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舞美改革尺度的把握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ufl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舞美服装设计上,应在保留传统艺术精华的同时制作设计出能让现代人接受且欢迎的戏曲服装,从而复兴传统艺术,使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下去、发展下去。本文将以青春版《牡丹亭》的服装设计为例进行探讨。
  關键词:戏曲 舞美 青春版 《牡丹亭》
  在舞美服装设计上,青春版《牡丹亭》的服装设计值得思考,如何在保留传统艺术精华的同时,制作设计出能让现代人接受且欢迎的戏曲服装,是青年一代设计者应不断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复兴不是守旧,而是如何把新的东西融入,让它产生新的生命。
  首先,青春版《牡丹亭》服装的设计既保留了传统,又适应了当代社会的视觉需求,所以它成功了。它把当代人从心理上带入了欣赏戏曲艺术的氛围中去,它的服装是参照传统的戏曲服装设计的,比如保留原来的水袖,也保留它丝绸轻柔的程度,以便于人物的歌舞表演。此外,青春版《牡丹亭》在形体上对服装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最值得称赞的是女主角的服装“帔”的款式改革。传统戏服的“帔”是外形宽大平直,不显腰身的“H”型,传统的戏曲服装“帔”的放松量大约为30厘米,这种服饰美的表现形态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影响和支配下的必然结果。
  其次,青春版《牡丹亭》中云肩的运用也是改革成功之处。在传统的《牡丹亭》演出时,花神等带有神仙色彩的人物均没有使用云肩,而青春版《牡丹亭》中设计者将花神、杜丽娘(《离魂》一场)、判官、道姑这些人物的服装均配上了云肩,大大增强了人物的“仙气”,有利地衬托出女性人物飘飘欲仙之感。判官云肩艺术夸张造型的使用也增强了人物性格的塑造,十分生动,比起原来传统戏曲中使用的三尖领,更能体现人物张扬的个性。青春版《牡丹亭》服装在款式的改良是成功的,在于它既保留了传统、继承了传统,又恰到好处地改革了传统。所说的恰到好处是因为它改变了传统服饰的肥大腰身,使人物美了,但却没有因收得过紧而失去服装的可舞性,它借鉴了现代服装设计的元素,没有把演员束缚在服装当中,而影响到表演。不仅让青年一代喜欢,也能让老一辈传统的戏曲爱好者接受,这就是它设计的独特魅力与成功之处。这就是我们设计中的要以“古典为本,现代为用”的原则。笔者认为这一点是戏曲服装款式改革“度”的成功。
  再次,青春版《牡丹亭》的服装设计在颜色的选择上是非常讲究的,色调审美上强调“娇、淡、清”,符合此剧要传达给人的“青春”概念,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颜色淡雅,以简洁取胜,给予演员完全的表演空间,是其可取之处。同时也体现出了南北色彩文化上的差异。在颜色上削弱了北方“红、黄、紫”的强烈对比,体现了南方色调的“含蓄”,浅蓝、浅绿、浅粉,青春轻盈。让服装的色彩既丰富又在和谐的搭配中体现了对比。其设计重点放在图案的花色、构图上。色调以柔雅、粉嫩为主调。例如男女主角、花神、春香等的服装都是淡淡的、轻柔的,充满春天的气息。杜丽娘一出场所穿的是粉红色底,绣着牡丹的服装。粉红色象征“二八”青春年华,牡丹花则说明了她的身份地位。花神所持的飘带是很美的,很有味道。花神总共出现三次,第一次出场在《惊梦》时,杜丽娘睡着了做梦,选用绿色飘带增强青春的感觉;之后,杜丽娘伤情病重,花神来接她离开人间,因为是离别,所以用白色飘带;最后,杜丽娘回魂还阳,为了表现喜气就用红色飘带。在每一个小细节上,选用的色彩都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
  最后,花神在传统戏曲表演中,唯一表示作为花神特征的就是每个人手中各执花朵。以花的形象标志,如梅花、桃花、菊花等作为形象符号。这难免冲淡了花的意象,阻碍了观众对花神的联想。而青春版《牡丹亭》有王童先生设计的花神形象。不取手执花朵这种直喻符号,而是强调把花“穿”在身上,让形象成为整个花的化身,而这些花神的服饰色彩又非常讲究与人物心理和表演协调,呈现一种和谐、淡雅、精致的风格。在表演上,新的花神服装具有极强的表演作用,加上了“披风”的花神们舞动起来呈现出轻盈飘逸的神韵,富有灵动性,用“披风”的舞动取代了原来的飘带,舞动起来更具有空间感,更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
  青春版《牡丹亭》的服装都是在符合舞台的整体协调下,达到了服饰与人物身份的契合。它没有像如今舞台上的一些剧目,虽然奢华但完全没有真正考虑到角色的身份、性格以及形体特征,让服装成为演员在舞台上争奇斗艳的工具。青春版《牡丹亭》的设计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把握住了借鉴和利用现代审美元素的“度”。正是这个“度”使它赢得了成功。
  (作者简介:刘丽伟,女,本科,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三级舞台技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加里宁格勒  没去贝加尔湖,没去圣彼得堡  又一次远行,是擦过莫斯科的掌心  一路向西直到陆地的尽头  向白俄罗斯的暖湿气流问候  与立陶宛高空的团团云絮对视  随着飞机的着陆,悬着的心一点点放下  我站在了加里宁格勒的土地上  岁末,加里宁格勒  已经漫天飞雪  波罗的海脚边的小城  用任性的天气与人寒暄  隔着檐面滑落的水帘  安静地端详起这座城  不能说:精致与雕琢的事物不美  定睛于眼前平
期刊
一、遥远的西方,有我中国歌曲在唱响  ——记欧洲拉脱维亚“中拉建交25周年和孔院五周年庆典晚会”  遥远的西方,传来醉人的歌声,那是拉脱维亚的大学生们,用妙曼,把中国歌曲,深情演唱。  《彩云追月》,浪潮袭来,柔美的声音,淹没了滚烫的心房。  女生齐唱,长笛配奏。优雅的唱姿,深情的低回,是一群美丽的海鸥,飞翔于中国海上。  一个爱和平的民族,一个爱歌唱的民族,一个爱风雅的民族,她们的声音里,都是柔
期刊
摘要:“幻象”“幻象空间”等是拉康哲学中的重要概念,齐泽克通过分析通俗文化对拉康的核心概念进行解读。齐泽克用经典影片对“幻象”“幻象空间”与欲望、主体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齐泽克 电影 幻象 幻象空间  齐泽克热衷于采用解读通俗文化的方式实现对拉康哲学的解读,其对电影分析的高明之处在于熟练地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并将拉康的核心概念如“实在界”“幻象”等运用到电影分析中。在齐泽克看来
期刊
摘要:极简主义设计风格从设计本身出发,注重自然和谐、疏密有致的视觉感受,强调主题的明确性和设计的整体性。极简主义在现代生活的各方面和多领域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通过对吕敬人的经典作品及设计理念的赏析,浅谈极简主义设计的艺术表达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极简主义 设计 应用 信息表达  “极简主义”又称“简约主义”,作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出现并流行的现代艺术流派之一,越来越多方面、深层次地渗透到当代
期刊
摘要:邵伯秧号子是扬州运河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流布于江都邵伯镇、邵伯湖四周乡镇及镇东里下河地区。本文将通过对邵伯秧号子的生存现状、传承传播、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全面了解,发现其在当下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建设性意见,为扬州运河文化背景下的传统音乐发展提供实证性理论依据与经验。  关键词:邵伯秧号子 运河文化 问题 意见  一、引言  2018年8月13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扬州运河文化下的
期刊
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多数人通过对他作品的阅读以及对他事迹的了解,脑海里多半会浮现出一个爱憎分明、一丝不苟、忧国忧民、以笔为刃的中年鲁迅形象。本文拟通过对鲁迅《藤野先生》中那个留学日本的青年鲁迅形象与太宰治《惜别》中的青年鲁迅形象的对比,真实再现青年鲁迅形象。  关键词:鲁迅 青年 太宰治 《藤野先生》 《惜别》 比较研究  一、鲁迅《藤野先生》中的青年鲁迅形象  增田涉和佐藤春夫翻译
期刊
摘要:我国山水以及花鸟画创作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以及表现手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山水及花鸟传统画法在“清初四僧”这里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使其更加具有市民趣味、社会民俗及生活感受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不仅影响了历史、绘画史的发展,对后代山水画和花鸟画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清初四僧山水花鸟画的风格成因、风格特点、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清初四僧
期刊
摘要: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民窑之一,是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面对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的窘境,必须把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优秀艺术人才。本文在阐述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引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定窑非遗项目为例,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建设非遗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非遗人才培养内容、方法、
期刊
摘要: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各级各类培训观摩和自身的深入思考,总结出几点语文教学的经验,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尤其是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的),教师就必须在文本素读、文本解读、课堂教学三者中找到最佳契合点。  关键词:文本素读 课堂 教学 阅读  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2年。在这22年中,教育改革在不断地进行中,经历了几次教材更换,教材中的选文更是“
期刊
摘要:江苏省高邮市是一个风景秀丽的鱼米之乡。2007年,高邮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民歌之乡”荣誉称号。2008年,高邮民歌经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邮民歌融合了苏南民歌柔美婉约和北方民歌豪放爽朗的特点,浓郁的里下河特有的水乡风情给人以别样的视听感受。  关键词:高邮民歌 家乡情 魅力  高邮既是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的水乡,也是处处流淌着悦耳旋律的民歌之乡。高邮民歌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