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有生命力的语文课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ang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老师总能让我在生机勃勃的课堂中获取知识、开拓思维、升华情感。如此有生命力的课堂,让我终生难忘。”刚从北京大学南宁附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北大南宁附属学校)毕业的李嘉裕如是说。
  李嘉裕口中的“蓝老师”,是北大南宁附属学校教师蓝明平。“有生命力的课堂”,是蓝明平从教三十多年所追寻的语文教学境界。
  在动态把握中生成“生命”
  有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动态生成的课堂。
  叶圣陶曾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何为“教无定法”?在蓝明平看来,课堂是动态的,具有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随时会出现新问题、新情况,而“定法”既难以解决这些不确定因素,又不能很好地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将之转化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积极因素。“正因如此,我们的课堂不应是预设出来的,而应在动态中生成,这样的课堂才具有生命力。”蓝明平说。
  在教授《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时,有学生提出:“老师,我发现一个人即使再坚强,在经历多次磨难后,意志也会消沉下来,苏轼就是这样。”随后该生分析了《密州出猎》《水调歌头》等篇章的情感发展,以及“乌台诗案”,最后认为到写《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苏轼已经变得“消极起来了”。学生提出的这种情况是蓝明平没有预想到的。
  该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未能全面把握苏轼的思想而对文章的理解产生了偏差。那时,蓝明平灵机一动,决定当堂组织一次“研讨会”,让学生进一步分析《记承天寺夜游》的文章結构和情感脉络,并罗列几篇能代表苏轼思想的诗词,让学生结合苏轼的生平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分析和研讨,学生不仅对苏轼各种诗文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也认识到了苏轼的思想是横跨儒、释、道三家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苏轼的诗文有极大助益。
  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蓝明平将课堂的“三维目标”落到了实处。当然,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多种多样,既有有用因素也有无用因素甚至还有不利因素。蓝明平认为,教师要把握好“度”,才能将这些动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教学因素。就语文学科教学而言,要抓好这个“度”,首先教师要做到熟悉教材、熟悉学生、熟悉教学重难点;其次要研究分析每一篇文章,吃透文章的思路、结构以及思想感情;再次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和生活经验等,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最后要有广博的知识,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动态因素的价值,并有效利用。
  “‘师傅’的课自然流畅。他总能眼光独到地抓住任何一个动态性事件,灵活转化为有利于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这是我们年轻老师特别需要学习的地方。”蓝明平的“徒弟”,北大南宁附属学校教师覃婷婷如是说。
  在拓展迁移中收获“生命”
  有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具有拓展迁移性的课堂。
  蓝明平认为,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而应该以课堂为主阵地,适当向课堂之外延伸,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但不是唯一场所。教师既要重视深耕课堂教学,也要合理地向校园、家庭甚至是社会延伸,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培养具有多元能力的学生。”蓝明平说。
  在一次作文课中,蓝明平布置了一次题为“细品    ”的半命题作文。接到题目后,学生周彦承没能认真思考,选材、构思都很简单,最后他的作文得了一个很低的分数。蓝明平没有批评他,而是帮他细心分析了作文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同时鼓励他认真观察生活,尝试写观察日记。
  不久,北大南宁附属学校举行语文月考,试卷中的作文题目恰好为“凝望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的周彦承以“凝望木雕”为题,写自己在一次逛街中无意中走进一间木雕店,看到一个老者正在专心雕刻,最后老者把雕刻品送给他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让他明白,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专注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他的这篇作文因为角度独特,感情真挚,立意深刻,获得了49分的高分(满分为50分)。
  “如果没有蓝老师要求我进行生活观察,我就很难找到这么生动的案例,也写不出这样的作文。蓝老师不喜欢死教书,常常跳出课本的范围,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习。我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周彦承说。
  在蓝明平看来,固有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枯燥的,如果缺乏适当的迁移,学生就容易产生倦怠情绪,甚至会挫伤学习积极性。对此,蓝明平通常采取“旁敲侧击”的教学方法完成这种迁移。具体而言,就是在教授某个知识点或某篇课文时,不直接进入教学环节,而是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让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迁移至新知识的学习中。
  在执教《猫》一课时,蓝明平给学生每人发了一份“‘芙蓉鸟谋杀案’破案报告”。学生们拿着“报告”一头雾水,但蓝明平不急于开始上课,而是让学生先浏览这份“报告”,掌握一定的破案知识后才进入课文学习。学生将破案知识迁移到课文学习上,很快就破解了郑振铎在文中提到的猫“失踪或死亡”之谜,深入理解了作者爱猫以及为何“我家永不养猫”的原因。
  “这种知识的迁移很有意思,而且让我们很快理解了课文。”学生李秋雨说。
  在情感熏陶中感悟“生命”
  有生命力的课堂,还应该是具有情感韵味的课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标“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蓝明平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他认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必须具备一定的情感韵味,因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传授语文知识,还应培育学生的高尚情操,而情感熏陶是实现后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是一篇饱含着浓浓父爱的课文。在一次授课即将结束时,有学生提出,作者在看到父亲的背影后便写道“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觉得“作者很煽情,甚至有点软弱”。面对学生的这一结论,蓝明平认为这是一个进行情感教育的契机,于是便将这一问题推向全班,由学生组织自由讨论。
  经过一番讨论分析之后,学生们找到了作者情感的脉络:“祖母死了”在作者心里埋下了伤心的种子,后因“我”要回北京念书,父亲终究不放心就要到车站送“我”,然后通过“戴”“穿”“蹒跚”“探”“爬”“攀”“缩”“倾”等词语的描述,看到了老父亲的背影,因为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作者会留下眼泪也就自然而然了。“蓝老师很重视培养我们的情感品悟能力。我觉得,听蓝老师的语文课,特充实。”学生王可说。
  梳理文章情感脉络,是蓝明平落实语文情感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此外,摘取课文重点语句,让学生反复品读、感悟,也是他抓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蓝明平认为,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表达的载体,而文中的一字一句则是这一载体的具体“部件”,教师授课时需要对这些“部件”进行甄选、解读,才能走进文本深处,深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执教《出师表》一文时,蓝明平就选取了“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等句子,重点进行拆解、分析、演绎、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诸葛亮的拳拳忠心。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三十多年来,蓝明平一直追寻既生动有趣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高效又具有深厚底蕴的有生命力的语文,这使得他取得了突出的语文教学成绩,曾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获评为南宁市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多次获聘为南宁市中考评卷组组长,并两次参与南宁市中考语文命题工作。
  (责编 蒋海兰)
其他文献
在语文统编教材中,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是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编者意图中的“语文要素”包括“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和“学写一件简单的事”两点,“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  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
期刊
这是一节高三年级写作课,主题是“学习写得深刻”,即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文题材料,運用由表及里、探究因果等方法,分析说理,使观点表达更加丰盈、有力,论述更加深刻。  一、课堂导入  师:到了高三,很多同学会产生这样的感触:写作文遇到了瓶颈。从通行的作文评分标准来看,“深刻”是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要求。就议论文而言,什么是深刻呢?如何才能写得深刻?今天我们以此为目标,共同研究如何把作文写深刻。  二、分
期刊
对于贵港市覃塘区教育系统的党员来说,每天带着党徽上班是“规定动作”,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要求党员教师佩戴党徽上岗,能提醒老师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感到责任在肩。”覃塘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長曾伟杰说,“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份鞭策和激励。”  近两年,覃塘区高度重视中小学党建工作,着力构建“116”党建工作体系:“1”个根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1”个融合(党建与教育教学融
期刊
本课为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场景设置是孩子和父母在家用餐和在餐厅点餐,内容是谈论各自喜爱的食物和饮品。本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读、写5个食品饮料单词;第二部分要求学生在语境中能够正确运用这5个单词点餐并填写菜单。执教老师运用“五步教学法”词汇课教学模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期刊
教师如何叙写课堂学习目标  深圳市龙岗区平冈中学校长刘静波在《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1期上撰文认为,课堂学习目标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教、导学、导评的功能,因此,教师叙写课堂学习目标时应科学、规范、合理。第一,确定学习结果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还是策略性知识,根据学习结果叙写学习目标,不要把学习活动或任务当成学习结果。第二,将学习目标简化为记忆(识别、回忆、提取等)、理解(意义建构
期刊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阅读教学方面有两大变化一度引发了热烈讨论:其一是三年级至六年级的教材中出现了阅读策略单元,大体包含了预测、提问、阅读有一定速度、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四种阅读策略;其二是六册教材中都有一个《快乐读书吧》板块,倡导整本书阅读,且推荐了相关阅读书目。然而,在实践中,多数语文教师对阅读策略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教学操作尤感困难重重,只能在摸索中前行,目前也仅限于单元内阅读策
期刊
“双师教学”始于2013年秋季学期的一项实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优秀教师录制课堂教学视频,借助互联网将录课视频传输到我国中西部18个省130多个贫困地区乡村学校。[1]2015年12月,“双师教学”项目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逐渐覆盖了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多所乡村学校,为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背景  2015年11月,自治区教育厅决定在全区启动“双师教学”模式
期刊
在“控辍保学”工作中,有一项工作往往容易被忽略,那就是“稳住”复学的学生。辍学的学生回校了,如何让他们能够安心上学、乐于上学?在这方面,玉林市博白县给出了答案。  培养兴趣,让学生爱上学校  “你想学画画吗?大自然看风景,室外写生的那种!”  “你想学书法吗?宽阔操场中,林荫校道上,挥笔疾书的那种!”  秋季学期开学一段时间,在玉林市博白县龙潭镇第二初级中学(以下简称龙潭二中)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
期刊
防城区举办“中小学名师  讲学团”巡回讲学活动  本刊讯 日前,防城港市防城区教科局组织开展了“防城区中小学名师讲学团”启动第一期巡回讲学活动,防城区各中小学校长、班主任等900余人参加。首期讲学共开设7场专题讲座,分别在市三中、市五中、市六中、大菉中学和那良中学同时进行。讲学团由七位教学名师组成,分别围绕“新时代学校教研创新工作的组织实施”“如何做课题”“如何当好班主任”“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期刊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也是人类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写字是义务教育第一学段即低年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低年段识字教学从兴趣入手,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构字方法,可逐渐发展学生的汉字思维能力。所谓汉字思维,指的是基于汉字构字原理及汉字所负载的文学、文化信息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包括汉字的字形思维、字义思维、字音思维、叙事思维等。我校校本教材《口袋里的小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