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要越早越好。如果忽略了对幼儿语言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必然会给孩子造成终身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满足孩子交往的需要
一个宽松、愉快的交往环境,可以让孩子感到没压力、没恐惧,从而产生了想说话的愿望,孩子才想说、敢说,并且感受到说的快乐。当然,宽松并不就是让幼儿随意发言,而是让孩子感到没有压力、不强调对错与好坏,做到“理解接纳,支持鼓励”。 逐渐养成良好的语言交往习惯。
刚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情绪变得很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所说的往往是简单的短句,常出现说话不流畅的现象。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主动地去亲近、抚爱他们,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情绪就会逐渐地消失。有了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就会产生说话的愿望。同时,老师要抓住时机,鼓励幼儿积极去与老师、同伴交往,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使他们有话愿意说,有事乐意讲。
二、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
给幼儿创设语言环境,在活动中练习说话的能力,使幼儿无拘无束,有话讲出来,发展幼儿的语言创造能力,能促使他们更自信、更积极地参与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新颖有趣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了语言的乐园,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对幼儿进行语言创造能力的培养。
定期举行幼儿诗歌朗誦会、讲故事比赛、语言教学游戏活动等,这些都既能增加生活情趣,又能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尤其是讲故事活动,不仅幼儿兴趣高,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当教师充满感情,富有表情地讲述每个故事时,幼儿听得那么认真,当请他们讲述时,他们又会绘声绘色地表演。经过不断的训练,幼儿不仅能模仿老师有表情地讲述,而且还能创编故事的情节,并能表演故事,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班里的操作区、图书角、语言区、表演区等是幼儿最喜欢去的地方,尤其是图书角,孩子们在那里可以看自己喜爱的书籍、玩自己喜欢的玩具等,不但扩大了他们的眼界,增长了有关大自然、社会生活的知识,还培养了幼儿的团结、协作等优良品德,还促使孩子们观察、分析、想象及讲述能力的发展。如小班幼儿模仿性强,往往喜欢与别人玩同样的玩具、看相同的书,这时有可能会发生争抢的现象。这时,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孩子学会用与人商量的语言,如“我们一起玩,可以吗?”“你看完了给我看,好吗?”通过这种语言引导,可从中培养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在幼儿玩玩具、看图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和鼓励幼儿互相谈论玩具的多种玩法、讲述图书中的内容,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喜欢与人交谈,能绘声绘色的讲述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和见闻,能大胆为客人表演儿歌、故事比以前更活泼开朗了。教师一定要做到相信孩子并及时给予幼儿指导,多给幼儿思考和讲述的时间。让幼儿有一个独特的思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在用词、语句的连贯方面给予指导,起到一个调色的作用。
三、开展礼貌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一个人的道德准则,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使幼儿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的原则,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学会正确使用。如礼貌招待客人方面,有客人来了,要热情有礼貌的招待客人,请客人坐,给客人倒上一杯茶,并说:“叔叔,请喝茶。”客人走时,送到门口,说:“叔叔,再见。”小朋友早上来到幼儿园见到老师,会说“老师早上好”。下午离园时会说“老师,再见。” 班上来了参观、看课的人时,知道问:“客人好。”
利用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把在文学作品里学到的礼貌言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鼓励幼儿多说多练,使幼儿的语言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四、加强自身语言修养,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在某种程度上,幼儿语言水平的高低,能反映出教师语言素质的好、差。教师要想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为幼儿学习语言树立榜样。幼儿期的孩子模仿性较强,在幼儿园里,教师的语言无疑是幼儿的模仿对象,幼儿对教师的一词一句、一腔一调甚至某种口头禅都是很敏感的。因此,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与幼儿的交往中,还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熟练掌握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顺畅、准确的使用普通话。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切忌生硬粗俗,要让优美的语言渗透在幼儿幼小的心灵。利用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将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传给幼儿,让幼儿充分体验这些情感,从而从活动中获得乐趣和情感的满足,将会激励幼儿奋发向上的激情。
总之,幼儿教师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要不断的提高个人教学艺术水平和语言文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水平,为幼儿的全面发展作出我们的努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幼儿语言的培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长期的、不懈的探索过程。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课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只要坚持不懈,为幼儿创造各种发展的机会与条件,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满足孩子交往的需要
一个宽松、愉快的交往环境,可以让孩子感到没压力、没恐惧,从而产生了想说话的愿望,孩子才想说、敢说,并且感受到说的快乐。当然,宽松并不就是让幼儿随意发言,而是让孩子感到没有压力、不强调对错与好坏,做到“理解接纳,支持鼓励”。 逐渐养成良好的语言交往习惯。
刚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情绪变得很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所说的往往是简单的短句,常出现说话不流畅的现象。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主动地去亲近、抚爱他们,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情绪就会逐渐地消失。有了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就会产生说话的愿望。同时,老师要抓住时机,鼓励幼儿积极去与老师、同伴交往,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使他们有话愿意说,有事乐意讲。
二、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
给幼儿创设语言环境,在活动中练习说话的能力,使幼儿无拘无束,有话讲出来,发展幼儿的语言创造能力,能促使他们更自信、更积极地参与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新颖有趣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了语言的乐园,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对幼儿进行语言创造能力的培养。
定期举行幼儿诗歌朗誦会、讲故事比赛、语言教学游戏活动等,这些都既能增加生活情趣,又能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尤其是讲故事活动,不仅幼儿兴趣高,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当教师充满感情,富有表情地讲述每个故事时,幼儿听得那么认真,当请他们讲述时,他们又会绘声绘色地表演。经过不断的训练,幼儿不仅能模仿老师有表情地讲述,而且还能创编故事的情节,并能表演故事,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班里的操作区、图书角、语言区、表演区等是幼儿最喜欢去的地方,尤其是图书角,孩子们在那里可以看自己喜爱的书籍、玩自己喜欢的玩具等,不但扩大了他们的眼界,增长了有关大自然、社会生活的知识,还培养了幼儿的团结、协作等优良品德,还促使孩子们观察、分析、想象及讲述能力的发展。如小班幼儿模仿性强,往往喜欢与别人玩同样的玩具、看相同的书,这时有可能会发生争抢的现象。这时,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孩子学会用与人商量的语言,如“我们一起玩,可以吗?”“你看完了给我看,好吗?”通过这种语言引导,可从中培养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在幼儿玩玩具、看图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和鼓励幼儿互相谈论玩具的多种玩法、讲述图书中的内容,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喜欢与人交谈,能绘声绘色的讲述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和见闻,能大胆为客人表演儿歌、故事比以前更活泼开朗了。教师一定要做到相信孩子并及时给予幼儿指导,多给幼儿思考和讲述的时间。让幼儿有一个独特的思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在用词、语句的连贯方面给予指导,起到一个调色的作用。
三、开展礼貌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一个人的道德准则,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使幼儿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的原则,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学会正确使用。如礼貌招待客人方面,有客人来了,要热情有礼貌的招待客人,请客人坐,给客人倒上一杯茶,并说:“叔叔,请喝茶。”客人走时,送到门口,说:“叔叔,再见。”小朋友早上来到幼儿园见到老师,会说“老师早上好”。下午离园时会说“老师,再见。” 班上来了参观、看课的人时,知道问:“客人好。”
利用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把在文学作品里学到的礼貌言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鼓励幼儿多说多练,使幼儿的语言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四、加强自身语言修养,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在某种程度上,幼儿语言水平的高低,能反映出教师语言素质的好、差。教师要想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为幼儿学习语言树立榜样。幼儿期的孩子模仿性较强,在幼儿园里,教师的语言无疑是幼儿的模仿对象,幼儿对教师的一词一句、一腔一调甚至某种口头禅都是很敏感的。因此,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与幼儿的交往中,还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熟练掌握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顺畅、准确的使用普通话。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切忌生硬粗俗,要让优美的语言渗透在幼儿幼小的心灵。利用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将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传给幼儿,让幼儿充分体验这些情感,从而从活动中获得乐趣和情感的满足,将会激励幼儿奋发向上的激情。
总之,幼儿教师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要不断的提高个人教学艺术水平和语言文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水平,为幼儿的全面发展作出我们的努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幼儿语言的培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长期的、不懈的探索过程。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课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只要坚持不懈,为幼儿创造各种发展的机会与条件,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