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堂强调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强调师生互动、有效学习,这需要教师在专业层面的不断成长。专业成长应落实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生成,不断学习,打磨自身能力,这样才能走向真正的成长。
关键词:学生主体;课堂生成;专业成长
人生总是在一次次寻觅与摆渡中行进,回首我的语文之路亦是如此。虽上路并未多远,我愿一如那武陵渔人,面对“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语文,在迷失前路中继续追寻,也在觅得津渡时欣然前行。
一、《望海潮》——杭州离得太远,近处或许更佳!
能够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纵情挥洒,深入浅出地讲,旁征博引地讲,极尽能事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传达出去,换来学生的惊叹不已。刚走上工作岗位时,这是我心目中对一堂“好课”的定义。据我当时的认识,语文课应该就是这个样,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该主讲;学生,作为接受者,应该聆听就可以了。这其实是种错误的认知,忽略了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但当时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上《望海潮》时,从字词到诵读课文,从柳永生平到时代背景,从分析内容到梳理情感,从课内学习到课外延伸,常规的版块有条不紊地展开着,一切似乎很正常,直到最后一个版块,看图谈谈你对杭州的印象。例行准备时间结束后是学生的反馈,他们的反馈出乎我的意料,要么压根不说,要么就是支支吾吾不知说些什么。课后老师评课时就直接指出设置最后一个版块的用意在哪,单凭一首词几张图怎么能让学生对杭州有多深刻的印象,倒不如仿照柳永的写法来写写淮南,学生可能更有兴趣更有话可说。到那时,我才恍然自己上课时的无知,怎么把学生丢了呢?备课时我就已经把学生抛在脑后了,上课时更是只有自己了,課堂成了我一人表演的舞台。只是讲得再多,没有学生这个主体又有什么用呢?备课从来不止备课文那么简单,备学生同样重要!简单的道理,直到遇见《望海潮》,我才惊觉对于学生来说,远方固然很好,但如果没有一条合适的道路能把他们引向远方,它终究只是一个虚化的名词,没有任何意义,倒不如想想怎么将课堂拉回近处,回到学生身边,引导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杭州”。
语文老师,不是语文好就可以,更关键是要学习做一位合格的老师,能够明确课堂真正的主体是谁。把学生作为每节课的主体不仅仅是随口说说,更要落实在课堂的每一处。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动的、真实的,才能贴合学生的实际。抱着这样的想法,我“甚异之,复前行”。
二、《菩萨蛮》—一“于”一“如”,哪个更好?
有了上《望海潮》的经历后,记住学生成为我贴在心头的便利贴。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如何平衡学生参与和老师讲授之间的关系?如何由教“书”走向教“人”?这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同时我也在努力做着尝试。
尝试进程很缓慢并且艰难。课堂上师生的对话经常不在同一层面,过于注重推进课前预设内容会导致学生的见解被遮蔽,积极性受挫;一味顺应学生主观感受又会容易课堂走向出现偏差。这其中老师就面临着重要的课堂生成,课堂生成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节课最终呈现结果。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好的老师会预设课堂生成,会引导课堂生成。起初我对课堂生成这个概念很陌生,不知从何下手。直至上《菩萨蛮》时有学生在读词时把“春水碧于天”读成了“春水碧如天”。纠正错误后,我当即舍弃原先备课时的思路,改由分析“于”、“如”二字哪个更好切入,想借此看看学生怎么理解如何表达。问题一经抛下去,学生行动起来,甚至有学生能想到与后文的“画船听雨眠”连起来体会词人的愁情。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都想展现自己的思考结果。这算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触碰“课堂生成”四个字,而且还是非预设内的生成。问题来自学生最终由学生解决,课堂回响思考的钟声。
把问题留给彼此成了我经常“难为”学生的方式,不断以问题为导向激活他们,促成交流与质疑,让他们发出更多的声音,真正诠释自己的主体身份。断断续续这条路走得缓慢,这当中好的生成可遇不可求,更多的是没能引导更好的,但我始终记着“春水碧于天”的惊喜,积累着准备着,期待前方能走过“极狭”进而“通人”境地。
三、语文课堂——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
课堂作为教师工作的主要阵地,如何更好地完成一节课,应是我们不断思索的关键。切实把学生当做课堂主体、重视课堂生成,是上好一节课的组成部分。除此以外,向有经验、上课能力表现突出的教师不断学习,从而不断打磨自身教学能力,也是专业成长的一种支点。
学习之路肯定始于听课,怎样听显得尤为关键。听课之前肯定要做好预习工作,基本把握课的内容、教学要点、重难点;预习同时,可以假设如果自己上,会怎样进行内容安排。这样和别人的设计能进行对比,帮助自己进一步梳理思路、掌握重点。听课过程中肯定是优先关注本课教学的亮点,对亮点加以记录并思考如何呈现。在此之余,本课教学中的不足或是能更好展开的点更值得关注,对这一部分进行思考,也是训练自身的一种方式。总之,听课听的不仅只有具体的内容,还有内容背后的设计,多对这些加以用心领会,并合理运用到自身的教学中,改进自身的教学,这样可以逐渐提升教学能力。
课听得多了,容易走向模仿,模仿好的教学模式、教学技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模仿未尝不可,在模仿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分析对比不同教学技能的特点、效果;能够合理合理处理教材,有针对性进行授课;学习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机智等,思考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个人的教学特色。但是,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模仿不等于照搬,呈现的课堂应是再创造的结果,应是具备自身特色的课堂。模的是课堂的髓,而非表面的皮毛,它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助推。
曾有研究者这样概括教师的成长之路,共有三个阶段,境界不同,是一个渐进过程。先是满足于把课讲得生动、丰实,得一己之功;继而追求自己的研读视域与学生的研读视域有机融合,除弊启智;最终着眼立人,培育精神,指向“人的自由发展”。自度度人,自觉觉他。教育仿佛一条船,本身并不与人身外之物,教师似摆渡者,渡学生由此岸走向彼岸,而对自己同样如此,摆渡学生与摆渡自己同行,同学生一道成长。
关键词:学生主体;课堂生成;专业成长
人生总是在一次次寻觅与摆渡中行进,回首我的语文之路亦是如此。虽上路并未多远,我愿一如那武陵渔人,面对“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语文,在迷失前路中继续追寻,也在觅得津渡时欣然前行。
一、《望海潮》——杭州离得太远,近处或许更佳!
能够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纵情挥洒,深入浅出地讲,旁征博引地讲,极尽能事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传达出去,换来学生的惊叹不已。刚走上工作岗位时,这是我心目中对一堂“好课”的定义。据我当时的认识,语文课应该就是这个样,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该主讲;学生,作为接受者,应该聆听就可以了。这其实是种错误的认知,忽略了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但当时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上《望海潮》时,从字词到诵读课文,从柳永生平到时代背景,从分析内容到梳理情感,从课内学习到课外延伸,常规的版块有条不紊地展开着,一切似乎很正常,直到最后一个版块,看图谈谈你对杭州的印象。例行准备时间结束后是学生的反馈,他们的反馈出乎我的意料,要么压根不说,要么就是支支吾吾不知说些什么。课后老师评课时就直接指出设置最后一个版块的用意在哪,单凭一首词几张图怎么能让学生对杭州有多深刻的印象,倒不如仿照柳永的写法来写写淮南,学生可能更有兴趣更有话可说。到那时,我才恍然自己上课时的无知,怎么把学生丢了呢?备课时我就已经把学生抛在脑后了,上课时更是只有自己了,課堂成了我一人表演的舞台。只是讲得再多,没有学生这个主体又有什么用呢?备课从来不止备课文那么简单,备学生同样重要!简单的道理,直到遇见《望海潮》,我才惊觉对于学生来说,远方固然很好,但如果没有一条合适的道路能把他们引向远方,它终究只是一个虚化的名词,没有任何意义,倒不如想想怎么将课堂拉回近处,回到学生身边,引导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杭州”。
语文老师,不是语文好就可以,更关键是要学习做一位合格的老师,能够明确课堂真正的主体是谁。把学生作为每节课的主体不仅仅是随口说说,更要落实在课堂的每一处。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动的、真实的,才能贴合学生的实际。抱着这样的想法,我“甚异之,复前行”。
二、《菩萨蛮》—一“于”一“如”,哪个更好?
有了上《望海潮》的经历后,记住学生成为我贴在心头的便利贴。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如何平衡学生参与和老师讲授之间的关系?如何由教“书”走向教“人”?这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同时我也在努力做着尝试。
尝试进程很缓慢并且艰难。课堂上师生的对话经常不在同一层面,过于注重推进课前预设内容会导致学生的见解被遮蔽,积极性受挫;一味顺应学生主观感受又会容易课堂走向出现偏差。这其中老师就面临着重要的课堂生成,课堂生成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节课最终呈现结果。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好的老师会预设课堂生成,会引导课堂生成。起初我对课堂生成这个概念很陌生,不知从何下手。直至上《菩萨蛮》时有学生在读词时把“春水碧于天”读成了“春水碧如天”。纠正错误后,我当即舍弃原先备课时的思路,改由分析“于”、“如”二字哪个更好切入,想借此看看学生怎么理解如何表达。问题一经抛下去,学生行动起来,甚至有学生能想到与后文的“画船听雨眠”连起来体会词人的愁情。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都想展现自己的思考结果。这算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触碰“课堂生成”四个字,而且还是非预设内的生成。问题来自学生最终由学生解决,课堂回响思考的钟声。
把问题留给彼此成了我经常“难为”学生的方式,不断以问题为导向激活他们,促成交流与质疑,让他们发出更多的声音,真正诠释自己的主体身份。断断续续这条路走得缓慢,这当中好的生成可遇不可求,更多的是没能引导更好的,但我始终记着“春水碧于天”的惊喜,积累着准备着,期待前方能走过“极狭”进而“通人”境地。
三、语文课堂——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
课堂作为教师工作的主要阵地,如何更好地完成一节课,应是我们不断思索的关键。切实把学生当做课堂主体、重视课堂生成,是上好一节课的组成部分。除此以外,向有经验、上课能力表现突出的教师不断学习,从而不断打磨自身教学能力,也是专业成长的一种支点。
学习之路肯定始于听课,怎样听显得尤为关键。听课之前肯定要做好预习工作,基本把握课的内容、教学要点、重难点;预习同时,可以假设如果自己上,会怎样进行内容安排。这样和别人的设计能进行对比,帮助自己进一步梳理思路、掌握重点。听课过程中肯定是优先关注本课教学的亮点,对亮点加以记录并思考如何呈现。在此之余,本课教学中的不足或是能更好展开的点更值得关注,对这一部分进行思考,也是训练自身的一种方式。总之,听课听的不仅只有具体的内容,还有内容背后的设计,多对这些加以用心领会,并合理运用到自身的教学中,改进自身的教学,这样可以逐渐提升教学能力。
课听得多了,容易走向模仿,模仿好的教学模式、教学技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模仿未尝不可,在模仿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分析对比不同教学技能的特点、效果;能够合理合理处理教材,有针对性进行授课;学习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机智等,思考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个人的教学特色。但是,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模仿不等于照搬,呈现的课堂应是再创造的结果,应是具备自身特色的课堂。模的是课堂的髓,而非表面的皮毛,它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助推。
曾有研究者这样概括教师的成长之路,共有三个阶段,境界不同,是一个渐进过程。先是满足于把课讲得生动、丰实,得一己之功;继而追求自己的研读视域与学生的研读视域有机融合,除弊启智;最终着眼立人,培育精神,指向“人的自由发展”。自度度人,自觉觉他。教育仿佛一条船,本身并不与人身外之物,教师似摆渡者,渡学生由此岸走向彼岸,而对自己同样如此,摆渡学生与摆渡自己同行,同学生一道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