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he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课标提出的这一目标,笔者认为要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不断增强问题意识。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
  一、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要问个“为什么”,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土壤。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萌芽、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土壤,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想到了就说出来,不要怕出错,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我们要用赞许的目光注视,并用恳切的语言(如“真棒”“真聪明”等)表扬;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意义或非常浅显时,则用“你提出的问题不错,想一想,怎样提得更有意义”等话语给予肯定和引导。这样,学生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就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久而久之,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就会敢想、敢问。
  二、创设认知冲突,让学生想问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学中创设认知上的冲突,诱发问题意识,会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一是利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矛盾导入,迫使学生去思考,去质疑,产生问的欲望。如: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计算很多相同加数求和,使他们感到那么多相同加数连加很麻烦,也容易出错,激发他们想探索更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二是以谬生疑。当课堂中出现错误时,不马上更正或否定,而是把这些“错误”变为有助于问题产生的素材。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时,出了一道练习题:“用9、6、0、5四个数字组成一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四位数。”学生思考了不一会儿,就提出,无论怎么组合,都不可能被3整除。这时,教师没有急着肯定与否定,而是先表扬了这位学生认真思考,反应敏捷,很快发现题中的问题,然后再请学生把这道题改一改,使它变成一道能解答的题目。学生认真思考后,有的说:“可以把9改为4。”有的说:“可以将6改为1。”有的说:“可以从9、6、0、5中选三个数,组成一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三位数。”……个个思维活跃,都在想,争着说,认真做,这就是以谬生疑,让学生想问。
  三、指导质疑问难,让学生会问
  课堂上若提出的问题有时抓不住要领,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这就需要教师指导,教给质疑的方法,学会从哪些方面提问。如:从课题、名称上质疑;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上质疑;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质疑;从已有知识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质疑。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当揭示课题后,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争先恐后说:“我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是不是能拼成已学过的图形?” “梯形是不是能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梯形是不是能分割成已学过的图形?”我随即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自主探究。这样,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合作交流。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质疑兴趣。又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时,在理解了运算定律的意义后,我问:“学到现在,大家还有什么困惑或疑问吗?”这时,有同学说:“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的是两个数相加或两个数相乘可以交换位置,三个数可不可以交换位置?”“加法、乘法都有交换律,那么减法和除法有没有交换律呢?” 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会问。
  四、合理评价,让学生善问
  心理学家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如果学生的提问得不到及时的赞赏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则会缺乏兴趣,丧失自信。因此,学生提问以后,教师要耐心倾听,并投以信任、赞许的目光,用亲切、肯定的话语给予鼓励。合理正确的评价使每个学生不仅能主动、积极质疑,还能提出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统计”第一课时,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师:看到这个折线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六年来,各年参观科技展的学生人数分别是多少?
  师:你问得很全面,能引导大家认真看图,像个小老师!
  生:哪几年人数变化最大?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师:你的问题能让我们关注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真了不起!
  生: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师:能和以前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提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不简单!
  教师合理的评价,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出一个个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的问题,一个优秀的学生往往也在于他能不断提出一个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得到提高。◆(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实验小学 江西省万安县芙蓉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孙恭伟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课改中教师普遍重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研究性学习,而对另一种更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或应用研究性学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一现象独抒己见,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解决问题 意义与策略  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就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策略,以及研究什么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带着
点燃烛芯后,蜡烛顶部烛光摇曳,圆柱形烛体内,七色光交替跃动,温馨、浪漫的气氛在烛光和霓虹的闪耀中弥漫开来……去年以来,这只宁波智造的霓虹蜡烛着实让欧洲市场疯狂了一把.
随着全球及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气、水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的过度砍伐与矿
兴趣爱好会影响人的一生,它是克服困难的动力,是走出低谷的火车头。古今中外名人的成才史及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兴趣爱好的养成会影响人的一生。正当、有益、适度的兴趣爱好,能开阔人的眼界,丰富人的知识,诱发人的活力,增进人的健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提供动力,奠定一生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这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用情境激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各地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趋势,那就是越来越多的著名企业在品牌战略选择上,纷纷倾向于由打造产品品牌向打造公司品牌转变.与此同时,随着加入WTO后,国内金
面对市场上鱼龙混杂的产品,如何才能买到正宗的西湖龙井茶?对于这个问题,相信不少消费者会说,要尽量选购由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也有人会说,要留意西湖龙井茶外包装上标注的QS标志。这些答案都没错,但是对于西湖龙井茶独有的“经济国籍”——“原产地标志”,知道的人却不多。  曾有人这么形容“原产地标志”的重要性,它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集体共有财富,哪个国家拥有的原产地标志越多,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受益就越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规律、推导公式、归纳出结论,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在放的同时,要在“导”字上下功夫,讲究“导”的艺术,“导”得好,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增添活力。  一、 自主发现源于“导”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时点拨是引导其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数学》教科书中,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完全有能
现在我们面临着相当复杂的情况,“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交织在一起.借用英国作家狄更新在《双城记》开篇的精彩语式,我说,中国处在高增长的春天,中国处在多矛盾的冬
2005年底.中国的GDP总量先后超过了法国和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这个近200年来备受折磨的东方龙,靠着改革开放二十余年、靠着我们的制造业.重新回到自己的轨道,回到了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各地轰轰烈烈地铺开。新课改让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让课堂教学更精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尤其是“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但笔者调查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合作学习走过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看到有的教师见有人在公开课上使用合作学习受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