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学校作为教育的真地,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道德教育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融会贯通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日常生活、文化娱乐等环节中,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为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德育还应该规范化,指定《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学生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使德育制度规范化,以便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于检查督促及措施的落实。
一.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1.以人为本,强化学生的主体需要
道德教育的实效低下等原因之一,就是“目中无人”,这与中国传统的“社会本位”德育观有关,这种德育观,将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视为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忽略了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这样的道德教育,学生毫无自主性可言。因此,对学生需要的忽视以及对其主体地位的漠视,才是真正导致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重要原因。
2.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一般而言,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愈高,他就愈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从而使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却对道德教育不感兴趣,有的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原因在于我们的道德教育根本不考虑学生情感上是否接受,因为学生缺乏情感体验,就无法进一步去深入理解道德知识,使之转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并支配自己的道德的行为。
二.网络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网络作为一种德育资源,具有以下特征:全球性、隐蔽性、虚拟化、多媒体化。这些特征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网络,学校德育者要树立教会选择的新理念,受教育者要倡导道德自律,强化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学校教育信息要推动网络德育进课堂 ,网络环境信息应该注重借鉴,加强管理,过滤净化。
网络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也是一个开放社会,其丰富性实现了人们交流内容上的开放性,拓展性实现了人们交流空间和时间上的开放性,交互性实现了人们交流方式上的开放性。这一特征需要学校教育敞开门户,走向世界,迎接挑战。目前学校网络德育日受关注,但落实效果不尽人意。学校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是网络教育为软任务和弹性要求,而将重心放在智育和网络技术教育上,学校将应承担的教育责任推向社会,认为学生网络行为问题的解决关键是社会依法治网,学校对网络道德规范和要求不甚清晰,致使学校的网络德育缺乏明确的、规范的要求和理论指导。学校和教师对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方法、途径、形式都比较陌生,还需要一个逐渐认识、实践和积累的过程。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意义:从理论到实践
理论是重要的,有正确的理论才会有正确的行动。道德教育也是如此,但是道德教育的实践是道德认识的目的,学校光有道德理论知识是不够的。道德理论知识只有用于指导到学习主体的道德实践活动才会起到应该有的作用。而道德实践活动又会促进道德学习主体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判断力的培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寓教育各学科和各种活动之中,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普遍参与。
综上所述,学校的德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注重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和实践性,在网络等新时期出现和发展的条件下,充分研究,合理利用,不断更新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成为真正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作者通联:444300湖北省巴东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一.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1.以人为本,强化学生的主体需要
道德教育的实效低下等原因之一,就是“目中无人”,这与中国传统的“社会本位”德育观有关,这种德育观,将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视为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忽略了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这样的道德教育,学生毫无自主性可言。因此,对学生需要的忽视以及对其主体地位的漠视,才是真正导致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重要原因。
2.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一般而言,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愈高,他就愈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从而使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却对道德教育不感兴趣,有的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原因在于我们的道德教育根本不考虑学生情感上是否接受,因为学生缺乏情感体验,就无法进一步去深入理解道德知识,使之转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并支配自己的道德的行为。
二.网络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网络作为一种德育资源,具有以下特征:全球性、隐蔽性、虚拟化、多媒体化。这些特征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网络,学校德育者要树立教会选择的新理念,受教育者要倡导道德自律,强化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学校教育信息要推动网络德育进课堂 ,网络环境信息应该注重借鉴,加强管理,过滤净化。
网络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也是一个开放社会,其丰富性实现了人们交流内容上的开放性,拓展性实现了人们交流空间和时间上的开放性,交互性实现了人们交流方式上的开放性。这一特征需要学校教育敞开门户,走向世界,迎接挑战。目前学校网络德育日受关注,但落实效果不尽人意。学校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是网络教育为软任务和弹性要求,而将重心放在智育和网络技术教育上,学校将应承担的教育责任推向社会,认为学生网络行为问题的解决关键是社会依法治网,学校对网络道德规范和要求不甚清晰,致使学校的网络德育缺乏明确的、规范的要求和理论指导。学校和教师对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方法、途径、形式都比较陌生,还需要一个逐渐认识、实践和积累的过程。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意义:从理论到实践
理论是重要的,有正确的理论才会有正确的行动。道德教育也是如此,但是道德教育的实践是道德认识的目的,学校光有道德理论知识是不够的。道德理论知识只有用于指导到学习主体的道德实践活动才会起到应该有的作用。而道德实践活动又会促进道德学习主体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判断力的培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寓教育各学科和各种活动之中,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普遍参与。
综上所述,学校的德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注重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和实践性,在网络等新时期出现和发展的条件下,充分研究,合理利用,不断更新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成为真正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作者通联:444300湖北省巴东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