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了解不同生源大学生的人格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运用UPI对2008-2009级新生7373人进行心理普查,并且进行生源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对口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人群比例均高于统招生,总分差异显著;对口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压力大、缺乏自信、易焦虑、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敏感、精神病性、强迫倾向、悲观。对口生心理健康状况较统招生差,应关注对口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UPI;人格健康;生源;对口生;统招生
目前,我国还有部分高校招收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成人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相应专业进行本、专科学习,此类学生统称对口生。对口生与统招生两种生源经历不同,学科基础有差别,修业年限相差一年,在大学的现实环境中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有差异广受关注。本文通过对2008—2009年河南科技学院两届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生源对比研究,了解不同生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分析不同生源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为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河南科技学院2008级新生共3686人,参加测评的学生3592人,有效问卷3574份,占总人数的的96.97%,统招生2312人,占64.69%,对口生1262人,占35.31%。2009级新生共3965人,参加测评的学生3837人,有效问卷3799份,占总人数的95.81%,统招生2516人,占66.23%,对口生1283人,占33.77%。研究对象的年龄在17-22岁之间。
之所以选择两届新生的心理普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是为了通过对大样本的重复研究找到共性特点与规律,谨慎得出结论。
2. 研究工具与实测方法
研究工具选择以大学新生为主要对象的大学生人格问卷《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UPI)。[1]该问卷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卫生、人格健康的调查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使用简便,便于团体施测,筛选有效性高,可以作为大学新生入学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使用,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工具之一。
该问卷共有60道题,其中4道测伪题(第5、20、35、50题)不计入总分,每题1分,UPI最高分56分,最低分0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问题越严重。UPI按筛选标准可分为一、二、三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归为第一类:(1)UPI总分≥25分者; (2)第25题做肯定回答者;(3)辅助题中同时至少有2题做肯定回答者。对于明确提出咨询要求的学生,由于该类别学生较多,一般不作考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归为第二类:(1)20分≤UPI总分<25分者;(2)第8、16、26关键题中做肯定回答者;(3)辅助题(61-64)中只有1题做肯定回答者。不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者归为第三类。第一类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第二类可能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第三类为心理健康者。
运用北京师范大学辅仁淑凡心理软件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网络版进行集中测评,每年均两天内测评结束,时间集中在开学后6-8周内进行。应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不同生源的心理调查结果
1. UPI筛选结果总体分类及对口生、统招生比较
两届新生中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对口生比例均高于统招生,2008年二类比率、2009年一类比率差异极显著(P<.01)。两届新生两类生源中三类学生(健康人群)比率差异极显著(P<.01),对口生的心理健康人群比率显著少于统招生(见表1)。
2. 总分及比较
总分的分布情况(见表2)也可表明整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T检验表明,两个年级大学新生的UPI总分生源差异均极显著:2008级不同生源间总分T=4.63,P=.000<.01,2009级不同生源间总分T=5.39,P=.000<.01。依总分可见统招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对口生。
3. 重要项目(关键选项与辅助题)及比较
UPI中的60个心理健康症状项目中,有4个关键症状项目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学生的一些心理健康状况。在四个关键选项中,对口生比例均高于统招生比例,第8、16、26题两届新生均存在显著生源差异;第25题只有2009级存在极其显著生源差异(P=.004)。对口生选择“自已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比例远远高于统招生,这也说明对口生从小经历更多痛苦和挫折,也是目前产生心理问题较多的重要原因。测试中有“自杀念头”者比例与同类高校0.66%-3.30%相比比例接近[2],此类人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四个辅助选项中,两届新生状况不太一致,呈现出选择的复杂性。第61、62题两个选项反映的是对自身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主观判断,但并不代表客观上存在的问题。从总分和三类学生分布的比率可判断对口生比统招生心理问题严重,但2008级新生中主观上承认自己存在心里问题的却是统招生比例显著高于对口生。由此可判断统招生主观上对自身的身心健康要求更高,感受更敏感一些。
第64题对口生比例高于统招生,2009级新生生源差异显著(P=.000),说明对口生接受心理咨询的愿望更加强烈。
4. 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就总体来看,排在前十位的心理问题依次是:爱操心(46.07%)、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42.55%)、对脏很在乎(40.70%)、在乎别人的视线(37.08%)、思想不集中(35.71%)、记忆力减退(35.42%)、父母期望过高(34.06%)、总注意周围的人(33.08%)、缺乏自信心(30.75%)、有些摆脱不了的毫无意义的想法(30.52%)。
比较而言,对口生几乎所有症状条目的选择率都高于统招生,具体见表4。
躯体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问题,对口生“头痛”、“头晕”人数比率显著高于统招生,统招生“常常注意排尿和性器官”比率显著高于对口生,具体见表4。
三、结论
1. 对口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较统招生差
无论是从两届新生的一、二类问题学生比例、总分比较,还是各个症状选项比较,对口生心理问题均较统招生突出。
之所以对口生较统招生心理问题突出,原因如下:对口生的文化基础相对于普通高中来的学生差,尤其是在英语、数学、物理等方面。这给他们在大学的学习带来许多困难,使其心里压力较大。由于社会偏见,认为差生才接受职业教育,职业中学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自卑的、消极的心理因素。对口生考取研究生的难度远远高于统招生,他们进一步深造的路受阻,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环境下他们感到前途渺茫。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急于回报家庭,但五年的学制让他们感觉求学之路过于漫长,无论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都高于统招生。
2. 关注对口生的心理健康
比较两种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同特点,对口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应得到关注。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立足对口生的实际需要,在管理中关注对口生的实际问题,帮助对口生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宽松环境;另一方面,针对对口生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课程,传授给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使其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树立自信,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樊富岷,王建中.大学生人格问卷UPI[Z].中国心理卫生协会,1993.
[2]姜伏莲.地方高校新生UPI调查结果的比较与分析[J].心理科学,2004,27(2):483-486.
关键词:UPI;人格健康;生源;对口生;统招生
目前,我国还有部分高校招收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成人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相应专业进行本、专科学习,此类学生统称对口生。对口生与统招生两种生源经历不同,学科基础有差别,修业年限相差一年,在大学的现实环境中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有差异广受关注。本文通过对2008—2009年河南科技学院两届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生源对比研究,了解不同生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分析不同生源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为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河南科技学院2008级新生共3686人,参加测评的学生3592人,有效问卷3574份,占总人数的的96.97%,统招生2312人,占64.69%,对口生1262人,占35.31%。2009级新生共3965人,参加测评的学生3837人,有效问卷3799份,占总人数的95.81%,统招生2516人,占66.23%,对口生1283人,占33.77%。研究对象的年龄在17-22岁之间。
之所以选择两届新生的心理普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是为了通过对大样本的重复研究找到共性特点与规律,谨慎得出结论。
2. 研究工具与实测方法
研究工具选择以大学新生为主要对象的大学生人格问卷《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UPI)。[1]该问卷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卫生、人格健康的调查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使用简便,便于团体施测,筛选有效性高,可以作为大学新生入学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使用,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工具之一。
该问卷共有60道题,其中4道测伪题(第5、20、35、50题)不计入总分,每题1分,UPI最高分56分,最低分0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问题越严重。UPI按筛选标准可分为一、二、三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归为第一类:(1)UPI总分≥25分者; (2)第25题做肯定回答者;(3)辅助题中同时至少有2题做肯定回答者。对于明确提出咨询要求的学生,由于该类别学生较多,一般不作考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归为第二类:(1)20分≤UPI总分<25分者;(2)第8、16、26关键题中做肯定回答者;(3)辅助题(61-64)中只有1题做肯定回答者。不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者归为第三类。第一类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第二类可能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第三类为心理健康者。
运用北京师范大学辅仁淑凡心理软件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网络版进行集中测评,每年均两天内测评结束,时间集中在开学后6-8周内进行。应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不同生源的心理调查结果
1. UPI筛选结果总体分类及对口生、统招生比较
两届新生中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对口生比例均高于统招生,2008年二类比率、2009年一类比率差异极显著(P<.01)。两届新生两类生源中三类学生(健康人群)比率差异极显著(P<.01),对口生的心理健康人群比率显著少于统招生(见表1)。
2. 总分及比较
总分的分布情况(见表2)也可表明整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T检验表明,两个年级大学新生的UPI总分生源差异均极显著:2008级不同生源间总分T=4.63,P=.000<.01,2009级不同生源间总分T=5.39,P=.000<.01。依总分可见统招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对口生。
3. 重要项目(关键选项与辅助题)及比较
UPI中的60个心理健康症状项目中,有4个关键症状项目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学生的一些心理健康状况。在四个关键选项中,对口生比例均高于统招生比例,第8、16、26题两届新生均存在显著生源差异;第25题只有2009级存在极其显著生源差异(P=.004)。对口生选择“自已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比例远远高于统招生,这也说明对口生从小经历更多痛苦和挫折,也是目前产生心理问题较多的重要原因。测试中有“自杀念头”者比例与同类高校0.66%-3.30%相比比例接近[2],此类人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四个辅助选项中,两届新生状况不太一致,呈现出选择的复杂性。第61、62题两个选项反映的是对自身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主观判断,但并不代表客观上存在的问题。从总分和三类学生分布的比率可判断对口生比统招生心理问题严重,但2008级新生中主观上承认自己存在心里问题的却是统招生比例显著高于对口生。由此可判断统招生主观上对自身的身心健康要求更高,感受更敏感一些。
第64题对口生比例高于统招生,2009级新生生源差异显著(P=.000),说明对口生接受心理咨询的愿望更加强烈。
4. 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就总体来看,排在前十位的心理问题依次是:爱操心(46.07%)、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42.55%)、对脏很在乎(40.70%)、在乎别人的视线(37.08%)、思想不集中(35.71%)、记忆力减退(35.42%)、父母期望过高(34.06%)、总注意周围的人(33.08%)、缺乏自信心(30.75%)、有些摆脱不了的毫无意义的想法(30.52%)。
比较而言,对口生几乎所有症状条目的选择率都高于统招生,具体见表4。
躯体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问题,对口生“头痛”、“头晕”人数比率显著高于统招生,统招生“常常注意排尿和性器官”比率显著高于对口生,具体见表4。
三、结论
1. 对口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较统招生差
无论是从两届新生的一、二类问题学生比例、总分比较,还是各个症状选项比较,对口生心理问题均较统招生突出。
之所以对口生较统招生心理问题突出,原因如下:对口生的文化基础相对于普通高中来的学生差,尤其是在英语、数学、物理等方面。这给他们在大学的学习带来许多困难,使其心里压力较大。由于社会偏见,认为差生才接受职业教育,职业中学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自卑的、消极的心理因素。对口生考取研究生的难度远远高于统招生,他们进一步深造的路受阻,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环境下他们感到前途渺茫。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急于回报家庭,但五年的学制让他们感觉求学之路过于漫长,无论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都高于统招生。
2. 关注对口生的心理健康
比较两种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同特点,对口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应得到关注。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立足对口生的实际需要,在管理中关注对口生的实际问题,帮助对口生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宽松环境;另一方面,针对对口生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课程,传授给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使其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树立自信,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樊富岷,王建中.大学生人格问卷UPI[Z].中国心理卫生协会,1993.
[2]姜伏莲.地方高校新生UPI调查结果的比较与分析[J].心理科学,2004,27(2):48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