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乡土上路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121998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中有一篇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并且坚信通过学习会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课堂反应似乎也是如此。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却淡忘了许多。原因是文章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那些让作者魂牵梦萦的生活场景在学生眼里就如历史一般遥远,又如何能引起他们灵魂的共鸣?这使笔者意识到,离开了现实土壤的所谓乡土之情如无源之水,无法滋润学生的心灵,更无法塑造他们的精神家园。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活生生的、可感知的乡土气息呢?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探索有趣的方言
  方言是一个地区文化的显性特征,方言的消失往往意味着某些文化传承的消失。现实情况是,学生日常交际很少使用方言,对方言也不感兴趣,他们离开故乡后也就没有了让心灵牵挂的乡音。于是,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引导。有一次讲到诗歌韵律时,提到杜牧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中“斜”字的读音时,有学生说读“xiá”,有学生说读“xié”。这个问题似乎争论颇多,一时无定论。笔者笑着跟他们说,不如读咱们家乡话“qiá”,好像更压韵。然后告诉他们,方言是充满魅力的,认真调查一下会很有意思,并将之作为探究性学习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对这份作业很感兴趣,还真的找出许多很有意思的词语。举例如下:
  1.“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读成“cuī”似乎更压韵,而本地方言中有一个读为“caocui”的词恰恰表达衰弱或不尽如人意的意思。
  2.学校近海,有一段老堤当地人读为“huoyan”,学生指出该词应写为“护堰”,并进一步考证出此段堤防为宋代范仲淹组织修建,乃大名鼎鼎的“范公堤”,并特地到不远的乡镇拍了一张范仲淹的塑像照作为证明。
  3.《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有一句“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其中“死临侵地”表示“发呆、失神”的样子,而方言中有一个词“死不狼枪”(音)也表示相同的意思。
  除此以外,学生还找出了“生不呛”(表固执)、“耍刻儿”(玩一会儿)、“来事”(有能力)这些颇具地方特色的词语,有些甚至还找到了相关典故。需要说明的是,此举并非表明教者不重视普通话的普及。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却不是所有华人的乡音,不能因为普及普通话而使很多充满地方特色、蕴含传统文化的方言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相信那些对方言充满情感的学生,不管身处何方,总会在心中留有一份对故园的牵挂。
  二、探寻故乡的特色
  学校近海,不远处便是一望无际的黄海。按理说学生对海应该有些情感、有些感悟才对。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学生极少在作文中提及大海。谈到这一话题也总是说灰蒙蒙一片,全无惊涛拍岸的气势。笔者跟他们讲,这里的海滩涂多,并非岩岸,当然少一些排天之浪。但岩岸有岩岸的美,滩涂有滩涂的美。恰逢学校在海边举行成人宣誓仪式,笔者便借机布置了一项课外活动,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海文化,分四个章节共同完成一篇调查报告。四个章节分别为:海之韵——海景之美;海之声——海的传说;海之赐——丰富的特产;海之人——渔人的生活。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学生或去观察海景,或去参观滩涂博物馆,或去探访海边渔夫,甚至有一位学生跑到饭馆里调查。当然,学生的调查报告尽显青涩,而教师的目的也并非为了一份调查报告,主要在于让他们更深地了解家乡,理解家乡。
  三、了解身边的文化
  家园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历史积淀和现象场景的集合体,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文化历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次和学生共读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看到里面有两句话,“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就问他们对文字狱了解多少,然后告诉他们,其实本地(栟茶)也有一个著名的与文字狱有关的故事。学生都很感兴趣,于是笔者让他们去了解徐述夔的故事,将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任务之一,并组织了交流,于是相关文化史走进了语文课堂。通过上网搜索、查阅资料、走访乡人等途径,学生对清代四大文字狱之一的“一柱楼诗案”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将相关资料加以整合,分为“故事概述”、“原因分析”、“事件影响”、“人物成就”、“相关传说”几个部分进行整理结集,名为“一柱楼概说”,并就如何恢复相关建筑、重显古镇风貌进行探究,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这些学生毕业以后,还曾经询问我是否有重建古镇的可能,笔者甚至揣想,这会不会成为一些学生心中的梦想。
  学校所在地是革命老区,流传着很多抗日英雄的故事,很多学生的长辈曾经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斗。把语文课简化为思想教育的工具不可取,但语文教育不能排斥思想教育。先辈们为民族复兴前仆后继的精神应能引领学生的成长。于是笔者组织了一次故事会,让学生整理身边流传的革命故事,在班上进行交流,很多学生都积极参与。
  四、抒写故乡的人事
  故园让人牵挂,因为她是活生生的存在,是每个人成长历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写故乡的人与事、情与景。每次学生放假给他们布置作业,要求他们关注故乡的人事,发掘一个生活细节,回忆一段生活经历,观察故乡的变化,然后在作文中表现出来。一些鲜活的文字出现在学生的习作中:
  大桥高高的身躯慢慢低了下去,缩小了,刚巧落在了河面上,小河欢快了,水淙淙地流着,调皮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掉下去溅起一阵水花。远处一群鸭子犁开涟漪,悠悠地飘过来了,嘎嘎地叫着。芦苇生气多了,迎着微风,搔首弄姿,婆娑妩媚。水面映着蓝天白云,还有小鸟一划而过的身影。
  ——学生习作《回归》
  那时候,窗不是闭封的,在夏天,蚊虫可以随时进来而不受任何限制,在饱餐之后仍可安然无恙地离开;在冬天,西北风也会不请自来,夜间,“窗”就“噗噗”地响个不停,这时候,爸爸总会找出一根木棒抵着那扇窗。有时,这很管用,窗便不再响了,但有时,风仍然会找机会亲近亲近它,就在这一声声的响声中,我还总能安然入睡,毫不理会这些。
  ——学生习作《窗》
  这样的创作经历,不仅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将乡土情怀融入学生的血脉之中,在他们离开故土时,行囊里会是满满的乡情。
  经过几年的探索,笔者将针对学生的乡土熏陶整理为四色文化,即绿色文化——充满田园气息的生活;蓝色文化——海的气息与文化;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传承;黑色文化——文字狱的发生与剖析。作为教者,不希望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拼搏时,心中有太多的牵绊,但也知道,当所有人都毫无依恋地前行时,这个民族会丢掉她的根,而这不是一个语文教师所愿看到的。让更多的人带着乡土上路,是语文学科的使命。
  作者单位: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26406)
其他文献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人教版)虽几经编删,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总是赫然其列。历来为人称道的或许是清幽静谧的荷塘,或许是超然尘外的月色,或许是那一抹至今挥之不去的荷香。有人津津乐道于它的“圆”型结构,有人赞叹于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有人沉醉于一场精神的洗礼。但在笔者看来,流畅自如的记叙描写之中,淡淡喜悦、淡淡哀愁掩映之下,文章波澜横生,跌宕有致,这得益于作者匠心独运、苦心经营的两处“忽然”。
期刊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此模式以“活动单”为学生的学习载体,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的学习单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课堂反馈与评价”为保障,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下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为例,探讨这种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
期刊
不管是平时教学中批阅学生作文还是参加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总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学生积累的素材太少了,思维太僵滞了,说理文的论据几乎千篇一律。苏轼、李白、杜甫、庄子、霍金、史铁生、居里夫人,鲜有与众不同的;偶然有篇叙事文,情节也幼稚老套,像2004年“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的高考作文,写父亲或母亲出车祸或病故的竟不在少数。  造成这种局面,固然与学生封闭的学习环境有关,也与高考指挥棒的导向有关,更与
期刊
那天早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批学生,面对那一双双充满稚气与求知的眼睛,生怕出一丁点的错误,所以每节课都准备得相当“充分”,每节课都成了展现自我的舞台。然而,时隔不久,似乎有些不对,课堂成了我一个人的舞台,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游离于课堂之外,有的甚至昏昏欲睡,我的“独角戏”从此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观众了,先前那自以为是建立起来的自信与执着不幸全被这冰冷的课堂气氛击得粉碎。  学习可以提高素
期刊
在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题对师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基本阅读水平不高,审不准题,打不中靶;二是对相当一部分阅读水平尚可的学生而言,容易产生“多元解读”与“唯一答案”之间的矛盾。给两个关键词加上引号,原因在于高考试卷上的多元解读确有多元,但也多不到哪里去,而唯一答案其实也不是真的唯一。但事实上的确存在类似的这种矛盾关系,因此姑且借这两个词描述之。当学生坐在考场面对试卷时,唯一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纷纷倡导和实践“将课堂还给学生”,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导,学生讲”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备课前下足了功夫,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提问,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做法值得肯定,但不得不正视的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由于对学生的回答缺乏应对技巧,出现点评不到位甚至错误点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期待开放、有序,阅读教学同样如此。如何才能把阅读教学在开放、有序中讲活,既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给予学生丰硕的收获,需要语文教师从阅读教学的原点出发,激活学生的生命体验,让学生真正产生共鸣,从而汲取情趣与理趣。  长久以来,阅读教学流于阅读的技术层面,给学生灌输一些概念、术语、策略等
期刊
从教二十年,对作文教学从大学毕业时的一头雾水到现在的略知一二,实在感慨良多,总的感觉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正如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认识、了解了这个过程,也就大体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教起来才能真正地做到科学合理,学生学起来才真正轻松愉快,不断进步。拿高中记叙文写作来说,笔者的体会是它有三重境界,教师要分得清学生的水平处于哪一层境界,才可能教出成效,教出成绩,教出让人自豪的弟子。下
期刊
情感的参与是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支撑,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碰撞就不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这也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传统的指令性讲解和分析,其弊端就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消失,学生成为被动的倾听者,对文章的理解和解读被埋没,这样的课堂教学抑制了学生自由体验精神的有效释放,影响了课堂效率,导致学生疲惫厌倦。所以语文课上经常出现的教师慷慨激昂、满头大汗,而学生不买帐,一脸漠然的情况必须转变。可以肯定地说
期刊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阅读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按照课标要求,高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小说的赏鉴能力,学会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解读。《林黛玉进贾府》是新课标语文必修三的一篇重要讲读课文,也是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训练序列中有关小说赏鉴能力训练的重点篇目。  一、从文本线索入手,分析小说的内外环境  对于高中生来说,要读懂小说文本,首当其冲要抓住文本的环境。小说人物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是造就其性格的根本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