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职业探索和奋斗的征程,是就业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的过程。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因此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其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和内容、现状、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能力提升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和改进策略,是促进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及内容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发展相结合,大学生个人对职业发展规划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结合大学这个职业发展阶段的特点,设定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制定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以此实现職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职业定位、职业目标确定、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一)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基本处于初级和摸索阶段。尽管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各高校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当中”,但由于学校领导重视以及实施推进力度不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甚至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就业指导,教师指导专业化不高,缺乏全程化指导和个性化要求,体系不健全,缺乏专业指导机构、人员和专职教师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深入到内涵,影响了就业能力的提升。
(二)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普遍存在规划意识淡薄,就业目标模糊、缺乏自我评估,职业定位不准确、职业准备不足,与实践行动脱节、缺乏系统化和专业化指导和技能训练、规划可行性弱,执行力不强以及处事能力弱等问题,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水平较低,就业能力不高。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能力提升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自我,准确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是让大学生认识到就业是一种依据自身的条件并结合社会需求进行的职业定位及理性实践的过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对自我进行清晰的定位、明确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发现并改正,找准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和领域,让自己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中抢占先机,从而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二)认知社会发展趋势,了解企业需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大学生随时关注外界变化,获取职业、组织、社会等多方面信息并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调整自我的发展方向,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使自己的学科知识、专业素养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就业能力不断提高。
(三)明确发展目标,提升就业能力。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与方向,激励自己行动的动力,提高职业生涯的执行力,同时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认知自我以及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对人的品行、能力素质的综合要求后,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采取合适的步骤与措施,有针对性地学习或参加各类相关培训和实践,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努力克服弱点,挖掘潜在的能力,从而间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参加社会实践培训,培养职业能力。高校教育把帮助大学生就业作为其导向,把就业能力提升作为其主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尚未形成良好的掌握职业技能的观念,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实践,大学生可以发现所具有或缺乏的职业能力,正确评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技能,重新选择职业方向和修正各阶段的职业目标,以此提升就业能力。
四、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和改进策略
(一)搭建功能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机构。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和优势,采取项目运作制,由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团委、心理健康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学生工作处负责低年级大学生自我认知指导,心理健康中心负责就业心理辅导,招生就业处负责毕业班学生就业方法指导,教务处负责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和学术专题讲座,团委通过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
(二)构建“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同时将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融入到课程构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形成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为教学内容,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载体,依托主课堂教学、个性化讲座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阵地”的教学模式,加强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指导课程建设,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贯穿全过程的职业指导课程建设体系。
(三)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个性化培养指导。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细化到每个人,注重对职业个性化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加强专业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到有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资质的机构进行系统学习与培训,使他们逐渐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指导能力的指导者,能为大学生提供及时且准确的个性化指导,从深层次上帮助大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困惑,并能根据大学生的个性提出建设性意见。
(四)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全面提升实践能力,是增强大学生职业适应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保障职业生涯规划落实的根本途径,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搭建的校企、校政、校校,国内与国内外等各类社会实践平台,通过定岗实习、岗位综合实训、专项技能训练等社会实践,提前了解和掌握职业能力要求,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使其具有良好就业竞争的能力,既能帮助大学生在激烈竞争中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又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因此,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改造,同时还应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依据,提升其就业能力教育观,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形成不同就业取向,提升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桑昭惠.促进就业能力的高职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
[2]王海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
[3]畅妍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提高就业能力的作用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4(8).
[4]单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就业能力提高中的作用研究[J].教育教学,2012(3).
[5]于忠国.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D].天津大学,2011.
[6]韦世友.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科技,2013(20).
[7]张冬梅.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探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20).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及内容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发展相结合,大学生个人对职业发展规划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结合大学这个职业发展阶段的特点,设定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制定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以此实现職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职业定位、职业目标确定、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一)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基本处于初级和摸索阶段。尽管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各高校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当中”,但由于学校领导重视以及实施推进力度不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甚至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就业指导,教师指导专业化不高,缺乏全程化指导和个性化要求,体系不健全,缺乏专业指导机构、人员和专职教师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深入到内涵,影响了就业能力的提升。
(二)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普遍存在规划意识淡薄,就业目标模糊、缺乏自我评估,职业定位不准确、职业准备不足,与实践行动脱节、缺乏系统化和专业化指导和技能训练、规划可行性弱,执行力不强以及处事能力弱等问题,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水平较低,就业能力不高。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能力提升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自我,准确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是让大学生认识到就业是一种依据自身的条件并结合社会需求进行的职业定位及理性实践的过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对自我进行清晰的定位、明确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发现并改正,找准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和领域,让自己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中抢占先机,从而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二)认知社会发展趋势,了解企业需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大学生随时关注外界变化,获取职业、组织、社会等多方面信息并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调整自我的发展方向,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使自己的学科知识、专业素养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就业能力不断提高。
(三)明确发展目标,提升就业能力。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与方向,激励自己行动的动力,提高职业生涯的执行力,同时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认知自我以及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对人的品行、能力素质的综合要求后,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采取合适的步骤与措施,有针对性地学习或参加各类相关培训和实践,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努力克服弱点,挖掘潜在的能力,从而间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参加社会实践培训,培养职业能力。高校教育把帮助大学生就业作为其导向,把就业能力提升作为其主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尚未形成良好的掌握职业技能的观念,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实践,大学生可以发现所具有或缺乏的职业能力,正确评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技能,重新选择职业方向和修正各阶段的职业目标,以此提升就业能力。
四、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和改进策略
(一)搭建功能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机构。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和优势,采取项目运作制,由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团委、心理健康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学生工作处负责低年级大学生自我认知指导,心理健康中心负责就业心理辅导,招生就业处负责毕业班学生就业方法指导,教务处负责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和学术专题讲座,团委通过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
(二)构建“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同时将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融入到课程构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形成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为教学内容,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载体,依托主课堂教学、个性化讲座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阵地”的教学模式,加强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指导课程建设,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贯穿全过程的职业指导课程建设体系。
(三)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个性化培养指导。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细化到每个人,注重对职业个性化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加强专业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到有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资质的机构进行系统学习与培训,使他们逐渐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指导能力的指导者,能为大学生提供及时且准确的个性化指导,从深层次上帮助大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困惑,并能根据大学生的个性提出建设性意见。
(四)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全面提升实践能力,是增强大学生职业适应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保障职业生涯规划落实的根本途径,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搭建的校企、校政、校校,国内与国内外等各类社会实践平台,通过定岗实习、岗位综合实训、专项技能训练等社会实践,提前了解和掌握职业能力要求,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使其具有良好就业竞争的能力,既能帮助大学生在激烈竞争中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又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因此,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改造,同时还应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依据,提升其就业能力教育观,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形成不同就业取向,提升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桑昭惠.促进就业能力的高职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
[2]王海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
[3]畅妍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提高就业能力的作用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4(8).
[4]单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就业能力提高中的作用研究[J].教育教学,2012(3).
[5]于忠国.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D].天津大学,2011.
[6]韦世友.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科技,2013(20).
[7]张冬梅.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探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