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课堂边界塑造全媒人才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已经进入 2.0 时代,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都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一系列举措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国际新闻采编播”课堂上连线驻外记者的创新教学实践为例,分析在当今复杂的国际传播格局中,我国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国际视野、政治素养和职业精神,并探讨如何打造一支全媒化、复合类、专业型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队伍。
  关键词:国际新闻传播教育;政治素养;职业素养;国际素养;话语素养
  笔者曾在“国际新闻采编播”课上,通过网络同时连线了在北美、拉美、欧洲和非洲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六位记者,他们每一位都是在国际新闻报道最前线发出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传播者。连线中,他们与学生们分享了镜头前后、报面笔端的精彩实例,使学生们身在课堂、目及世界。六位记者以小见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生动地介绍了各自从事国际新闻的实践经验,阐释了他们对于国际新闻实践的深刻理解,让学生们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投入国际新闻传播事业的理想。在课堂上,记者们举手投足间展现的淡定、从容,以及扎实深厚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国际素养和话语素养,正是笔者所谈的培育全媒化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题中之义。
  一、政治素养:坚持四向,增强四力
  随着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国际新闻传播工作应该坚守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纠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偏差。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国际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创新理念、精准设计。
  1.践行“四向四做”
  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新闻舆论工作提出四点希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国际新闻是与国家利益联系最为紧密的新闻类型,更需要强调“导向”问题。从使命层面讲,国际新闻工作者是国家对外传播大格局中的重要部分,应当将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国家利益紧密结合。
  在国际新闻记者的实际工作中,“四向四做”可以细化为信息甄别能力、评估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负责任表达的能力。在连线时,主攻国际时政报道的王冠(时任央视驻美国首席记者)被学生问道:“作为中国记者,是否有必要参加国外媒体组织的电视辩论?”王冠是这样回答的:身在西方的舆论环境中,记者需要传递中国声音,正面宣传中国的立场及态度,中国记者在辩论中代表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对有争议的新闻报道,众说纷纭,需要厘清事实,还原真相。由一位奋战在复杂国际舆论场前线的驻外记者向学生阐释记者的责任和担当、肯定国际新闻工作者的作用与价值,这样的教育方式具有传统课堂无法实现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可以让学生们清楚地理解国际新聞传播的重要性。
  2.不断增强“四力”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宣传思想战线的工作者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是相互促进地统一体,对国际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从事国际新闻报道所必须具备地素养
  第一,国际新闻工作者要增强脚力,充分调研,不能只做国外新闻报道的“二传手”。在战乱地区,进行国际新闻报道存在着诸多危险,驻外记者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还需要付出脚力,努力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情况、获取信息,掌握全面而真实的一手材料。在连线中,刘骁骞(时任央视驻里约热内卢记者)给学生们讲述了自己深入“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游击队大本营时惊心动魄的场景,告诉学生们驻外记者在进行国际新闻报道时,要放下身段,扎根一线;不怕吃苦,不畏艰险,因为有时候想要获取新闻线索、探究新闻事实,必须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实践精神。“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依然是新闻界的座右铭,它激励着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贴近百姓、认知国情、了解社会,为时代书写、为人民立言[1]。
  第二,要抓住国际新闻报道的入题口,记者要练好眼力、锤炼脑力,提高对于所关注问题的聚焦程度。练好眼力,意味着不仅要增强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判断能力,也要提高对社情、民情、舆情的辨别能力。锤炼脑力,意味着要从杂乱无章的素材中拎出关键线索,拒绝止步于新闻浅表层,要进行多维度思考、多角度垂询、直击本质。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殷岳(时任央视拉美中心站记者)与张诚(时任央视驻非洲记者站记者)虽分处南美洲和非洲,但同样关注难民问题。殷岳关注巴西奥运会上的难民代表团,张诚则探访撒哈拉难民营,和难民一起体会艰苦生活。记者眼中的国情不同,报道的角度自然有变化。
  第三,在新闻报道的“生产”环节,要训练严谨生动的笔力,折射国际社会的动向。在纸质媒体中,“笔力”所针对的对象是一行行的文字报道。刁海洋(时任中新社驻华盛顿记者)一个月曾发 50 多篇消息、评论、时事通讯以及新闻综述等,成稿迅速、文采斐然,其涉日新闻评论《心无“正确史观” 安倍何谈“正常国家”》笔力出锋,曾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在现阶段,新闻写作机器人获得广泛应用,选题的广度和深度同样得以拓展,记者可以借助机器人获得准确信息,挖掘观点,进行深度评论,助力国际新闻报道的全流程。在视听媒体中,“笔力”还需要配合一帧帧的画面报道。刘骁骞对贩毒团伙的特别报道——《走进“上帝之城”》聚焦巴西贫民窟,全程跟踪采访,详细记录了毒品的制作过程与交易过程,把贫民窟、毒品、毒贩、枪弹的联系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最大限度地反映了毒品交易背后看得见的支持和看不见的庇护,通过影像讲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故事,得到了观众和网友的广泛好评。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传播活动的主导观念,是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灵魂”和“旗帜”[2]。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自身更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阵地,带领学生一起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未来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在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扎实理论基础、树立正确导向、深入一线实践,全面夯实基本功。好的国际新闻报道是“跑”出来的,需要理论知识与丰富经验的支撑,纸上谈兵、东拼西凑,只能让新闻报道变成“山寨品”,而写不出“精品”。   二、职业素养:不忘初心,守正创新
  伴随媒体业态变革,技术迭代带来了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的革命。在多介质、立体式的传播环境中,国际新闻工作者应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拥抱全媒体时代的技术福利。在课堂连线中,汤晔(时任央视欧洲中心站记者)基于自己在工作中对现实的深入观察,为学生们讲述了社交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运用,以及自己对新技术、新平台的充分思考和创新运用。他认为,对于媒体环境“变”与“不变”的观察与思考也应该渗透到国际新闻的教育过程中。
  1.培养全媒体意识
  2019 年 1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阐明了“全媒体” 的概念:“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因此,国际新闻教育应当帮助学生们普及并加深对“全媒体”概念的理解,使学生们在未来的新闻报道实践中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新技术、新手段。
  全程媒体指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事件的始末都可能受到关注且随时被曝光,从而进入大众视野。全息媒体意即在万物皆媒的大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渠道、平台、载体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多模态的新特点,这说明, 在国际新闻舆论场上,图文、视频、VR、AR、5G 技术织密了媒体平台,也催生着国际新闻行业新的社会分工,如专门研究国外受众特点和节目形态的数据分析师等新兴职业类型不断涌现。在技术方面,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挖掘分析等应予以关注。在内容方面,频频刷新的垂直品类、现象级 IP 产品更应让学生接触探索。全员媒体意味着置身于数字时代,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人人享有话语权。其中一个显著特征是自媒体在互联网社会的多种应用场景中蓬勃发展,媒体平台的“去中心”化日渐清晰。在国际新闻传播视野下,调动尽可能多的外語人才及国际人才参与进来,也会增强中国声音的响度。最后是全效媒体,意为伴随着受众群体的分众化,媒体内部愈加细分,需要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了解受众信息与反馈,应用“互联网 +”智慧能源,实现精准传播、高效传播。国际受众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迥异,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也不能“一刀切”,而需要将国际受众研究和各国文化研究相统一,培养学生的受众意识。
  2.厘清融媒体概念
  全媒体叙事离不开融媒体表达,媒介融合化也是全媒体的本质属性。随着全媒体理念的发展,媒体融合呈现出多维度的特征,既包含媒介形态模式及功能结构的动态融合,又包含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的有机融合,也包含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融媒体的“融” 是动词,这意味着融合过程不再是机械色彩的简单拼凑,而是一种符合逻辑的有机聚合。一个典型的现象是新兴媒体的快餐化和传统媒体的深入性有机融合、并行不悖。“融”的概念突破了媒体机制的单一性, 更加强调优势互补。因此,融媒体建设是过程, 也是趋势,构建融合媒体平台、改革媒体经营模式都处在进行时,想不想融、会不会融是对媒体人是否适应新时代的考验。
  行业的新变化也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课题、提出了新要求。在课堂实践中,注重全媒体在国际新闻教育中的应用,关注国际新闻传播实际工作的“全流程”,是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的新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托虚拟仿真技术、营造信息传播场景,将有利于打破时空限制,进而实现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信息化、场景化、互动化。只有将媒体深度融合的理念贯彻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既会“一招鲜”, 也能“百招全”,适应信息社会移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3.不忘价值观引领
  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兼具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征。因此,在培养新时代全媒化人才的过程中,除了重视新闻传播行业有形技术的实用价值,更应强调新闻传播教育所塑造的无形价值观念,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第一,在“受众为王”的前提下,生产新闻内容要保证真实客观。在世界范围内,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是生成舆论、传播信息、联结世界的平台。先进媒体技术影响着内容在各国受众中的最终到达率,但这些技术并非做大做强新闻内容的充要条件。只有将社交媒体的多元性、非线性、人格化、便捷化和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准确性、多渠道、多分发等特点交合融汇,才能避免媒体形态的二元博弈。正如汤晔在连线中提到的一条记者逻辑:充分聚合新兴媒体的零散信息,扩大权威媒体记者的信源,在甄别过程中,也是提升个体信息公信力的过程。内容为王、技术为王,本质上都是“受众为王”的组成部分。
  第二,从伦理层面讲,新闻伦理和关怀伦理都应在国际新闻报道中予以体现,二者并非不能调和。新闻报道的“温度”说的就是新闻报道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关怀伦理指的是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追求目的,用一种感性、充满同情的角度处理伦理中两难的困境 [2]。张诚(时任央视驻非洲记者站记者)在连线中给学生们讲述了自己在非洲大陆为奥运会选手连线他的母亲、探访撒哈拉难民营体会艰苦生活、搭上穿越沙漠的最长列车等真实生动的新闻报道实践,他认为从细微处能够见真实,所以他常常走进非洲最普通的老百姓中,带着人文关怀报道和记录他们的真实生活和他们眼中的非洲家园。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事件不仅仅是众目关照的对象,也是引发思考的载体。新闻工作者对一事件触发情思,和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并不冲突,如果能够凭借人文关怀寻找到新的报道突破口,反倒会让新闻不落窠臼,有所创新。
  三、国际素养:放眼世界,拓展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要“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同样,国际新闻传播教育者也必须遵循“联接中外, 沟通世界”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上兼顾理论知识与行业发展新动态,让未来将要投身国际新闻传播事业的学生们明确使命、有的放矢。
  1.培养全球视野
  面对诸多国际议题,国际新闻工作者要将热的问题冷静做、新的问题沉淀做、大的问题深厚做、小的问题精致做。一线国际新闻工作者如果能够有深厚的文化知识积淀,往往能使思路自由开合。   国际新闻工作者的关注对象大多集中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政治、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中外历史等。多种国际类学科背景能够给予一线工作者宏大的历史眼光,更深入、更综合地探讨国际前沿问题,进而制定国际受众易为接受的传播策略和话语。
  因此,要想在报道各类国际问题时都做到游刃有余,必须扩展跨学科思路,既要涵盖国际新闻传播的知识和技能,又需要涉猎多学科的广博知识,帮助学生敏锐洞察社会发展趋势。同时,国际新闻传播专业更重要的任务是激发各层次人才在实践中为国家和社会发声的价值观与责任感,引导学生打开思索的阀门,类比中西、辩驳古今,以问题意识为线索深耕于课堂之外, 填补课堂上教师给予的“知识图谱”,培养出“言有物、行有格”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2.重视实践经验
  笔者连线全球国际新闻记者的初衷,是力图让学生看到一则国际新闻报道时,知道背后的故事是什么,熟悉驻外记者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清楚从事国际新闻工作所需的知识储备与综合素质。在课堂连线后,笔者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何将业界经验最大程度地嫁接到教学实践中?在盱衡多变的媒体环境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紧紧把握“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个国际新闻传播的“公分母”,采取多种手段教会学生极目远眺、拓宽视野,从自己看别人、别人看自己,到本地人看异乡人、外国人看中国事,直到考量全人类共同的命运。
  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案例式、现场式、任务型等多样化教学手段,从优秀国际新闻工作者的视角出发,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清楚什么是合格的驻外记者,让学生了解驻外记者是怎么选题、怎么提问、为什么这么做报道,指导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感受来自一线的声音,通过国际新闻记者漫谈式的解说与分享,可以避免“教与学”手段的机械单调、理论同实践的前后脱节。学生在校内外电视台、广播台、报刊、新兴媒体等实践平台工作或实习时,也能加深对这些新闻舆论工作经验的理解。
  四、话语素养:外语能力与镜前表达
  在新时代,从事国际传播的媒体渴盼技术革新与市场空间,但强烈的内容诉求更是他们关注的重中之重。因此,创新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改善国际新闻实务的训练方法,让学生精通外语,适应镜头。
  1.锻造语言能力
  语言习得虽不同于语言能力,但却直接影响语言使用。在全球连线中,殷岳娴熟使用英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令人印象深刻,也让我们看到了专业国际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和风采。而汤晔在文化多元的欧洲工作,坦言语言是最重要的工具,英语和法语都不足以满足工作需要,学习第三外语势在必行。国际新闻的最前沿阵地新闻工作者复合多门语言予以应对。
  我国学习国际新闻传播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中国学生,语言环境是实际教学的一个客观障碍。因此,主攻国际新闻传播的教师要重视语言教学,加大外语新闻采、写、编、播、评、译力度,鼓励小语种专业的同学阅读本语种新闻传播类专著,应成为新闻传播院校和语言院校的工作要点。只有把专业化外语教育需要融入媒体文化、媒体风格和媒介个性,将国际新闻受众的“需要”和“期望”相结合,才能满足受众多樣的向往。
  2.训练镜头前的表达
  在国际新闻传播专业,语言运用需要做到心到口至,笔至文随。
  国际新闻报道离不开评说释论,包含以访谈、演讲、辩论等形式的话语要素。在课堂内外,训练镜头前的语言表达极具实践意义,而演讲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就是要在清晰、准确、流畅表达的同时,使人感受到外在语言的美感和内在的思辨魅力[3]。笔者认为,演讲是提高学生话语素养的良好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不断提高外语语言能力,还要培育他们敏锐的观察、敏捷的思维与敏感的判断,防止因思维短路、思想匮乏造成判断上的割裂。教师更要鼓励学生花足够时间深度阅读、批判阅读,形成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高晓虹,赵希婧.立足新时代发展方向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J]. 中国大学教学,2018(04):8-11.
  [2]涂凌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三种知识类型及其融合[J].现代出版,2019(03):15-18.
  [3]张宇. 关怀伦理:新闻伦理困境的可能解决方案[EB/OL].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310/ c402794-28188129.html
  [4]吴敏苏. 大学英语演讲课教学方法刍议[C]//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2007.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文科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一种创新性探索,重在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文科人才培养质量。山东大学通过建设通识教育体系2.0工程、新文科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文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三核驱动机制,加大金专、金课、教材、实践、认证五位一体建设,构建系统的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新文科;新需求;通识教育;人才培养  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
期刊
摘 要:涉农综合性大学是“新农科”建设的重要力量,与传统农林高校相比,拥有较为齐全的学科门类、适合师生全面成长的环境与条件、优质的科技创新和服务乡村振兴资源等优势。面对“新农科”建设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涉农综合性大学需要避免同质化发展路径与方法,充分发挥多学科专业优势,走融合发展的道路,构建“新农科”建设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兼容开放的组织体系以及适应学校发展的新标准。  关键词:新农科;涉农
期刊
摘 要:随着应用型高校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育人机制逐渐完善,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在长期实践中,四川文理学院构建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四圆同心”育人机制,实施了“知识结构模块化、理论实践融合化、教学服务信息化、考核评价常态化”的“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力保障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回应了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期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文學创意写作》慕课教材围绕着“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四大学科核心素养来编写教学内容、设计训练方案,讲授创作主体的基本素养与核心能力的培育,归纳文学创意的形成规律和常用方法,总结新媒体时代文学创意文体的写作特征和技巧,运用“文学建模读写”的训练方案,实施母语读写的实践教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下,教材重编重组了写作课程的新知识点和新知识体
期刊
摘 要:新教师培训是奠定教师教学职业生涯基础的关键一步。自各高校开始开展新教师培训以来,培训内容更加丰富,培训形式也更加多样。通过对某“985工程”高校2013~2019年已受训且开始教学职业生涯的新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新教师对有深入参与机会的培训形式认可度更高;对入职培训从内容到形式的需求均呈现多元化;对时间灵活的、退出门槛低的、自我掌控度高的教学发展服务形式更偏好。根据调查分析,建议搭建立体
期刊
摘 要:课程是产教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改革的成功最终决定产教融合的成功。文献、调研对比分析发现,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课程建设存在课程管理“路径依赖”、教师发展“本领恐慌”、质量保障“文化缺失”等困境。解决这一困境,需要校企共施课程管理,重塑一流课程建设内涵与特色;产教协同教师发展,满足一流课程建设应用型师资需  求;厚植工匠质量文化,保障一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
期刊
摘 要:结合物理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育人要求,以理论力学课程为例,对物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探索。对于物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论文提出要以专业思政要求为主线,落实课程思政元素,调整教学理念,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同时提出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关键在教师,重点在学生,难点是方法。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高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以培养社会主
期刊
摘 要:本文在TPACK框架指导下尝试利用SPOC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两轮教学改革的行动研究,发现两方面显著成效:一是SPOC混合教学模式能有效赋予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翻译能力和翻译水平的提高。二是在TPACK框架下架构的课程可以实现教师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网络技术知识的获取。研究后期还发现,由于教学时间不足,教师没有合理区分SPOC和课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北京大学教学档案袋的建设思路与方法,重点探讨如何利用教学档案袋对教师提供过程性支持与基于数据的指导,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教学发展综合体系,推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专业化和整合性发展。  关键词:教学档案袋;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师教学发展  近年来,许多高校正在积极推进教师教学档案袋建设工作,并将其作为高校教师汇总教学资源和展示教学能力的重要依据,比如清华大学在2019—20
期刊
摘 要:结合对课程思政的若干错误或片面的观点进行分析,提出应完整理解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负责的“电路原理”课程,从如何立德树人,开展价值塑造同时进行能力培养等不同层面加以阐释。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价值塑造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