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浸润着传统文化教育的幸福学校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l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全面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关乎民族复兴、国家昌盛的大事。我校和附属幼儿园致力于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中,在幼儿园和小学生阶段培育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扎下中华文化之根,为他们成长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知行合一,做人教育看得见
  我校的学生家长多为改革开放初来广东发展的成功人士和当地先富起来的一批人。经济的富裕使他们率先步入物质文明的殿堂,但对中华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他们不仅愿意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家长,更愿意把他们的后代培养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成为流淌着中国血液并能昂首走向世界的中国人。这恰恰也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教育者的使命和职责。
  1.见面互行鞠躬礼
  我们先后到安徽庐江参观中华传统文化中心,邀请广州市父母学堂的国学老师来学校培训教师,最后决定把鞠躬礼作为学校的礼节推广,从师生见面互行鞠躬礼开始,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继承用看得见的行为做出来。通过师生的行动,慢慢扩散到家长,影响到社区。在社区内,人们见面也是微笑行鞠躬礼。我们亲身感受到传统礼节就像幸福的涟漪一样向周围扩散、辐射,从中看到了推广传统文化的前景。
  2.师生诵读《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童的最好教材之一,学校将《弟子规》发送给师生,每周末举行家长学习交流活动,观看中国台湾国学大师蔡礼旭老师的讲座光盘,组织家长交流分享。家长们开始和孩子一起诵读《弟子规》,身体力行。如每天睡觉前整理衣物时背诵“置衣冠,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每读完一本书放回原处时就背诵“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面对个别学生有攀比、穿名牌衣服的苗头,就召开班会,让学生背诵理解“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这样,教师、家长和学生一道,把《弟子规》中的精华内容落实在生活中,领悟传统文化教育做人、做事是在生活实际中贯穿与落实的。
  3.编印《经典诵读》
  我们在学习推广《弟子规》的基础上组织老师编写了《经典诵读》读本。内容涉及《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学生人手一册,随身携带,以便茶余饭后阅读背诵。学校举行诵读比赛、传统经典表演等活动。让经典走近同学们,人人诵读经典,把学习践行《弟子规》的做法进行推广到更多经典的学习之中。
  选准突破口,从小处入手。通过寻找最能体现中华传统行为的代表元素,展开由易到难的实践,经过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把看似遥远的传统文化用感同身受的践行活动来诠释与实践,开启了在小学和幼儿园阶段推广传统文化的路径。从师生、家长的变化中,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教化育人的无穷魅力。
  二、顶层设计,传统文化课程化
  随着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的深入展开,学校做了顶层设计,确立了三项育人工程—扎根工程。即一是诵读工程:诵中华经典,做少年君子;二是练字工程:一笔一画写好字,一言一行学做人;三是阅读工程:读中外名著,和伟人名人交朋友。通过三项育人工程,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扎下了中华文化的根。学校把三项工程写入课程表,组织教师编印校本教材,立项课题研究指导方法,统筹安排制订评价方案,定期展示成果,保证了活动效果。学校因写字教育、诵读教育成绩突出,被评为广州市示范学校,也因阅读教学的突出成果,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
  1.诵读工程
  诵中华经典,做少年君子。学校组织语文老师历时一年,把《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传统经典进行精选,并把唐诗、宋词、元曲的代表作和当代儿童诗歌、散文中的精华结集出版。经过三次修订,才有现在的《经典诵读读本—儒雅风韵》(上、中、下三册)校本教材。每天组织师生晨诵,诵读经典。每学期组织同学之间互相验收检测,保证落实。因为时间、内容、活动、指导、评价全面落实,保证了人人都能背诵记忆一批经典篇段。通过背诵经典,把中华文化的精髓注入每个学生的血脉里。
  2.练字工程
  一笔一画写好字,一言一行学做人。学校开设练字校本课程,全校师生每天午后起床20分钟的硬笔练习已坚持13年之久。每天有两位书法老师到各班级现场指导,每到练字时间,师生在悠扬的古典音乐声中,一笔笔,一画画,专注而静心地练习。每周教师业务活动时间,书法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书写指导,以保证老师的书写水平提升,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学校三、四年级开设毛笔书法课,由专职书法老师任教,普及毛笔书写教育,让学生人人能拿起毛笔,会写毛笔字。这样,从学校层面保证了写字教育的时间、内容、辅导、评价的落实。
  3.阅读工程
  读中外名著,和伟人名人交朋友。信息时代的今天,校园更应该成为师生读书的地方。学校提出了“让师生成为读书人”的目标。图书馆、开放的阅读空间、班级图书架、学生个人图书柜等,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摆放着书,学生可以随手拿起书阅读,营造了浓郁的阅读氛围,做到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形成一种习惯。学校开设有阅读指导课、图书馆阅读课,开展“书香家庭”“书香少年”“书香班级”的评选活动,学生课外阅读蔚然成风。2010年,我校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
  4.自主活动课
  除了三项育人工程,学校还常年开设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自主活动课程,例如,武术、剪纸、古筝、扬琴、国画等。对这些活动课,学生可以自由選课,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每天50分钟,走班上课,既培养了兴趣爱好,也在生活中增添了传统文化的符号,丰富了校园传统文化的内容。目前,已经成熟的项目有武术、国画、剪纸、古筝、篮球、足球、田径等30多项传统活动课程。学校“春之声民乐队”“墨香缘书画社”先后荣获区十佳社团称号。   传统文化进课堂,把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保证了传统文化教育扎实有效,也让家长从孩子身上感受到传统文化给学生带来的从内到外的变化。师生家长都从实实在在的课程里受益,精神得以丰富,心灵得以滋养,日常行为举止传递着传统文化,沟通交流中散发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活动融合,于无声处皆传承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除课程渗透、行為影响外,在校园活动中体现和蕴含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学校通过载体采用内涵文化植入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传统文化的教育,就能收到功到自然成的教育效果。
  1.红红火火中国年
  每年春节到来之前,学校德育处组织师生、家长参与布置校园中国年环境。整个校园分成若干区域,分年级进行创意设计和布置。从传统过春节的服饰、礼仪、食品,到过春节的习俗、娱乐活动等内容划分区域,根据不同主题,用民间的体现形式,表达传统文化,渗透优秀传统教育。整个校园布置得红红火火,琳琅满目。地上摆着“粮仓”“贡品”,空中挂满灯笼、灯谜,所有的门上都贴着红红的春联。把中国人自古敬天爱人、崇尚真理、追求幸福的美好祝福表达出来,校园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年味道。师生家长置身其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加立体和全面,对民族昌盛、国家富强、中国梦的追求不言而喻。
  2.挥春义卖成风景
  每年寒假休业式“墨香缘学生书画社”自发组织的挥春义卖活动成为校园一道风景。每年寒假休业式这一天,近百名小学生现场挥毫泼墨书写春联,内容多为对新年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家长们如同逛庙会,可以一边现场欣赏孩子的书写,也可提出自己对内容的要求,写好的春联自愿认购,义卖所得善款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和以后需要的困难儿童。近年来学校春联义卖收入的近一万元钱先后捐赠给了粤北贫困儿童和校园患重病的同学,这项活动培育了学生仁慈、奉献、担当的优秀品质。
  3.开学典礼已成传统课
  民族传统中对学童入学有严格而隆重的仪式,我们将继承与创新相融合,每年的开学典礼成为对师生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课堂。
  开学第一课—开笔礼。学校把古代的开笔礼仪式穿插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对一年级新生进行教育。邀请社会名流为学生讲述做人的道理,全体新生家长、中高年级学长为新入学学童赠送礼物,新生恭敬地茶敬亲师,让新生感受学习求知、做人做事的神圣,通过这一礼节对学生进行崇文乐学、尊师敬长等做人教育。
  开学第二课—击鼓铭志。在开学典礼当天,每个年级的学生走到摆放的大鼓前,击鼓三声,并在心里默默地说出自己新学年做人做事的目标,培养学生做事有目标,有计划。
  开学第三课—诵读表演。由国学活动课的同学进行国学经典名篇的诵读表演。他们身着古式汉服,配上典雅的古典音乐,诵读《论语》《大学》等名篇名句,句句入耳,字字动心,让师生感受古典文学音韵之美,意境之美。
  开学第四课—拜先师孔子。开学典礼仪式结束后,全校师生陆续来到校园中心的孔子像前,拜至圣先师孔子,恭恭敬敬地行三鞠躬礼,懂得尊重知识,尊重师长,心存敬畏。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必须从小开始,让儿童从幼儿园、小学就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在日常行动中内化。小学与幼儿园通过日常践行、课程融合、活动渗透等形式,在不知不觉中把知与行融为一体。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习惯,这也正是传统文化千百年得以传承的最重要原因。我们体会到传统教育的责任在于通过内化行动,贵在持之以恒。我们坚信传统文化是让教师幸福工作、学生幸福学习、家长幸福生活、社区幸福和谐的重要法宝。
  (作者系广州市增城区新康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孙建辉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分论坛三  学生个性化学习与课程准备  什么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应做哪些课程准备?在本分论坛中,我们聚焦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初中音乐组结合课例《七子之歌——澳门》,分享他们运用建立学历档案、课堂跟踪、阶段汇报等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经验。初中体育组分享了他们根据学生心理学、生理学特质,在中学个性化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初中生物组以“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单元为例,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学生只要实实在在地关注生活,真真切切地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就能书写出真实、深刻的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他们的作文才能春意盎然、意蕴常新。  一、初中学生作文出现的问题  初中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正是思维活跃的时期
李先生和他的经典登场了,但似乎不是把我所熟知的“经典语录”“经典思想”如春风般地徐徐送来,而是像秋风般地、狂暴地要把我原有的关于“经典”的所有思考吹跑。我能享受“站在风口上飞舞”的感觉吗?  从《论语今读》到《李泽厚对话集》,滚雪球式地阅读,越滚越远,越深,我读的气力和胃口也越滚越大,节奏越滚越快,根本停不下来。  阅读经典:根本停不下来  我喜欢读李泽厚先生的书,源于《论语今读》,简单、执着的我
现代社会日益由封闭走向开放,沟通的理念也逐渐受到重视。2012年2月,在教育部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指出,教师的专业能力包含“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并阐述了这一能力的基本要求,即教师要与中小学生、同事、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协助中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1]。近年来,师范生的顶岗实习受到了各师范院校及教育部的重视。顶岗实习是指高年级师范生在接受
引领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成功,是教师的使命。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完成这一任务的主渠道就是搞好课堂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去帮助学生愿意学习、能够学习和会正确地学习。在反思与吸收教育前辈们的精华基础上,结合自己20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关于怎样做才能引领好学生的成长,我采用了下列策略。  一、关注学生的“心情”  在学生的成长中,教师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原本性情温和的学生,不知为了什么就变得心浮
龙应台的文字就像刺破平静水面的冰山,虽然只窥见一角,可就是这一角,就能让我们了解到这水面之下,其实是一座结结实实的冰山。  其实,大多数人会是龙应台在《野火集》中批判的那类人,不关心国际格局变化,总觉得即使有所谓的“关心”,也不能改变什么,无良的商贩依旧在制造“毒奶粉”,工厂依旧把没有处理过的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界,贪官依旧横行。而我们宁愿闭上眼睛,堵上耳朵,假装还自己一个清静、美好的世界。直到龙应
“我来自农村,父母亲都是农民,一路走过来,我知道确实是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孩子的命运,改变这个家庭、家族的命运。真正让农民家庭过上和谐、有尊严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家庭子女能受到好的教育。所以,我力图在县城办一所能够让进来的所有孩子都能受到好的教育的学校,对所有来到我这所学校的孩子负责任。无论出身、背景情况如何,来到我这里,都能受到均等的优质教育。”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真诚的期盼,发自她的内心,她是在用
本刊讯 2016年11月21日,史家小学二年级部伙伴校园举行《大槐树 小伙伴》新书发布会。该书将二年级的典型活动和特色课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每一章节后留有可供记录的地方,同学们可以在参与活动后或写或画,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可以与结识的新伙伴共同写下对小伙伴校园的期待与热爱;还可以请老师或家长一起参与;将每年二年级毕业时学校送给同学的合影照片粘贴好,记录下二年级一年的美好回忆。  《大槐树 小伙伴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时节,收获着春种、夏耕的果实,在这里我们也迎来了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本届峰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由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以“教师教育质量与学习”为主题,邀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安东尼·克拉克(Anthony Clarke)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安·林古德温(A.Lin
实施“四轮驱动”战略(“四轮”,即德育、教学、科研和文化),践行“让师生和学校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建设和谐、合作、人本和人文的学习共同体,营造书声琅琅、歌声朗朗和笑声朗朗的美丽校园,这是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学(以下简称“龙岗中学”)校园文化的最佳概括。  一、创新校园文化  2014年5月25日上午,第三届龙岗河龙舟赛在龙岗河龙园段水域正式开赛,来自两岸三地的10支龙舟队参加。开幕式上,龙岗中学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