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教学方法灵活恰当,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的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和自主实践,并对所学内容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关键词:课前准备 创设情境 重视生成 课外延伸
G623.15
《品德与生活》是小学低年级的一门学科,多数情况下,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只是为了教而教,对课本呈现的道理只做简单的说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仅停留于认知的层面,很少触动学生心灵的深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为此,我认为:对这门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教学方法灵活恰当,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的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和自主实践,培养出良好的道德情感。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这门课时的一些做法。
一、做足课前准备。
教科书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课堂师生互动的载体之一。我们的教学要依据课本,但又不能拘泥于课本,翻开现行的《品德与生活》书,我们就可以发现,书上每一课内容都不是很多,一节课还被分成了几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只是简单的几幅插图、几句简短的话。要想上好每节课,光靠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应在吃透《课标》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合理地补充儿童感兴趣的内容,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可以指引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好课前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教学《秋天的收获》一课之前,我布置学生每人准备2-3个在秋天成熟的果实,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弄清这些果实生长的经过。自己也准备了许多秋天成熟果实的图片,还以大米为例,制作了一个“我从哪里来的”课件。课堂上,先让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果实,给他们进行分类,然后观看老师收集的一些图片和“我从哪里来”的课件,最后,结合学生收集的一些果实生长的经历,讨论在果实成长过程中,农民伯伯付出的艰辛,明白“一粒稻谷一滴汗的道理”,从中感悟到劳动人民的辛苦,激发出对他们的热爱之情。正是有了课前师生的共同准备,才丰富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后,感悟颇丰,教学效果自然比在课堂上单纯地介绍那几幅图好的多。
二、创设和谐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 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知识的构建,《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也不例外。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情境,启迪学生对问题的自发质疑和求知欲望,加深儿童对教材内容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轻松学习、愉快探索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二年级下学期,有一课是《我是护绿小卫士》,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想让学生明白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护绿小卫士,增强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护环境的道理谁都懂,但具体到怎么保护,有的学生还是比较模糊。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教学时,注重营造多个情境来激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教学伊始,我用课件出示了一组美丽的花草树木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在课堂游戏环节,我请两位同学戴上小树苗的头饰,一位装扮成烈日下干渴的小树苗,一位装扮成寒风中摇摇晃晃的小树苗,问,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你该怎么办?学生看到这两棵急需帮助的小树苗,心疼起来,纷纷献计献策,班里的李一鸣同学甚至直接脱下外套,送上讲台来;在评析谁对谁错这个环节时,我用课件出示了因乱砍乱伐破坏环境的一组照片,呈现了自然遭到破坏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圆满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捕捉课堂生成。
要上好一节品生课,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从分析教材到选择教法,我们会尽量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可是再详尽、再周密的教学预设不可能完全涵盖学生的思维活动,时不时某个学生“节外生枝”的回答,都会打破教师原来的预设方案。遇到这些意外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我认为,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是学生真实思维的必然生成,教师不必手忙脚乱,一棍子打死,而应该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将其转化为品德教育的有效资源加以利用,肯定能敲打孩子的心灵,引起情感和情感的碰撞,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例如,我在教学《好书大家看》一课中,组织学生讨论:还有什么方法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书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要做到不弄脏、不弄破;有的说要把借来的书像对待自己的书一样爱护;还有的说要及时归还……多好的回答,我正在窃喜即将达到教学目标时,突然听到一位叫李明的男孩对他的同位说:“你不借书给我看,我就抢。”虽然声音不大,但受到了我的关注,我马上让其他同学停止了讨论,我问李明:“你的话刚才老师都听见了,你是怎么想的,告诉我行吗? ”他站了起来,红着脸不做声,我正准备批评两句让他坐下时,其他的同学却在数落他的缺点:爱打架、爱抢人玩具。我明白了,这位学生原来和别人的关系处理不好,大家才不愿帮助他,作为品生老师,我该去帮帮他呀。想到这,我立即变換课堂讨论的话题:怎样让李明同学也能借到书?学生们思考了一阵,开始给他出主意:改掉爱打架的习惯,热心地帮助别人,借书时要有礼貌等等。听完了大家的发言,我对李明说:只要你改变,大家都会借书给你看的,你能做到这些吗?李明用力地点了点头。面对这个“意外”,我没有简单的批评,而是让全班同学替他想办法,教育他们的同时也教育了全班同学,缓解了学生间的矛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四、重视课外延伸。
《课标》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我们的《品德与生活》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服务,通过一节节的品生课,学生获得了许多道德认识,但这些认识只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要想将其内化,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还需要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帮助下。通过课外延伸,反复实践,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有机的整合,才能塑造出良好的行为品德。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学习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查从娣 女,汉族,79.3,皖巢,大专,巢湖市城北小学,小一,探究新课标下小语教学的新趋势
关键词:课前准备 创设情境 重视生成 课外延伸
G623.15
《品德与生活》是小学低年级的一门学科,多数情况下,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只是为了教而教,对课本呈现的道理只做简单的说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仅停留于认知的层面,很少触动学生心灵的深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为此,我认为:对这门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教学方法灵活恰当,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的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和自主实践,培养出良好的道德情感。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这门课时的一些做法。
一、做足课前准备。
教科书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课堂师生互动的载体之一。我们的教学要依据课本,但又不能拘泥于课本,翻开现行的《品德与生活》书,我们就可以发现,书上每一课内容都不是很多,一节课还被分成了几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只是简单的几幅插图、几句简短的话。要想上好每节课,光靠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应在吃透《课标》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合理地补充儿童感兴趣的内容,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可以指引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好课前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教学《秋天的收获》一课之前,我布置学生每人准备2-3个在秋天成熟的果实,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弄清这些果实生长的经过。自己也准备了许多秋天成熟果实的图片,还以大米为例,制作了一个“我从哪里来的”课件。课堂上,先让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果实,给他们进行分类,然后观看老师收集的一些图片和“我从哪里来”的课件,最后,结合学生收集的一些果实生长的经历,讨论在果实成长过程中,农民伯伯付出的艰辛,明白“一粒稻谷一滴汗的道理”,从中感悟到劳动人民的辛苦,激发出对他们的热爱之情。正是有了课前师生的共同准备,才丰富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后,感悟颇丰,教学效果自然比在课堂上单纯地介绍那几幅图好的多。
二、创设和谐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 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知识的构建,《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也不例外。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情境,启迪学生对问题的自发质疑和求知欲望,加深儿童对教材内容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轻松学习、愉快探索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二年级下学期,有一课是《我是护绿小卫士》,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想让学生明白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护绿小卫士,增强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护环境的道理谁都懂,但具体到怎么保护,有的学生还是比较模糊。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教学时,注重营造多个情境来激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教学伊始,我用课件出示了一组美丽的花草树木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在课堂游戏环节,我请两位同学戴上小树苗的头饰,一位装扮成烈日下干渴的小树苗,一位装扮成寒风中摇摇晃晃的小树苗,问,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你该怎么办?学生看到这两棵急需帮助的小树苗,心疼起来,纷纷献计献策,班里的李一鸣同学甚至直接脱下外套,送上讲台来;在评析谁对谁错这个环节时,我用课件出示了因乱砍乱伐破坏环境的一组照片,呈现了自然遭到破坏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圆满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捕捉课堂生成。
要上好一节品生课,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从分析教材到选择教法,我们会尽量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可是再详尽、再周密的教学预设不可能完全涵盖学生的思维活动,时不时某个学生“节外生枝”的回答,都会打破教师原来的预设方案。遇到这些意外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我认为,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是学生真实思维的必然生成,教师不必手忙脚乱,一棍子打死,而应该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将其转化为品德教育的有效资源加以利用,肯定能敲打孩子的心灵,引起情感和情感的碰撞,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例如,我在教学《好书大家看》一课中,组织学生讨论:还有什么方法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书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要做到不弄脏、不弄破;有的说要把借来的书像对待自己的书一样爱护;还有的说要及时归还……多好的回答,我正在窃喜即将达到教学目标时,突然听到一位叫李明的男孩对他的同位说:“你不借书给我看,我就抢。”虽然声音不大,但受到了我的关注,我马上让其他同学停止了讨论,我问李明:“你的话刚才老师都听见了,你是怎么想的,告诉我行吗? ”他站了起来,红着脸不做声,我正准备批评两句让他坐下时,其他的同学却在数落他的缺点:爱打架、爱抢人玩具。我明白了,这位学生原来和别人的关系处理不好,大家才不愿帮助他,作为品生老师,我该去帮帮他呀。想到这,我立即变換课堂讨论的话题:怎样让李明同学也能借到书?学生们思考了一阵,开始给他出主意:改掉爱打架的习惯,热心地帮助别人,借书时要有礼貌等等。听完了大家的发言,我对李明说:只要你改变,大家都会借书给你看的,你能做到这些吗?李明用力地点了点头。面对这个“意外”,我没有简单的批评,而是让全班同学替他想办法,教育他们的同时也教育了全班同学,缓解了学生间的矛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四、重视课外延伸。
《课标》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我们的《品德与生活》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服务,通过一节节的品生课,学生获得了许多道德认识,但这些认识只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要想将其内化,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还需要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帮助下。通过课外延伸,反复实践,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有机的整合,才能塑造出良好的行为品德。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学习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查从娣 女,汉族,79.3,皖巢,大专,巢湖市城北小学,小一,探究新课标下小语教学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