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动手操作就成了课堂上最常见的活动之一。有效的操作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可以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但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师充当“指挥官”,为了操作而操作,使操作流于形式。如,教师发一次指令,学生操作一次,教师再发一次指令,学生再操作一次,或者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操作过程,再由学生“复制”一遍。乍一看学生都是通过“亲手”操作后获得新知,忙得不亦乐乎,课堂气氛甚是热闹,教学环节也很流畅,实质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是肤浅的,缺少主动採究的过程性,学生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亦步亦趋地跟随教师的指令行事,纯粹以“操作工”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成了徒有虚名的形式和课堂点缀。②操作与观察、语言、思维分离。操作活动中,学生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操作的载体上,或急于追求结果,而并没有在操作中观察、思考、抽象出数学最本质的东西,使操作活动事倍功半。
要真正做到有效操作,必须注意的是:操作并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应与观察、语言、思维活动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有效的操作应与观察相结合
动手操作是手与眼协同活动的动态感知过程,而观察本身就是一种内化手段。当观察和动手操作结合时,便能更充分地发挥操作的内化功能。所以,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观察,使学生积累起多种多样的表象,这样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可以推动其逻辑思维的展开,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但要注意的是,盲目的、缺乏思考的动手操作不是有效的操作,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当教师说“开始”之后,有些学生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操作,结果往往是瞎忙一场,反而是那些速度比较慢的学生能得到一些成果。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操作中有了观察的过程,而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另外,动手操作满足了儿童好动的天性,但许多学生在摆弄学具时也常常容易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因而抓不住观察的重点,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有意注意,以致失去了操作的意义。还有,大多数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独立、系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或者看得粗心、笼统,甚至观察的顺序杂乱无章。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学会观察。一般在观察中要做到:明确观察的内容和重点,弄清观察的方法和顺序。组织学生观察时,提出的任务要具体、明确,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操作。另外,有些问题是不易发现的,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细节,才能发现问题的变化和隐蔽的特征。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在让学生探究长方形的面积时,我引导学生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一拼,并收集相关数据,完成下表:
我让学生四人一组,边操作边完成这张表格,学生一直在观察思考:拼成的长方形由几个小正方形组成?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拼成的图形什么在变,什么没有变?………实践证明,这样的操作是有效的,学生在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操作,把握住了学习的重点。
二、有效的操作应与语言相结合
动手操作过程中要重视语言的表述。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知识(信息)必须以语言为载体才有利于传递交流。心理学研究表明:进行信息加工的心智活动,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不加以分析、综合、概括,那么得到的结果是表面的、肤浅的。只有经过语言,才能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完整的认识过程。学生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述清楚,实际上是思维的有效“整合”,是在感知基础上建立表象的开始。因此课堂上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训练,如先学会一部分一部分地分开讲,再把几部分合起来说,最后用“先”“再”“最后”等表示次序的词把操作过程比较完整地表达出来。这样,操作才能真正发挥出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考虑到分数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因此我在教学1/2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新知。先让学生选择一个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然后把它平均分成两份,给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继而教学“1/2”,在引出1/2后,我又给了学生充分说的机会,根据自己折的图形说说你是怎样得到它的,学生会说:我先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1/2。这样通过用语言描述操作的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了深刻的经历和体验。
三、有效的操作应与思维活动相结合
教学活动中,操作和思维密不可分。操作是先导,思维则是关键。通过思维可以使学生的外部操作活动得到内化,完成从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进而转化为抽象的逻辑思维的过程,学生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有效的操作必须要有思维活动的跟进。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而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不能在动作之外思考。所以早期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动作思维,也称作“用手思维”。到了学前期,儿童进入了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到了小学、中学以至成人逐步进入抽象逻辑思维阶段,不过仍有很多学习需要借助实际操作。实际上,学生的动手操作是一个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的活动过程,所以在操作中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例如,在学生完成动手操作后,要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的时间,让他们对照自己的操作活动想一想:我是怎样操作的?操作后裁有什么发现?初步得到了什么结论?等等。此外,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所做,才能有所感。动手和思维是联系的,切断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在学生“做数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把操作和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效的操作一定要和观察、语言、思维结合起来,当然,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观察的同时伴随着思维,在语言表述的同时也伴随着观察和思考。如:“圆的面积”一课的难点是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已经学习过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有了一定的探索经验。鉴此,我这样设计教学: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将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后拼成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图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第二环节的重点是将观察、语言和思维融入到操作中去。我提出了几个讨论问题(以长方形为例):①拼割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出将圆割、拼成一个长方形后面积是不变的,但是形状却变了,将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圆的面积变成了能够解决的问题即求长方形的面积,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什么有关系?③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你能求出圆的面积吗?怎么求?这样设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了边操作、边观察、边分析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紧接着我让学生用分割好的小图形再去有选择地拼学过的其他图形(三角形、梯形),用上述观察方法验证,看推导出的圆面积公式是否正确,从而进一步巩固学到的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操作,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知识,所渗透的探究方法对学生来说,也是终身受用。
因此,只有将观察、语言和思维相结合的操作才是有效的操作,才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
(浙江省长兴县李家巷镇中心小学 313102)
要真正做到有效操作,必须注意的是:操作并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应与观察、语言、思维活动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有效的操作应与观察相结合
动手操作是手与眼协同活动的动态感知过程,而观察本身就是一种内化手段。当观察和动手操作结合时,便能更充分地发挥操作的内化功能。所以,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观察,使学生积累起多种多样的表象,这样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可以推动其逻辑思维的展开,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但要注意的是,盲目的、缺乏思考的动手操作不是有效的操作,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当教师说“开始”之后,有些学生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操作,结果往往是瞎忙一场,反而是那些速度比较慢的学生能得到一些成果。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操作中有了观察的过程,而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另外,动手操作满足了儿童好动的天性,但许多学生在摆弄学具时也常常容易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因而抓不住观察的重点,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有意注意,以致失去了操作的意义。还有,大多数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独立、系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或者看得粗心、笼统,甚至观察的顺序杂乱无章。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学会观察。一般在观察中要做到:明确观察的内容和重点,弄清观察的方法和顺序。组织学生观察时,提出的任务要具体、明确,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操作。另外,有些问题是不易发现的,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细节,才能发现问题的变化和隐蔽的特征。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在让学生探究长方形的面积时,我引导学生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一拼,并收集相关数据,完成下表:
我让学生四人一组,边操作边完成这张表格,学生一直在观察思考:拼成的长方形由几个小正方形组成?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拼成的图形什么在变,什么没有变?………实践证明,这样的操作是有效的,学生在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操作,把握住了学习的重点。
二、有效的操作应与语言相结合
动手操作过程中要重视语言的表述。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知识(信息)必须以语言为载体才有利于传递交流。心理学研究表明:进行信息加工的心智活动,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不加以分析、综合、概括,那么得到的结果是表面的、肤浅的。只有经过语言,才能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完整的认识过程。学生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述清楚,实际上是思维的有效“整合”,是在感知基础上建立表象的开始。因此课堂上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训练,如先学会一部分一部分地分开讲,再把几部分合起来说,最后用“先”“再”“最后”等表示次序的词把操作过程比较完整地表达出来。这样,操作才能真正发挥出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考虑到分数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因此我在教学1/2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新知。先让学生选择一个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然后把它平均分成两份,给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继而教学“1/2”,在引出1/2后,我又给了学生充分说的机会,根据自己折的图形说说你是怎样得到它的,学生会说:我先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1/2。这样通过用语言描述操作的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了深刻的经历和体验。
三、有效的操作应与思维活动相结合
教学活动中,操作和思维密不可分。操作是先导,思维则是关键。通过思维可以使学生的外部操作活动得到内化,完成从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进而转化为抽象的逻辑思维的过程,学生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有效的操作必须要有思维活动的跟进。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而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不能在动作之外思考。所以早期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动作思维,也称作“用手思维”。到了学前期,儿童进入了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到了小学、中学以至成人逐步进入抽象逻辑思维阶段,不过仍有很多学习需要借助实际操作。实际上,学生的动手操作是一个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的活动过程,所以在操作中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例如,在学生完成动手操作后,要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的时间,让他们对照自己的操作活动想一想:我是怎样操作的?操作后裁有什么发现?初步得到了什么结论?等等。此外,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所做,才能有所感。动手和思维是联系的,切断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在学生“做数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把操作和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效的操作一定要和观察、语言、思维结合起来,当然,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观察的同时伴随着思维,在语言表述的同时也伴随着观察和思考。如:“圆的面积”一课的难点是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已经学习过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有了一定的探索经验。鉴此,我这样设计教学: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将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后拼成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图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第二环节的重点是将观察、语言和思维融入到操作中去。我提出了几个讨论问题(以长方形为例):①拼割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出将圆割、拼成一个长方形后面积是不变的,但是形状却变了,将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圆的面积变成了能够解决的问题即求长方形的面积,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什么有关系?③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你能求出圆的面积吗?怎么求?这样设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了边操作、边观察、边分析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紧接着我让学生用分割好的小图形再去有选择地拼学过的其他图形(三角形、梯形),用上述观察方法验证,看推导出的圆面积公式是否正确,从而进一步巩固学到的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操作,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知识,所渗透的探究方法对学生来说,也是终身受用。
因此,只有将观察、语言和思维相结合的操作才是有效的操作,才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
(浙江省长兴县李家巷镇中心小学 313102)