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为何”与“何为”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jnih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增加文言文内容的比重。为了探讨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为何”与“何为”,下面笔者以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一文作为研究对象,谈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一、“为何”
  1.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古今汉语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中衍生发展而来的,可以说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根。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一文只有35个字,却将精卫填海这一神话故事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且体现了神话故事的曲折性,向学生呈现出了精卫往返西山与东海、一次次与东海较量、想把大海填平的故事。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可以使学生感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语言的魅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学习以及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根。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讓学生了解语言文字的相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挖掘文言文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如在《精卫填海》教学过程中,单纯从理性角度对精卫的填海行为进行分析,精卫的所作所为是无用无效的。但是从情感角度分析,可以使学生体会精卫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志向,使学生感悟在精卫填海过程中认定目标不放弃的品质。这正是文言文承载的中华文化内涵以及中华文化的精神。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够与古人的思想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小学生将文言文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内化,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3.塑造学生人格魅力
  文言文背后传达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会对学生的人格养成产生深远影响。在学习文言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言文的深层内容与古代圣贤对话,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要让学生感悟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生活环境与思想感情。这样可以使学生体会先人的思想和志向。在《精卫填海》这一文言文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精卫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目标。这对促进学生的人格养成,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帮助。
  二、“何为”
  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教师不能掌握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手段,单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表层内容,不仅会降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导致文言文教学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能促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成长。
  1.把握教学目标
  在小学文言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明确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语文文言文的教学目标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这是目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主要教学目标。而在《精卫填海》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设置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①能够正确认读6个生字,书写5个生字;②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③根据注释并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文章意思;④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并且要保证故事生动有趣;⑤感受精卫填海背后的精神内涵。
  利用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在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基础上,增强学生对《精卫填海》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感悟《精卫填海》的文化内涵,这对增强学生的语言素养有积极意义。
  2.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不高,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在对《精卫填海》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①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想象自己是“精卫”。②根据文中“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等句子向学生提问:“你是谁家的孩子?”“你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进入到《精卫填海》的故事中,帮助学生体会精卫填海的精神内涵。③教师要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了解文言文字词含义和应用方式的基础上,利用文言字词回答教师的问题。
  3.增强教学趣味
  教师必须认识到对小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这就需要教师对文言文进行故事化教学。
  第一,要防止逐字讲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故事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第一次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第一句话的基本意思,然后帮助学生总结理解句义的具体方法。随着学习方法的迁移,让学生自主理解第2句话的意思,并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学生在文言文理解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在第二次教学中,教师要放弃逐字讲解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使学生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紧扣文本对文言字词进行理解,同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到文本的形象世界中,从而使学生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情感。
  第二,在故事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删减一些故事情节。在第一次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精卫填海》的具体内容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短时间学习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在第二次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让学生对这一故事进行讲述。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第三,教师要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在故事讲述完成后,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进行互评。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精卫填海》的教学目标设计评价小贴士,辅助学生进行点评,让学生明确讲好故事的具体标准,提高评价的客观性以及准确性。利用这种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并且在扩展练习中充分发挥想象,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为何”和“何为”,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语言素养。这对提升小学文言文教学水平有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郭集小学
其他文献
我小时候看书,一概是爸爸从那口破书架底下,随便翻出一本来给我。看长篇最早是《说岳》,然后《水浒》。在读四年级的时候,每天放学回来,趴在窗下,就着夕阳一回一回看下去,不懂的字就跳将过去。后来又看《三国》。记得对天地英雄如曹刘关张者,极尽仰慕。而对一百零八将的感情,却淡漠得很。为着他们不懂风雅,不会青梅煮酒,横槊赋诗。又混沌缺乏大志。  10年过去了。在这世上看得稍多一点,才慢慢明白,但凡行得正,走得
期刊
福建厦门市    题目:晴朗之时人们赞美阳光,黑暗之中人们渴盼阳光。灿烂的阳光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古往今来“晨曦”“夕照”入诗入画的不可胜数。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给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阳光还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励我们去追求美好的事物……不同的人对阳光有着不同的感受。  请你以“阳光”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阳光的季节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季节,
期刊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和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这方面也作了探索,获得点滴体会,写在这里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阅读理解就是对文章的解读,而对文章的解读又是有法可循的。这种“法”概括地说就是“直取、筛选、整合”,它是打开阅读之门的三把钥匙,是解读文章的三个档位,三种境界。    直 取    阅读的过程就是从文章中获得信息的过程,是对语文信息的细心感
期刊
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意蕴深刻,语言典雅,字里行间流淌着如诗如画的美。文章以“紫藤萝”为描写对象,其对应喻体“瀑布”这个意象点亮了全篇,而为了凸显这一意象的特点,作者从驻足到凝望再到深思,分别都运用了“流”字,贯穿文章,使文章流淌着一以贯之的气脉。  一、“流动”——意象的本质  文章开篇便浓墨重彩地写出藤萝的旺盛,气势上给人一种宏伟、震撼之感:“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期刊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已有30余年了,让我说出语文课应该怎样上,我可以说出很多条,但让我说出怎样解读文本才是一条正确的路,还真有些为难,这也代表了大多数语文教师的真实状态。  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不厌其烦讲解作者简介、进行背景分析、让学生背诵默写,逐字逐段分析、挖掘、咀嚼文本,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很累,学生也很累。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大都喜欢宏观分析,空话、套话、假话充斥着课堂,老师们则照着参考书或者专家的
期刊
中国现代文学是十九世纪中国独特社会、文化、政治背景的产物,国学鼎革之际,西学东进日盛,得风气之先的中国文坛呈现出“两多”——名家多、名作多。我于众多作家之中独爱女性作家,于女性作家之中独爱萧红。初识萧红时正读中二,一个偶然的机会拜读了她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呼兰河传》。和萧红的许多作品一样,《呼兰河传》以北国乡村广袤的黑土地为背景,描写了白山黑水间的一个北国乡村小镇,闭塞、落后、粗野、荒凉。萧红以其女
期刊
《皇帝的新装》是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童话,作者是丹麦的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课文写了一个穷奢极欲、愚不可及的国王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被两个伪装成裁缝的骗子欺骗,最终穿着并不存在的衣服在街上游行的诙谐故事,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昏庸、虚伪和愚蠢。课文以幻想的故事为载体,运用荒诞、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荒诞下的深刻  荒诞手法,是指运用夸张、离奇、象
期刊
《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宅第园林建筑的风貌美。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足以说明苏州之美。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整体艺术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期刊
想象类文本是统编版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统编版教材在不同学段围绕想象设置了不同的要求:从有趣到新奇,从新奇到合理。处于统编版三下的第五单元,则将教学的定位点设置为:走向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作为这个单元的开篇之作,《宇宙的另一边》蕴藏着关于想象的哪些元素?对于落实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又承载着怎样的作用呢?  一、广阔的想象
期刊
丁玲作为五四浪潮中的叛逆女性,在其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塑造了北京城里一个倔强而追求独立、彷徨又具反抗精神的青年女性莎菲形象。与其说在写莎菲,不如说在写作者本人。笔者从莎菲勘破外境:不让环境牵绊其一丝一毫,坚强屹立于诸多非议中,到勘破内境:认识本心,重新审视女性自身的价值,以一“破”字贯穿,由外而内,层层剥茧。  一破——外境  女性已在中国历史上卑屈了太久太久,顺从、卑微、毫无自主性的女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