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中有一篇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并且坚信通过学习会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课堂反应似乎也是如此。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却淡忘了许多。原因是文章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那些让作者魂牵梦萦的生活场景在学生眼里就如历史一般遥远,又如何能引起他们灵魂的共鸣?这使笔者意识到,离开了现实土壤的所谓乡土之情如无源之水,无法滋润学生的心灵,更无法塑造他们的精神家园。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活生生的、可感知的乡土气息呢?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探索有趣的方言
方言是一个地区文化的显性特征,方言的消失往往意味着某些文化传承的消失。现实情况是,学生日常交际很少使用方言,对方言也不感兴趣,他们离开故乡后也就没有了让心灵牵挂的乡音。于是,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引导。有一次讲到诗歌韵律时,提到杜牧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中“斜”字的读音时,有学生说读“xiá”,有学生说读“xié”。这个问题似乎争论颇多,一时无定论。笔者笑着跟他们说,不如读咱们家乡话“qiá”,好像更压韵。然后告诉他们,方言是充满魅力的,认真调查一下会很有意思,并将之作为探究性学习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对这份作业很感兴趣,还真的找出许多很有意思的词语。举例如下:
1.“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读成“cuī”似乎更压韵,而本地方言中有一个读为“caocui”的词恰恰表达衰弱或不尽如人意的意思。
2.学校近海,有一段老堤当地人读为“huoyan”,学生指出该词应写为“护堰”,并进一步考证出此段堤防为宋代范仲淹组织修建,乃大名鼎鼎的“范公堤”,并特地到不远的乡镇拍了一张范仲淹的塑像照作为证明。
3.《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有一句“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其中“死临侵地”表示“发呆、失神”的样子,而方言中有一个词“死不狼枪”(音)也表示相同的意思。
除此以外,学生还找出了“生不呛”(表固执)、“耍刻儿”(玩一会儿)、“来事”(有能力)这些颇具地方特色的词语,有些甚至还找到了相关典故。需要说明的是,此举并非表明教者不重视普通话的普及。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却不是所有华人的乡音,不能因为普及普通话而使很多充满地方特色、蕴含传统文化的方言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相信那些对方言充满情感的学生,不管身处何方,总会在心中留有一份对故园的牵挂。
二、探寻故乡的特色
学校近海,不远处便是一望无际的黄海。按理说学生对海应该有些情感、有些感悟才对。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学生极少在作文中提及大海。谈到这一话题也总是说灰蒙蒙一片,全无惊涛拍岸的气势。笔者跟他们讲,这里的海滩涂多,并非岩岸,当然少一些排天之浪。但岩岸有岩岸的美,滩涂有滩涂的美。恰逢学校在海边举行成人宣誓仪式,笔者便借机布置了一项课外活动,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海文化,分四个章节共同完成一篇调查报告。四个章节分别为:海之韵——海景之美;海之声——海的传说;海之赐——丰富的特产;海之人——渔人的生活。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学生或去观察海景,或去参观滩涂博物馆,或去探访海边渔夫,甚至有一位学生跑到饭馆里调查。当然,学生的调查报告尽显青涩,而教师的目的也并非为了一份调查报告,主要在于让他们更深地了解家乡,理解家乡。
三、了解身边的文化
家园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历史积淀和现象场景的集合体,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文化历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次和学生共读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看到里面有两句话,“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就问他们对文字狱了解多少,然后告诉他们,其实本地(栟茶)也有一个著名的与文字狱有关的故事。学生都很感兴趣,于是笔者让他们去了解徐述夔的故事,将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任务之一,并组织了交流,于是相关文化史走进了语文课堂。通过上网搜索、查阅资料、走访乡人等途径,学生对清代四大文字狱之一的“一柱楼诗案”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将相关资料加以整合,分为“故事概述”、“原因分析”、“事件影响”、“人物成就”、“相关传说”几个部分进行整理结集,名为“一柱楼概说”,并就如何恢复相关建筑、重显古镇风貌进行探究,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这些学生毕业以后,还曾经询问我是否有重建古镇的可能,笔者甚至揣想,这会不会成为一些学生心中的梦想。
学校所在地是革命老区,流传着很多抗日英雄的故事,很多学生的长辈曾经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斗。把语文课简化为思想教育的工具不可取,但语文教育不能排斥思想教育。先辈们为民族复兴前仆后继的精神应能引领学生的成长。于是笔者组织了一次故事会,让学生整理身边流传的革命故事,在班上进行交流,很多学生都积极参与。
四、抒写故乡的人事
故园让人牵挂,因为她是活生生的存在,是每个人成长历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写故乡的人与事、情与景。每次学生放假给他们布置作业,要求他们关注故乡的人事,发掘一个生活细节,回忆一段生活经历,观察故乡的变化,然后在作文中表现出来。一些鲜活的文字出现在学生的习作中:
大桥高高的身躯慢慢低了下去,缩小了,刚巧落在了河面上,小河欢快了,水淙淙地流着,调皮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掉下去溅起一阵水花。远处一群鸭子犁开涟漪,悠悠地飘过来了,嘎嘎地叫着。芦苇生气多了,迎着微风,搔首弄姿,婆娑妩媚。水面映着蓝天白云,还有小鸟一划而过的身影。
——学生习作《回归》
那时候,窗不是闭封的,在夏天,蚊虫可以随时进来而不受任何限制,在饱餐之后仍可安然无恙地离开;在冬天,西北风也会不请自来,夜间,“窗”就“噗噗”地响个不停,这时候,爸爸总会找出一根木棒抵着那扇窗。有时,这很管用,窗便不再响了,但有时,风仍然会找机会亲近亲近它,就在这一声声的响声中,我还总能安然入睡,毫不理会这些。
——学生习作《窗》
这样的创作经历,不仅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将乡土情怀融入学生的血脉之中,在他们离开故土时,行囊里会是满满的乡情。
经过几年的探索,笔者将针对学生的乡土熏陶整理为四色文化,即绿色文化——充满田园气息的生活;蓝色文化——海的气息与文化;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传承;黑色文化——文字狱的发生与剖析。作为教者,不希望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拼搏时,心中有太多的牵绊,但也知道,当所有人都毫无依恋地前行时,这个民族会丢掉她的根,而这不是一个语文教师所愿看到的。让更多的人带着乡土上路,是语文学科的使命。
作者单位: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26406)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活生生的、可感知的乡土气息呢?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探索有趣的方言
方言是一个地区文化的显性特征,方言的消失往往意味着某些文化传承的消失。现实情况是,学生日常交际很少使用方言,对方言也不感兴趣,他们离开故乡后也就没有了让心灵牵挂的乡音。于是,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引导。有一次讲到诗歌韵律时,提到杜牧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中“斜”字的读音时,有学生说读“xiá”,有学生说读“xié”。这个问题似乎争论颇多,一时无定论。笔者笑着跟他们说,不如读咱们家乡话“qiá”,好像更压韵。然后告诉他们,方言是充满魅力的,认真调查一下会很有意思,并将之作为探究性学习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对这份作业很感兴趣,还真的找出许多很有意思的词语。举例如下:
1.“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读成“cuī”似乎更压韵,而本地方言中有一个读为“caocui”的词恰恰表达衰弱或不尽如人意的意思。
2.学校近海,有一段老堤当地人读为“huoyan”,学生指出该词应写为“护堰”,并进一步考证出此段堤防为宋代范仲淹组织修建,乃大名鼎鼎的“范公堤”,并特地到不远的乡镇拍了一张范仲淹的塑像照作为证明。
3.《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有一句“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其中“死临侵地”表示“发呆、失神”的样子,而方言中有一个词“死不狼枪”(音)也表示相同的意思。
除此以外,学生还找出了“生不呛”(表固执)、“耍刻儿”(玩一会儿)、“来事”(有能力)这些颇具地方特色的词语,有些甚至还找到了相关典故。需要说明的是,此举并非表明教者不重视普通话的普及。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却不是所有华人的乡音,不能因为普及普通话而使很多充满地方特色、蕴含传统文化的方言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相信那些对方言充满情感的学生,不管身处何方,总会在心中留有一份对故园的牵挂。
二、探寻故乡的特色
学校近海,不远处便是一望无际的黄海。按理说学生对海应该有些情感、有些感悟才对。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学生极少在作文中提及大海。谈到这一话题也总是说灰蒙蒙一片,全无惊涛拍岸的气势。笔者跟他们讲,这里的海滩涂多,并非岩岸,当然少一些排天之浪。但岩岸有岩岸的美,滩涂有滩涂的美。恰逢学校在海边举行成人宣誓仪式,笔者便借机布置了一项课外活动,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海文化,分四个章节共同完成一篇调查报告。四个章节分别为:海之韵——海景之美;海之声——海的传说;海之赐——丰富的特产;海之人——渔人的生活。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学生或去观察海景,或去参观滩涂博物馆,或去探访海边渔夫,甚至有一位学生跑到饭馆里调查。当然,学生的调查报告尽显青涩,而教师的目的也并非为了一份调查报告,主要在于让他们更深地了解家乡,理解家乡。
三、了解身边的文化
家园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历史积淀和现象场景的集合体,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文化历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次和学生共读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看到里面有两句话,“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就问他们对文字狱了解多少,然后告诉他们,其实本地(栟茶)也有一个著名的与文字狱有关的故事。学生都很感兴趣,于是笔者让他们去了解徐述夔的故事,将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任务之一,并组织了交流,于是相关文化史走进了语文课堂。通过上网搜索、查阅资料、走访乡人等途径,学生对清代四大文字狱之一的“一柱楼诗案”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将相关资料加以整合,分为“故事概述”、“原因分析”、“事件影响”、“人物成就”、“相关传说”几个部分进行整理结集,名为“一柱楼概说”,并就如何恢复相关建筑、重显古镇风貌进行探究,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这些学生毕业以后,还曾经询问我是否有重建古镇的可能,笔者甚至揣想,这会不会成为一些学生心中的梦想。
学校所在地是革命老区,流传着很多抗日英雄的故事,很多学生的长辈曾经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斗。把语文课简化为思想教育的工具不可取,但语文教育不能排斥思想教育。先辈们为民族复兴前仆后继的精神应能引领学生的成长。于是笔者组织了一次故事会,让学生整理身边流传的革命故事,在班上进行交流,很多学生都积极参与。
四、抒写故乡的人事
故园让人牵挂,因为她是活生生的存在,是每个人成长历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写故乡的人与事、情与景。每次学生放假给他们布置作业,要求他们关注故乡的人事,发掘一个生活细节,回忆一段生活经历,观察故乡的变化,然后在作文中表现出来。一些鲜活的文字出现在学生的习作中:
大桥高高的身躯慢慢低了下去,缩小了,刚巧落在了河面上,小河欢快了,水淙淙地流着,调皮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掉下去溅起一阵水花。远处一群鸭子犁开涟漪,悠悠地飘过来了,嘎嘎地叫着。芦苇生气多了,迎着微风,搔首弄姿,婆娑妩媚。水面映着蓝天白云,还有小鸟一划而过的身影。
——学生习作《回归》
那时候,窗不是闭封的,在夏天,蚊虫可以随时进来而不受任何限制,在饱餐之后仍可安然无恙地离开;在冬天,西北风也会不请自来,夜间,“窗”就“噗噗”地响个不停,这时候,爸爸总会找出一根木棒抵着那扇窗。有时,这很管用,窗便不再响了,但有时,风仍然会找机会亲近亲近它,就在这一声声的响声中,我还总能安然入睡,毫不理会这些。
——学生习作《窗》
这样的创作经历,不仅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将乡土情怀融入学生的血脉之中,在他们离开故土时,行囊里会是满满的乡情。
经过几年的探索,笔者将针对学生的乡土熏陶整理为四色文化,即绿色文化——充满田园气息的生活;蓝色文化——海的气息与文化;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传承;黑色文化——文字狱的发生与剖析。作为教者,不希望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拼搏时,心中有太多的牵绊,但也知道,当所有人都毫无依恋地前行时,这个民族会丢掉她的根,而这不是一个语文教师所愿看到的。让更多的人带着乡土上路,是语文学科的使命。
作者单位: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26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