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蛋糕上的樱桃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家吴家林讲过一个段子:1996年秋,马克·吕布的《中国40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当时马大师是中国摄影人唯一能递上话儿的国际大腕儿,布展阶段就有不少好奇者频频打望。现场有个布展的法国老头儿,花白头发,打着赤膊,一会儿量展线,一会儿调整照片,上上下下忙个不停,马大师对这老头儿恭敬有加,有人颇为不解:这么大的一个大师,对一个小工这么客气,有必要吗?
  后来知道这小工名字叫罗贝尔·德尔比(Robert Delpire,法国人,1926—)。
  1990年代中期,知道德尔比何许人也的中国摄影人可能不多。但说起20世纪下半叶对摄影发生了巨大影响的一些著名摄影集,比如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恐怕没谁不知道,这本集子正是德尔比一手打造。为中国摄影人所熟悉的寇德卡的《吉普赛人》《混沌》,包括马克·吕布、何奈·布里等在内的一批玛格南大神的展览和摄影集,大都出自德尔比之手。他和卡蒂埃布勒松情若兄弟,友谊超过半个世纪,不但卡蒂埃布勒松生前那些重要的展览和著作基本上是他一手打理,在卡蒂埃布勒松去世之后,他策划成立了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基金会,并担任首任主席。
  德尔比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出版人和策展人之一,1950年代初读大学时却是学医的。当时学校里要办个校刊,23岁的德尔比被选来做编辑,生猛无敌,一霎霎就把校刊弄成了一本豪华杂志(Neuf):撰文的有超现实主义的头号诗人安德烈·布雷东、当红戏剧家亨利·米勒、年轻人的偶像哲学家萨特;配图的有卡蒂埃布勒松、罗贝尔·杜瓦诺和沃讷·毕肖夫。不久他成立了德尔比出版公司(Editions Delpire),《美国人》便是其最初成果之一,当时罗伯特·弗兰克尚是无名之辈。1960年代出版威廉·克莱因等摄影师的作品时,他们也都还没成气候;德尔比还是最早把黛安·阿勃斯作为重要摄影家介绍到欧洲的编辑,也是后来影响巨大的《吉普赛人》《流放》《混沌》(均为寇德卡的作品)的编辑、设计和出版人。再后来,他弄画廊,拍电影,推出了面向大众的摄影口袋书(俗称摄影黑皮书,photo poche,至今已出版110多本)。1982年,法国文化部成立了国家摄影中心,德尔比应邀担任首任主任,一干就是15年,推出150个展览,绝对可以说为法国摄影文化繁荣、建设摄影强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个在摄影界纵横捭阖的人物,对摄影出版、策展等的观点却少为人知,因为他就像给马克·吕布布展一样,非常低调,极少接受采访;在大师眼里,他是一个超大师;在外行眼里,他就是一小工。年前关于他出版的回顾展《德尔比与20世纪摄影》(Delpire & Cie)巡展到美国,这个展览选入德尔比编辑出版的150本书和部分展览图录,有选自相关摄影集的作品和关于德尔比编辑、策展工作的照片共500幅,十分完整地展示了他对20世纪下半叶摄影的贡献,极具个性和启发性。德尔比接受了《光圈》杂志前主编哈里斯·梅丽莎的专访,笔者将他谈及的关于摄影出版、编辑、策展的主要观点摘译如下,供读者参考。
  问:你出版一位摄影师的作品集,同时又策划他的展览,书和展览是一种什么关系?
  答:有人认为出完书再办展览就是小菜一碟,展览可以照抄摄影集的顺序和版式,错了。二者视野不同,阅读方式也不同:你面对一本书,怎么翻都行,因为那本书专供你一人阅读。而挂在美术馆或画廊墙上的照片,是供许多人同时看的,观众的眼睛经常被照片勾着走,照片的尺寸大小也不尽相同,因此,10个读者可能有七八个是按编辑编好的顺序看完一本书,却没有几个观众完全按策展人编排的顺序看完一个展览。
  问:你是如何处理的?在策展时你心里经常想着“多点进入”(“多点进入”是一种平面设计理念,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容上制造多个阅读点,读者无论看到哪个都能被吸引着去阅读内容,《哈珀市场》《联名利场》等著名杂志的版式设计也采用这一理念——编辑)吗?
  答:在设计一个展览时,有人用电影视觉的方式来处理三维空间,比如在影像之间寻找一种叙事性关系,将它们联系起来,这是一种传统方法。其实还有很多可能性,比如你可以在一张巨幅照片旁边放一张中等尺寸的照片,让它们有强烈的对比,这很简单,但很有效,被经常使用。
  没有不变之规。你得根据展览的具体情况、根据光线、展场空间随时调整传达方式和观念。另外一个有趣的地方是,你可以利用色彩来给展览创造一种特殊的情调或氛围,因为给展墙(板)喷上颜色很容易,效果却很有效。1996年我在国家摄影中心给马克·吕布的《中国40年》设计展览时,我决定把展墙的颜色喷成火焰红,效果好极了!1983年我给罗伯特·弗兰克做展览,决定给展墙贴上一层工艺纸,我很喜欢那个效果,但弗兰克看后说撤下来撤下来,他偏爱经典的方式,工工整整地挂上就好,不喜欢太多装饰。
  如果可能的话,比如空间巨大,策展人可以自己创造一个空间,这更棒,比如可以随心分隔空间,把展墙设计成曲线,再在空中做一些搭建。所以,在设计展览时,只想着透视效果是不够的,你得把展览想象成一个立体建筑物。1987年在东京宫给罗伯特·弗兰克做展览(《普通人》)、2003年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给卡蒂埃一布勒松做回顾展,我都是这么做的。
  问:你如何看待美与摄影的关系?对你而言,
  “好照片”的标准是什么?仅仅视觉漂亮就够了,还是背后必须有更深层的东西,比如真相?
  答:美与摄影是什么关系?是并列的关系,还是美在摄影之中?这个问题不易说清楚。几乎所有的专业摄影师都同意,拍一片美丽的风景或一个优雅的女士,看上去很漂亮,但这还称不上是好照片。一张照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陈述,它应该把一个事实的意义、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一个物件的特殊性,给拎出来;这不容易。拍一张好照片需要敏锐、耐心、活力、空间感等一起发生作用,还需要才气——用我们法国人的话说,才气是蛋糕上的樱桃。我做出版人、策展人,就是寻找蛋糕上的樱桃。
  有趣的是,一些佚名照片经常吸引我,那些照片的底片显影欠佳,保存得也不好,比如一些家庭照、战争或度假的纪念照、人像或一些记录了私密、柔情、激情的照片;有些照片可以说很下流,但其实当时并没有第三者在场。当然,我并没有试图在这些照片与摄影大师的杰作之间寻求建立联系,前者属于爱好者的天真淳朴,是没打磨出来的雕像,后者是完成了的艺术品。
  问:文字与图片的关系,如何做到相得益彰?工作中,你是如何处理的?
  答:“好的图片不需要文字,甚至不需要图片说明”,很多人都认同。但如果你出版的是书籍或杂志,你就会很犹豫:到底要不要配文字?显然,对报道类图片,文字会还原事情发生的情境,让读者知道街头倒毙的不是警察枪杀的示威者,而是黑手党干的。
  如果你想用一幅照片来说明某个摄影家的艺术成就,那么适当的评论文字会加深读者对照片的理解。我在创办《新观察家》杂志“摄影专刊”的时候,选择了这么做:对同一组照片,邀请不同的人写文字,提供不同的观点和分析。
  一般情况下,我对如何为图片配文字相当谨慎,我希望它们像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一样相互配合,而不是文字对图片做简单的评论。在出书和办杂志时,我倾向于选择天生气质与摄影家相近的撰稿人为照片写文字,他们的配合往往会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问:工作中,你最依靠的是直觉还是知性?
  答:根本上,我是一个靠直觉的人。比如出一本书,在浏览印片小样选照片时,我会选那些看第一眼就让我心跳的照片,这样编出来的书往往读起来很舒服。第一眼就打动你的照片,会让你过目不忘。记得前些年我和卡蒂埃一布勒松一起看小样选照片,他曾讽刺我:“你真是个老顽固120年前你第一次编这些照片时在那些照片上打了叉,现在又打了一遍。”我说:“这就是顽固的优点嘛!”
其他文献
也许每个决定拿起照相机做自我表达的人都会经历一次失明,事物的潮水经由这个狭小的取景框重新涌来时,变得更加广阔、对立和稍纵即逝,而你拍下了什么,就意味着什么构成了你自己。刺青、割脉所留下的伤痕、香烟的烫疤、脊背上的烙字……这是董文胜以照相机的眼睛看世界时看到的第一批东西,它们已然隐含了他的癖好和自我限定:趋于凝缩与静止的细节化表现,调子阴郁、虚幻,恍然被魔咒的力量所笼罩,但又保留了一些自然主义的痕迹
期刊
这个系列的照片希望表现关于“不存在事物的存在”。自从摄影诞生之日起它就被当作存在事物的证明。不同于绘画和其他艺术媒介,人们认为摄影是脱离于人们主观控制的,它是自然事物的精确复制。尽管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人们,已不像原来那样相信摄影的客观性,它仍然是视觉信息传达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式。在一个图片爆炸的时代,人们被大量图片包围而逐渐忽略了思考图片的含义。所以我试图使用图片,一种传达信息的视觉方式,来表现去
期刊
Q =陈奇军A =梅生  Q:请问《冰与火的美丽》拍自哪里?  A:“冰”系列拍摄于南北极,“火”系列则拍摄于南太平洋上的瓦努阿图岛的火山。  Q:您为何将“冰”与“火”这两个不同出处的作品编辑成一个主题呢?  A:作为一名摄影师,面对冰川与火山时,会思考自然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意义。冰川与火山是地球一冷一热两种极端特征的显现,“冰”与“火”与地球有机生命的诞生与进化密切相关,将两者组合到一
期刊
千万不要嘲笑幼儿的姗姗学步,因为也许这个今天走路都不稳定的孩子的名字叫做博尔特。  记得一位摄影师在自己的书里说,昨天是一个过去的总和,因为把握了昨天才能使我们拥有今天。摄影使昨天成为可视的影像。而摄影器材则让这些可视的影像越发得精致与特殊。因为不同的摄影器材,会给我们以不同的视角,即便是同一位摄影师。  回顾摄影史,就必须回顾摄影器材的发展史,因为摄影器材的发展,我们才有了与昨日不同观看摄影历史
期刊
问:你在1980年中期就开始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界,而且你有西方绘画的科班背景,为什么你不同意用“极简”,而是用“素工”来概括明式家具的造型特点?  答:素工是一个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工艺术语,指的是那种没有任何雕饰的工艺。素工是明代家具的精神本质。  极简是指工业社会制造业所产生的形的纯粹性,工业制造生发出高效率,现代化。明式素工家具也被认为有现代感,我认为这是表象错觉,本质误解。我们对明式素工家具
期刊
一直以来,摄影作为对现实的瞬时捕捉,其存在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同某种社会环境或个人处境发生关系,作品仅有在自己的二维空间之外进行挖掘才能在社会、政治、历史、伦理、道德等维度上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而蒋鹏奕的作品则表现出一种全然的自足性,他在作品中不做任何指涉或隐喻,简单地将那些日常可见的寻常之物引入了创作,且不设定任何叙事的场景——楼宇、装饰物、家具、灯饰、烛台、布匹、瓷器、毛线、骨头、纸张、雪、雨、冰
期刊
在各种公共和私人空间里,我着迷于观察那些形形色色的绿色摆饰植物。出于人类的需求,绿色植物从原本生长的大自然中被抽离出来,变成盆栽,置放到人类活动的各种环境里,成为室内装饰的一部分。  动物和植物都是起源于自然界的生命体。因为“同源”,作为最高等动物的人类和植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亲近和依赖。但许多时候,这样的关系却又显得疏离——人们在享受着生活中绿色植物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也时常对它们的存在熟视
期刊
宁夏西吉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1942年建县以来走过了沧桑巨变的七十年。西吉县全县51万人口,其中回族占52﹪,是宁夏人口第一大县,也是文化大县。西吉是中国首个“文学之乡”、“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西芹之乡”,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作为红色老区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革命历史。  2014年4月,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中共西吉县委、西吉县人民政府主办,西吉县文联
期刊
业余摄影的职业面对,究竟能够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当然,不仅仅是有趣,也许还能为当下的中国摄影,提供值得资鉴的艺术和社会的参照价值。  在摄影“疯狂”普及的时代,摄影的业余与职业的身份边界正在模糊,却又留下了不小的想象空间。因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业余摄影,一般是指其职业和摄影无关,摄影只是他们职业之外的一种爱好—不管视摄影为附庸风雅也好,或者以非常严肃的态度去拍摄,与其职业形象或者挣钱
期刊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18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凭借强大的霸权地位领土跨越了全球,现如今英国已没有当年的霸气,但却留给我们很多当年的遗迹,如果打算前往英国的朋友,不妨试试本文介绍的线路,领略英伦风情。  “固执”的伦敦  当伦敦第一座木桥横跨在泰晤士河上时,这座曾经被人们称作“伦底纽姆”的城市,便注定开始了它浪漫的旅程。萨廖埃尔·约翰逊曾经感慨的说,“当你对伦敦厌倦之际,就是对人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