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运用与训练舞蹈基本技能的具体途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shenghuo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舞蹈基本技能的训练对舞蹈艺术表现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正确了解舞蹈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其与舞蹈艺术表现力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加强对柔韧度、灵敏度、控制力和稳定性等四个方面的训练,才能有效改善形体和身体素质,提高自身技能,从而使舞蹈作品达到内外完美统一的效果。本文主要就有效训练和运用舞蹈基本技能的具体途径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舞蹈基本技能训练途径
  1.前言
  舞蹈作为一门以肢体语言为情感表达方式的艺术活动,其特殊性已经决定了形体机能表达的重要性[1]。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整体结构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人体的机能,对整个舞蹈艺术作品的呈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形体机能的训练主要基于对基本技能训练。因此,正确了解舞蹈基本技能的训练,并有效运用和把握其训练的具体途径,对改善形体素质,提高自身技能,在舞蹈教学中尤为重要。
  2.舞蹈基本技能的阐述
  舞蹈基技能的训练决定着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对整个舞蹈作品的艺术表现尤为重要。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加强对舞蹈基本技能的培训也很重要。实际上舞蹈基本技能的训练就是对人的形体技能的训练。主要包括身体柔韧度、灵敏度、控制力以及稳定性的几个因素。因为在进行舞蹈活动时,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舞蹈情感投入、完成的质量、作品的美感及表现力。加强对基技能的训练能改善身体的形态,提高学舞者自身的技能以及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
  3.有效运用和训练舞蹈基本技能的具体途径
  3.1有效运用和训练身体的柔韧度
  身体的柔韧度,指的是在整个运动范围中关节并不受阻力影响的能力。
  判断学舞者的身体柔韧度,主要根据其身体各关节能够活动的幅度多大,以及身上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如何。对身体活动幅度的测定,主要是观察骨骼结构中各关节骨骼伸、内屈、以及旋内旋外的最大范围。只有身体各部位如肩、腰、髋和腿等关节具备一定的柔韧度,才能满足部分需要大幅度活动的舞蹈表现。如果学生自身的身体条件达不到这个要求,可能掌握不了一些动作技能,限制学生的速度和力量,导致发挥失调等情况发生,严重时可能会拉伤韧带。因此,舞蹈基本技能的培训中,必须要加强对学舞者身体柔韧度的培训。
  3.2有效运用和训练身体的灵敏度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灵敏度的培训,是舞蹈基本技能培训中的一部分。
  身体灵敏度,指的是人的身体在运动变化时,能够准确、敏捷并协调的改变自己身体运动方向与位置的完成动力[2]。而在舞蹈教学中,身体灵敏度指在舞蹈艺术表演中舞者的运动技能或各种灵敏素质的综合表现。也可认为是舞者在进行舞蹈作品表演时,能够达到准确协调、并赋予韵味和美感等的技巧。如《醉鼓》一舞中,演员的表演真如醉酒后跳舞一般,摇摇晃晃,却永远不会歪倒或者失去平衡,倒地后也可快速起身,其灵敏度极高。加强学舞者身体灵敏度的训练,能帮助舞者完美的完成身体位置变换、旋转以及空翻等,控制身体的平衡。
  3.2有效运用和训练身体的控制力
  舞蹈技能培训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控制力的训练。没有运动就没有舞蹈,而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力,因此,舞蹈训练中,掌握好控制力很关键。一般舞蹈技能中控制力主要分为静力力量、速度力量以及力量耐力等三个方面。静力力量主要表现在通过肌肉收缩来固定身体姿态的能力上。大多运用在舞蹈表演中的静态动作上,如亮相动作、舞姿控制。例如《士兵兄弟》男子双人舞表演中,舞蹈演员一直靠左腿和身体来完成整个舞蹈的表演,右腿直至整个舞蹈结束都不曾动过。这期间,演员控制力的训练就至关重要。速度力量是演员肌肉快速克服阻力的能力。在表演中,一个舞蹈演员的若没有速度力量,舞蹈就没有激情,动作也没有亮点。力量耐力则指演员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
  3.3有效运用和训练身体的稳定性
  舞蹈基本技能培训中,必须加强对身体稳定性的训练。我们比较常见的有关身体稳定性的训练是把杆训练[3]。学舞者拉着把杆很容易完成需要的动作,但身体一旦离开把杆,很容易失去平衡。学舞者首先要明确,把杆的作用是方便寻找重心,因此训练时力度要适当,过度用力不仅训练效果受影响,还很容易导致学生身体局部肌肉束变形,不利于学舞者肌肉线条的修饰和拉长。
  在加强身体稳定性的训练过程中,正确把握身体的重心,保持身体的平衡才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舞蹈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将力量均匀分布作为支撑点,减少身体受重部位出现压伤或损伤的情况出现。例如舞蹈《守望》,演员双脚站在原地,只靠上身舞动进行表演直至结束,期间不论上身的舞动幅度多大,双脚依然稳稳站在原地。像这样的稳定性,需要演员进行长期的训练才能够达到。
  4.结束语
  舞蹈艺术作品的表现是否具有感染力,情感的表达是否更明确真挚,都离不开平时对舞蹈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整个舞蹈艺术作品中,舞蹈艺术的表现力极其重要,它是舞蹈演员在运用肢体语言对生活的体验、内心情感表达和抒发,以及对舞蹈的理解。舞蹈基技能的训练也直接决定着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因此,必须加强对舞蹈基本技能的训练,努力改善形体条件和自身舞蹈技能,才能保证舞蹈作品做到内与外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阴花.舞蹈培训刍议[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18(5):121.
  [2]袁婷婷.幼师的舞蹈技能培养研究[J].大众文艺,2012,23(19):249.
  [3]荆玉环.高师院校舞蹈专业教学探析[J].文教资料,2010,12(8):105-106.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数学本质的教学,这种说法应该是没问题的。但关键是:数学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像这种终极问题我个人理解它的答案永远也不会有个尽头。因为我们的生活总是在不断向前的,我们的各种认知也是不断扩充的,所有“终极”问题到最后的答案都是相对的;然而终极问题的存在应该还是有意义的,就在于它能激励我们不断思索,不断向前。  古往今来有许多人对“数学的本质是什么”作了隐喻性的回答和实质性的回答,
所谓的“数学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要创设适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应产生重大的影响。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合理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形、声、色浑然一体,创设生动、形象、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本人使用多媒体的几点看法。  一、巧用多媒体,激情引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
电力系统需要继电保护装置才能稳定运行,智能电网建设工作不断获取新的进展,继电保护系统在新的技术应用环境中,形成了新的技术问题,为了继续发挥出继电保护系统的作用,需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小学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和图形与位置等。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和分析推理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发展形象思维,培养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提问是小学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的常规手段,而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课堂上,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的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提问呢?  1、提问要贴近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  数学课堂中的提问必
【摘要】创造性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强烈的创造意识是优秀人才的基本素质。培养精神自由、勇于创新的高素质美术人才是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美术教学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  怎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检验我们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美术教育界对美术创造教育一直未形成统一认识,更无体系可言。随着现代社会飞速进展的需要与文化知识结构的改变,我们应针对当前与未来社会的发
全国美展是中国的国展。目前,五年一度的全国美展是我国影响面最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美展,在当代国际上也是规模庞大的艺术盛会之一。从文革结束后举办的第6届-2009年的第11届,每届展览都是对全国美术工作者的一次大“阅兵”,也是对全国美术创作进行的一次集中、全面的检阅。在展览上,有许多新人新作涌现出来。其中,不但浓缩了20世纪后半叶以来内蒙油画发展的成就,还涌现出大量的美术人才,推动和促进了内蒙古美术
【摘要】在最新颁布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当中已经对高中数学的课程有了明确规定,在对学生传授高中数学课程的时候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培养其自主探索以及阅读自学的习惯,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再创造。对于数学老师而言,这种变化是全新的挑战,要适应新旧课程之间的过渡,必须从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变成引导式教育。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教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和挖掘课程中资源,切实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能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在感知数学的同时,又回归生活,探索数学规律,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兴趣和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并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数学家华罗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