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把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因为它们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阅读可以使我们积淀写出更有内涵的东西,相对应的写作中产生的新的体验也会促使学生进行新一轮的阅读活动。本文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探索出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使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
关键词:阅读;写作;一体化
一、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的理论基础
1..相关概念
⑴阅读
《新编汉语词典》对“阅读”的释义,“阅读”主要有如下三个含义: 第一,从过程上看,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书面材料主要是文字,就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目的达到对文字的理解。 第二,从方式上看,有朗读、默读、跳读等多种方式。朗读是指出声诵读,默读则是指没有明显发声的诵读,单就从书面材料中获取知识而言,默读更为重要,跳动历时很短,一般不能产生对文字的清晰视觉。 第三,从环境上看,影响阅读的因素包括文字材料、情境的特点、阅读者的知识基础等。
⑵写作
《辞海》和《新编汉语词典》对“写作”的定义也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进行梳理,即: 第一,从目的和意义来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写作一般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及传递信息。第二,从过程来看,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写作是包括收集、加工、输出信息的一个整体系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又可以分为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如果在这个过程的每个细节都认真琢磨,细致安排,就有可能写出很好的文章。 第三,从社会实践角度看,写作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不仅仅存在于文学创作领域,还广泛出现于应用写作领域。而后者作为对于“写作”的解释在当下应用的更广泛一些。
2..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的原则
⑴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在阅读课文时有了个性的阅读感受,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社会经验进行创造和加工,形成深层次的体会,这种体会包括对文章材料的记忆,对行文方法的学习等方面。只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才能使“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其作用,也只有共同参与,共同发展,这种教学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真正做到了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⑵读写内容一体原则
要实施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读写内容的一体化,就是说,教师要选择与写作目标教学一致的阅读教学内容,只有与所教写作内容密切关联的阅读内容,才能向写作教学迁移,也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盲目地随便拿来阅读的文章,找不到向写作教学的好的切入点,不仅不能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甚至还会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得不偿失。
⑶先读懂后练写原则
阅读教学的内容向写作教学迁移,是大有好处的,但是依然要以阅读为基础,一定是先读懂后练写。对于一篇阅读,学生甚至不知所云,就谈不上对文中词汇、句子的理解感悟,更别提学习文中的写作技巧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先引导学生对全文整体把握,对于可以向写作迁移的重点部分,教师应让学生去感悟,体会一些写作技巧运用的好处,能体会到这样运用技巧好,才会激发学生去学习,去在写作中运用。
⑷读写共同提高原则
在阅读时,学生有了很深刻的思想体会,并且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可是这些知识并没有在实际中得以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学生们还是没有深入的将阅读文章读懂学会,这对阅读能力提高本身就是一种检验,只有把所学的东西在实际写作中得以应用,才是真正的读懂了作品,也说明学生阅读水平有了提高,当然,经常把阅读所学的知识用在写作当中,写作能力一定也会得以相应提高。单一的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都不是“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所提倡的。
二、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概述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总结阅读文本的行文构思,使学生在写作时有材料可写,有了材料能够在文章中很好的运用,这样一来,大部分同学学生就会觉得写作其实不难,只要他在阅读中多积累写作材料,学会如何运用材料,就可以用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果若能揣摩写作技法来完善材料,就可以写出很优秀的作文,学生在写作中体会到了成功感和喜悦感,这种感觉会成为他继续写作的动力。
1..在阅读过程中学习积累材料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的材料是写作的“源”和“根”。学生怎样才能从诸多材料中积累对于写作来说有用的东西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阅读教学中能指引学生哪些东西应该积累,怎样积累,积累后该如何去运用等等的问题,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积累材料呢?
⑴摘抄整理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摘抄本。喜欢的词汇、句子和诗词等直接摘抄,首先将这三大类分开,以后若摘抄新的类别,在相应增加。摘抄最初进行时教师要对学生有具体要求,不可随意摘抄。进行一个月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摘抄到的词汇、句子和诗词按照写人、写景、写事、写物和其他等类别进行整理。如果觉得整理后需要移动很麻烦,也可以用带颜色的笔涂一下以作为标记,如:写人的用黄色,写景的用绿色,写事的用红色,写物的用蓝色,其他的不涂色。阅读中会遇到不理解的词汇、句子和诗词等,弄懂后再进行摘抄,摘抄和整理的方法与上面相同。
⑵归类记忆
把表现同一主旨的事迹材料放在一起记忆,。表现亲情的:胡适的《我的母亲》中母亲的两个方面的事件;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买书”;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买橘送站”。这样分类记忆后,就可以把这些材料运用到表现这一主旨的作文中去。
2..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如何使用材料
我们平时积累的材料就是为了写作服务的,那么该如何把积累的材料很好的运用到作文中去呢?
⑴根据主旨选择适当的材料
美味佳肴必须用材料来烹饪。同样,作文也需要材料来构建。但有了材料并不一定就能做出好文章,因为材料的质量与作文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选择适当的材料就显得很重要。我们从平时积累的摘抄本上或者记忆中拿出与主旨相关的材料,在草稿纸上列出,可以是很多的,然后根据主旨进行分析、鉴别,最终确定需要的材料。
⑵对材料进行详略处理
拿来的材料就可以直接用在文中么?不是的,有的材料与中心关系密切,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更有力些,这样的材料就要详细的写;有的材料与中心有关但对于表现文章中心要弱些,那就要简略的写。详写和略写二者是各有作用不可或缺的,详写是为了突出中心,略写是为了烘托中心,缺少详写文章中心不突出,缺少略写文章不丰满。恰似那绿叶和红花一般,是绿叶的映衬,使红花更红;但没有了红花,绿叶的存在也就意义大减。
⑶在两个相连材料之间安排过渡
有时文章中要把两个材料相连,但是读起来联系又不是那么紧密,这就需要在两个材料之间安排过渡。用一些既关联上一个材料又关联下一个材料的语句 或者语段将两个材料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
三、结语
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初探立足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使之成为读写结合良好的物质材料。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及时总结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静. 培养习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J]. 教育科研论坛 , 2008,(01).
[2] 张文慧. 谈如何强化作文的创新意识[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2008,(04) .
[3] 林本葉. 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 2008,(02) .
[4] 朱由华, 蒋建. 浅谈写作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2008,(02).
关键词:阅读;写作;一体化
一、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的理论基础
1..相关概念
⑴阅读
《新编汉语词典》对“阅读”的释义,“阅读”主要有如下三个含义: 第一,从过程上看,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书面材料主要是文字,就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目的达到对文字的理解。 第二,从方式上看,有朗读、默读、跳读等多种方式。朗读是指出声诵读,默读则是指没有明显发声的诵读,单就从书面材料中获取知识而言,默读更为重要,跳动历时很短,一般不能产生对文字的清晰视觉。 第三,从环境上看,影响阅读的因素包括文字材料、情境的特点、阅读者的知识基础等。
⑵写作
《辞海》和《新编汉语词典》对“写作”的定义也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进行梳理,即: 第一,从目的和意义来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写作一般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及传递信息。第二,从过程来看,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写作是包括收集、加工、输出信息的一个整体系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又可以分为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如果在这个过程的每个细节都认真琢磨,细致安排,就有可能写出很好的文章。 第三,从社会实践角度看,写作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不仅仅存在于文学创作领域,还广泛出现于应用写作领域。而后者作为对于“写作”的解释在当下应用的更广泛一些。
2..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的原则
⑴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在阅读课文时有了个性的阅读感受,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社会经验进行创造和加工,形成深层次的体会,这种体会包括对文章材料的记忆,对行文方法的学习等方面。只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才能使“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其作用,也只有共同参与,共同发展,这种教学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真正做到了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⑵读写内容一体原则
要实施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读写内容的一体化,就是说,教师要选择与写作目标教学一致的阅读教学内容,只有与所教写作内容密切关联的阅读内容,才能向写作教学迁移,也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盲目地随便拿来阅读的文章,找不到向写作教学的好的切入点,不仅不能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甚至还会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得不偿失。
⑶先读懂后练写原则
阅读教学的内容向写作教学迁移,是大有好处的,但是依然要以阅读为基础,一定是先读懂后练写。对于一篇阅读,学生甚至不知所云,就谈不上对文中词汇、句子的理解感悟,更别提学习文中的写作技巧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先引导学生对全文整体把握,对于可以向写作迁移的重点部分,教师应让学生去感悟,体会一些写作技巧运用的好处,能体会到这样运用技巧好,才会激发学生去学习,去在写作中运用。
⑷读写共同提高原则
在阅读时,学生有了很深刻的思想体会,并且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可是这些知识并没有在实际中得以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学生们还是没有深入的将阅读文章读懂学会,这对阅读能力提高本身就是一种检验,只有把所学的东西在实际写作中得以应用,才是真正的读懂了作品,也说明学生阅读水平有了提高,当然,经常把阅读所学的知识用在写作当中,写作能力一定也会得以相应提高。单一的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都不是“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所提倡的。
二、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概述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总结阅读文本的行文构思,使学生在写作时有材料可写,有了材料能够在文章中很好的运用,这样一来,大部分同学学生就会觉得写作其实不难,只要他在阅读中多积累写作材料,学会如何运用材料,就可以用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果若能揣摩写作技法来完善材料,就可以写出很优秀的作文,学生在写作中体会到了成功感和喜悦感,这种感觉会成为他继续写作的动力。
1..在阅读过程中学习积累材料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的材料是写作的“源”和“根”。学生怎样才能从诸多材料中积累对于写作来说有用的东西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阅读教学中能指引学生哪些东西应该积累,怎样积累,积累后该如何去运用等等的问题,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积累材料呢?
⑴摘抄整理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摘抄本。喜欢的词汇、句子和诗词等直接摘抄,首先将这三大类分开,以后若摘抄新的类别,在相应增加。摘抄最初进行时教师要对学生有具体要求,不可随意摘抄。进行一个月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摘抄到的词汇、句子和诗词按照写人、写景、写事、写物和其他等类别进行整理。如果觉得整理后需要移动很麻烦,也可以用带颜色的笔涂一下以作为标记,如:写人的用黄色,写景的用绿色,写事的用红色,写物的用蓝色,其他的不涂色。阅读中会遇到不理解的词汇、句子和诗词等,弄懂后再进行摘抄,摘抄和整理的方法与上面相同。
⑵归类记忆
把表现同一主旨的事迹材料放在一起记忆,。表现亲情的:胡适的《我的母亲》中母亲的两个方面的事件;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买书”;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买橘送站”。这样分类记忆后,就可以把这些材料运用到表现这一主旨的作文中去。
2..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如何使用材料
我们平时积累的材料就是为了写作服务的,那么该如何把积累的材料很好的运用到作文中去呢?
⑴根据主旨选择适当的材料
美味佳肴必须用材料来烹饪。同样,作文也需要材料来构建。但有了材料并不一定就能做出好文章,因为材料的质量与作文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选择适当的材料就显得很重要。我们从平时积累的摘抄本上或者记忆中拿出与主旨相关的材料,在草稿纸上列出,可以是很多的,然后根据主旨进行分析、鉴别,最终确定需要的材料。
⑵对材料进行详略处理
拿来的材料就可以直接用在文中么?不是的,有的材料与中心关系密切,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更有力些,这样的材料就要详细的写;有的材料与中心有关但对于表现文章中心要弱些,那就要简略的写。详写和略写二者是各有作用不可或缺的,详写是为了突出中心,略写是为了烘托中心,缺少详写文章中心不突出,缺少略写文章不丰满。恰似那绿叶和红花一般,是绿叶的映衬,使红花更红;但没有了红花,绿叶的存在也就意义大减。
⑶在两个相连材料之间安排过渡
有时文章中要把两个材料相连,但是读起来联系又不是那么紧密,这就需要在两个材料之间安排过渡。用一些既关联上一个材料又关联下一个材料的语句 或者语段将两个材料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
三、结语
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初探立足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使之成为读写结合良好的物质材料。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及时总结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静. 培养习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J]. 教育科研论坛 , 2008,(01).
[2] 张文慧. 谈如何强化作文的创新意识[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2008,(04) .
[3] 林本葉. 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 2008,(02) .
[4] 朱由华, 蒋建. 浅谈写作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