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体育教学就是教学生竞技技能,但是这种教学观念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变,否则学生学生们将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将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从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入手来谈谈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途径 教与玩
现在多数学校的小学体育教学都是靠教师传授,学生被动练习来完成的,殊不知,这样的教学策略完全违背了教学理念。小学生活跃好动,这是他们的天性,而教师如果严格按照教师的内容、方法、形式、手段、进行学与练,那么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就得不到发展,最终只会扼杀小学生的各方面才能。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教”与“玩”结合起来,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小学体育课“教”与“玩”的原因
1.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决定了小学体育课应将“教”与“玩”结合起来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这是他们共同的天性;小学生的好奇心也很强烈,他们的兴趣也很广泛,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小学体育教学要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最终在“玩”中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小学体育课应将“教”与“玩”结合起来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缓慢阶段。他们的骨骼的硬度比较小,而且容易弯曲变形;他们的力量性差、耐力差、容易疲劳等等。这些身体素质状况都决定了小学生不适宜进行负荷量过大的体育运动。如果小学生的身体在高压的状态下进行体育活动,学生的健康必会受到反面影响。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
3.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小学体育课应将“教”与“玩”结合起来
小学生不比中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与接收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如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是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学生也不一定能把体育学好。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造成很多学生不再愿意上体育课。这就说明,在体育课上只是片面的“教”是不够的,还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
4.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决定了小学体育课应将“教”与“玩”结合起来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育人,是为了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而体育教育就是整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教育能开发小学生的智力、能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与“玩”结合起来,精心教导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使学生在“玩”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课“教”与“玩”的原则
1.玩而不乱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玩”是“教”的途径,“教”与“学”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分寸,要严格按照体育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不能因“玩”出乱、不能因“玩”废学。
2.寓教于玩
一般来讲,“玩”也是分情况的,一种是毫无目的的“玩”、一种是有教学计划和安排的“玩”。在这两种“玩”中,我们当然选择后者,“玩”是教学的手段,我们要以“玩”带练、以“玩”带学。最终在“玩”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3.循序渐进
要想做到循序渐进,教师必须明白小学生的需求,当我们的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可以为他们安排“猫捉老鼠”的游戏;当我们的学生在读高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应为他们安排“带球躲人”的游戏。这样,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使“教”与“玩”在内容上循序渐进,促进体育的诱导作用。
4.安全第一
体育课中,尤其是小学体育课中,更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小学生年纪相对较小,他们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必要时,教师应该在课前叮嘱学生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和简单的救助方法。
三、小学体育课“教”与“玩”的途径
1.集分结合
集分结合在小学体育“教”与“玩”的课堂上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节课中,教师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练习操作规范,当学生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掌握以后,再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体育游戏为依托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应用。比如,在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讲解篮球的基础知识后,再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篮球比赛的游戏。篮球比赛不像其他的项目,它必须是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摸索出打球的要领,才能将理论更好的运用于实践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即,把“教”与“玩”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2.课间穿插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满堂讲理论知识,教学效果绝对适得其反。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课上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来刺激学生的运动神经是有必要的。比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还有,在排列队形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队形进行体操训练。这样,我们的体育课就会由枯燥变得生动、由紧张变得轻松、由被动变得主动。这样的体育课看似“玩”实则“学”,这样一来,体育课不仅形式多样了,还具有了吸引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内外兼顾
内外兼顾的小学体育教学理念固然是好的,但是在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谓内外兼顾就是把校内体育教学与校外学生体育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校外的“玩”按照一定的体育规范要求进行,实现校外“玩”为校内“教”服务的目的。组织这样的体育活动,要慎重选择项目,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在校外组织“多人跳绳”的活动、“跳山羊”的活动、“圆形拔河”活动等。这些活动的选择首先要遵守的一个原则就是趣味性原则,如果活动单调乏味,学生们在课外是不会主动参与的。要想使学生组织好课外活动,教师也应适当的参加,如果自己不能参加,可以让体育委员适当的组织下,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外活动中来。虽然在课外孩子们也是“玩”,但不如将这种毫无目的的“玩”转变成有意义的“玩”,充分发挥“玩”的作用,让孩子们在“教”与“玩”的过程中学会“玩”,学会创造,获得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娴.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时代(教师),2011,(07).
[2]徐翊峰.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2,(10).
[3]吴慧丹.浅析防止和纠正小学体育教学“成人化”的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3,(03).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途径 教与玩
现在多数学校的小学体育教学都是靠教师传授,学生被动练习来完成的,殊不知,这样的教学策略完全违背了教学理念。小学生活跃好动,这是他们的天性,而教师如果严格按照教师的内容、方法、形式、手段、进行学与练,那么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就得不到发展,最终只会扼杀小学生的各方面才能。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教”与“玩”结合起来,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小学体育课“教”与“玩”的原因
1.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决定了小学体育课应将“教”与“玩”结合起来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这是他们共同的天性;小学生的好奇心也很强烈,他们的兴趣也很广泛,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小学体育教学要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最终在“玩”中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小学体育课应将“教”与“玩”结合起来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缓慢阶段。他们的骨骼的硬度比较小,而且容易弯曲变形;他们的力量性差、耐力差、容易疲劳等等。这些身体素质状况都决定了小学生不适宜进行负荷量过大的体育运动。如果小学生的身体在高压的状态下进行体育活动,学生的健康必会受到反面影响。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
3.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小学体育课应将“教”与“玩”结合起来
小学生不比中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与接收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如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是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学生也不一定能把体育学好。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造成很多学生不再愿意上体育课。这就说明,在体育课上只是片面的“教”是不够的,还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
4.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决定了小学体育课应将“教”与“玩”结合起来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育人,是为了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而体育教育就是整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教育能开发小学生的智力、能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与“玩”结合起来,精心教导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使学生在“玩”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课“教”与“玩”的原则
1.玩而不乱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玩”是“教”的途径,“教”与“学”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分寸,要严格按照体育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不能因“玩”出乱、不能因“玩”废学。
2.寓教于玩
一般来讲,“玩”也是分情况的,一种是毫无目的的“玩”、一种是有教学计划和安排的“玩”。在这两种“玩”中,我们当然选择后者,“玩”是教学的手段,我们要以“玩”带练、以“玩”带学。最终在“玩”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3.循序渐进
要想做到循序渐进,教师必须明白小学生的需求,当我们的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可以为他们安排“猫捉老鼠”的游戏;当我们的学生在读高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应为他们安排“带球躲人”的游戏。这样,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使“教”与“玩”在内容上循序渐进,促进体育的诱导作用。
4.安全第一
体育课中,尤其是小学体育课中,更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小学生年纪相对较小,他们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必要时,教师应该在课前叮嘱学生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和简单的救助方法。
三、小学体育课“教”与“玩”的途径
1.集分结合
集分结合在小学体育“教”与“玩”的课堂上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节课中,教师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练习操作规范,当学生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掌握以后,再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体育游戏为依托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应用。比如,在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讲解篮球的基础知识后,再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篮球比赛的游戏。篮球比赛不像其他的项目,它必须是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摸索出打球的要领,才能将理论更好的运用于实践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即,把“教”与“玩”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2.课间穿插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满堂讲理论知识,教学效果绝对适得其反。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课上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来刺激学生的运动神经是有必要的。比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还有,在排列队形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队形进行体操训练。这样,我们的体育课就会由枯燥变得生动、由紧张变得轻松、由被动变得主动。这样的体育课看似“玩”实则“学”,这样一来,体育课不仅形式多样了,还具有了吸引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内外兼顾
内外兼顾的小学体育教学理念固然是好的,但是在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谓内外兼顾就是把校内体育教学与校外学生体育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校外的“玩”按照一定的体育规范要求进行,实现校外“玩”为校内“教”服务的目的。组织这样的体育活动,要慎重选择项目,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在校外组织“多人跳绳”的活动、“跳山羊”的活动、“圆形拔河”活动等。这些活动的选择首先要遵守的一个原则就是趣味性原则,如果活动单调乏味,学生们在课外是不会主动参与的。要想使学生组织好课外活动,教师也应适当的参加,如果自己不能参加,可以让体育委员适当的组织下,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外活动中来。虽然在课外孩子们也是“玩”,但不如将这种毫无目的的“玩”转变成有意义的“玩”,充分发挥“玩”的作用,让孩子们在“教”与“玩”的过程中学会“玩”,学会创造,获得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娴.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时代(教师),2011,(07).
[2]徐翊峰.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2,(10).
[3]吴慧丹.浅析防止和纠正小学体育教学“成人化”的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