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
摘要:本文从信贷风险的管理现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的必要性、完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措施等方面分析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控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控
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服务、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作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市场巨大,对银行的贡献度随着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增强正在逐步上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贷,改善银行信贷结构、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提高银行收益、促进银企共同发展,已日益成为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但在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同时,融资风险也不容商业银行忽视,
一、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概述
按照信贷风险发生的原因大致可划分如下几种:
1.内部欺诈:有银行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银行信贷资产,违犯银行有关规章制度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违规骗取银行信贷资金的行为。
2.外部欺诈:企业违规经营、违章操作造成信贷资产损失或企业不履行合同约定及不符合环保要求引起的信贷资金出现风险。
3.市场风险:与交易对手或外部销售商合作关系出现问题引起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引发的信贷风险
4.不可预测风险:由于灾难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企业实体资产的损失造成资不抵债
二、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现状
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一般实行一级法人体制,总行下辖多家分行,通过分行管辖多家支行、营业部及网点。风险管理部和审计部门作为一道独立与管理层的监管防线,其中风险管理部专注于风险管理策略、政策、程序及权限遵守情况的日常监控,审计部门负责确定各个系统和内控机制落实情况及成效。分行层级又设立法律与合规部,为贷款合同和法律文本的完善提供了更专业的支持,同时推动了小企业的发展和强化了小企业信贷风险的防范。通过信贷审批中心和小企业业务部两个部门,组建小企业专职审贷人员和放款审核人员,保证了小企业贷款审批、放款手续、放款条件落实的办理效率。
从中小企业的特点出发,小企业业务部门制定有别于大企业的相对独立的小企业评级和授信体系与授信业务办理流程,例如“信贷工厂”的融资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优化了信贷结构,而且大幅降低了客户的融资成本,对促进中小企业和银行的发展都有深远意义。这种以标准化、规模化的手段也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客户群体的欢迎。所谓“信贷工厂”是指银行像工厂标准化制造产品一样对信贷进行批量处理。具体而言,就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申报、审批、发放、风险缓释措施等业务按照“流水线” “标准化”的方式进行批量操作。
三、提高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控能力的必要性
据资料显示:到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以上,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并提供了全社会80%以上的就业机会。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贸易等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很多地方已形成产业群,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化协作的基础,成为大企业配套的供应商。很多中小企业向“专、能、特、新”方向发展,是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小企业称得上是中国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一环,是全球化时代商品流通的主要供應商。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保证了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就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信贷风险的客观存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是与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财务特征相联系的,研究中小企业信贷操作风险,必须先研究中小企业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财务特征,人们之所以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区别开来,除了规模差异,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在组织结构和经营特征上有着许多与大企业不同的鲜明特征,因此在进行中小企业信贷调查时,必须认识到信贷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总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的必要性与中小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和信贷业务本身的风险是分不开的。中小企业信贷有其本身的风险,这是商业银行无法回避的,因此,银行必须通过加强对信贷业务风险的控制,以避免或降低信贷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四、完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非现场调查和现场调查
非现场调查是指在借款申请人经营场所以外,如通过工商部门、行业协会、其他银行等地方对借款申请人进行资信调查,信贷人员应首先从社会上广泛收集有关借款申请人的信息,并结合借款申请人的财务报表,进行综合分析。
现场调查是指在借款申请人经营场所实地对其进行生产经营调查。在对中小企业做好非现场调查工作基础上,一定要进行实地考察,做好现场调查提纲的撰写工作,最后按照现场调查提纲,对借款申请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调查。信贷人员必须跳出财务会计资料,从帐外搜索信息,再结合财务报告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扎实的企业调查是基础,要通过对企业营运情况和纳税记录的调查等大量的工作来确保选择的可靠性。到各个车间去转一转,与相关的人员,如操作工、质检员、库管员、业务员等交流沟通,得到对企业经营情况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许多管理漏洞,真实的生产经营及销售情况就不难被发现。
(二)调查贷款卡、企业征信情况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征信记录。
在收到中小企业借款申请时,要查验借款申请人的贷款卡是否有效,并要通过贷款卡号通过人民银行征信平台上查询企业的信用报告,调查是否在其他银行有不良贷款记录,包括企业在金融、工商、税务、海关、同业客户中的信誉情况。同时,还要从个人征信系统查询企业法人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征信情况。
(三)对借款申请人真实性和经营合法性进行调查。
信贷人员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查企业的登记记录、年检记录,了解企业的出资人及出资额,确认企业的真实身份,这样可以确保借款申请人合法性。此外还要关注企业的纳税情况、环保情况和水电费及设备开工率等情况。 (四)完善对中小企业财务因素的调查。
财务因素的调查就是对中小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是否客观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所进行的调查。由于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一般不规范,甚至经常会被企业有意篡改。因此,进行财务调查,核对财务报表中关键科目,揭示企业真实财务状况是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关键工作,也是信贷人员必须花费一定时间认真对待的工作。
(五)完善贷款发放操作环节。
落實好放款条件。经审批同意发放的信贷业务,必须严格按照审批意见的要求落实条件,如落实要求的担保抵押方式。
完善签订合同的工作环节。贷款人和保证人在贷款审批通过后,必须签订书面合同,由经办行双人到场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抵押合同及保证合同。
(六)完善贷后管理
对授信企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定期检查是指信贷经办人员在对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发现、识别、评价企业授信业务风险,定期上报书面报告;不定期检查是指信贷经办人员通过对授信企业经常性的查访,时刻关注与授信企业及相关的授信业务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七)完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预警的报告和处理效率
通过贷后检查,可以发现对信贷业务产生不利影响的预警信号,对于出现的预警信号,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护信贷资产的安全。一旦发现企业出现真正影响实际还款能力的预警信号时,应立即通过有关途径加以核实,查明原因,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加大信贷资产检查和催收的力度,如加大检查频率,加大上门催收的次数和力度,发出逾期贷款(垫款)催收通知书等。
综上所述,金融机构应该完善配套机制,加强业务创新,推进专业化经营,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提供最佳的融资方案和快捷的服务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服务品种,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做好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控。
参考文献:
[1]赵丽云,郑亚伍 - 《金融会计》,2008年09期
[2]黄茂海 - 《经济师》,2010年05期
作者简介:
刘彦阁,现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就职于建设银行天津河东支行,从事过资金结算、信贷业务等工作岗位。
摘要:本文从信贷风险的管理现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的必要性、完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措施等方面分析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控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控
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服务、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作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市场巨大,对银行的贡献度随着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增强正在逐步上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贷,改善银行信贷结构、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提高银行收益、促进银企共同发展,已日益成为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但在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同时,融资风险也不容商业银行忽视,
一、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概述
按照信贷风险发生的原因大致可划分如下几种:
1.内部欺诈:有银行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银行信贷资产,违犯银行有关规章制度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违规骗取银行信贷资金的行为。
2.外部欺诈:企业违规经营、违章操作造成信贷资产损失或企业不履行合同约定及不符合环保要求引起的信贷资金出现风险。
3.市场风险:与交易对手或外部销售商合作关系出现问题引起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引发的信贷风险
4.不可预测风险:由于灾难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企业实体资产的损失造成资不抵债
二、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现状
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一般实行一级法人体制,总行下辖多家分行,通过分行管辖多家支行、营业部及网点。风险管理部和审计部门作为一道独立与管理层的监管防线,其中风险管理部专注于风险管理策略、政策、程序及权限遵守情况的日常监控,审计部门负责确定各个系统和内控机制落实情况及成效。分行层级又设立法律与合规部,为贷款合同和法律文本的完善提供了更专业的支持,同时推动了小企业的发展和强化了小企业信贷风险的防范。通过信贷审批中心和小企业业务部两个部门,组建小企业专职审贷人员和放款审核人员,保证了小企业贷款审批、放款手续、放款条件落实的办理效率。
从中小企业的特点出发,小企业业务部门制定有别于大企业的相对独立的小企业评级和授信体系与授信业务办理流程,例如“信贷工厂”的融资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优化了信贷结构,而且大幅降低了客户的融资成本,对促进中小企业和银行的发展都有深远意义。这种以标准化、规模化的手段也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客户群体的欢迎。所谓“信贷工厂”是指银行像工厂标准化制造产品一样对信贷进行批量处理。具体而言,就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申报、审批、发放、风险缓释措施等业务按照“流水线” “标准化”的方式进行批量操作。
三、提高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控能力的必要性
据资料显示:到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以上,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并提供了全社会80%以上的就业机会。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贸易等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很多地方已形成产业群,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化协作的基础,成为大企业配套的供应商。很多中小企业向“专、能、特、新”方向发展,是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小企业称得上是中国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一环,是全球化时代商品流通的主要供應商。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保证了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就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信贷风险的客观存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是与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财务特征相联系的,研究中小企业信贷操作风险,必须先研究中小企业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财务特征,人们之所以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区别开来,除了规模差异,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在组织结构和经营特征上有着许多与大企业不同的鲜明特征,因此在进行中小企业信贷调查时,必须认识到信贷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总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的必要性与中小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和信贷业务本身的风险是分不开的。中小企业信贷有其本身的风险,这是商业银行无法回避的,因此,银行必须通过加强对信贷业务风险的控制,以避免或降低信贷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四、完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非现场调查和现场调查
非现场调查是指在借款申请人经营场所以外,如通过工商部门、行业协会、其他银行等地方对借款申请人进行资信调查,信贷人员应首先从社会上广泛收集有关借款申请人的信息,并结合借款申请人的财务报表,进行综合分析。
现场调查是指在借款申请人经营场所实地对其进行生产经营调查。在对中小企业做好非现场调查工作基础上,一定要进行实地考察,做好现场调查提纲的撰写工作,最后按照现场调查提纲,对借款申请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调查。信贷人员必须跳出财务会计资料,从帐外搜索信息,再结合财务报告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扎实的企业调查是基础,要通过对企业营运情况和纳税记录的调查等大量的工作来确保选择的可靠性。到各个车间去转一转,与相关的人员,如操作工、质检员、库管员、业务员等交流沟通,得到对企业经营情况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许多管理漏洞,真实的生产经营及销售情况就不难被发现。
(二)调查贷款卡、企业征信情况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征信记录。
在收到中小企业借款申请时,要查验借款申请人的贷款卡是否有效,并要通过贷款卡号通过人民银行征信平台上查询企业的信用报告,调查是否在其他银行有不良贷款记录,包括企业在金融、工商、税务、海关、同业客户中的信誉情况。同时,还要从个人征信系统查询企业法人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征信情况。
(三)对借款申请人真实性和经营合法性进行调查。
信贷人员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查企业的登记记录、年检记录,了解企业的出资人及出资额,确认企业的真实身份,这样可以确保借款申请人合法性。此外还要关注企业的纳税情况、环保情况和水电费及设备开工率等情况。 (四)完善对中小企业财务因素的调查。
财务因素的调查就是对中小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是否客观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所进行的调查。由于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一般不规范,甚至经常会被企业有意篡改。因此,进行财务调查,核对财务报表中关键科目,揭示企业真实财务状况是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关键工作,也是信贷人员必须花费一定时间认真对待的工作。
(五)完善贷款发放操作环节。
落實好放款条件。经审批同意发放的信贷业务,必须严格按照审批意见的要求落实条件,如落实要求的担保抵押方式。
完善签订合同的工作环节。贷款人和保证人在贷款审批通过后,必须签订书面合同,由经办行双人到场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抵押合同及保证合同。
(六)完善贷后管理
对授信企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定期检查是指信贷经办人员在对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发现、识别、评价企业授信业务风险,定期上报书面报告;不定期检查是指信贷经办人员通过对授信企业经常性的查访,时刻关注与授信企业及相关的授信业务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七)完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预警的报告和处理效率
通过贷后检查,可以发现对信贷业务产生不利影响的预警信号,对于出现的预警信号,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护信贷资产的安全。一旦发现企业出现真正影响实际还款能力的预警信号时,应立即通过有关途径加以核实,查明原因,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加大信贷资产检查和催收的力度,如加大检查频率,加大上门催收的次数和力度,发出逾期贷款(垫款)催收通知书等。
综上所述,金融机构应该完善配套机制,加强业务创新,推进专业化经营,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提供最佳的融资方案和快捷的服务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服务品种,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做好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控。
参考文献:
[1]赵丽云,郑亚伍 - 《金融会计》,2008年09期
[2]黄茂海 - 《经济师》,2010年05期
作者简介:
刘彦阁,现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就职于建设银行天津河东支行,从事过资金结算、信贷业务等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