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33426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俄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吴佩孚而不是孙中山,斯大林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蒋介石而不是毛泽东。陈独秀也须看共产国际脸色。蒋介石的悲剧在于与毛泽东同时代。
  各方都力图破解: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打土豪、分田地”既是红色政权政治动员的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经济独立的基础。
  他们的生命都没有超过一个世纪。但他们的故事和他们的历史却要被后人用不尽的观点,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描述下去。
  金一南在其著作《苦难辉煌》(华艺出版社)中,对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做出精彩讲述,本刊特摘编于此,以飨读者。
其他文献
金克木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  他的学历很低,不过是小学毕业而已。在北大图书馆当馆员时,他利用一切机会博览群书,广为拜师,勤奋自学。才华出众的他,精通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外国语言文字。他曾仅靠一部词典,一本凯撒的《高卢战纪》,就学会了非常复杂的拉丁文。他的日语也很不错。除了在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方
期刊
最近“家风”这个词比较热,看电视里人们对家风这个话题的回答,有些令人忍俊不禁,有些令人肃然起敬,还有些只能是啼笑皆非了。这些观感之余,却是不失沉重的思考:中国历来特别重视家庭教育与家族传承,但今天,人们谈起“家风”二字,为何别有一番滋味?    名门望族与乱认祖宗    笔者京城寓居的胡同里,有一户门庭破旧的平房人家,双开红漆木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副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木门在时光冲刷下已经
期刊
骡驮轿,顾名思义是骡子背上驮着的一种轿,有的地方称其为架窝子。两匹骡子一前一后,在两个骡子中间的背上搭成一种轿。前面的骡子等于辕骡,是掌管方向、择选道路的;后面的一个叫跟骡,紧跟在辕骡后面,不许脱节、保持稳定。平常没有驯练的骡子是不行的,因此这两个骡子不仅是驯练有素的,并且还是老搭档。  黄土高原丘陵密布,黄河十八弯,交通十分不便。长城沿线道路更是崎岖难走,骡子适宜在山区沟壑跋涉,城镇、乡村运输也
期刊
金岳霖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1938年西南联大成立,金岳霖任联大文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兼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  金岳霖身材高大,常穿一件草黄色的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金岳霖爱戴帽子,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他给新生上课时,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可是,他的眼睛
期刊
提到“太岁”,人们马上会想到那句流传了数千年的俗语:“太岁头上动土。”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太岁”是一种神秘莫测、法力无边,能给人带来大福大祸的“凶神恶煞”!因此,很多人谈“太岁”而色变。  那么,“太岁”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  在中国古代,“太岁”被传成一种地下的“凶神”,谁碰到它谁倒霉,不是倾家荡产,就是家破人亡。所以,在元明两代,民间即有祭祀“太岁”的习俗,明太祖朱元璋甚至将“太岁”奉为“尊神
期刊
孙奂仑,国民党要员。先后任乐亭、洪洞、阳曲等县知事、冀宁道尹、河北省民政厅厅长、太原绥靖公署参议官、山西省民政厅厅长、南京政府铨叙部参事等职,有政绩。善书法、工于诗,遗作有《庸斋诗草》。  孙奂仑(1887—1956),字药墀,号庸斋。清光绪十二年(1887年)出生于直隶(河北省)玉田县孙家 村(现属潮洛窝乡),属孙氏第十五世。孙氏家族乃钱塘巨族,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由浙江绍兴府余姚县孙家境
期刊
人们或许已非常熟悉《三国志》记载的关羽因中毒箭,华佗为其刮骨疗毒的故事,并对关羽那不畏刮骨巨痛的凛然神情万分钦佩。然而这只是传说。  爱看电影的朋友可能对20多年前的一部轰动一时的美国电影《第一滴血》中的硬汉兰博也很熟悉,他曾把火药撒在伤口上,给自己消毒。然而这只是电影虚构。  或许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在400多年前我国的明朝,有一位铮铮硬汉,其事迹堪比关公,超越兰博,他就是杨继盛。  杨继盛,字仲
期刊
1937年11月,邓小平与随同杨勇率领八路军的一个补充团来到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团部驻在县城南关的樊家大院。邓小平在这里住了60多天,和樊家大院及周围的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不要把我们当客人”  来者为客。襄垣群众有着好客的传统,对待客人总是格外地热情,更何况这次的客人是抗日部队和首长。部队首长要住在樊家大院的消息传来后,樊家大院的人就开始忙碌起来。大家一起搬抬东西,合并住房,张罗着给部队
期刊
1978年,“文革”浩劫结束,我国恢复高考进入第二年。我们许多在农村上山下乡的所谓知识青年,都感到是天赐良机,纷纷报名参加高考。激动兴奋之中,我随流从众,也积极报名。学业已荒废多年,需集中时间和精力突击复习加以弥补。但使我未曾料到的是,在准备高考时,却偏逢父亲病重手术。我不禁感慨系之,不知所措。  母亲不幸逝世得早。父亲自母亲去世后,就当爹当妈地抚养我们三个子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历了许多艰辛
期刊
清政府主导的近代化运动主要是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在这两场运动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电报业的近代化。  郑观应是我国早期现代化思想启蒙高潮的引领者,他的思想学说是近代中国的一个思想“富矿”,他对我国近代化各项事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近代电报业中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发文章、造舆论,倡导电报业的发展  上海洋行买办郑观应撰写了《论电报》(以下简称郑《论》)一文,19世纪70年代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