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可以吧,我有进步吧。”走下评课讲台的长华歪着头问我。听着这二十多年不变的怯怯问话,看着那二十多年不变的率真眼神,你会感到,他,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还是“他”——武汉六中语文组的小帅哥,我的小同行。
“进行教学科研的目的就是带出一支队伍,因为我们是实践第一线的科研,研究的过程就是课题组成员提升专业化水平的过程。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十二五’期间,能踊跃申报课题,并扎扎实实地进行研究。”在一次结题鉴定会上,传来了如此充满激情的具有号召力的话语。你又会感到,他,已不是“他”,那个一头卷发,羞涩儒雅的小长华了。
我欣赏着,沉思着。一个问题蹦出脑际:长华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他的老同行、他的学长,目睹了他的专业发展轨迹,得到了如下启示。
与所有刚从大学校园迈入中学语文课堂的文学青年一样,他热爱文学,擅长写作;而与别人不一样的是,他更爱他的学生,爱他朝夕相伴的三尺讲台,所以他劳作着,快乐着。与学生同阅读,他不怕挑战;与学生同写作,他不惧PK。他认为教师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既应是学生生命的开发者,也应是自身生命的创造者。因此,他从未把教书仅仅当作一份职业,而是当成了一份事业,一份伴随他成长的快乐的事业。
由此,我想到,要想成为学生欢迎的教师,他必须对教育教学乃至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深入理解,不仅有专业学科知识,而且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持续不断地、快乐地、自主地对自我行为表现进行解析和修正,才能不断自我更新,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专业化素养。
与众多青年语文教师梦想成为一个有成就的骨干教师一样,他也梦想成功;然而与别人不一样的是,他没有在“站住脚”“站稳脚”后“稳而不前”,而是一头钻入了教育科研,跨上了“迈大步”“出成果”的层级。从“‘学长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起步,他持续参研了省市许多重大课题,甚至参与了国家级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
由此,我想到,成为骨干教师一直是众多青年语文教师的梦想。然而,优秀的骨干教师并非教师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师的成长是伴随着教师职业生涯的个体社会化过程进行的。即在与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的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表现出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角色行为的过程。成长的途径包括学习理论、借鉴他人、反思自我、教学相长,而最优的途径即为参与课题研究。
课题从何来,它就来自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面对困惑和问题,作为有追求的教学一线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坐等新的公共实践理论的产生。而应像“长华们”一样,凭着直觉或不完全推理,在实践中自主摸索,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总结,使自己的丰富想法和做法得以提炼和升华,以直接指导、支配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令你欣喜的是,在解决困惑的探索过程中,你的生命也发展了。
这就是新的语文人物——长华带给我们的思考。
像长华一样,做快乐的语文教师吧;像长华们一样,做研究型的语文教师吧。让学生的生命在我们的生命发展中成长,让我们的生命在学生生命的成长中发展!
胡明道,湖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班特聘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市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级骨干班培训导师,“学长式教学”始创者。此课题共获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一等奖、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全国基教尚无单学科课题获此权威奖项)、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等八项大奖,2006年成为武汉市政府拨款研究的唯一教育项目。专著《语文学习100窍》、《听名师胡明道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学生作文操作词典》等;论文《课堂心理流向的把握》、《学长式教学浅论》《学长式教学与课堂创新教育》等获国家、省、市43项大奖,应邀赴全国讲学数百次,著述2000余万字。
“进行教学科研的目的就是带出一支队伍,因为我们是实践第一线的科研,研究的过程就是课题组成员提升专业化水平的过程。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十二五’期间,能踊跃申报课题,并扎扎实实地进行研究。”在一次结题鉴定会上,传来了如此充满激情的具有号召力的话语。你又会感到,他,已不是“他”,那个一头卷发,羞涩儒雅的小长华了。
我欣赏着,沉思着。一个问题蹦出脑际:长华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他的老同行、他的学长,目睹了他的专业发展轨迹,得到了如下启示。
与所有刚从大学校园迈入中学语文课堂的文学青年一样,他热爱文学,擅长写作;而与别人不一样的是,他更爱他的学生,爱他朝夕相伴的三尺讲台,所以他劳作着,快乐着。与学生同阅读,他不怕挑战;与学生同写作,他不惧PK。他认为教师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既应是学生生命的开发者,也应是自身生命的创造者。因此,他从未把教书仅仅当作一份职业,而是当成了一份事业,一份伴随他成长的快乐的事业。
由此,我想到,要想成为学生欢迎的教师,他必须对教育教学乃至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深入理解,不仅有专业学科知识,而且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持续不断地、快乐地、自主地对自我行为表现进行解析和修正,才能不断自我更新,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专业化素养。
与众多青年语文教师梦想成为一个有成就的骨干教师一样,他也梦想成功;然而与别人不一样的是,他没有在“站住脚”“站稳脚”后“稳而不前”,而是一头钻入了教育科研,跨上了“迈大步”“出成果”的层级。从“‘学长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起步,他持续参研了省市许多重大课题,甚至参与了国家级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
由此,我想到,成为骨干教师一直是众多青年语文教师的梦想。然而,优秀的骨干教师并非教师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师的成长是伴随着教师职业生涯的个体社会化过程进行的。即在与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的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表现出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角色行为的过程。成长的途径包括学习理论、借鉴他人、反思自我、教学相长,而最优的途径即为参与课题研究。
课题从何来,它就来自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面对困惑和问题,作为有追求的教学一线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坐等新的公共实践理论的产生。而应像“长华们”一样,凭着直觉或不完全推理,在实践中自主摸索,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总结,使自己的丰富想法和做法得以提炼和升华,以直接指导、支配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令你欣喜的是,在解决困惑的探索过程中,你的生命也发展了。
这就是新的语文人物——长华带给我们的思考。
像长华一样,做快乐的语文教师吧;像长华们一样,做研究型的语文教师吧。让学生的生命在我们的生命发展中成长,让我们的生命在学生生命的成长中发展!
胡明道,湖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班特聘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市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级骨干班培训导师,“学长式教学”始创者。此课题共获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一等奖、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全国基教尚无单学科课题获此权威奖项)、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等八项大奖,2006年成为武汉市政府拨款研究的唯一教育项目。专著《语文学习100窍》、《听名师胡明道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学生作文操作词典》等;论文《课堂心理流向的把握》、《学长式教学浅论》《学长式教学与课堂创新教育》等获国家、省、市43项大奖,应邀赴全国讲学数百次,著述200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