厘米”。学生根据测量知道数值大的是厘米,所以说要在后面写上厘米,要不然不知道是130米还是130厘米。如果我们要将130厘米变换为以米为单位应怎么做呢?很显然,再将130÷100=1.30米。这样学生就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三、运用练习强化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的思维是通过练习来强化的。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只是短暂的储存,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逻辑思维真正得到强化。我们在讲授四年级的运算定律时,学生大脑中的自然的前后顺序一时占据着优势。如在计算23 26×3的时候,学生经常是先将前面的两个数字相加后在乘以后面的数。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数学计算定律:算式中有乘除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强化练习,让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既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时间练习,又需要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强化思维能力。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觉得很简单,可是一到作业中就出现了计算问题,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学生的逻辑思维没有在大脑中得到保存,学生还是以原有的知识作为练习的基础,当然就会将新学的知识抛之脑后。
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化练习等各种不同途径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训练中思维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