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2月5日,人民大会堂。中华慈善大会现场。作为年度“中华慈善奖”得主、“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之一,潘亚文受到了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
2008年可以说是潘亚文的慈善年,除了荣获“中华慈善奖”,早在四月,他就已经被评选为年度“十大慈善家”,潘亚文和他的北京中奥联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国的慈善领域颇有建树,他也因此入选“1988-2008《中华儿女》二十年代表人物”。2009年5月,潘亚文又获得团中央授予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获得这个团中央授予当代中国青年的最高荣誉,潘亚文的心情格外不同。
企业家和慈善家这样一对泾渭分明的身份,在潘亚文身上却完美地实现了统一。
许多人初见潘亚文,都很难把眼前这位清秀俊朗、气质略显忧郁的男人与企业家、慈善家联系在一赶。无论从外表还是气质看,潘亚文都更像是一个艺术家,举手投足间弥散出些许优雅、忧郁的诗人气质。
和很多商人华丽的口才相比,潘亚文沉静而低调,面对记者的提问,潘亚文像一个小学生回答问题一样拘谨,“这是我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
这样一个身上丝毫不见商场硝烟的人,是如何成为一位成功企业家的?这样一个含蓄内敛、不事张扬的人,又是如何走上他的慈善之路的呢?
每次回到福建省莆田市东潘村,潘亚文都会去自家的老宅子走走。那是一间十多平米的平房,30年前,这十多平米的空间里挤着老潘家一家8口人,潘亚文排行老
1970年代,老潘家的穷日子在整个东潘村都很出名。留在邻居记忆里的潘亚文,是一个几乎没穿过鞋子,但却总是安静不下来的孩子。精力旺盛的他从来不安心于那十多平米的家。“他不是在海里,就是在去海里的路上。”潘亚文的整个童年几乎都泡在海水中,累了的时候,他就像个哲人一样对着大海冥想。有时候晚上干脆不回家,枕着沙滩,听着海浪就能酣然入睡。
虽然好动,但潘亚文做事却很有心,他会在别的孩子早就放弃目标时仍然坚持。在海里摸鱼虾时,他会对着一条从手边溜走的鱼紧追不舍,也会锲而不舍地追踪一只躲进石头缝隙里的大虾。
谋生
和同龄人相比,小潘亚文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求胜欲。虽然家境贫穷,但他从小就很有志气,即便穿的很破烂,也会昂首挺胸。对此潘亚文回忆说,如果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别人还会尊重我吗?
实际上,贫困的家境让童年的潘亚文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尊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改变自己命运的欲望。从13岁开始,潘亚文就进入“半工半读”的状态——每天傍晚放学后他会骑着父亲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花两个多小时跑到镇上买烟,然后再推着差不多跟他一样高的自行车走街串巷,到各个村里推销。
1980年代初,小潘亚文就在村里的烟草市场上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那些懒得去镇上买烟的乡村汉子甚至对这个孩子有着很大的依赖,潘亚文也因此培养出了一批自己的固定客户。在那个年月,大多数村民的日子都很苦,大家都不太舍得花钱买卷烟,不过潘亚文还是给他的烟草生意发掘出一条商机——“谁家盖新房我就去谁家卖烟”。这条经验后来被他广泛实践,红白喜事,生子满月、开张庆典……卖烟的潘亚文见证了镇子上不少的大事小情。
如此一来,潘亚文的烟草生意开始有模有样地干起来了,运气好的时候,他每天能赚上三两块钱,潘亚文甚至开始幻想起呼之欲出的好日子了。不过好景不长,父亲那辆破自行车在被折腾了半年后终于散架了,家里最值钱的家当报废了,潘亚文的“梦想”也随之破灭。
走出山村
1984年,潘亚文和父亲一起来到广州,这座大城市让潘亚文兴奋不已。在这个十多岁的孩子看来,这个城市太有趣了,这里不仅有自行车,还有奔驰的汽车和高高的楼房。尽管潘亚文的福建方言让他在广州几乎没法和人交谈,但他已经开始憧憬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了。
父亲给潘亚文在一个小鸡孵化厂找到一份推销员的工作,这份工作他干起来倒也驾轻就熟,因为这活计和他卖烟的技术含量差不多,只不过卖烟是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卖小鸡是挑着担子走门串户。虽然年纪小,但聪明的潘亚文却有自己的经商之道。别人是公鸡,母鸡混在一起卖,甚至把公鸡当母鸡卖,他却是主动把公鸡和母鸡分开,这为他赢得了良好的信誉,也更加培养了他经商的敏锐直觉。
卖鸡崽的旺季是春秋季节,所以入冬之后,潘亚文跟随父亲回到了老家。此时的潘亚文已经觉得家里那十多平米的房子难以容下他,或者说是难以容下他日渐飞扬的心。
1985年春节,潘亚文光着脚,像个哲人一样面朝大海,裤兜里揣着几块地瓜干,这是他大年三十的午餐。晚饭吃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问题莱里应该放上点油了吧——想到漂着的油花,他使劲地咽下口水。
什么时候能吃饱饭呢?大年三十一整天,潘亚文都困绕在这个问题中,在除夕夜的莱汤里,潘亚文并没有见到他渴望已久的油花,在塞了一肚子地瓜干后,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走出去,才能吃饱饭。
进京
1985年2月,16岁的潘亚文决定北上,他要到北京去。
为什么选择去北京?潘亚文没有太多复杂的考虑,仅仅是因为”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的曲调激起了这个孩子的梦想和激情。怀着对天安门和红太阳的崇拜,潘亚文来到了北京。站在北京站广场上,潘亚文被惊呆了:这是怎样雄伟的城市啊!这是怎样拥挤的人群啊!这是怎样寒冷的天气啊!二月的北京,让穿着单衣、拖鞋的福建孩子潘亚文感觉到什么是彻骨的寒冷。
临走之前,父亲联系了一个在北京谋生的老乡帮忙。老乡住在管庄八里桥,但偌大的北京城对于初来乍到的潘亚文来说像个巨大的迷宫,深沉的北京城也无暇顾及这个孤单无助的孩子。想打听个路?但别人根本听不懂他那原汁原味的福建方言。有热心人给他介绍了半天,但他楞是什么也没记住。在当时的潘亚文看来,普通话和外语没什么区别。和初到广州时一样,潘亚文再次成了“哑巴”。
几乎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潘亚文找到了老乡的家——一个地下菜窖。菜窖里阴冷潮湿,但是潘亚文却觉得“好日子来了”。因为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吃饱了饭,那一顿,潘亚文一个人干掉了三大碗白米饭!两天后,他又给自己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双棉鞋!
到北京十多天后,潘亚文在老家和广州积累的推销经验就有了用武之地,他开始给一家生产建筑安全网的厂家和木质花盆的工厂做销售。每天一大早,潘亚文就背上两个小花盆,一捆安全网坐着公交车满北京地跑。
1985年7月,来北京近半年的潘亚文终于掘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个建筑工地买了他一批安全网,他赚了1000多元。16岁的潘亚文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张“大团结”——这是一笔全家人在老家辛苦劳动两三年都难以企及的收入。而此次成功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潘亚文走到了自己事业的第一个转折点。
“发财了”的潘亚文并没有兴奋过头,实际上他表现得很冷静。“假如我自己织安全网,获得的利润应该更高。”他当即就满怀希望地干了起来。随后的日子里,他白天出去跑销售,晚上买来尼龙绳在家织网,生意比较紧张的时候,他还请几个人帮忙……年轻的潘亚文就这样忙碌地过着自己的北漂生活。
1 986年春节前,潘亚文做了三件事。首先,他搬出了群居的地下菜窖,在四合院里租了一间20多平米的平房——他说想看到阳光,想生活在有阳光的地方;他花了一百多元钱给自己买了一套西装——这让他推销的成功率大幅度提升;他给父母和每一个兄弟姐妹都买了礼物,他准备回家过年。那年春节,东潘村出现了第一个穿着西装的大孩子——17岁的灌亚文成了村里的焦点。
直到现在,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潘亚文却觉得是一种甜。经受过生活的锤炼,牢记成长中的艰辛,人会更加懂得敬畏、懂得感激,懂得珍惜,也因此不急躁,不轻浮不懈怠,才堪当重任,行得路远。
2008年可以说是潘亚文的慈善年,除了荣获“中华慈善奖”,早在四月,他就已经被评选为年度“十大慈善家”,潘亚文和他的北京中奥联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国的慈善领域颇有建树,他也因此入选“1988-2008《中华儿女》二十年代表人物”。2009年5月,潘亚文又获得团中央授予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获得这个团中央授予当代中国青年的最高荣誉,潘亚文的心情格外不同。
企业家和慈善家这样一对泾渭分明的身份,在潘亚文身上却完美地实现了统一。
许多人初见潘亚文,都很难把眼前这位清秀俊朗、气质略显忧郁的男人与企业家、慈善家联系在一赶。无论从外表还是气质看,潘亚文都更像是一个艺术家,举手投足间弥散出些许优雅、忧郁的诗人气质。
和很多商人华丽的口才相比,潘亚文沉静而低调,面对记者的提问,潘亚文像一个小学生回答问题一样拘谨,“这是我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
这样一个身上丝毫不见商场硝烟的人,是如何成为一位成功企业家的?这样一个含蓄内敛、不事张扬的人,又是如何走上他的慈善之路的呢?
每次回到福建省莆田市东潘村,潘亚文都会去自家的老宅子走走。那是一间十多平米的平房,30年前,这十多平米的空间里挤着老潘家一家8口人,潘亚文排行老
1970年代,老潘家的穷日子在整个东潘村都很出名。留在邻居记忆里的潘亚文,是一个几乎没穿过鞋子,但却总是安静不下来的孩子。精力旺盛的他从来不安心于那十多平米的家。“他不是在海里,就是在去海里的路上。”潘亚文的整个童年几乎都泡在海水中,累了的时候,他就像个哲人一样对着大海冥想。有时候晚上干脆不回家,枕着沙滩,听着海浪就能酣然入睡。
虽然好动,但潘亚文做事却很有心,他会在别的孩子早就放弃目标时仍然坚持。在海里摸鱼虾时,他会对着一条从手边溜走的鱼紧追不舍,也会锲而不舍地追踪一只躲进石头缝隙里的大虾。
谋生
和同龄人相比,小潘亚文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求胜欲。虽然家境贫穷,但他从小就很有志气,即便穿的很破烂,也会昂首挺胸。对此潘亚文回忆说,如果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别人还会尊重我吗?
实际上,贫困的家境让童年的潘亚文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尊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改变自己命运的欲望。从13岁开始,潘亚文就进入“半工半读”的状态——每天傍晚放学后他会骑着父亲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花两个多小时跑到镇上买烟,然后再推着差不多跟他一样高的自行车走街串巷,到各个村里推销。
1980年代初,小潘亚文就在村里的烟草市场上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那些懒得去镇上买烟的乡村汉子甚至对这个孩子有着很大的依赖,潘亚文也因此培养出了一批自己的固定客户。在那个年月,大多数村民的日子都很苦,大家都不太舍得花钱买卷烟,不过潘亚文还是给他的烟草生意发掘出一条商机——“谁家盖新房我就去谁家卖烟”。这条经验后来被他广泛实践,红白喜事,生子满月、开张庆典……卖烟的潘亚文见证了镇子上不少的大事小情。
如此一来,潘亚文的烟草生意开始有模有样地干起来了,运气好的时候,他每天能赚上三两块钱,潘亚文甚至开始幻想起呼之欲出的好日子了。不过好景不长,父亲那辆破自行车在被折腾了半年后终于散架了,家里最值钱的家当报废了,潘亚文的“梦想”也随之破灭。
走出山村
1984年,潘亚文和父亲一起来到广州,这座大城市让潘亚文兴奋不已。在这个十多岁的孩子看来,这个城市太有趣了,这里不仅有自行车,还有奔驰的汽车和高高的楼房。尽管潘亚文的福建方言让他在广州几乎没法和人交谈,但他已经开始憧憬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了。
父亲给潘亚文在一个小鸡孵化厂找到一份推销员的工作,这份工作他干起来倒也驾轻就熟,因为这活计和他卖烟的技术含量差不多,只不过卖烟是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卖小鸡是挑着担子走门串户。虽然年纪小,但聪明的潘亚文却有自己的经商之道。别人是公鸡,母鸡混在一起卖,甚至把公鸡当母鸡卖,他却是主动把公鸡和母鸡分开,这为他赢得了良好的信誉,也更加培养了他经商的敏锐直觉。
卖鸡崽的旺季是春秋季节,所以入冬之后,潘亚文跟随父亲回到了老家。此时的潘亚文已经觉得家里那十多平米的房子难以容下他,或者说是难以容下他日渐飞扬的心。
1985年春节,潘亚文光着脚,像个哲人一样面朝大海,裤兜里揣着几块地瓜干,这是他大年三十的午餐。晚饭吃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问题莱里应该放上点油了吧——想到漂着的油花,他使劲地咽下口水。
什么时候能吃饱饭呢?大年三十一整天,潘亚文都困绕在这个问题中,在除夕夜的莱汤里,潘亚文并没有见到他渴望已久的油花,在塞了一肚子地瓜干后,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走出去,才能吃饱饭。
进京
1985年2月,16岁的潘亚文决定北上,他要到北京去。
为什么选择去北京?潘亚文没有太多复杂的考虑,仅仅是因为”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的曲调激起了这个孩子的梦想和激情。怀着对天安门和红太阳的崇拜,潘亚文来到了北京。站在北京站广场上,潘亚文被惊呆了:这是怎样雄伟的城市啊!这是怎样拥挤的人群啊!这是怎样寒冷的天气啊!二月的北京,让穿着单衣、拖鞋的福建孩子潘亚文感觉到什么是彻骨的寒冷。
临走之前,父亲联系了一个在北京谋生的老乡帮忙。老乡住在管庄八里桥,但偌大的北京城对于初来乍到的潘亚文来说像个巨大的迷宫,深沉的北京城也无暇顾及这个孤单无助的孩子。想打听个路?但别人根本听不懂他那原汁原味的福建方言。有热心人给他介绍了半天,但他楞是什么也没记住。在当时的潘亚文看来,普通话和外语没什么区别。和初到广州时一样,潘亚文再次成了“哑巴”。
几乎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潘亚文找到了老乡的家——一个地下菜窖。菜窖里阴冷潮湿,但是潘亚文却觉得“好日子来了”。因为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吃饱了饭,那一顿,潘亚文一个人干掉了三大碗白米饭!两天后,他又给自己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双棉鞋!
到北京十多天后,潘亚文在老家和广州积累的推销经验就有了用武之地,他开始给一家生产建筑安全网的厂家和木质花盆的工厂做销售。每天一大早,潘亚文就背上两个小花盆,一捆安全网坐着公交车满北京地跑。
1985年7月,来北京近半年的潘亚文终于掘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个建筑工地买了他一批安全网,他赚了1000多元。16岁的潘亚文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张“大团结”——这是一笔全家人在老家辛苦劳动两三年都难以企及的收入。而此次成功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潘亚文走到了自己事业的第一个转折点。
“发财了”的潘亚文并没有兴奋过头,实际上他表现得很冷静。“假如我自己织安全网,获得的利润应该更高。”他当即就满怀希望地干了起来。随后的日子里,他白天出去跑销售,晚上买来尼龙绳在家织网,生意比较紧张的时候,他还请几个人帮忙……年轻的潘亚文就这样忙碌地过着自己的北漂生活。
1 986年春节前,潘亚文做了三件事。首先,他搬出了群居的地下菜窖,在四合院里租了一间20多平米的平房——他说想看到阳光,想生活在有阳光的地方;他花了一百多元钱给自己买了一套西装——这让他推销的成功率大幅度提升;他给父母和每一个兄弟姐妹都买了礼物,他准备回家过年。那年春节,东潘村出现了第一个穿着西装的大孩子——17岁的灌亚文成了村里的焦点。
直到现在,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潘亚文却觉得是一种甜。经受过生活的锤炼,牢记成长中的艰辛,人会更加懂得敬畏、懂得感激,懂得珍惜,也因此不急躁,不轻浮不懈怠,才堪当重任,行得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