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在山区高中生的群体中,农村学生所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们的英语习得受到所处环境、自身心理发展以及成长历程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随着广东高考的改革,英语科在题型上也有一定的变化,其中书面表达(作文)25分,占英语笔试总分的20.8%。对这些学生来说,英语单科能否取得高分,作文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在高考英语复习中,恰当的写作训练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山区学生提高作文的分数,而且随着写作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带动听说、阅读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树立这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整体提高英语科成绩。
二、知识迁移的理论依据
我国很早就有知识迁移的教学思想,例如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提出“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等教学思想,他还要求学生“由此及彼”。国外也有很多类似的知识迁移的理论,如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贾德的概括化理论,桑代克的相同要素理论等。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新的学习总是建立在原先的学习基础上,人们总是利用原先的学习来促进后继学习,而后继学习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原先的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了概括化理论。他认为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是迁移的关键,两种学习之间的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同要素理论是桑代克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学习迁移说。认为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迁移的程度取决于这两种情境相同要素的多少。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程度越高;相同要素越少,迁移的程度越低。
三、知识迁移能力在英语复习中作文的运用
1.词汇的迁移
山区高中生英语词汇普遍较少,运用于作文的词汇很多都只限于初中词汇,甚至是小学的词汇,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平淡无奇,很难得高分。教师在帮助学生复习了高中词汇以后,可以多给些例子,引导他们在作文当中灵活地迁移运用。刚开始训练写感谢信的时候,学生基本用了一个最基本的句子:I am writing to thank you for your encouragement.復习了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四单元appreciate,appreciation (感激)之后,引导他们把这词汇迁移到感谢信中:I am writing to appreciate you for your encouragement(我写信感谢你的鼓励). 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to you for your encouragement(我写信对你的鼓励表达我的感谢之情).可以把appreciate迁移于邀请信中: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come(如果你能来,我将万分感激). 也可以把appreciate迁移到申请信当中: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take my application into consideration(如果你能考虑我的申请,我将感激不尽)。通过把高级词汇迁移到作文来,这样无疑给作文提高了等次,分数也就上来了。
2.句子的迁移
作文是由句子有机组合而成的。单词好比语言的一个个零散的部件,只有组成了句子才有真正的意义。一篇好的英语作文,除了句子正确外,还要注意语言得体,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如果能正确的运用各种从句,倒装句,强调句等句子也会成为作文增分的亮点。但是由于山区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想正确的的运用各种从句,倒装句,强调句等句子确实是相当的难。但是如果得当的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句子灵活的迁移,这也是可以做到的。
3.篇章的迁移
全国卷英语作文和广东卷的英语作文有很大的差别,如何精准的把握作文篇章结构和语言的表达是英语教师和学生面临的挑战。众所周知,语言和思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英汉思维方式之差异,使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美国学者R.B.KaPlan认为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呈直线型(linear),汉语的修辞结构呈螺旋型(circular)。英语段落呈直线型展开是典型的演绎与归纳型,即段落先有主题句后接一个个白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收尾;或与此相反,先有例证句,最后以主题句收尾。而汉语段落呈螺旋型是指作者不直接论证段落主题,而是从各种间接角度来说明问题,最后进入主题。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对山区高中生尤其是待优生的英语作文训练时,对优秀作文范文的背诵,临摹仿写也就是说文章的迁移能更有效的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运用知识的前提是掌握知识。要做到把已学的知识灵活地迁移到作文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适宜的条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把所学知识的迁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在山区高中生的群体中,农村学生所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们的英语习得受到所处环境、自身心理发展以及成长历程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随着广东高考的改革,英语科在题型上也有一定的变化,其中书面表达(作文)25分,占英语笔试总分的20.8%。对这些学生来说,英语单科能否取得高分,作文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在高考英语复习中,恰当的写作训练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山区学生提高作文的分数,而且随着写作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带动听说、阅读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树立这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整体提高英语科成绩。
二、知识迁移的理论依据
我国很早就有知识迁移的教学思想,例如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提出“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等教学思想,他还要求学生“由此及彼”。国外也有很多类似的知识迁移的理论,如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贾德的概括化理论,桑代克的相同要素理论等。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新的学习总是建立在原先的学习基础上,人们总是利用原先的学习来促进后继学习,而后继学习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原先的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了概括化理论。他认为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是迁移的关键,两种学习之间的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同要素理论是桑代克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学习迁移说。认为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迁移的程度取决于这两种情境相同要素的多少。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程度越高;相同要素越少,迁移的程度越低。
三、知识迁移能力在英语复习中作文的运用
1.词汇的迁移
山区高中生英语词汇普遍较少,运用于作文的词汇很多都只限于初中词汇,甚至是小学的词汇,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平淡无奇,很难得高分。教师在帮助学生复习了高中词汇以后,可以多给些例子,引导他们在作文当中灵活地迁移运用。刚开始训练写感谢信的时候,学生基本用了一个最基本的句子:I am writing to thank you for your encouragement.復习了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四单元appreciate,appreciation (感激)之后,引导他们把这词汇迁移到感谢信中:I am writing to appreciate you for your encouragement(我写信感谢你的鼓励). 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to you for your encouragement(我写信对你的鼓励表达我的感谢之情).可以把appreciate迁移于邀请信中: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come(如果你能来,我将万分感激). 也可以把appreciate迁移到申请信当中: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take my application into consideration(如果你能考虑我的申请,我将感激不尽)。通过把高级词汇迁移到作文来,这样无疑给作文提高了等次,分数也就上来了。
2.句子的迁移
作文是由句子有机组合而成的。单词好比语言的一个个零散的部件,只有组成了句子才有真正的意义。一篇好的英语作文,除了句子正确外,还要注意语言得体,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如果能正确的运用各种从句,倒装句,强调句等句子也会成为作文增分的亮点。但是由于山区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想正确的的运用各种从句,倒装句,强调句等句子确实是相当的难。但是如果得当的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句子灵活的迁移,这也是可以做到的。
3.篇章的迁移
全国卷英语作文和广东卷的英语作文有很大的差别,如何精准的把握作文篇章结构和语言的表达是英语教师和学生面临的挑战。众所周知,语言和思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英汉思维方式之差异,使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美国学者R.B.KaPlan认为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呈直线型(linear),汉语的修辞结构呈螺旋型(circular)。英语段落呈直线型展开是典型的演绎与归纳型,即段落先有主题句后接一个个白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收尾;或与此相反,先有例证句,最后以主题句收尾。而汉语段落呈螺旋型是指作者不直接论证段落主题,而是从各种间接角度来说明问题,最后进入主题。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对山区高中生尤其是待优生的英语作文训练时,对优秀作文范文的背诵,临摹仿写也就是说文章的迁移能更有效的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运用知识的前提是掌握知识。要做到把已学的知识灵活地迁移到作文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适宜的条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把所学知识的迁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