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体验场与教育生长态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ei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食品文化研习室是“黄河故道生态文化课程基地”的生态文化体验室与自主学习互动平台,本文意在解读其教育的价值,剖析其新课程的理念,推介特色课程建设的成果。
  【关键词】食品文化;课程基地;学习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3-0069-02
  一、研习室的概况描述
  食品文化研习室,命名为“舌尖上的丰县”,是“黄河故道生态文化”课程基地的生态文化体验室与自主学习互动平台。
  本室包括“变迁灶台”“花样食材”“美味烹饪”“靓丽包装”四部分。“变迁灶台”,家庭食品加工平台,各个时期的灶台呈现了生活方式的演变。“花样食材”,食材多以黄土地为根,种五谷蔬菜,养家禽家畜,围堰蓄水,河汊捕鱼,少有海鲜。“美味烹饪”,丰县历来名吃荟萃,素有“千古龙飞汉魂地,魅力生态美食城”的赞誉,烹饪方法简朴豪放。“食品包装”,体现品牌与时尚,更是黄河故道文化的一种辐射。
  食品文化研习室,每周面向学校选修该科的学生开放,一道道美食背后蕴藏着生动的故事,承载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每一种特产都酝酿出一道道舌尖上的美味,汇聚成“舌尖上的丰县”。
  二、研习室的课程解读与建构
  食品文化研习室的物品陈设,体现黄河故道文化特色,将国家课程理念落地生根,催生为地方及学校课程,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具体说来,食品文化研习室,着眼于三个方面的课程教育观照。
  1.烟火味,让课程教育生活化。
  烟火味,本教育基地定义为,日常空间里的生活与情感。教育要面向生活,有生活的场景,有生活的味道,有生活的情感氛围。食品文化研习室的物品不是玻璃柜里的静态展品,而是让学生用眼睛看食品的形和色,用手触摸食品的质感,用鼻子闻食品的味道,体验食品的温度,感受家乡的美好。食品文化研习室的器具,不是展览,而是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感受食品制作的过程,学习生活的某个技能,感知食品给家庭带来的生活温情与美感;教育要生活化,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食品文化研习室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食材有生态的要素,有黄土地的特色,萝卜、牛蒡、山药,带着泥土的气息,收获牛蒡、山药的劳动场景让学生感佩劳动的伟大。食品的烹饪,有着生活的智慧,丰县人做烧饼,是两口大黑锅上下一扣,在中间铁篦子上烧木炭烤,在上面锅内壁贴上烧饼,烧饼圆形个大加内芯,还特别舍得放芝麻,带芝麻的那一面又酥又脆,体现丰县人“圆和厚道、豪爽大气”的生活理念。学生从烧饼的制作中体会到面粉的软与生活的柔,烧饼的圆形与生活的圆通,烧饼的烤制与生活的考验,烧饼的简单浑厚与生活的朴素厚重,等等。教育是生活中生发出来的,食品文化研习室营建生活情境,综合生活元素,形成生活教育的“场”——在“烟火味”中,增长生活的见识,学习生活的技能,形成生活的态度,进而浸润到本土民风民俗的文化中,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丰县汉文化的生活价值观。
  2.体验场,让课程教育立体化。
  食品文化研习室,从教师的“教”,重点转向了学生的“学”,强调体验式学习,成为学习的体验场,实现课程教育的立体化。这种情景化的学习,首先是多元化,多学科、多元智能综合运用;多层面,把食品的知识转化成观察思考的问题,把问题转化为食品模拟活动,把制作活动转化为教育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首先是多元体验。食材的选择,涉及营养、质地等生物知识,水分、土壤等用到地理知识;烹调方法需要科学技能,烹调口味需要饮食文化的研究;烹调工具,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水电气的使用要科学规范。
  其次是多层体悟。如,学习做丰县正宗水煮煎包。在教师的安全与技术指导下,做皮的人,探讨面团的揉制与发酵,面皮的大小厚薄;做馅的人,琢磨馅料的比例,味道的浓淡;煎制的人调试,煎制的火候,时间的长短;品尝水煎包是否“外皮香脆,馅料鲜美”,审查得失。“学中做”“做中学”“反思调控”,体验将加深对知识理解、技能的领悟,形成一种探究的意识,一种家乡的情怀,一种文化的念想。
  3.生长态,让课程教育自主化。
  生长态,生长的姿态,不是固定的姿态,它强调课程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于课程进行“创生”、“动态生成”和“改造”。食品文化研习室,将各种黄河故道文化教育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各种渠道生发,保持生长态,不断丰富完善,具有引导力和辐射力。
  第一,拓展教育资源,变革教学过程。“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研习室“变迁灶台”部分,某生就提出灶台还需要木制风箱鼓风烧火才旺,并把农村老家的风箱拿来放在研习室,社区居民也捐赠了多套灶台充实研习室。“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食品文化研讨时,学生就建议增加“食品安全”,还有学生提出“最大的食品安全是对食品的尊重和生命的尊重”,“上苍厚生”的汉文化理念是食品安全的道德防线。
  第二,践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基地组织引导学生对一种食品的专题研究,让学生自主参观考察,合作书写调查报告,探究食品文化的内涵。比如,《丰县名小吃油炸金蝉的调查研究》。分别从“丰富独特的营养价值”“浑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药用价值”“多样的食用方法”“ 独特的产地”诸方面加以研究,体现课程教育的主题化,问题探讨的模块化,活动组织的专业化,实现课程教育的延展与创新。
  食品文化研习室作为“黄河故道生态文化”课程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教育元素”,完成三大任务,即“研究开发教育资源” “转变教育形态”“转变学习方式” ;突出研习“发展元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能力”为核心,创设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情境,创新校本课程形态,提升课程教育品质。
其他文献
【摘 要】《牛津高中英语》教材Task是该套教材的一大特色,如何在教学设计上按照“主线贯通”的原则进行优化设计是一线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以课例的形式,充分整合话题资源,设计多种教学任务活动,以“主线贯通”的原则阐述了基于过程的写作途径。  【关键词】Task课型;主线贯通;过程写作法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1-0015-03  
·主持人语·  2017年秋,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其中较难编写又较难实施的写作教学部分,备受广大教师关注。统编教材写作部分对各地教材优点的整合与旧版教材不足的改良是显而易见的——编者努力建构一种更接地气的写作教学体系,以更利于施教,也更便于学习。但统编语文教材写作部分的新体系被大众理解有一个过程,加上写作活动及写作教学固有的复杂性,使得不少语文教师依然感觉难以找到适切的路径与精准
【摘 要】单元设计提高了教学设计的起点,使教师对科学思维的培养具有连续性。具体到每一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需遵循物理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注重问题链和实验载体的设计,在知识建构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关键词】科学思维;问题链;实验载体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5-0016-03  2018年11月,笔者受邀在一次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
【摘 要】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材的版本层出不穷,合理用好教材,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整合教材资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图像系统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关键词】平抛运动;教学建模;高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6-0033-03  【作者简介】孟拥军,江苏
【摘 要】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离不开学生主体的解放。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将主体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英语 主体意识 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以积极、主动、自觉的态度参与学习,
【摘 要】以人教版《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为例,从课前逆向设计教学流程,精心选择活动素材,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课中设计递进问题链,搭建学习脚手架,提升思维的深广度;课末巧用思维工具,架构思维导图,培育学生思维的系统性等层面,来分析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设计教学;思维能力;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
主持人语  中学语文“专题读写”教学,是以专题的形式,打通读写,从而实现读写互融共生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有两大特征:一是专题式学习;二是读写结合、交互共生。  我们提倡专题读写,既是对汉语读写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新课标提出的“读整本书”“探究性學习”等理念的呼应。最重要的是,专题读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与完善。因为从学习科学的角度讲,专题读写更利于促进学生
【摘 要】Integrated skills板块承载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听前、听中、听后活动,多元组合,螺旋上升,在一系列活动任务链中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思维品质,构筑“为思维而教”的英语课堂,实现英语教学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活动设计;思维发展;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 要】中学音乐课程中号子、山歌的教法,可以让学生欣赏后说出它与普通歌曲不一样的特点,然后分组用“一领众和”“分角色演唱”等形式来学唱。小调最典型的教法是“异曲同唱”,班级分组同时演唱不同的版本。北方少数民族民歌的教法,则因曲而异。曲艺音乐的教法,可以让学生欣赏作品后,列表分析不同曲艺样式的流行地区、方言、曲调、伴奏、风格等。戏曲音乐的教法,可以让学生先看视频,再分段模仿演唱,课后再组织丰富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