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食品文化研习室是“黄河故道生态文化课程基地”的生态文化体验室与自主学习互动平台,本文意在解读其教育的价值,剖析其新课程的理念,推介特色课程建设的成果。
【关键词】食品文化;课程基地;学习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3-0069-02
一、研习室的概况描述
食品文化研习室,命名为“舌尖上的丰县”,是“黄河故道生态文化”课程基地的生态文化体验室与自主学习互动平台。
本室包括“变迁灶台”“花样食材”“美味烹饪”“靓丽包装”四部分。“变迁灶台”,家庭食品加工平台,各个时期的灶台呈现了生活方式的演变。“花样食材”,食材多以黄土地为根,种五谷蔬菜,养家禽家畜,围堰蓄水,河汊捕鱼,少有海鲜。“美味烹饪”,丰县历来名吃荟萃,素有“千古龙飞汉魂地,魅力生态美食城”的赞誉,烹饪方法简朴豪放。“食品包装”,体现品牌与时尚,更是黄河故道文化的一种辐射。
食品文化研习室,每周面向学校选修该科的学生开放,一道道美食背后蕴藏着生动的故事,承载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每一种特产都酝酿出一道道舌尖上的美味,汇聚成“舌尖上的丰县”。
二、研习室的课程解读与建构
食品文化研习室的物品陈设,体现黄河故道文化特色,将国家课程理念落地生根,催生为地方及学校课程,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具体说来,食品文化研习室,着眼于三个方面的课程教育观照。
1.烟火味,让课程教育生活化。
烟火味,本教育基地定义为,日常空间里的生活与情感。教育要面向生活,有生活的场景,有生活的味道,有生活的情感氛围。食品文化研习室的物品不是玻璃柜里的静态展品,而是让学生用眼睛看食品的形和色,用手触摸食品的质感,用鼻子闻食品的味道,体验食品的温度,感受家乡的美好。食品文化研习室的器具,不是展览,而是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感受食品制作的过程,学习生活的某个技能,感知食品给家庭带来的生活温情与美感;教育要生活化,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食品文化研习室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食材有生态的要素,有黄土地的特色,萝卜、牛蒡、山药,带着泥土的气息,收获牛蒡、山药的劳动场景让学生感佩劳动的伟大。食品的烹饪,有着生活的智慧,丰县人做烧饼,是两口大黑锅上下一扣,在中间铁篦子上烧木炭烤,在上面锅内壁贴上烧饼,烧饼圆形个大加内芯,还特别舍得放芝麻,带芝麻的那一面又酥又脆,体现丰县人“圆和厚道、豪爽大气”的生活理念。学生从烧饼的制作中体会到面粉的软与生活的柔,烧饼的圆形与生活的圆通,烧饼的烤制与生活的考验,烧饼的简单浑厚与生活的朴素厚重,等等。教育是生活中生发出来的,食品文化研习室营建生活情境,综合生活元素,形成生活教育的“场”——在“烟火味”中,增长生活的见识,学习生活的技能,形成生活的态度,进而浸润到本土民风民俗的文化中,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丰县汉文化的生活价值观。
2.体验场,让课程教育立体化。
食品文化研习室,从教师的“教”,重点转向了学生的“学”,强调体验式学习,成为学习的体验场,实现课程教育的立体化。这种情景化的学习,首先是多元化,多学科、多元智能综合运用;多层面,把食品的知识转化成观察思考的问题,把问题转化为食品模拟活动,把制作活动转化为教育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首先是多元体验。食材的选择,涉及营养、质地等生物知识,水分、土壤等用到地理知识;烹调方法需要科学技能,烹调口味需要饮食文化的研究;烹调工具,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水电气的使用要科学规范。
其次是多层体悟。如,学习做丰县正宗水煮煎包。在教师的安全与技术指导下,做皮的人,探讨面团的揉制与发酵,面皮的大小厚薄;做馅的人,琢磨馅料的比例,味道的浓淡;煎制的人调试,煎制的火候,时间的长短;品尝水煎包是否“外皮香脆,馅料鲜美”,审查得失。“学中做”“做中学”“反思调控”,体验将加深对知识理解、技能的领悟,形成一种探究的意识,一种家乡的情怀,一种文化的念想。
3.生长态,让课程教育自主化。
生长态,生长的姿态,不是固定的姿态,它强调课程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于课程进行“创生”、“动态生成”和“改造”。食品文化研习室,将各种黄河故道文化教育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各种渠道生发,保持生长态,不断丰富完善,具有引导力和辐射力。
第一,拓展教育资源,变革教学过程。“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研习室“变迁灶台”部分,某生就提出灶台还需要木制风箱鼓风烧火才旺,并把农村老家的风箱拿来放在研习室,社区居民也捐赠了多套灶台充实研习室。“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食品文化研讨时,学生就建议增加“食品安全”,还有学生提出“最大的食品安全是对食品的尊重和生命的尊重”,“上苍厚生”的汉文化理念是食品安全的道德防线。
第二,践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基地组织引导学生对一种食品的专题研究,让学生自主参观考察,合作书写调查报告,探究食品文化的内涵。比如,《丰县名小吃油炸金蝉的调查研究》。分别从“丰富独特的营养价值”“浑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药用价值”“多样的食用方法”“ 独特的产地”诸方面加以研究,体现课程教育的主题化,问题探讨的模块化,活动组织的专业化,实现课程教育的延展与创新。
食品文化研习室作为“黄河故道生态文化”课程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教育元素”,完成三大任务,即“研究开发教育资源” “转变教育形态”“转变学习方式” ;突出研习“发展元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能力”为核心,创设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情境,创新校本课程形态,提升课程教育品质。
【关键词】食品文化;课程基地;学习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3-0069-02
一、研习室的概况描述
食品文化研习室,命名为“舌尖上的丰县”,是“黄河故道生态文化”课程基地的生态文化体验室与自主学习互动平台。
本室包括“变迁灶台”“花样食材”“美味烹饪”“靓丽包装”四部分。“变迁灶台”,家庭食品加工平台,各个时期的灶台呈现了生活方式的演变。“花样食材”,食材多以黄土地为根,种五谷蔬菜,养家禽家畜,围堰蓄水,河汊捕鱼,少有海鲜。“美味烹饪”,丰县历来名吃荟萃,素有“千古龙飞汉魂地,魅力生态美食城”的赞誉,烹饪方法简朴豪放。“食品包装”,体现品牌与时尚,更是黄河故道文化的一种辐射。
食品文化研习室,每周面向学校选修该科的学生开放,一道道美食背后蕴藏着生动的故事,承载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每一种特产都酝酿出一道道舌尖上的美味,汇聚成“舌尖上的丰县”。
二、研习室的课程解读与建构
食品文化研习室的物品陈设,体现黄河故道文化特色,将国家课程理念落地生根,催生为地方及学校课程,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具体说来,食品文化研习室,着眼于三个方面的课程教育观照。
1.烟火味,让课程教育生活化。
烟火味,本教育基地定义为,日常空间里的生活与情感。教育要面向生活,有生活的场景,有生活的味道,有生活的情感氛围。食品文化研习室的物品不是玻璃柜里的静态展品,而是让学生用眼睛看食品的形和色,用手触摸食品的质感,用鼻子闻食品的味道,体验食品的温度,感受家乡的美好。食品文化研习室的器具,不是展览,而是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感受食品制作的过程,学习生活的某个技能,感知食品给家庭带来的生活温情与美感;教育要生活化,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食品文化研习室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食材有生态的要素,有黄土地的特色,萝卜、牛蒡、山药,带着泥土的气息,收获牛蒡、山药的劳动场景让学生感佩劳动的伟大。食品的烹饪,有着生活的智慧,丰县人做烧饼,是两口大黑锅上下一扣,在中间铁篦子上烧木炭烤,在上面锅内壁贴上烧饼,烧饼圆形个大加内芯,还特别舍得放芝麻,带芝麻的那一面又酥又脆,体现丰县人“圆和厚道、豪爽大气”的生活理念。学生从烧饼的制作中体会到面粉的软与生活的柔,烧饼的圆形与生活的圆通,烧饼的烤制与生活的考验,烧饼的简单浑厚与生活的朴素厚重,等等。教育是生活中生发出来的,食品文化研习室营建生活情境,综合生活元素,形成生活教育的“场”——在“烟火味”中,增长生活的见识,学习生活的技能,形成生活的态度,进而浸润到本土民风民俗的文化中,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丰县汉文化的生活价值观。
2.体验场,让课程教育立体化。
食品文化研习室,从教师的“教”,重点转向了学生的“学”,强调体验式学习,成为学习的体验场,实现课程教育的立体化。这种情景化的学习,首先是多元化,多学科、多元智能综合运用;多层面,把食品的知识转化成观察思考的问题,把问题转化为食品模拟活动,把制作活动转化为教育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首先是多元体验。食材的选择,涉及营养、质地等生物知识,水分、土壤等用到地理知识;烹调方法需要科学技能,烹调口味需要饮食文化的研究;烹调工具,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水电气的使用要科学规范。
其次是多层体悟。如,学习做丰县正宗水煮煎包。在教师的安全与技术指导下,做皮的人,探讨面团的揉制与发酵,面皮的大小厚薄;做馅的人,琢磨馅料的比例,味道的浓淡;煎制的人调试,煎制的火候,时间的长短;品尝水煎包是否“外皮香脆,馅料鲜美”,审查得失。“学中做”“做中学”“反思调控”,体验将加深对知识理解、技能的领悟,形成一种探究的意识,一种家乡的情怀,一种文化的念想。
3.生长态,让课程教育自主化。
生长态,生长的姿态,不是固定的姿态,它强调课程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于课程进行“创生”、“动态生成”和“改造”。食品文化研习室,将各种黄河故道文化教育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各种渠道生发,保持生长态,不断丰富完善,具有引导力和辐射力。
第一,拓展教育资源,变革教学过程。“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研习室“变迁灶台”部分,某生就提出灶台还需要木制风箱鼓风烧火才旺,并把农村老家的风箱拿来放在研习室,社区居民也捐赠了多套灶台充实研习室。“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食品文化研讨时,学生就建议增加“食品安全”,还有学生提出“最大的食品安全是对食品的尊重和生命的尊重”,“上苍厚生”的汉文化理念是食品安全的道德防线。
第二,践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基地组织引导学生对一种食品的专题研究,让学生自主参观考察,合作书写调查报告,探究食品文化的内涵。比如,《丰县名小吃油炸金蝉的调查研究》。分别从“丰富独特的营养价值”“浑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药用价值”“多样的食用方法”“ 独特的产地”诸方面加以研究,体现课程教育的主题化,问题探讨的模块化,活动组织的专业化,实现课程教育的延展与创新。
食品文化研习室作为“黄河故道生态文化”课程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教育元素”,完成三大任务,即“研究开发教育资源” “转变教育形态”“转变学习方式” ;突出研习“发展元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能力”为核心,创设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情境,创新校本课程形态,提升课程教育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