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动力 释放个性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td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写作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强调创新意识和真实情感,摆脱“形而上”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写作向主动写作转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引入网络资源能较好的满足现行教育对初中写作的要求。
  一、激发创作欲望,释放真实个性
  写作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过多的束缚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若在写作中失去个性,就不能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网络有丰富的资源,包括文字、声音、影像、图片,它们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释放个性,激发创作灵感。
  1还原生活
  生活永远是写作素材的大本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素材的攫取者,只要善于整合资源、发现素材,作文就不会出现无从落笔的窘境。比如,在写景习作中,要描写荷花之美,虽然有《荷》专题可借鉴,但终究还是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而展示荷花的千姿百态着实费力,不可能要求学生拿着相机去公园里守候,拍摄荷花的变化。而且如果在冬季、春季来写这篇作文,那么荷花尚未盛开,学生又何来观察之说呢?网络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网上有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荷花,如同一部荷花集萃展现在学生面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2寻找真我
  受模式化语言的束缚,写作时学生往往无法真正释放自我,作文带有条条框框的痕迹,缺乏真情流露,难免带有虚空之感。比如,在写社会热点问题“该不该扶起老奶奶”的习作时,需要学生能够写出真实感受。但模式化写作思路会使学生迷失自我,内心激荡的涟漪往往无法准确表达,或干脆不表达。对此,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设一个小论坛,鼓励学生们踊跃跟帖,再将这些言论整理出来。学生既在整理过程中寻找到了真我,又完成了这篇“真实”的习作,可谓一举两得。
  二、巧积写作素材,建立个人文库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尽管生活丰富多彩,但学生不能观察到生活的每个角落。所以,很多学生苦于无处收集素材,写作时常常“无米下锅”。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如同一部时时更新的百科全书,是最好的素材库。对此,学生要做的是学会如何攫取。
  1收集素材
  网络带给学生一个庞大的素材库,包括图片、声音、影像和文字,这些都可成为写作素材。当然,素材的收集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紧密相联,因为爱好会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的信息,从而收集素材。比如,汲取网络杂志、网络书籍等内容,甚至在QQ交流、论坛交流中,也能收集到素材。再如,对社会热点问题,网络也会有相应的评价。在上面所提“该不该扶起老奶奶”的习作中,也可充分利用网络论坛里的跟贴,来整理收集大众的看法。
  2创建文库
  建立写作素材库,既方便写作,又积累了知识。网络素材库的最大优势在于“上传和分享”的强大功能。比如QQ群、公共邮箱、写作网站等,这些方便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也便于写作素材的共享。当然,素材整理要分门别类。比如,环保题材的相关文章,如《小筷子引发的大问题》、《和雾霾说‘不’》等范文,甚至网络上一些红文、美文,在创意、节奏等写作手法上都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具有借鉴价值,也值得收录到文库当中。
  三、博采网媒所长,丰富写作形式
  初中作文更注重内涵与思想,对文体的要求则相对宽松。这就要求学生多加练习,将写作形成一种习惯,由量变到质变,从而真正提高写作水平。随着网络的影响扩大,学生需要更快捷更方便地抒发心情、书写心事的平台,需要更多的关注度。网络的互动性和及时更新、快捷书写等优势,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1微博:缩短的随笔
  随笔是学生练习写作的重要形式之一。随笔就是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心理感受,而微博就是缩短了的随笔。微博,因篇幅短小、发布文章快捷等优势,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关注。比如,生活点滴,包括与父母相处、与同学朋友相处,甚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都可通过微博发布,并吸引他人关注。这些文字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个素材库,到写作之时,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2博客:心灵的家园
  博客出现较早,与微博相比,更受爱好写作的学生的青睐。很多学生甚至将博客当成日记来写。一方面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情、趣事,另一方面通过博客吸引共同爱好者,开拓一片广阔的天地。与微博的作用相同,博客文章也是写作的重要素材。甚至,一些学生养成了写博客文章的习惯,从而锻炼了写作能力。
  四、优化评改方式,促进互动交流
  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沟通的纽带。但对教师的书面评改,学生能有所领悟的并不多,很多学生是为了改而改,缺乏与教师的沟通。将评改通过网络的形式来实现,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加了沟通的及时性,便于学生领悟教师评改的意图。
  1提高实效
  以往的作文评改方式是通过课堂评改或直接在作业中评改,这种方式要求评改要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而网络评价不拘泥于形式,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比如,学生在写《我的父母》这篇作文时,通过个人博客发表了这篇作文,教师可及时跟帖回应,指出不足之处。在网络上,评价语也较课堂评价更活跃,甚至可适当运用网络语言,比如“你写得很到位”等。但要注意评价用语的规范性,给学生营造一个规范的语言环境。
  2互动交流
  网络评改的互动性毋庸置疑。仍以上面的习作为例,学生在博客发布作文后,不仅仅教师能看到作文,其他学生也能看到作文,并能通过及时跟帖形成互动,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写作体会交流,相互促进。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实现这些,但通过网络平台来交流,给学生更加宽松的空间,便于抒发个人真实感受。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网络交流作为一个交谈的窗口,能营造出平等的交谈关系,从而拉近师生距离。
  随着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网络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网络发达的资讯,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网络多姿多彩的元素,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积累。更重要的一点是,网络呈现出的时尚元素,与时代紧密结合,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便于博采众家所长。而网络强大的互动性,又为师生交流提供了平台,如论坛、留言、评价等网络互动模式,丰富了作文评改的方式。总之,将网络融入初中写作教学中,完能善教学模式,有效唤醒学生的写作欲望,释放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存在一个重要问题:阅读教学与作文、口语交际教学相分离,阅读和作文教学低效费时,口语交际教学形同虚设。在目前应试大环境中,由于时空限制难以“施展拳脚”和取得应有的教学成效。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切实高效地提高作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水平,可以尝试以“阅读”为基点的综合性语文教学方式,进行“阅读—作文—口语交际”三者的综合性语文教学,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以及学生
期刊
不同人从不同角度阅读《项链》会得到不同的感受。笔者把这部小说作为“正能量”的研究素材,与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紧密结合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全新体会。  一、走出传统《项链》教学的樊笼  小说的情节众所周知,身份低微的教育部小科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了能体面地参加教育部长召开的舞会,用丈夫本来打算买猎枪的钱买了漂亮的礼服,并巧妙地向朋友借了一串自认为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她虽然在晚会上出尽了风头,
期刊
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意识和各种价值观开始养成的时期,也是学生个性思维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承启阶段。初中教育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精神世界的拓展,努力把情感因素渗透到各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  初中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情感元素,是实施情感教学的温床和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善于通过引发挖掘和渗透利用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化,努力攫取直接输送和潜移默化的效果。本文试简要阐述之。  一、要注重
期刊
一、设计背景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对于九年级第一课《鼎湖山听泉》,学生理解颇为费难。对此,笔者从定教学目标开始把目光转向学生,引导学生先学,形成第一手生成资料,再确定教学目标和课堂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积极推进“协进课堂”模式,即以前置学习、协进学习、多元探究、引领提升为四步骤的教学模式,将更多的关注度转向学生
期刊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选用了194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丹麦小说家约翰尼斯·延森的短篇小说《安恩和奶牛》。在教学实践中,就该怎样对这篇小说进行教学解读的问题,不同人产生了不同视角的文本解读,对小说的主旨探究也有不同的理解。有鉴于此,笔者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试图寻找一个合理的解读文本的路径,使之既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又能体现小说的文学特征,实现读小说就有读小说的视角和读出小说品位来的目标。  小
期刊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打造自主性和开放性教学,将语文教学纳入一个开放的体系之中,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渐优化教学过程,让语文教学更充满活力。以下,笔者将结合教学实例,分别从自主和开放两方面阐述如何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  一、自主:释放学生的主观感受  自主学习是近年来教学领
期刊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同时,这一成语现也成为了很多语文老师一节课下来的口头禅。它意在表达两种意思,一方面是说所教的内容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另一方面也是在“痛心疾首”地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不爱学习,上课不爱听讲。可以说,笔者曾经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对牛弹琴的后续故事:对牛弹琴的公明仪先生发现他弹的琴曲未能引起牛的触动后,一直在琢磨究
期刊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习汉语言文化的必经之途。但文言文由于年代久远,与现代汉语、日常用语存在一定的差异,包括词汇、用法、古今歧义等,这给学生阅读文言文带来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信心与兴趣。而兴趣又是语文学习的动力,长此以往,后果可想而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笔者认为,趣味教学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一、谐趣预设,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
期刊
文言文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在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中学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大多为古代文学作品之精华,对学生文言文学习影响重大。然而,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反思教学实践,认为南宋朱熹提出的“熟读精思”可谓古代语言教育方法的典范,即使是在现代,仍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因此,笔者将从“熟读”与“精思”两方面谈
期刊
目前有些中学生,受家庭及社会等方面的诸多影响,对待身边的人漠不关心,遇事很消极、偏激,对众多问题毫无兴趣。所以,在他们的作文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无动于衷,编造他人的故事,只想着把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故事讲完,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倾注感情,文章如同白开水,淡而无味;二是无病呻吟,以为频频出现的感叹句和堆砌起来的形容词就是感情浓烈的象征,实则虚情假意;三是“情”“事”分离,或者是光有情而没有人和事,使情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