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说三要素 寻找解读新视角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选用了194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丹麦小说家约翰尼斯·延森的短篇小说《安恩和奶牛》。在教学实践中,就该怎样对这篇小说进行教学解读的问题,不同人产生了不同视角的文本解读,对小说的主旨探究也有不同的理解。有鉴于此,笔者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试图寻找一个合理的解读文本的路径,使之既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又能体现小说的文学特征,实现读小说就有读小说的视角和读出小说品位来的目标。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和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与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是解读文本的立足点。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小说在塑造人物、演绎情节和营造环境时的艺术表现,寻找解读的视角,深入细致地阅读鉴赏小说,感受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现实生活,领悟作品的主旨,并最终实现语文课程标准对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即对作品中的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
  一、理清梗概,寻找情节的焦点
  情节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旨的依托。因此,教师应该立足整体,宏观勾勒,理清情节的来胧去脉,获得对人物的初步体验,找到深入探究人物的突破口。凡是优秀的小说,往往以跌宕起伏的故事、出人意料的情节和突变转换的场景震撼读者的心灵,引发人们的思索。读小说重情节,才能真正走进故事,只要走进去,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个丰富的世界。
  《安恩与奶牛》一文篇幅短小,情节也不复杂。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嘈杂的牲口交易市场,因为这头牛太好了,问津者络绎不绝,想高价买这头牛,但她都坚决拒绝了,引发了人们的气愤和不满。为了消除误解,安恩最后说明了真相:因为她的奶牛太孤独了,带它来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散心。读完这个故事,使人觉得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就是安恩老妇人为什么坚持不卖牛的悬念,直到最后的说明才让人恍然大悟,也出人意料。寻常的人物,寻常的故事,使这篇文章本来平淡无奇,但正是安恩这一始料未及的动机和举动,安恩和她的奶牛才让人觉得不同寻常。这是引发人们读后思索的情节焦点,这是读后留给人的最初的情感体验的触发点,从老妇人带孤独的老牛到牲口交易市场与同类相聚,让它散散心的举动,读者可以获得对老妇人的初步认识:她性情善良,有一颗关爱动物的爱心。小说以引人入胜的情节为窥视老妇人的世界打开了一个新视窗。
  二、剖析形象,提炼人物的人生精髓
  好的小说中总是有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形象,总有一个具有独特的人生遭遇和命运的形象。因此,解读小说文本,应该剖析人物形象,读出人物的人生经历和生存状态,体会出人物的心理情感和生命需求。读懂小说中的一个人,也就认识了生活中的一类人,也就读出了人物形象深处作者所隐藏的思想情感。小说的解读应以人物形象为中心,借助人物形象的人生经历,看懂社会的一个侧面,探寻生活的本质。
  小说以安恩带老牛散心的新奇故事,将读者的视角聚焦在安恩这个独特的老妇人和老奶牛身上,她们是小说的焦点。安恩是一位年迈苍老的清贫又普通的乡下妇人,穿着整体显得相当“旧”,却是很干净,木屐的后跟虽被磨平,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悄悄地站在牲口交易场一边,打着毛袜,旁若无人,安闲得很。在“熙来攘往”、“嘈杂喧闹”的交易市场,安恩给人留下了一个单薄而寂寞的身影,人们看到的是苍老孤单的老妇人紧挨着一头孤独的老牛的情景,给人一丝凄凉之感。
  安恩的老奶牛与交易市场中的牛的处境截然不同。它虽已上年纪,可是却是一头很好的牲口,毛色鲜亮,是一头健壮结实的奶牛。由此可以想到,平时安恩是怎样地悉心照料着这头牛,在自己相当贫困的境况下,仍然想方设法关照奶牛,给奶牛以关爱。在安恩的眼中,这头老奶牛俨然是与她相伴多年的朋友,陪伴她度过了漫长而孤寂的岁月,老牛与她相怜相伴,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的一部分。安恩为了不让奶牛孤单,无奈带它到集市上。
  实际上,安恩也很郑重地对待此次外出,她精心着装,“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入群”,从此可以看出她内心里也希望获得人们的留意和关注。然而,实际得到的只是人们的责备和误解,最后只能在人们困惑不解的目光中仓皇地走了。这样的结局不禁让人感到悲凉,老牛可以得到安恩的精心照料,但却没有人如同她关爱老牛一样关心她,弥散出“谁怜一片影”孤寂之感。
  三、鉴赏环境,挖掘故事的情境
  小说中的环境为情节而创设,也为人物而设计。它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境。从社会历史的大环境,审视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可以加深对小说的时代意义的理解,使小说的解读更加深入。
  小说独具匠心地将故事安排在“喧闹嘈杂”、“熙来攘往”的牲口交易市场,精明挑剔的商人和“穿着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自然眼中只有可以获利的奶牛,决不会关注一个苍老而孤单的安恩。作者借助这个典型的环境,展示当时的社会实景。《安恩与奶牛》创作于20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即将完成,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一个贫困的乡下老妇人带牛到集市上散心,这与一心想买牛的商人们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买牛的商人一心想着如何赚钱,根本无暇顾及一个乡下老妇人的孤独的处境。小说将安恩放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更给人一种沉重之感。
  四、融合要素,探究小说的主旨
  在从三个角度分析文章之后,将小说文本解读的体验加以整合,能获得更完整、更深层的感悟。
  安恩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彰显的是她的人性的高贵和大爱,也显露了安恩与奶牛的相依相怜的窘境。安恩的世界里只有她的孤独的奶牛,奶牛的世界里也只有寂寞的安恩。作者企图用安恩到熙攘的集市上来寻找孤独慰藉的失败的经历,呼唤人性的回归,唤醒人们,使他们对身边如同安恩一样的人给予关注,希望人们也像安恩一样心怀大爱,给冷漠的现实世界带来心灵的温暖和慰藉。作家约翰尼斯·延森用冷峻的视角,再现了现实社会的底层平民的生存状态,他用自己广博的胸襟关注民众的命运,通过表现对人类未来的忧虑,唤醒人文关怀。
  立足小说三要素,寻找解读文本的新视角。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把握人物的人生经历,读出人生;从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中,感知人物的人生境遇,读出心灵;从挖掘故事的发生环境中,发现人物生存的社会状况,读出社会。通过从不同角度解读小说,进而读懂小说,领会主旨,感悟生命,启迪人生。
其他文献
阅读与写作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二者是相辅而行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提出了关于写作教学的具体要求: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努力实践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关于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具体方法,其他相关研究资料已经提到很多,这里就不多赘述。
期刊
阅读是人们收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能力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语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高低,决定着阅读课堂教学效益的优劣,更是直接决定着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度的快慢。  笔者在认真研读新课标阅读部分目标后,结合自身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四步阅读法”,即积累、赏析、感悟、仿写。下面以王兆盛的散文《老村与老屋》(《黄河文学》2008年第7期)为例,进行课
期刊
传统的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高耗低效的问题。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学生个人生活积累的再现。因此,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运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实施生活化作文教学,即将作文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写作十分头痛,
期刊
张志公先生论述莫泊桑小说的特点时说:“用平常的人物,平常的情节,表现一个普通的主题,可是能够表达得深刻,能够给人启发,耐人寻味:这正是莫泊桑小说的独到之处。”他又说:“莫泊桑的手法,可以说是一种不用手法的手法,是寓新颖于平淡自然之中的手法。”通过分析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菲利普与若瑟夫父子的两处“凝视”的描写,我们就能清晰感受到这些特点。  菲利普的凝视:左眼庸俗,右眼虚荣。小说写道:  父亲忽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成为众多教师关注的问题。不少学生认为文言文颇为枯燥乏味,理解起来十分困难,所以对其产生恐惧心理。殊不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文言文比现代文更值得推敲,不仅语言精练,而且意境深远。教师应注重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古典文化素养。  一、鼓励预习,提高自学能力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文言
期刊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文化属性和功能有简要诠释: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首先需要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眼光投射到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体现中华文化丰厚博大与民族智慧的古诗文上,对其蕴涵的文化元
期刊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存在一个重要问题:阅读教学与作文、口语交际教学相分离,阅读和作文教学低效费时,口语交际教学形同虚设。在目前应试大环境中,由于时空限制难以“施展拳脚”和取得应有的教学成效。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切实高效地提高作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水平,可以尝试以“阅读”为基点的综合性语文教学方式,进行“阅读—作文—口语交际”三者的综合性语文教学,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以及学生
期刊
不同人从不同角度阅读《项链》会得到不同的感受。笔者把这部小说作为“正能量”的研究素材,与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紧密结合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全新体会。  一、走出传统《项链》教学的樊笼  小说的情节众所周知,身份低微的教育部小科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了能体面地参加教育部长召开的舞会,用丈夫本来打算买猎枪的钱买了漂亮的礼服,并巧妙地向朋友借了一串自认为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她虽然在晚会上出尽了风头,
期刊
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意识和各种价值观开始养成的时期,也是学生个性思维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承启阶段。初中教育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精神世界的拓展,努力把情感因素渗透到各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  初中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情感元素,是实施情感教学的温床和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善于通过引发挖掘和渗透利用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化,努力攫取直接输送和潜移默化的效果。本文试简要阐述之。  一、要注重
期刊
一、设计背景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对于九年级第一课《鼎湖山听泉》,学生理解颇为费难。对此,笔者从定教学目标开始把目光转向学生,引导学生先学,形成第一手生成资料,再确定教学目标和课堂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积极推进“协进课堂”模式,即以前置学习、协进学习、多元探究、引领提升为四步骤的教学模式,将更多的关注度转向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