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听说读写的能力才会强。因此,叶圣陶先生强调:“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要同时并举。”但在教学中,由于受“复习是增强旧知识记忆”的传统观念影响,很多教师指导高考语文复习时,只注重“知识的再现”,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厌其烦地领着学生把学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又一遍,大搞题海战术,强调学生抱着ABCD不放,致使学生厌学,思维质量不高,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新课标下的高考语文复习,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复习的效率。
一、归类整理,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语文学科知识点纷繁庞杂,犹如散失的珍珠,如果不善于归类,形不成知识系统,学生是不会有过硬的语文能力的。所以在复习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运用求同思维,把杂乱无章的知识,按照合并同类项的原则进行排列组合,整理归类,从而找出规律,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增强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诗歌鉴赏中对于诗歌意象的鉴赏一节,要让学生明白意象是融合作者主观情感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鉴赏时,必须明确作家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感情的。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什么感情?思乡之情,李白没有直说:“我想家了,我想家了。”而是借着月光这个客观之象来表达他思乡的主观之情,诗中的月光就不再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意象了。而此情此景,就形成了一种审美境界——意境。这里还有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明白传统的审美习惯,诗人往往借同一意象来表达相同的思想感情。如,诗中出现望月,有思乡怀远之情;扁舟子、船,往往与远行有关,暗喻漂泊不定;捣衣,思念远行之人;寒衣,与边关征战有关;孤雁、孤鸿,指远行之人的寂寞孤独;等等。学生明白了这些常用的意象在诗中表达的情感,遇到类似的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二、专题研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总复习中,学生最怕的就是教师简单的重复,把课文内容与写法再讲一遍。因此,教师应根据新课标下的高考要求,打破单元和课本的界限,多搞一些横向的、专题性的阅读,使学生能吃透知识,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诗歌鉴赏复习时,可参照历届高考在诗歌鉴赏的出题上着重于哪些方面,并联系一些资料上的相关题目,与学生共同探求应如何去鉴赏一首诗歌。最后,可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1.从诗歌的题目入手。因为题目揭示出写作的对象,如,《春夜喜雨》告诉人们,此诗写的是春夜之雨,一个“喜”字,又写出了作者的那种喜悦、高兴之情。2.从了解作者入手。知人论世,有利于把握作者的风格特色。3.从注释入手。注释会揭示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借此能看出作者经历世事的心迹,通过它可以把握诗人写作该诗的情感脉络。4.从把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入手。有些诗词中,其中一、二个词语起关键作用,把这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弄清楚,对诗词的理解就很容易。5.从尾联入手。无论是叙事诗,还是写景诗,到最后总离不开抒情,有时把握了尾联就把握了全诗。
三、诱导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信息,在知识点间建立联系,强化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高考非常重视测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话题作文淡出舞台,命题材料作文备受青睐。但不管怎么说,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的主要命题形式。
话题作文减少了学生对材料的依赖性,学生可以对话题进行多角度的感受、联想和想象。话题作文为学生写作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给材料作文的依据是材料,因此要对材料认真研读,准确把握中心,然后在读懂材料、把握中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广开思路,尽可能多地去寻找立意的角度。正如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则材料,角度不同,感受也不同,这样立意的时候,可以正向立意(思维顺着原材料的指向思考),可以逆向立意(对原材料作合理的假设,进行恰当的推理、引申),可以类比立意(把材料和当前的实际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地思考),可以辩证立意(辩证地看问题,能彰显出文章的深度)。
命题作文也可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如,今年的高考题“踮起脚尖”。正向立意:踮起脚尖可以提升自己的高度而望得更远;踮起脚尖盼亲人,表达一种思念和渴望。反向立意:踮起脚尖走路,容易跌跟头,人还是脚踏实地的好。类比立意:踮起脚尖看热闹,就如鲁迅笔下的那帮看客,是愚昧低俗的表现。辩证立意:踮起脚尖如果干有益于己、有益于人的事,则可提倡;如果不是脚踏实地,而是见异思迁或无聊低俗,则应该摒弃。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运用自己最拿手的技巧,大显身手。如果经常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作文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比较敏捷,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一、归类整理,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语文学科知识点纷繁庞杂,犹如散失的珍珠,如果不善于归类,形不成知识系统,学生是不会有过硬的语文能力的。所以在复习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运用求同思维,把杂乱无章的知识,按照合并同类项的原则进行排列组合,整理归类,从而找出规律,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增强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诗歌鉴赏中对于诗歌意象的鉴赏一节,要让学生明白意象是融合作者主观情感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鉴赏时,必须明确作家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感情的。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什么感情?思乡之情,李白没有直说:“我想家了,我想家了。”而是借着月光这个客观之象来表达他思乡的主观之情,诗中的月光就不再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意象了。而此情此景,就形成了一种审美境界——意境。这里还有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明白传统的审美习惯,诗人往往借同一意象来表达相同的思想感情。如,诗中出现望月,有思乡怀远之情;扁舟子、船,往往与远行有关,暗喻漂泊不定;捣衣,思念远行之人;寒衣,与边关征战有关;孤雁、孤鸿,指远行之人的寂寞孤独;等等。学生明白了这些常用的意象在诗中表达的情感,遇到类似的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二、专题研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总复习中,学生最怕的就是教师简单的重复,把课文内容与写法再讲一遍。因此,教师应根据新课标下的高考要求,打破单元和课本的界限,多搞一些横向的、专题性的阅读,使学生能吃透知识,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诗歌鉴赏复习时,可参照历届高考在诗歌鉴赏的出题上着重于哪些方面,并联系一些资料上的相关题目,与学生共同探求应如何去鉴赏一首诗歌。最后,可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1.从诗歌的题目入手。因为题目揭示出写作的对象,如,《春夜喜雨》告诉人们,此诗写的是春夜之雨,一个“喜”字,又写出了作者的那种喜悦、高兴之情。2.从了解作者入手。知人论世,有利于把握作者的风格特色。3.从注释入手。注释会揭示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借此能看出作者经历世事的心迹,通过它可以把握诗人写作该诗的情感脉络。4.从把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入手。有些诗词中,其中一、二个词语起关键作用,把这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弄清楚,对诗词的理解就很容易。5.从尾联入手。无论是叙事诗,还是写景诗,到最后总离不开抒情,有时把握了尾联就把握了全诗。
三、诱导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信息,在知识点间建立联系,强化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高考非常重视测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话题作文淡出舞台,命题材料作文备受青睐。但不管怎么说,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的主要命题形式。
话题作文减少了学生对材料的依赖性,学生可以对话题进行多角度的感受、联想和想象。话题作文为学生写作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给材料作文的依据是材料,因此要对材料认真研读,准确把握中心,然后在读懂材料、把握中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广开思路,尽可能多地去寻找立意的角度。正如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则材料,角度不同,感受也不同,这样立意的时候,可以正向立意(思维顺着原材料的指向思考),可以逆向立意(对原材料作合理的假设,进行恰当的推理、引申),可以类比立意(把材料和当前的实际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地思考),可以辩证立意(辩证地看问题,能彰显出文章的深度)。
命题作文也可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如,今年的高考题“踮起脚尖”。正向立意:踮起脚尖可以提升自己的高度而望得更远;踮起脚尖盼亲人,表达一种思念和渴望。反向立意:踮起脚尖走路,容易跌跟头,人还是脚踏实地的好。类比立意:踮起脚尖看热闹,就如鲁迅笔下的那帮看客,是愚昧低俗的表现。辩证立意:踮起脚尖如果干有益于己、有益于人的事,则可提倡;如果不是脚踏实地,而是见异思迁或无聊低俗,则应该摒弃。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运用自己最拿手的技巧,大显身手。如果经常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作文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比较敏捷,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也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