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veroy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课堂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思维敏捷的创新型人才呢?小学数学教师需从不同角度出发,将训练学生的思维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过程中。
  一、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点:培养基本的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在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逻辑抽象思维还需要巧妙地加以训练。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慢慢地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数学教师要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
  第一,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运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得到想要的果子”,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第二,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小学数学在编写上按照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从教学内容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如从四年级开始,教学内容由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十进制计数法—角的分类—平行四边形等,慢慢地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这样既符合数学学科发展的特点,又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主要训练学生的认数能力,不要求计算;而二年级则侧重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训练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三年级则增加难度,侧重单位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四年级则侧重于运算定律、除法法则、近似值等。每个年级都有侧重点,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知识的引入由浅入深。
  如在二年级“简单的加减法”的教学中,学生还处于抽象思维发展阶段。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我们先来数自己的手指头。学生从左手的大拇指数起,双手共十个手指头。接着我告诉学生,左手有两个手指头弯在那里没起来,我做着手指弯曲的动作。再由学生数。学生数了一下,结果得出还剩8个手指头。紧接着给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剩八个手指头呢?有的学生回答是有两个手指头弯曲在那里没数,有的学生说有两个手指头我们不算。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是最为宝贵的,既要肯定其正确性,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所以既然不算,我们就把它们给减去,10个手指头减去2个手指头,还剩多少个手指头?学生一下子脱口而出是8个手指头。这样进行加强训练,促进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再提问:如果有5个手指头被减去了,应该怎么算呢?学生说:用10-5=5。如此等等,让学生不断地减加,使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转变为逻辑抽象思维。
  二、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在长期训练中得以发展的,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过程。低年级要做好形象思维的教学,中高年级则要做好两者的结合。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单位的认识》这一节时,学生不明白什么叫单位。那么数学教师就可以解释给学生听。首先引导学生进入单位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单位的概念。我问学生:我们班有多少张桌子啊?学生回答具体的张数。我特地将“张”写得很大,并用括号括起来。又问:我们班有多少名学生呢?学生回答后,将“名”写得很大,再用括号括起来。又问:你们的爸妈经常在街买菜,通常都买多少啊?学生回答不一。有的说是5斤,有的说是1斤,还有的说是3斤,等等,但斤是大家都提到的。于是我又把“斤”写大些,加上括号。许多学生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加个括号。于是我便问:我们上街买菜能不能说买了2菜,我们班有53桌子呢?学生一听觉得有些别扭,都说少了个“斤”、“张”。这时再告诉学生少了它们,我们就确定不了到底是多少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些不可缺少的计量单位。我还特地带来了尺子,要求学生相互测量身高,并记录在本子上。测量完之后,得出身高是130厘米、145厘米,等等。我再让学生用米尺来测量同学的身高,学生这时得出的是1.30米、1.45米,等等。两次测量得出的结果不同,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发现两次测量的单位不一样。我告诉大家:我们的身高没有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我们所用的单位。130厘米=1.30米、145厘米=1.45米,如果我们将1.30×100就等于130后面的单位是“厘米”。学生根据测量知道数值大的是厘米,所以说要在后面写上厘米,要不然不知道是130米还是130厘米。如果我们要将130厘米变换为以米为单位应怎么做呢?很显然,再将130÷100=1.30米。这样学生就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三、运用练习强化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的思维是通过练习来强化的。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只是短暂的储存,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逻辑思维真正得到强化。我们在讲授四年级的运算定律时,学生大脑中的自然的前后顺序一时占据着优势。如在计算23 26×3的时候,学生经常是先将前面的两个数字相加后在乘以后面的数。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数学计算定律:算式中有乘除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强化练习,让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既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时间练习,又需要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强化思维能力。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觉得很简单,可是一到作业中就出现了计算问题,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学生的逻辑思维没有在大脑中得到保存,学生还是以原有的知识作为练习的基础,当然就会将新学的知识抛之脑后。
  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化练习等各种不同途径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训练中思维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要重视数学作业的设计,必须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为宗旨来进行设计。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趣味性作业;多样化作业;一题多变作业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实践性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窗口。教师通过对数学作业科学合理的设计,致力于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认知结构的建构,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数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对于初中数学学习生活既好奇又陌生。而我校班额较大,在管理上有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增强教学效果。尤其是七年级作为学校教改的重点年级,任重而道远,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理论经验,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在分组合作中,小组长起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需要按照教师布置的项目内容,合理进行分工,协调项目进度,
目的:实验将针对胃结肠息肉手术患者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方案实施改善,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胃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知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数学素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素材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具有生活气息的数学素材。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
目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的大鼠模型,并观察远志总皂苷对AD模型大鼠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及神经元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远志总皂苷防治AD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双侧海马内一次性注射p-淀粉样多肽25-35片断(Ap25-35)制作大鼠AD棋型,以胆碱酯酶抑制剂盐酸多奈哌齐为对照药。7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远志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另设正
小学数学教学要遵循"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手段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成效,实现教学目标。
设计说明rn本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服饰、舞醒狮和戏曲文化.中国的传统服饰被誉为中国的国粹.龙袍又称龙衮是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绣有龙形的图纹.醒狮作为优秀的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探究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一味接受的教学方式不同,这是一次重大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这种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更训练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合作探究中,学生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增强了学习动力,减轻了学习负担。教师应精心设计、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数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探究;实施方法  小学
目的:观察妇科实寒证模型大鼠血清、子宫组织、卵巢组织乏氧诱导因子-1(HIF-1α)、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关系,探讨妇科实寒证的发生与乏氧的关系;采用加减温经汤进行干预,探讨加减温经汤对乏氧的干预效果。方法: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2月龄,体重为200±20g,适应性喂养1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
数学的学习素材取自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知识也应用于生活。数学学习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而应该是充满生活味的、富有趣味性的。比如:上街买东西要用到加减乘除,建造房子要画出图纸,等等,这些都是要用到数学知识的。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更应该学以致用,用数学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一、贴近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  1.情景导入生活化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